文学人类学
- 格式:docx
- 大小:21.53 KB
- 文档页数:7
文学人类学:走向“人类”回归“文学”“文学人类学”包含“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义项,因而有两层意思:一是用人类学方法研究和“讲述”文学,一是用文学来充实和“诗化”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是最没有边界的学科。
在所有学科里,它最不怕迷失个性,迷失自我,因为它是研究人类及其体质、文化发生发展和转换生成的科学。
文学和人类学都是“人学”,实质上是连体婴儿,只不过一个用语言形象制造幻觉人生,另一个用形象语言解构人生幻觉而已。
文学是人类性的,因此它天生地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对象。
这句话也包含几层意思。
其一,生物界里只有人类有文学——人类学曾试图从人类起源学和发生学的角度(含体质与文化两方面)探讨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创造文学。
我们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里有《中国上古艺术的文化解码》的计划。
探讨文学艺术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社会文化背景,这也是文学人类学的传统课题。
美国的卡尔·萨根院士说,人类的文学发言人莫尔维尔创作了《白鲸》(即Moby Diek);但是,鲸群有没有自己的史诗和悲歌呢?他计算过,一小时的“鲸歌”包含100万到1亿比特的信息单位。
“而一百万比特大约是《奥德赛》或冰岛《艾达斯》的比特数。
”如果我们破译并再现了鲸歌,那么世界文化史就得再造而不是改写。
然而目前我们仍然只有人类的文学史。
其二,真正的文学应该是人类性的。
我们常说,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 Fellow)便说过:“一切国家的伟大的作家中的最好的,并不是本国性而是世界性的。
”只有(在跨越语言屏障之后)被全世界、全人类所理解、所认同、所感动、所欣赏的民族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
古埃及人赞美屎壳螂,说它推动粪团就像太阳被转动一样;没有它,世界就一片污脏。
依靠蜣螂来消解粪便的古代沙漠居民对此也许容易理解,但是我们实在消受不了,很难说这最民族、最个性的语言形象是“世界文学”。
茅盾当年曾“推荐”荷马史诗里关于战士冲锋像绿头苍蝇一般的描写,遭到大众拒斥,那原因便不仅是政治性的。
西方文学人类学概说文学人类学是顺应20 世纪跨学科研究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迄今已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成果。
当前,西方理论界的文学人类学可概括地划分为两个流派,分别以文学理论批评家和人类学家为首。
因此,若要笼统地来看文学人类学的渊源就略显不妥。
在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两大派别都涌现了对其具有重大贡献的人物。
这些学者跨越各自原先的研究领域,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对文学人类学进行了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建设。
然而,关于什么是文学人类学这一概念却始终备受争议,各大学者对其内涵和范围并未完全达成一致。
了解文学人类学的渊源、其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重大贡献,认清其内涵和范畴,是学习和研究文学人类学不可忽视的基本关注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文学人类学有最基本的认识。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根据自身对文学人类学的学习和了解就以上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一、文学人类学的渊源由于文学人类学存在两大派别,因此,若要究其渊源,?t 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而需分开来说。
文学理论批评家提出的文学人类学可追溯到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
他的著作《金枝》虽重点是人类学研究,但也触及了很多文学起源方面的内容,对20 世纪文学批评具有重大影响。
[1] 其后,英国出现了一种从仪式和神话的角度重新探讨古代文学的风尚,产生了“仪式学派”。
该派成员提出了新的艺术起源理论,并考证了西方文学中悲剧和喜剧这两大体裁的原始起源,涉及了人类学的重要领域。
源于此,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文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大成于诺斯洛普?弗莱。
二、代表人物及其重大贡献在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两大派别都分别涌现了重要的代表人物。
其经典作品对文学人类学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
(一)文学批评家弗莱诺斯洛普?弗莱( Northrop Frye ),20世纪杰出的大师级批评理论家,其作品及理论至今仍对文学批评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前50年间,文学批评虽有蓬勃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一门专门学科。
文学人类学教程第一章:文学人类学导论文学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探讨文学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本教程旨在介绍文学人类学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幅全面的文学人类学画卷。
第二章:文化、符号与文学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而符号则是文化的载体。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传递着文化信息,反映着社会现象。
在文学中,符号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效果,通过排列组合形成意义,从而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了解文化、符号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第三章: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是不同文化中常见的文学形式。
这些作品通常以奇妙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和动物以及强烈的象征意义为特点,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教诲。
通过分析这些文学形式,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中对于世界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认知。
第四章:英雄、反英雄与文化象征英雄和反英雄是文学中常见的两种形象。
英雄通常代表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者和传承者,而反英雄则往往颠覆了文化传统。
通过探讨英雄和反英雄的形象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一个社会对其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反思。
第五章:仪式、节庆与文化传承仪式和节庆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活动通常与文学密切相关,因为它们不仅传递着文化信息,而且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对仪式和节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如何通过文化传承来保持和传播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第六章:文本、语境与文化解读文本是文学的基础,而语境则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作品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以便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意义。
通过探讨文本、语境和文化解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深入解读文学作品,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00)作者简介:代云红(1971—),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
2012.8No.8,2012学术探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12年8月Aug.,2012现代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代云红(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摘要:从现代学科分类情况来看,“文学人类学”主要被放置在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三个学科里,成为三个学科的亚分支,这反映了“文学人类学”目前的现实状况及地位。
本文无意争辩学科从属的问题,而是从知识话语学角度探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对“文学人类学”可能造成的遮蔽性。
关键词:学科分类;文学人类学;人类学;比较文学;文艺学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 (2012)08-0130-04一、“文学人类学”与“人类学”文艺批评家和人类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人类学”,这使得“文学人类学”应该归属到哪个学科,从概念提出时就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
“文学人类学”作为一个概念范畴,最初是由文学批评家提出来的。
在中国,“文学人类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本体论讨论语境中由一些文艺批评家提出来的;在西方,“文学人类学”最初是由加拿大著名文艺理论家诺斯诺普·弗莱提出来的,随后,伊瑟尔进一步提出了“文学人类学”。
在人类学界,较早明确提出“文学人类学”概念的,大概是美国人类学家波亚托斯(Fernando Poyatos )。
波亚托斯提出“文学人类学”这个术语,是作为历史的和文献价值的系统调查来指叙事文学中人物的非语言功能的。
它包括语言、副语言、人体动作学、空间关系学,还有其他非语言活动,如身体装饰、物体装饰等。
[1](P1)1988年,波亚托斯等人举办了以“民俗学与文学人类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专门研讨了“文学人类学”的问题。
文学人类学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
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像”,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五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
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
文学人类学把握住人类学与知识全球化、后现代认识论的关系,从人类学与文学的相互作用这个新角度着眼,透析出20世纪文学创作观念变革与文学研究的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动力。
在文学创作方面,梳理了“文化他者”的发现如何激发出“人类学想像”,体现在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整个20世纪文学发展之中;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梳理出西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五大方法流派,逐一加以辨析;以及“文化”概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再整合作用;并对其代表人物弗莱的理论遗产进行全面剖析;对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做了点面结合的示范性阐说;结合神话学传播中国的过程,论述和总结文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化实践经验,特别是“三重证据法”的提出,为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前瞻性的见解。
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文学人类学研究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其对文学研究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笔者个人尝试借鉴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创新,希望在国学的传统考据方法之上经过改造融合,建立一种跨文化视野的、运用多重求证工具的文化阐释方法,并在对本土经典的现代再阐释方面发挥特有的效力。
经过同道们的多年努力,在国内形成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一派。
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笔者主持的两套丛书中:一套是“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2003年出版),已出版8种:《〈楚辞〉的文化破译》、《〈诗经〉的文化阐释》、《〈老子〉的文化解读》、《〈庄子〉的文化解析》、《〈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庸〉的文化阐释》和《〈山海经〉的文化寻踪》。
文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是什么传统文学:1文学: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
包括文字和再现2文学分类中西方概念对比。
小说诗歌戏剧,不足框定中国3文学的贵族化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语言背后有一套文化体系文学人类学是一种方法论,是一套完整的研究人文学科的方法论人类学是什么对人类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生物和文化的繁杂的性和人类整体作研究的学科群分支1生物/体质人类学生物性,生物的变迁和进化以及所处的生态位,人类摆脱了对环境的以来,创建了自己的生态圈2考古人类学人类技术和物质文化人工制品3语言人类学语言也是种符号4文化人类学社会结构神话仪式经济生产方式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什么文化作为符号体系,它既是能指又是所指,所以文化既是人类的创造物,又是此创造物背后的意义。
苏珊朗格,文学是情感的符号文化的产生:1人的强烈的情感:最强烈的是死亡,恐惧,爱欲和愤怒2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投射催生符号文化英雄:制造发明符号的民族英雄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该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
”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
原型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名词,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形象,给祖先无数种典型以形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
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有六种原型一直伴随我们,它们是“英雄”“孤儿”“流浪者”“武士”“殉教者”“巫师”弗莱的批评方法1整体比较是基本原则:向其他文本的开放式的阅读即比较,具体操作时是远观的视角2通读归纳是基础功课:归纳才能获得新知,发现原型遵循规则,文本探寻相同的模式回应人们原始的焦虑和情节。
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文学和人类学是两个看似独立,却又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探究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意识;而人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的社会、文化和行为。
然而,当这两个学科相互融合交叉,产生了跨学科研究,其效果和价值则显现无疑。
首先,文学和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拓展了两门学科的视野。
传统文学研究聚焦于文本本身,如语言、情节和美学等。
然而,通过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我们可以将文学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和文化的载体来研究,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群体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学的考察对象是真实的人类社会,通过田野调查和文化分析等手段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入观察。
将这种观察方法应用于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社会习俗、意识形态和群体行为。
其次,在方法层面上,跨学科研究为文学和人类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研究工具。
文学研究通常依靠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和批评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忽视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而人类学研究则更加注重人的行为模式、意义构建和文化符号的解读。
将人类学的观察方法引入文学研究,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写作背景以及读者对作品的解读等方面,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此外,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挖掘出的新领域和新问题。
文学和人类学结合,不仅可以对文学史和文化传承进行深度分析,还可以关注一些被边缘化的群体和文化现象。
比如,在跨性别研究方面,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边界的反映,而人类学方法可以进一步调查和分析这些现象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通过这种跨学科研究,我们可以拓展原本狭窄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对象,并引发更多的学术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两者各自具备不同的学科边界和理论框架,将其结合需要有足够的学科素养和交叉学科的视角。
另外,文学和人类学也各自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如文学是否能真正反映社会现实,人类学的观察方法是否有偏见等。
文学人类学批评引言文学人类学批评是一门研究文学与人类文化关系的学科。
它结合了文学研究与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旨在探索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实践,并分析其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定义和意义1.1 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定义文学人类学批评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将文学作品视为社会和文化实践的产物,通过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解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它强调了文学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旨在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形式、社会意义和历史背景。
1.2 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意义文学人类学批评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探索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文学人类学批评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作品中的符号、象征和隐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解读角度,拓宽我们的视野。
二、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法和实践2.1 采用人类学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和口述历史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和环境。
通过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与作家、读者和评论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作品的解读和理解。
2.2 关注作品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文学人类学批评强调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会关注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从而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形式和意义。
通过对作品中的文化符号、象征和隐喻的解读,研究者可以还原作品所代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三、文学人类学批评的重要性和价值3.1 拓宽文学研究的视野文学人类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在文学研究中引入了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并提供了多样化的解读角度。
3.2 提供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途径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通过文学人类学批评,我们可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文学人类学书籍
文学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结合了文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索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下是关于文学人类学的书籍,每一本都在不同的方面对这一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文学与人类学:文化、心理与交际》:这本书由著名学者董丽敏主编,汇聚了多位在文学和人类学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内容涵盖了文化研究、心理学、交际理论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2、《人类学与文学》:这本书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人类学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者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学在理解文学中的重要价值。
3、《文化与文本:文学人类学导论》:这本书从文本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如何反映和塑造文化。
4、《文学人类学教程》:这本书是一本教材,系统介绍了文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
它适合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用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学科。
5、《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这本书汇集了当代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了文学与人类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研究领域,还涉及了新兴议题,为读者提供了最新的学术动态。
这些书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并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人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对于对文学、人类学和文化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些书籍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文学人类学”课程介绍
文学人类学是人类学与文学相结合形成的新型的交叉学科。
主要是指运用人类学“知识全球化”的视野和方法对文学进行研究。
文学人类学重视活态文学、多元族群文学和口传文学,在研究范式上主张从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的研究走向重视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的研究范式,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四重证据法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重建本土知识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观。
文学人类学改变了原有的学科格局和文论体系,其对文学研究的观念与范式革新的积极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扩大,尤其表现在对本土经典的现代再阐释方面。
其对文学观的更新和研究范式的革新,不仅使文学的研究挣脱了文本的束缚,也深刻地启发了本土文化的自觉,引导了我们对本土文化资源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再认识。
文学人类学书籍摘要:一、引言二、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与背景三、文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四、文学人类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五、文学人类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启示六、结论正文:一、引言文学人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结合了文学与人类学的知识体系,对人类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概述文学人类学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它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启示。
二、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与背景文学人类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它以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文学现象,试图揭示文学创作、接受、传播等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历史等多重因素。
文学人类学强调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关注文学作品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三、文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文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创作心理、文学批评理论、文学史、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探讨,文学人类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现象的本质,以及文学作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四、文学人类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者们在借鉴西方文学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人类学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诸多领域,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等,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文学人类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启示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文学人类学提醒我们要关注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语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其次,文学人类学强调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多元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
最后,文学人类学鼓励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六、结论总之,文学人类学是一门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学科。
通过对文学人类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现象的本质,以及文学作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文学人类学理论知识点总结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学科,而文学人类学则是将人类学和文学相结合,探讨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
文学人类学旨在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和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对文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基础1. 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是文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它主张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结构来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结构,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从而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2. 文学人类学的意象与象征理论在文学人类学中,意象与象征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物象,它们可以代表一种文化观念、情感或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常常反映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传统。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情感和认知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3. 文学人类学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意识形态批评是文学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主张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意识形态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张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揭示出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话。
通过意识形态批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内涵,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
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理论基础之外,文学人类学还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1.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是一种结合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遗迹的分析,揭示出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和文化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探讨文学人类学 拓展研究新领域 编者按 1996年8月,在参加筹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预备会议上,《文艺研究》编辑部约请部分学者,就“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本期发表的这组笔谈,正是对上述议题的继续和延伸。
在中国,“文学人类学”作为一种学科命名,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并构成了“文学人类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传统。
这组笔谈,从学科与方法、田野作业与文本研究、民歌的“本文”与经典、朴学与人类学、人类学的学科边界、人类学与诗学融合等角度,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和思考。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傅道彬 20世纪初人类学大师克罗伯(A.L.Krobor )指出我们正进入“人类学的时代”(Age of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
虽然这话多少有点自负,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学取得的成就是具有世界性的,这一点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尤为突出。
从王国维、郑振铎、郭沫若、闻一多、钱钟书等一代学术大师的论著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学对他们思想的深刻影响,以致于人们常常把运用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多手段对文学的研究命名为“文学人类学”。
但这样的称谓一方面使我们欢欣鼓舞,一方面也令人困惑不解。
我们所说的文学人类学,究竟是一种批评方法,还是一个新的学科?如果它是一个新的学科,它到底是属于文学还是属于人类学?假如我们把文学人类学看成是文学和人类学派生出来的新学科的话,那么这样的划分尽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比如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等,一门学科真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值得怀疑了。
其实大家说得很热闹的艺术人类学、结构人类学、进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哲学人类学……,说到底它们还都没跳出人类学的范畴,—18—人类学提供给其他学科的只能是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不是重新组合成一门新的学科。
文学人类学书籍摘要:1.文学人类学的定义与背景2.文学人类学书籍的价值3.推荐的文学人类学书籍4.如何从文学人类学书籍中获益正文:文学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探讨文学作品与人类文化、社会、历史和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文学人类学书籍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首先,文学人类学书籍的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
例如,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此外,这些书籍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文学人类学书籍。
首先是克利福德·格尔茨的《文化的解释》,该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次是阿尔弗雷德·坎特的《文学人类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
另外,罗伯特·哈里的《神话与现实:文学人类学的探讨》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该书从神话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学作品与人类现实的关系。
要想从文学人类学书籍中获益,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阅读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对文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其次,我们要学会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来加深对文学人类学的认识。
最后,我们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对书中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进行质疑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从这些书籍中获益。
总之,文学人类学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并学会尊重和欣赏文化多样性。
关于文学人类学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文学人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它将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关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文化认同、价值观、社会关系等。
然而,随着文学人类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批评声音,认为文学人类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旨在推动文学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批评: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问题文学人类学的方法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于主观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基础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但是解读过程往往受到研究者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
有些文学人类学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文学作品上,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多重意义。
这种主观化的解读容易导致结果偏颇,甚至失去了研究的科学性。
2. 缺乏跨学科的视角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现象,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
然而,很多文学人类学者仅从文学本身出发,缺乏跨学科的视角,无法深入探究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3. 忽视文学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文学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着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文学人类学研究应该考虑这些背景因素对作品的影响,但是有些文学人类学者忽视了这一点,将文学作品从历史和社会中割裂出来,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自我批评:文学人类学的问题与发展除了上述批评,文学人类学也有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自我批评。
1. 缺乏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规范文学人类学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的规范,导致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可比性,也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成熟。
2. 研究对象和方法单一化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研究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和解读。
这种单一化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容易导致研究的局限性,无法深入探究文学作品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3. 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和解读,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文学人类学书籍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文学人类学的概念
2.文学人类学书籍的价值
3.推荐的文学人类学书籍
正文
文学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背后的人类文化、社会和心理现象的学科。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文学人类学揭示了文学与文化、历史、社会和心理之间的复杂关系。
对于爱好文学和想要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人来说,了解一些文学人类学书籍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文学人类学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其次,文学人类学书籍还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最后,文学人类学书籍还能够为我们提供研究方法。
这些书籍通常会介绍一些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文学人类学书籍:
1.《文学人类学教程》: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学习文学人类学的重要教材。
2.《文学人类学的关键概念》:这本书通过详细介绍文学人类学的关
键概念,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人类学的基本理论。
3.《文学人类学的实践与反思》:这本书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介绍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
4.《文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这本书将文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文学现象与文化、社会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文学人类学概说文学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跨学科学科。
它结合了人类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探究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学人类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蕴含着作者和读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认知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研究文学作品不能忽略它们所处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例如,在研究《红楼梦》时,不仅要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语言等方面,还要考虑清代封建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以及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文学人类学也关注文学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反应和影响。
文学作品常常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们可以反映出社会的风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同时,文学作品也可以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它们可以改变读者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甚至推动社会的变革。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对清代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和婚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第三,文学人类学强调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传统文化、现代媒介等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学作品常常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相互交织,形成多元的文化表达方式。
同时,文学作品也常常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媒介的影响,如诗歌和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以及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对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影响。
文学人类学强调跨文化交流和比较研究。
文学作品不仅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财富。
因此,文学人类学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比研究,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例如,在研究《红楼梦》时,可以将其与日本的《源氏物语》、英国的《傲慢与偏见》等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文学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探究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不仅关注文学作品本身,也关注它们对社会文化的反应和影响,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传统文化、现代媒介等之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文学人类学也强调跨文化交流和比较研究,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并不是世界所有的民族都是以四分法划分文学体裁的。
B. 正确满分:2 分2. 在古代神话中,后羿曾在梦中梦到自己的身体变形。
A. 错误满分:2 分3. 世界所有的民族历史中都曾发生过洪水,所以都有洪水神话。
A. 错误满分:2 分4. 前现代下的治疗效果与巫师自身修炼的医术密切相关。
A. 错误满分:2 分5. 原始社会现在也叫做“原著民社会”。
B. 正确满分:2 分6. 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有对玉的推崇。
A. 错误满分:2 分7. 中国文明是一元性的文明,它指的是汉民族的文明。
A. 错误分:2 分8. 文化人类学的诞生比文学批评早了很多。
A. 错误满分:2 分9. 齐家文化显示出父权社会晚期的社会情况。
A. 错误满分:2 分10. 中国历史疑古派认为三皇五帝属于神话传说,不属于真实历史。
B. 正确满分:2 分11. 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在文学治疗中是自我确认的需要。
A. 错误满分:2 分12. 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为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复兴提供了现实的语境。
B. 正确满分:2 分13. 所谓的“禹步”是佛教的一种修炼心法。
A. 错误满分:2 分14. 人类学是一门整合性的学科。
B. 正确15. 在《吉尔伽美什》中阴间是阳世的反应,其价值观也和阳世相似。
A. 错误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V 1. 下列关于《吉尔伽美什》的意义阐述不正确的是?B. 作品呼应了天体太阳运行结构2. 赫丽生的《希腊宗教研究导论》属于人类学中的哪一学派?A. 剑桥学派满分:2 分3. 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最早使用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做书名的是?B. 《文艺人类学》4. “淮河”的“淮”字在造字的时候和哪种图腾有关?C. 鸟满分:2 分5. 文学人类学的反思性来源于西方的哪种思想观点?B. 反问自身6. 为什么熊被视为一种能够死而复生的动物?B. 有冬眠的习性满分:2 分7. 游牧民族的英雄通常被称为?B. 战马英雄满分:2 分8. 一重证据背后所隐藏的本质是?B. 人类学的研究思路满分:2 分9. 在建国初期,对诗歌产生的普遍理解是?B. 诗歌产生于劳动满分:2 分10. 后殖民主义相对于人类学中的哪个学派?C. 反思人类学满分:2 分11. 提出人类学学者所要揭示的层面是无意识的层面的学者是?A. 列维斯特劳斯满分:2 分12. 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A. 文化满分:2 分13. “美育代宗教”是由谁提出的?B. 蔡元培满分:2 分14. 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记载大禹出生地的六部作品之一?D. 《新语》满分:2 分15. 下面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D. 与人类学的比较有广度和深度的差别满分:2 分16. 下列关于剑桥学派说法正确的是?D. 以上说法都正确满分:2 分17.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是谁提出的?C. 荣格满分:2 分18.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划分为那两大世界?A. 意识和潜意识满分:2 分19. 白川静认为许多甲骨铭文的第一字是“风”的原因是?B. 为了表现对君王的尊重满分:2 分20. 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B. 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满分:2 分21. 文学治疗案例中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C. 祷词的重复性满分:2 分22. 玉雕熊龙的出现表明了?B. 中国文化的崇拜经历了由熊到龙的转变满分:2 分23. 叙事治疗中的“叙事”主要指的是?A. 叙事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手法满分:2 分24. 以下关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出土文物说法错误的是?D. “羽人”是一种玉器满分:2 分25. 以下哪项不属于弗雷泽总结的人类宗教、观念、精神进化的三阶段?C. 科学满分:2 分26. “人类学应该成为整个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这句话是谁说的?B. 马林诺夫斯基满分:2 分27. 在上古时期,旗帜上最有可能是哪两种动物?B. 熊、龙满分:2 分28. “天若守贞,则雨不降”这句话出自?A. 《太平经》满分:2 分29. 波斯奈特关于比较文学的教课书诞生于哪一年?B. 1886年满分:2 分30. “玄鸟生商”背后体现的本质是?A. 中华文化政治王权君权神授的合法性满分:2 分31. 关于人类学想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它影响了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满分:2 分32. 《古史新证》的作者是?D. 王国维满分:2 分33. 夏朝的君王给五方制造旗号的时候代表南方的是?A. 蛇满分:2 分34. 在古埃及能让法老赶上太阳运行脚步的物体被称为?B. 太阳之舟满分:2 分35. 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B. 6种满分:2 分二、判断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V 1. 作家进行“自我治疗”的过程都是自觉的。
B. 正确满分:2 分2. 在《荷马史诗》中希腊人遭罪是因为得罪了宙斯。
A. 错误满分:2 分3. 文学人类学中的“文学”与一般的“文学”含义是一样的。
B. 正确满分:2 分4. 文化人类学的诞生比文学批评早了很多。
A. 错误满分:2 分5. 只有到汉朝,才开始有汉族的说法。
B. 正确满分:2 分6. “九歌”原为传说中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B. 正确满分:2 分7. 张衡在东汉是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
A. 错误满分:2 分8. 中国文明是一元性的文明,它指的是汉民族的文明。
A. 错误满分:2 分9. 萨满教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主要是人内部各个器官不协调所致。
A. 错误10. 凡是有巨大的地震发生,动物必然有异常的行为。
B. 正确满分:2 分11. 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有对玉的推崇。
A. 错误满分:2 分12. 19世纪70年代关于原始文化的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B. 正确满分:2 分13. 《荀子》中记录了商汤祈祷的前后事宜。
A. 错误满分:2 分14. 所谓的“禹步”是佛教的一种修炼心法。
A. 错误满分:2 分15. 《一千零一夜》中讲故事的目的是让国王在故事中学会仁爱的品德。
A. 错误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V 1. 下列关于《比较神话学》说法错误的是?B. 它运用了印欧语言作为材料满分:2 分2. 从身体上的哪个部位可以区别出器物的造型是熊是虎?A. 尾巴满分:2 分3. 文学治疗案例中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C. 祷词的重复性满分:2 分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西方对文学体裁的划分?C. 杂文满分:2 分5. 至今发现最早的神熊玉石出自哪一个文化?B. 红山文化满分:2 分6.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造成后羿结局的关键性人物?C. 逢蒙满分:2 分7. 下列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B. 它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满分:2 分8. 《神话与诗》这本书的作者是?B. 傅斯年满分:2 分9. 弗莱提出文学应有客观验证标准的代表性著作是?C. 《集体无意识》满分:2 分10.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划分为那两大世界?A. 意识和潜意识满分:2 分11. 四重证据法的立足点是?B. 传统国学在现代学术条件下需要创新满分:2 分12. 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A. 文化满分:2 分13. 叙事治疗中的“叙事”主要指的是?D. 叙事作品展开的时间长度和想象世界满分:2 分14. 郭沫若用哪个国家的天文材料证明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A. 古巴比伦满分:2 分15. 以下哪一项不是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俄狄浦斯王》?A. 开头的祭司与俄狄浦斯同时出现满分:2 分16. 在建国初期,对诗歌产生的普遍理解是?B. 诗歌产生于劳动满分:2 分17. 关于“和”的说法错误的是?B. 现代语言中体现为和风、风和日丽的说法满分:2 分18. 以下哪项不属于弗雷泽总结的人类宗教、观念、精神进化的三阶段?C. 科学满分:2 分19. 中国的英雄和巴比伦的英雄在文学发生意义上的原则被称为?B. 同性异构满分:2 分20. 萨满教将人得病的原因分为几种?B. 6种满分:2 分21. “夷夏东西说”是谁提出的?D. 林纾满分:2 分22. 商汤祷词中的句式绝大多数是什么形式?A. 反问句满分:2 分23. 《风诗类钞》的作者是?D. 张西堂满分:2 分24. 有“人类学之父”之称的是?A. 爱德华·泰勒25. “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出自以下哪部典籍?D. 《天问》满分:2 分26. 以下关于三星堆博物馆的出土文物说法错误的是?D. “羽人”是一种玉器满分:2 分27. “玄鸟生商”背后体现的本质是?A. 中华文化政治王权君权神授的合法性满分:2 分28. 甲骨文记录天灾人祸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B. 灾难原因具有迷信色彩满分:2 分29. 《汤祷篇》的作者是?D. 庄子满分:2 分30. 在仪式性的死亡与复活中,后羿曾经化作什么动物?D. 龙满分:2 分31. 下列对21世纪知识的探讨阐述错误的是?D. 比较文学是在跨学科意识主导下产生的第一个学科满分:2 分32. 文化研究起源于?B. 伯明翰学派满分:2 分33. 殷商时代以几天为一周期?B. 十天满分:2 分34. “风”为性与表达说的提出者是?B. 闻一多满分:2 分35. 人类学的反思性体现在哪些方面?D. 以上说法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