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础知识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1. 继电保护的3个组成部分:•测量回路•逻辑回路•执行回路2. 继电保护的3个基本任务:•切除故障元件•反映不正常运行状态•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3. [判断题]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通过监视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的变化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4.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不误动)和可信赖性(不拒动),主要取决于保护装置本身的制造质量。
5. 选择性是通过合理地选择保护方案、正确地进行整定计算以及精确地调整试验而获得的。
6. 灵敏性并不是越大越好,有时与安全性相矛盾。
7. 保护的整定时间是通过时间继电器来整定的,所以整定的动作时间是指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8.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包括:•低周、低压减负荷装置•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器•备自投装置•系统解列9. 逻辑回路包括:•“或”回路•“与”回路•“延时启动”回路•“记忆”回路10. 最早出现的是过电流保护类型的熔断器装置,以后经历了机电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四个阶段。
11. 微机保护软件是由初始化模块、故障检出模块、故障计算模块组成。
12. 不通电时闭合的触点叫常闭触点,不通电时断开的触点叫常开触电。
二、电网的电流保护No.1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校验时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小于本线路全长的15%~20%。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要求灵敏系数大于1.3~1.5。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要求近后备的灵敏系数大于1.3~1.5,远后备的灵敏系数大于1.23。
4、时间阶梯∆t为0.5s。
5、对于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电流速断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可以只装设电流速断和过流保护。
6、相间电流速断保护比零序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小,因为零序阻抗较大,其电流曲线陡。
7、运行方式的变化对电流保护有影响,对低电压保护、距离保护等均无影响。
8、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其中,Krel=1.15~1.25,Kre=0.85~0.9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知识技能一、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有效地隔离故障点,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知识技能,对于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二、基础知识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及电气量的变化,并对它们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自动隔离的一种技术手段。
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学习继电保护技术的第一步。
2. 继电保护设备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通信设备、继电保护辅助设备等。
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原理,理解和掌握这些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是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3. 输电线路、变电站和发电厂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和发电厂都需要继电保护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掌握各种设备的继电保护技术要求,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三、运用技能1. 继电保护调试技能继电保护调试是核实继电保护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要求的过程,掌握继电保护调试技能可以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准确可靠运行。
2. 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技能电力系统中常常出现继电保护失灵或误动等问题,掌握继电保护故障分析技能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 继电保护系统维护技能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掌握继电保护系统的维护技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四、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型的继电保护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掌握最新的继电保护技术和设备信息,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来说同样重要。
持续学习和深入研究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到的。
五、结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第一节继电保护基础知识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答: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运行的事件时,能自动向值班员发出警告信号,或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跳闸指令,以终止事件的发展。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设备,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答:(1) 当被保护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隔离,最大限度的维护系统稳定,降低元件损坏程度。
(2) 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及时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处理,或由安全自动装置及时调整,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3.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个要求,具体分述如下:(1) 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当被保护设备区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被保护设备区外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发生误动作。
(2) 选择性。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首先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切除故障;如故障设备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设备的保护动作,将故障切除。
尽量缩小切除故障的停电范围。
(3) 灵敏性。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其动作区内的故障能可靠反映的能力。
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增加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小参量/保护的整定动作值反映故障时数值参量减少的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为Klm=保护的整定动作值/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最大参量(4) 速动性。
保护装置的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以允许的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减轻故障对设备损坏程度,提高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
4.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答: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保护。
继电保护最全面的知识一、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
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
二、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对于作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应同时满足四个基本要求,而对于作用于信号以及只反映不正常的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基本要求中有些要求可以降低。
1、选择性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