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弧菌科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兽医微生物学各章重难点第二篇细菌学各论第7章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与链球菌属是最具代表性的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致动物乳腺炎等疾病,α溶血素、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等均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
它的SPA特殊结构不仅具有抗吞噬活性,而且被广泛用于免疫学诊断。
链球菌属的若干成员与乳腺炎、败血症等有关,根据多糖抗原及溶血特性可将其分类;其胞壁的M蛋白等结构及产生的溶血素毒素等与致病性有关。
猪链球菌2型不仅对猪有较强的致病性,也是人类的机会致病菌。
形态观察对这两属细菌的鉴定有重要意义,溶血作用往往需作CAMP试验强化,有时还需接种动物以证实其致病性。
肠球菌属原先归于链球菌属,近年来发现某些成员对动物有致病性。
第8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广泛分布,具有重要致病意义。
埃希菌属的血清型、肠毒素、志贺毒素与菌毛粘附素等毒力因子、毒力岛以及致病机理等在革兰阴性菌中具有代表性,有关研究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沙门菌属中最常见的为肠道沙门菌,其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有独特的表述形式,致病类型亦有专嗜、偏嗜与泛嗜的差异。
肠杆菌科的检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检验手段主要是依据生化特性、血清学试验、PCR等。
有常规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可用于免疫预防。
耶尔森菌属中的鼠疫、假结核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三种是重要的病原菌。
克雷伯菌属及变形杆菌属的某些成员有一定致病性,迟缓爱德华菌是人及水生动物等共患的病原菌,值得重视。
第9章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成员众多,其中副溶血弧菌及鳗弧菌具有代表性。
副溶血弧菌常污染海产品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鳗弧菌等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致病菌。
气单胞菌可分为运动性与非运动性两大类,前者分布广泛,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引致淡水养殖鱼类败血症及人类腹泻等,最常见的为嗜水气单胞菌,目前分为三个亚种,其致病株具有胞外蛋白酶、溶血毒素、S蛋白等毒力因子。
非运动性气单胞菌的代表为杀鲑气单胞菌,是冷水鱼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弧菌科及检验弧菌科共同特点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极端鞭毛、动力阳性、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直或微弯的杆菌。
弧菌科包括4个菌属,即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
前三属细菌均可引起人类感染,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
一、弧菌属弧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以水中最多。
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中心根据细菌的抗原性、生化特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①O1群霍乱弧菌;②不典型01群霍乱弧菌;③非01群霍乱弧菌;④其他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菌,该病为一种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本菌呈弧形或逗点状,无芽胞,有菌毛,有些菌株有荚膜。
一端有一根粗而长的鞭毛,运动活泼。
取患者米泔水样粪便作悬滴观察,可见该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液体培养物滴片染色镜检,可见排列如“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耐碱不耐酸。
可在无盐环境生长。
碱性蛋白胨水中,经35℃培养6~9h,在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可达快速增菌的目的。
碱性琼脂平板上,经培养18~24h,形成较大、圆形、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上,形成较大黄色菌落。
含亚碲酸钾琼脂平板上,因还原亚碲酸钾成金属碲,使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庆大霉素琼脂上形成的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3)生化反应:能分解甘露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迟缓发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糖。
氧化酶、明胶酶试验和ONPG试验均阳性。
能产生靛基质,霍乱红反应(即亚硝基靛基质试验)阳性。
(4)抗原结构与分型: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特异性0抗原和不耐热的非特异性H抗原。
H抗原为弧菌属所共有,特异性低。
O抗原特异性高,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第八章弧菌科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1.弧菌科细菌区别于肠杆菌科细菌的特征为
A.氧化酶阳性
B.有动力
C.发酵葡萄糖
D.有鞭毛
E.吲哚试验阳性
2.弧菌科细菌区别于非发酵菌的特征为
A.氧化酶阳性
B.发酵葡萄糖
C.有动力
D.有鞭毛
E.无芽孢
3.霍乱肠毒素通过激活何种物质使机体陷于脱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状态
A.ATP
B.cGMP
C.cAMP
D.ADP
E.Ca2+
4.下列哪种微生物可导致患者粪便呈“米泔水”样
A.大肠杆菌
B.志贺氏菌
C.伤寒沙门氏菌
D.霍乱弧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5.霍乱弧菌根据下列哪种抗原进行分群和分型
A.H抗原
B.Vi抗原
C.O抗原
D.K抗原
E.M抗原
6.霍乱弧菌在TCBS平板上的菌落颜色为
A.绿色
B.黄色
C.深蓝色
D.黑色
E.灰褐色
7.我国沿海地区及海岛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为
A.霍乱弧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拟态弧菌
E.伤寒沙门氏菌
8.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因子为
A.TSST-1
B.CT
C.TDH
D.ST
E.LT
9.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所需NaCl的最适浓度为
A.3.5%
B.6%
C.8%
D.9%
E.10%
10.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颜色为
A.黄色
B.红色
C.黑色
D.蓝绿色
E.灰褐色
11.具有神奈川现象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霍乱弧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幽门螺杆菌
12.在致病性弧菌中,引起疾病最为严重的是
A.拟态弧菌
B.创伤弧菌
C.溶藻弧菌
D.河弧菌
E.霍乱弧菌
13.弧菌属中最耐盐的致病菌是
A.拟态弧菌
B.创伤弧菌
C.霍乱弧菌
D.河弧菌
E.溶藻弧菌
14.既能分解色氨酸又能还原硝酸盐的试验是
A.霍乱红试验
B.甲基红试验
C.ONPG试验
D.七叶苷试验
E.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15.霍乱红试验
A.可鉴别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B.可鉴别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C.为霍乱弧菌特异试验
D.无特异性
E.结果观察无需加入酸性试剂
16.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鉴别试验常用
A.脲酶试验
B.O/129敏感试验
C.吲哚试验
D.氧化酶试验
E.触酶试验
17.可用于鉴别弧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是
A.氧化酶试验
B.发酵葡萄糖
C.O/129敏感试验
D.TCBS生长试验
E.有动力
(二)、A1型题(否定型)
1.弧菌科的细菌不包括下列哪一菌属
A.弧菌属
B.气单胞菌属
C.邻单胞菌属
D.发光杆菌属
E.弯曲菌属
2.弧菌属细菌的特点下列哪一项除外
A.氧化酶阴性
B.发酵葡萄糖
C.TCBS生长
D.需要Na+
E.分解甘露醇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NA上可生长
B.耐碱性
C.发酵蔗糖
D.在含9%NaCl培养基上可生长
E.氧化酶阳性
4.下列哪项生化试验不能用于鉴别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A.V-P试验
B.鸡红细胞凝集试验
C.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D.IV组噬菌体裂解试验
E.脲酶试验
5.关于霍乱红试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与靛基质试验相同之处是都可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
B.但本反应过程尚可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C.结果观察都需加入酸性试剂
D.为霍乱弧菌鉴定的特有试验
E.阳性结果为呈现蔷薇色
6.弧菌科中尚未发现对人有致病性的是
A.发光杆菌属
B.气单胞菌属
C.邻单胞菌属
D.弧菌属
E.螺杆菌属
7.初次分离副溶血性弧菌不使用
A.SS琼脂平板
B.BA
C.EMB
D.TCBS
E.嗜盐菌选择平板
(三)、B1型题(配伍题)
问题1~4
A.霍乱红试验
B.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C.耐盐试验
D.氧化酶试验
E.粘丝试验
1.用于鉴别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的试验是
2.气单胞菌属的鉴别常用
3.志贺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鉴别常用
4.霍乱弧菌与0.5%去氧胆酸钠相互作用的试验是
问题5~8
A.碱性蛋白胨水
B.GN肉汤
C.1%NaCl蛋白胨水
D.胆汁葡萄糖肉汤
E.PBS
5.志贺菌属增菌培养时选用
6.副溶血性弧菌增菌培养时选用
7.霍乱弧菌增菌培养时选用
8.沙门菌属的血液标本增菌选用
二、填空题
1.根据O1群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可将O1群霍乱弧菌分成三个血清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邻单胞菌属唯一的菌种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病原性弧菌的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阳性。
2.非O1群霍乱弧菌有古典生物型和Eltor两种生物型。
四、名词解释
1.神奈川现象(KP)
五、简答题
1.简述如何鉴别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
2.简述副溶血性弧菌产生的耐热性溶血素(TDH)的特点。
3.简述霍乱弧菌的抗原结构特点及分群分型。
六、论述题
1.一患者食用海鲜发生食物中毒,取其呕吐物培养得到一种G-菌,移种KIA、MIU培养基:葡萄糖(+),乳糖(-),H2S(-),动力(+),吲哚(+),尿素酶(-),该菌很可能为何种菌?如何进一步鉴定。
2. 对一例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标准答案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1.A
2.B
3.C
4.D
5.C
6.B
7.B
8.C
9.A 10.D 11.C 12.B 13.E 14.A 15.D 16.B
17.D
(二)、A1型题(否定型) 1.E 2.A 3.D 4.E 5.D
6.A
7.C
(三)、B1型题(配伍题)
1.B
2.C
3.D
4.E
5.B
6.C
7.A
8.D
二、填空题
1.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
2.类志贺邻单胞菌
三、判断题
1.X
2.X
四、名词解释
1.神奈川现象: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95%以上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甘露醇为碳源的我萋琼脂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
五、简答题
1.
特征 古典生物型 Eltor 生物型
羊SRBC 溶血 ― D
鸡RBC 凝集 ― +
V-P 试验 ― +
多粘菌素B
敏感试验 + ―
IV 组噬菌体
裂解 + ―
V 组噬菌体裂解― +
———————————————
2.①TDH 对人和兔RBC 的溶血性较
高,对马RBC 不溶血;
②对多种培养细胞如Hela 细胞、FL
细胞及鼠心肌细胞有细胞毒性;
③心毒性作用,可导致心电图异常表现
④肠毒性作用,使肠黏膜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肠液分泌亢进。
3.霍乱弧菌有不耐热的H 抗原和耐热的O 抗原,O 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根据O 抗原的不同,现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其余O2-O138群血清群可引起人类的胃肠炎,无明显的季节分布, 不引起霍乱流行,称之为非O1群霍乱弧菌。
O1群霍乱弧菌的O 抗原由A 、B 、C 三种抗原因子组成,通过不同组合可分成三个型别,由AB 组成小川型,AC 组成稻叶型,ABC 组成彦岛型。
六、论述题
1. ①引起食物中毒的G-杆菌一般有某些沙门菌、变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等,从提示结果分析可能为耐盐的副溶血性弧菌;②进一步的鉴定试验包括嗜盐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及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神奈川现象,毒素测定,药敏试验。
2.①采集患者“米泔水”样粪便; ②直接荧光抗体染色和抗O1群抗原 的单克隆抗体凝集试验,可快速诊
断霍乱弧菌感染;
③霍乱毒素测定:乳胶凝集试验; ④若上述试验初步诊断为霍乱弧菌感染,则要立即报告疫情部门; ⑤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增菌6-8h ,然后接种TCBS 或庆大霉素平板
⑥挑选可疑菌落进行鉴定:涂片染色镜检,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群和分型; ⑦K-B 法药敏试验; ⑧报告
(张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