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管网系统规划B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4
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市政工程Municipal Engineering第48卷第3期2021年2月城市热力管网的科学布局及设计要点董雪峰(辽宁大唐国际葫芦岛热力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建昌125003)[摘要]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飾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热力管网已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城市供暖的主要方式。
主要针对城市热力管网的科学布局及设计要点进行探讨,首先对城市热力管网的基本辐射类型及其应用优势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再次列举了当前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类问题,最后依据现存的问题给出了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的合理优化措施。
[关键词]城市;热力管网;科学布局;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3X(2021)03-0081-02 Scientific Layout and Design Essentials of Urban Heating Pipe NetworkDong Xue-feng[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ies has brought earth-shaking changes to people's lives.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at pip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way of heating domestic cities.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 layout and design of urban heat pipe network the main points are discussed.First,the basic radiation types and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the urban heating pipe network are summarized,the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layout design of the urban heating pipe network are introduced,and then several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urban heating pipe network layout design process are listed.Finally,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reasonable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given for the layout design of urban heating pipe network.[Keywords]city;heat pipe network;scientific layout;design points1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概述1.1城市热力管网的基本敷设类型在城市热力管网的布局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该城市的实际供热负荷需求、气候环境条件及城市的具体发展规划等影响因素,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管网的布设。
下列工作内容中( a )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选择城市气源种类B、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C、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下面选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ae )。
A、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B、确定排水干管位置、走向、服务范围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E、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热电厂附近的堆放灰渣场地大小按( d )年排灰量考虑。
A、2B、5C、8D、10~15小城市水源的选择规划中,应设( b )个以上取水口。
A、1B、2C、3D、4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垃圾的收运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垃圾的处理方式B、垃圾的收运过程复杂,耗资巨大,通常占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50%~70%C、垃圾的收集运输方式受到城市地理、气候、经济、建筑及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影响D、在城市垃圾的收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封闭作业,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下( c )关于取水点和取水构筑物布局的论述是不正确的。
A、地下水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地下径流上游,取水井尽可能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布置B、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水量充沛、水质较好的地点C、地表水取水口宜设在河流的支流与主流的汇入口处D、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关于调压站的布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B、调压站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C、调压站布局时应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级制为中压(B)的调压站与重要建筑物的最小距离为15mD、调压站应尽量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E、调压站应远离负荷中心下列四项内容中,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acd )。
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一、引言城市供暖系统是指为城市居民和建筑物提供温暖的热能设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城市供暖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暖系统规划与建设方案,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二、城市供暖系统规划城市供暖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确定供暖设施的布局、容量和技术参数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供暖方式选择:城市供暖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方式。
集中供热是指通过供热管网将热能从供热站传输到用户处,分散供热则是通过燃气锅炉、电热器等设备在用户处直接供热。
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建筑密度、能源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供暖方式。
2. 能源选择:城市供暖系统的能源选择直接关系到供暖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
传统的供暖能源包括燃煤、燃油等,但由于其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逐渐被清洁能源取代。
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地热能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设备选型:城市供暖系统的设备选型需要考虑供热效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等因素。
规划时应选择具有高效节能、可靠性强的设备,同时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成本。
4. 管网布局:城市供暖系统的管网布局是确保热能传输的关键。
规划时需要考虑管网的长度、直径、材料等因素,以减少能量损失和热力泄漏。
同时,还需考虑管网的维护和更新成本,确保供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供暖系统建设城市供暖系统建设是指按照规划方案,实施供暖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标准:城市供暖系统建设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2. 环保措施:城市供暖系统建设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燃煤锅炉的选用上,可以选择具有高效燃烧和脱硫脱硝设备的锅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供热工程详细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张,城市供热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供热工程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城市供热工程进行详细规划,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促进城市建设的必要举措。
二、项目概述本规划方案主要面向某一城市的供热工程进行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供热工程的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供热需求分析、供热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案、运营管理模式等。
三、现状分析1.城市面积:某一城市的城市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为200万。
2.城市发展现状:这座城市是工业城市,以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要产业,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城市建筑主要为高层建筑和独栋别墅。
3.供暖方式:目前城市供热主要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以燃煤供热为主,部分区域使用天然气供热。
4.供热管网:城市内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热管网,包括主干管网和支线管网。
5.供热设备:城市内部设备主要为供热锅炉和热交换站,部分区域使用地源热泵供热。
通过现状分析可知,城市供热工程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热方式单一、供热管网不够完善等,需要进一步规划和改进。
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城市人口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将会继续增长,未来10年内预计城市人口将超过300万。
2.城市建设规模扩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城市建筑面积将继续增加,各种用热设备也将随之增多。
3.环保要求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供热系统的环保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供热工程将不得不采取更加环保的方式来进行供热。
基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城市供热工程需要做出相应规划和调整,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五、供热需求分析1.城市供热需求:根据城市建筑面积和人口数量,未来城市供热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2.不同区域供热需求:由于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一些商业区、工业区的供热需求将更为突出。
《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供热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邢台市作为河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划原则、目标和方法,为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现状分析(一)供热系统概况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主要包括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方式。
集中供热主要依靠大型热电联产企业和区域供热锅炉房,通过供热管网将热量输送到用户;分散供热则主要依靠小型锅炉房、燃气锅炉等设备,为周边用户提供供热服务。
(二)存在问题当前,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供热管网老化、泄漏、堵塞等问题严重,导致供热效率低下;二是供热能源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三是供热系统调控不够智能化,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供热需求。
三、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原则与目标(一)规划原则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供热需求;三是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合理布局供热管网和热源。
(二)规划目标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一是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二是优化供热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三是提高供热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供热需求。
四、邢台市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法与措施(一)优化供热管网布局根据邢台市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布局供热管网,提高管网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对老旧管网的改造和维修,减少管网泄漏和堵塞等问题。
(二)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的应用,逐步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使用高效、低能耗的供热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热效率。
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1. 引言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冬季供暖需求而设计和建设的供热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过程。
该规划旨在确保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的高效运行、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规划的目标、原则、设计要素和流程等方面。
2. 系统规划目标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环保和能源节约的因素。
具体目标可能包括:•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系统规划原则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可持续性原则系统规划应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3.2 灵活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确保供热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热负荷和用户需求。
3.3 高效性原则系统规划应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的整体能效。
3.4 安全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设置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5 经济性原则系统规划应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供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系统规划要素城市供热工程系统规划包括以下要素:4.1 集中供热方式选择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供热方式,如集中供热、分散供热或小区供热等。
4.2 热源选择根据能源的可获取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热源,如燃煤锅炉、天然气锅炉、生物质能锅炉、地热能等。
4.3 管网设计根据城市规模和布局,设计合理的供热管网,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和小区管道等。
4.4 热力站设计根据热负荷和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热力站,包括换热器、泵和控制系统等设备。
4.5 用户接入设计根据用户分布和热负荷需求,设计合理的用户接入方式和热量计量设备。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城市供热规划规范是指对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规范性的要求。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保障城市供热的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对城市供热规划规范进行阐述。
一、城市供热规划内容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划目标与原则:明确城市供热的发展目标和原则,以保障居民的供热需求为核心,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供热规模和供热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2. 供热网络规划:确定供热网络的布局结构、管线走向和关键节点,以满足城市各个区域的供热需求,降低供热网络的能耗和损耗,提高供热效益。
3. 燃料选择与能源利用:综合考虑燃料资源、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选用清洁、高效的供热能源,如天然气、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运行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的供热系统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体系,严格执行供热系统的运行标准、检测指标和维护措施,确保供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用户服务与投资回报:完善居民供热服务体系,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居民用热行为的节能意识和合理使用热能。
针对供热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进行综合评估和合理调整。
二、城市供热规划要求城市供热规划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要求:建立并执行供热节能减排措施,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
2. 区域布局要求:合理划定供热区域范围,确保供热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热源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3. 基础设施要求:合理规划供热管网的管径、材质等技术指标,确保供热管网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满足运行需求。
4. 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运行监测和应急措施,及时处理供热系统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5. 经济效益要求:综合考虑供热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合理确定供热价格,确保供热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一、引言城市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供热系统现状分析在开始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供热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供热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供热管网的布局和覆盖范围、供热站点的分布等方面。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目标在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改善供热服务质量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四、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制定1. 能源选择在制定城市供热系统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能源供应方式。
这可以包括燃煤、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能源的可持续性、供应稳定性、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能源供应方式。
2. 设备更新与改造现有的供热设备可能存在老化、能效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新与改造。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确定设备更新的时间节点、更新的范围和更新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设备更新对供热系统运行的影响,以确保供热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管网布局与优化供热管网的布局和优化对于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特点、建筑布局等因素,合理规划供热管网的布局。
同时,我们还需要优化管网的设计,减少管网的阻力和能量损失,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
4. 供热站点的建设与管理供热站点是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我们需要确定供热站点的建设标准、站点的分布和站点的管理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供热站点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宜居的需求,城市供热系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着重讨论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步骤和挑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供热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在寒冷的冬季为居民提供温暖。
这不仅有助于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其次,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合理利用余热和热能回收等技术手段,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和推广低碳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规划与建设步骤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供热需求的调研和分析。
了解城市的人口规模、建筑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可以帮助确定供热系统的设计参数和规模。
其次,需要制定供热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
这包括确定供热源、供热管网和用户热表等基本设施的布局和技术参数。
然后,需要进行供热系统的详细设计和施工准备。
这包括确定供热管网的走向、管径和材料,以及供热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最后,需要进行供热系统的建设和调试。
这包括供热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及供热管网的铺设和联通。
在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供热系统的验收和运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规划与建设的挑战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规划与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供热需求、能源供应、环境保护等。
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合作,以确保全面、科学的决策。
其次,规划与建设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供热系统的规模和容量需要满足未来的需求。
此外,规划与建设还需要解决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选择适合的供热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以确保规划与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城市热力管网)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和城市热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热力管网的设计本标准适用于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管网;也适用于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统管道设计;也适用于热水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蒸汽热力管网供热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CJJ 34城市供热管网质量检验、评定 CJJ/T 81城市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3供热介质选择3.1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应采用水作供热介质。
3.2 同时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和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管网供热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a)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b)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采用水作为供热介质;c) 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
4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4.1 热水热力管网型式的确定4.1.1 热水热力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4.1.2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管网,同时有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一)(总分242,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废水中污染物会长期积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造成神经、骨骼等疾病的长期影响。
A. 重金属物质B. 油类物质C. 酸、碱物质D. 有机污染物2. 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规划中防灾规划的主要任务?( )A. 确定防灾标准B. 确定防灾设施等级规模C. 布置防灾设施D. 制定防灾应给预案3. 根据大多数城市燃气化的经验,我国城市燃气的供应一般为( )。
A. 工业用气优先B. 民用优先C. 商业优先D. 工业用气与民用处同等地位4. 大城市中,工业用气与民用气的比例为( )。
A. 6:4B. 7:3C. (4:6)~(6:4)D. (3:7)~(7:3)5. 进行竖向设计时,确定标高需要考虑的四个主要因素应该是( )。
A.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建筑物朝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土石方工程B.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建筑物朝向;减少土石方工程C.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建筑物朝向D. 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影响;交通联系的可能性;减少土石方工程6. 邮政局(所)设置不是由( )确定的。
A. 服务半径B. 业务成本C. 服务人口数D. 业务收入7. 热电厂附近的堆放灰渣场地大小按( )年排灰量考虑。
A. 2B. 5C. 8D. 10~158. 下列工作内容哪一项不属于城市分区规划中燃气工程规划的内容?( )A. 选择城市气源种类B. 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分布、容量和用地C. 酌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置输配干线管网D. 确定燃气输配设施的保护要求9. 综合布置城市地下工程管线产生矛盾时,提出的下列避让原则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 )A. 压力管让自流管B. 小管让大管C. 低压管让高压管D. 易弯曲的管让不易弯曲的管10. 城市人防工程建设总量按人均1.5m2计算,其人口基数是下列哪项?( )A. 城市总人口B. 城市非农业人口C. 城市常住人口D. 战时留城人口11. 按照现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压力在0.05~0.2MPa之间的中压燃气管距建筑物的水平最小净距为( )。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热力管网布置方案来源:2024-02-05 15:09:55摘要: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敷设的主要形式。
地下敷设方式减少了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
目前,应用较多的地下敷设又分为直埋敷设和有沟敷设两种。
有沟敷设是将管线敷设在地沟内,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管道的荷载,有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
直埋敷设是将管道直接埋设在土壤中。
这样的敷设方式使的管道需要承受来自地面的荷载。
两种方式总,直埋敷设方式一起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在我国城市热网建设中有着广泛热力管网,也称为热力管道,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热能从热源(如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输送到建筑物的热力入口。
热力管网由多个供热管道组成,这些管道根据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蒸汽热网和热水热网。
蒸汽热网通常用于高压、中压和低压蒸汽供热,而热水热网则根据供水温度分为高温热水热网(T≥100摄氏度)和低温热水热网(T≤95摄氏度)。
热力管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水质标准。
一、城市热力管网布置及敷设类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热力管网的布置应根据城市供热负荷的需求、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地形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我国多年的热网管线布局及敷设中,枝状管网设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
通过枝状管网结构为现代城市供热提供可靠、灵活的热源输热干线。
通过枝状管网结构减少供热半径及接粮损耗,以此提高供热效率。
在城市热力管网敷设中,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是主要的敷设方式。
地上敷设主要应用于工业园区,而地下敷设主要应用于城市小区供热。
地下敷设能够有效减少敷设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建设的主要方式。
二、热力管网敷设的基本规范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通行管沟敷设,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相关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多层住宅是指()的住宅。
A.4~6层B.4~7层C.3~6层D.3~7层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多层住宅为4~6层。
2.以下不属于城市供热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的是()。
A.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B.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C.布局供热管网D.进行城市热源规划E.确定本规划区内的锅炉房,热力站等供热设施数量,供热能力,位置及占地面积正确答案:A、D本题解析:城市供热工程详细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供热现状,了解规划区内可利用的热源;②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③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确定的供热设施;④确定本规划区的锅炉房、热力站等供热设施数量、供热能力、位置及用地面积;⑤布局供热管网;⑥计算供热管道管径,确定管道位置。
3.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满足()的原则。
A.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B.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C.先大后小、先集中后分散D.先大后小、先分散后集中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城市供热对象选择应满足“先小后大、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即先满足居民家庭、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小型企业用热,先选择布局较集中的用户作为供热对象,以达到系统在经济方面的合理性。
4.关于天坛哪个是正确的?()A.建筑用于祭祖B.建筑建于明末清初C.建筑群为二重垣D.形式为南圆北方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它建于明初,有二重垣,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
外垣西侧一组建筑为神乐署、牺牲所;垣内有三组建筑为斋宫、祭坛、祈年殿。
5.热力管道土地建结构顶面至公路路面基础的最小净距离应大于()A.0.7mB.0.75mC.1.0mD.1.2m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热力管道土建结构顶面至铁路路轨基底间最小净距离应大于1.0m;与电车路基为0.75m;与公路路面基础为0.7m,跨越有永久性路面的公路时,热力管道应敷设在通行或半通行的地沟中。
城市供热规划城市供热规划是城市热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供热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下面就城市供热规划进行介绍,包括规划目标、现状分析、规划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
一、规划目标城市供热规划的目标是建立高效、清洁的供热系统,提供高质量的供热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热水、供暖需求,并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能源消耗的低碳化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二、现状分析首先,对城市供热体系进行现状分析,包括供热系统规模和覆盖范围、能源结构和供热技术状况等。
其次,分析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能源浪费、热源不稳定、污染排放等。
最后,分析城市发展趋势和能源政策,为规划提供依据。
三、规划内容1.优化供热系统结构。
根据城市特点和用能需求,确定供热设施的布局,减少能源传输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使用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热源、管网和终端设备。
2.优化热源结构。
加强供热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提升热源的供热能力和稳定性。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排放。
3.完善管网系统。
规划建设高效、稳定的供热管网,提高供热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损失。
引进先进的管道材料和维护技术,提高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提升终端设备效能。
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推广智能控制技术,提高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监测和维护,保障供热质量。
5.加强政策和管理支持。
制定并完善能源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加强对供热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供热企业的监督和指导。
四、实施措施1.加强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为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能源管制和市场机制,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
3.加大供热设施改造和更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鼓励居民和企业节能减排,提高用能效率。
5.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用能意识。
通过城市供热规划,可以实现城市供热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清洁的供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