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22.01 MB
- 文档页数:40
一、骨骼肌(一)骨骼肌纤维的—般结构4_1 骨骼肌1.光学显微镜下结构:(1)细胞体:呈细长圆柱形。
(2)细胞核:多核,核呈卵圆形,染色较淡,核仁清楚,位于肌膜下方。
(3)细胞质:①肌质内有大量与其长径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表面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带,所有肌原在明带中央可见一条暗线,实际是一薄膜,称z线或z膜。
暗带中央有一较明的窄带,称h带。
h带的中央仍有一条深色的暗线,实际仍是一薄膜,称m线或m膜。
②肌节: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相邻两个z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③肌质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
④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有基膜。
在骨骼肌细胞与基膜之间可见肌卫星细胞。
肌卫星细胞是一种多突4_2 肌节(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
(1)粗肌丝:位于肌节的中部,贯穿a带全长,中间有m膜起固定作用,两端游离。
由肌球蛋白分(2)细肌丝:一端附着在z膜上,另一端伸到粗肌丝之间,达h带之外缘。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2.横小管(1)横小管:肌膜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的方向陷入细胞内,形成小管,并环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2)位置:人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的交界处,故一个肌节中有两个横小管。
3.肌质网又称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的滑面内质网。
(1)纵小管:在相邻两个横小管之间形成互相通连的小管网,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大部(2)终池:纵小管末端膨大并互相通连,形成与横小管平行并紧密相贴的盲管,称为终池。
(3)三联体:横小管被终池包绕,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共同形成三联体。
肌质网膜上的镶嵌蛋4.线粒体肌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分布于肌膜下和细胞核附近以及肌原纤维之间。
线粒体产生at4_3 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公认的是肌丝滑动学说为骨骼肌收缩。
这一学说认为肌纤维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的m膜方向(四)骨骼肌纤维的分型按形态和功能的不同,骨骼肌纤维分为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三型,每一个肌肉,三人的骨骼肌,多数自三种肌纤维混合组成,于一般染色标本,大体可以分出三型。
大一解剖学期末考试题[人体组织与胚胎肌组织肌组织x]组织学与胚胎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8肌组织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又叫做肌纤维。
肌细胞是特殊分化的细胞,能进行舒缩运动。
肌细胞的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质称肌浆,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
肌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肌丝,这是其能够进行舒缩运动的物质基础。
在肌细胞之间,有散在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根据肌纤维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三类,即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图1)。
骨骼肌和心肌纤维都具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平滑肌没有横纹。
骨骼肌主要附着于骨骼上,也有少数不附着骨骼上(如食管壁上段的肌肉)。
心肌分布在心脏。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
图1三种肌组织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
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包绕有薄层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
许多肌纤维组成一条肌束,其外包有结缔组织膜,称为肌束膜。
每块肌肉又有许多肌束组成。
整块肌肉的外面包着一层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即肌外膜。
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互相连接,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纤维穿行其中(图2)。
(1)一块骨骼肌模式图(2)骨骼肌纤维纵横切面图2骨骼肌与周围结缔组织膜(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光镜下可见,骨骼肌纤维是细长圆柱状、有横纹的多核细胞。
细胞的直径约为10~100μm,长度不一,短者仅有几个毫米,长的可达3~4厘米。
细胞核呈扁椭圆形,位于细胞周边(图1、2)。
细胞质中含有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之间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及少量脂滴。
肌原纤维很细,直径约1~2nm,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
在一个肌纤维内,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都排在同一平面上,故在光镜下可见明暗交替的横纹,并由此得名横纹肌。
明带又称I带,其中央有一条较深的细线称为Z线。
暗带又称A带,其中有一浅淡的窄带称为H 带。
H带的中央还有一条较深的线,称为M线。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一、引言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肌肉类型之一,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而研究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对于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镜结构特点1. 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由许多束状的肌纤维组成,每束肌纤维都由许多长条形的肌原纤维组成。
每个肌原纤维内含有许多线粒体,这些线粒体是能够提供能量给肌细胞进行收缩的重要器官。
2. 肌原纤维的结构每个肌原纤维内部包含许多并列排列的薄片状单位——肌小节。
每个肌小节内部含有许多并排排列着的厚丝和薄丝,这些厚丝和薄丝之间通过交错方式连接在一起。
3. 肌小节的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每个肌小节内部还含有许多钙离子储存器——依次排列着的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
这些储存器能够在肌原纤维受到神经刺激时释放出钙离子,促进肌原纤维的收缩。
三、电镜结构特点1. 肌小节内部的厚丝和薄丝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肌小节内部的厚丝和薄丝之间通过交错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齿轮的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让肌原纤维收缩时产生更大的力量。
2. 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每个肌小节内部还含有许多依次排列着的肌钙蛋白管和肌钙蛋白囊泡。
这些储存器能够在神经刺激到达时释放出储存的钙离子,促进厚丝和薄丝之间的交错运动。
3. 肉芽组织当骨骼肌受到损伤时,会产生一种叫做“肉芽组织”的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肉芽组织内部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炎性细胞,这些细胞会释放出一些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来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四、结论通过对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骨骼肌相关的疾病,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骨骼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特点引言骨骼肌是人体最多的肌肉类型,对于人体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研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结果,探讨骨骼肌的结构特点。
光镜结构特点1. 骨骼肌组织结构骨骼肌由多束肌纤维组成,每束肌纤维由多个细胞融合而成。
肌纤维内有许多纵行排列的肌节,肌节之间有间隙。
肌节内部含有肌纤维特有的构造——肌节器。
肌节器为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构,由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组成。
2. 肌节器的结构肌节器中的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是肌纤维收缩的关键组织。
T小管系统是由肌节器中的T小管和轻小球组成的复合结构,它以亲水性能够与肌浆网上的肌内钙结合。
肌浆网是一种由套管状构造组成的网状结构,T小管与肌浆网的相互作用能够传导钙离子的信号,触发肌纤维收缩。
3. 肌纤维的组成肌纤维是由许多肌节器组成的,每一个肌纤维由数千个肌节器构成。
肌纤维内部有许多线状结构,这些线状结构由肌节器中的肌丝与肌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肌纤维内还含有许多线状物质,其中包括在肌纤维收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
电镜结构特点1. 肌节器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肌节器的结构特点。
肌节器包含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T小管系统呈膜状分布,与肌浆网形成密切的结合。
肌节器中的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的连续结构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
此外,电子显微镜观察还可见到肌节器中的肌丝和肌球蛋白等结构。
2. 肌纤维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揭示了肌纤维的结构特点。
肌纤维内部可见到许多线状结构,这些线状结构由肌纤维内的肌节器组成。
肌纤维的线状结构与肌节器中的肌丝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完成肌纤维的收缩。
电子显微镜观察还可以看到肌纤维的排列情况,以及肌纤维的横纹和纵纹等细微结构。
结论通过光镜和电镜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骨骼肌组织由多束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内有肌节器和肌丝等结构。
肌节器由T小管系统和肌浆网组成,起到传导信号的作用。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横纹: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表面可见横行的浅沟,称为横纹。
这些横纹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标志,也是不同类型肌肉纤维在光镜下的重要鉴别点。
2. 核: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内可见多个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
核的数量和位置因个体和肌肉类型而异。
3. 肌膜:骨骼肌纤维的表面为一层薄膜,称为肌膜。
肌膜包裹着整个肌肉纤维,并延伸到每个肌纤维的分枝和侧支处。
4. 肌丝: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内可见许多细丝状结构,称为肌丝。
这些肌丝呈不连续的状态,分布在整个肌纤维内。
5. 染色性质:骨骼肌纤维在染色后呈深色或浅色,这取决于使用的染色方法和染色剂。
通过观察染色性质,可以大致判断出肌肉纤维的类型。
6. 脂肪分布: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中的脂肪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有些区域脂肪含量较高,有些区域则较少。
这反映了骨骼肌纤维在能量储存和消耗方面的复杂性。
7. 血管分布:在光镜下,可以看到骨骼肌纤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这些血管为肌肉纤维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以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
8. 神经分布: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周围还可见到一些神经末梢。
这些神经末梢主要负责接收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控制肌肉纤维的收缩和舒张。
9. 结缔组织:在光镜下,骨骼肌纤维之间存在大量的结缔组织。
这些结缔组织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肌肉纤维的作用,同时也为肌肉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和保护。
10. 免疫细胞浸润:在光镜下,有时可以看到骨骼肌纤维周围有免疫细胞的浸润。
这些免疫细胞对于维持肌肉组织的免疫平衡和修复受损的肌肉纤维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肌肉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特征,为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一、前言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和控制运动。
而骨骼肌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因此了解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对于理解肌肉的功能和运动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二、横纹肌与平滑肌在介绍骨骼肌纤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横纹肌和平滑肌的区别。
横纹肌是指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的,这些单元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在Z线两侧有明亮带和暗色带相间,这种交替出现的带状结构称为横纹。
横纹肌适用于意志性运动,即人们可以自己控制它们的收缩与松弛。
平滑肌则没有明显的横纹结构,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均匀、无规则排列的长条形单元。
平滑肌适用于不受意志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运动,如消化道、血管和呼吸道等器官的收缩。
三、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 肌纤维肌纤维是指横纹肌中最基本的单元,也称为肌原纤维。
它们是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都被包裹在一层薄膜中。
这些单元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在Z线两侧有明亮带和暗色带相间,这种交替出现的带状结构称为横纹。
2. 肌节板肌节板是指相邻两个肌纤维之间的结构。
它们由一层密集的基底膜和一些突起组成。
这些突起分别与相邻肌纤维中的突起对接,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而稳定的结构。
3. 肌小节肌小节是指一个完整的神经-肌肉连接单元。
它由一个神经末梢、一个神经-肌接头和相应的一段肌纤维组成。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接头时,会释放乙酰胆碱,刺激肌纤维收缩。
4. 肌纤维内部结构肌纤维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结构,包括肌原纤维、线粒体、肌球蛋白等。
其中,肌原纤维是指一个完整的横纹肌单元。
它由一条Z线到另一条Z线之间的所有结构组成。
线粒体是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能量的器官。
而肌球蛋白则是一种能够与钙离子结合并引起肌肉收缩的蛋白质。
四、总结骨骼肌纤维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中最基本的单元。
它们由许多并列排列的长条形单元组成,中心有一条暗色线条,称为Z线。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长1~40mm,直径10~100μm.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
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
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
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
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
医学教育|网搜集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
扩展资料
光镜下三种肌纤维结构的异同点
平滑肌: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
骨骼肌: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
心肌:与骨骼肌类似,有横纹.但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
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
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
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大的肌肉组织,具有明显的横纹和条纹性质。
它由一束束的肌纤维构成,每个肌纤维都包裹在内含细胞质和细
胞器的肌原纤维中。
在肌原纤维内部,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结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
通过光电镜来观察。
以下是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的详细列表:
1. 肌原纤维的形态:肌原纤维呈长条形,直径约为10微米。
肌原纤维由许多相互平行排列的肌小纤维组成。
2. 横纹结构:横纹结构是肌原纤维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其间
距为2.5微米。
横纹由一系列伸向纤维中心的轻重交错颗粒组成。
3. 肌小纤维的组成:肌小纤维由一系列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组成的肌丝组成,这些肌丝通过轻重链结构相互连接。
4. 肌小纤维的间隙:肌小纤维之间的间隙为Z线,其存在至关
重要,可以确保肌丝的正确排列和收缩。
5. 肌小纤维内部的结构:在肌小纤维内部,还可以观察到一系
列重要结构,包括肌管和肌腺体。
肌管贯穿肌小纤维,与肌小纤
维内部的肌球蛋白结构相连。
肌腺体则用于释放钙离子,以促进
肌收缩。
6. 肌纤维的血管和神经支配:肌原纤维包裹在一系列血管和神经末梢的周围。
这些血管和神经末梢的存在是维持肌纤维健康和功能活性的关键之一。
7. 肌原纤维的变化: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形态可能会因许多原因而发生变化,如锻炼、年龄、神经疾病和肌无力等。
以上是关于骨骼肌光电镜结构特点的详细列表。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肌肉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肌肉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单位,其光镜结构包括肌原纤维、肌小束、肌束、肌肉。
下面将逐一进行描述。
1. 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的最小组成单位,也称为肌纤维。
它是长而细的多核细胞,直径约为10-100微米,长度可达数厘米。
每个肌原纤维由数百至数千个肌纤维小管(也称为肌原纤维,英文名称为myofibril)构成。
肌原纤维内有许多粗细不一的纵横交错的条纹,形成明暗相间的纹理,这种条纹被称为横纹。
2.肌小束:肌小束是由多个肌原纤维组成的结构单元,它们被一层薄的结缔组织包裹着,并且在丘脑中心之间连接。
一个肌小束中的肌原纤维几乎平行排列,且在一端通过肌腱与骨连接。
3.肌束:肌束是由多个肌小束组成的更大的单位。
肌束是一个横截面呈四边形的结构,其中心是一个骨骼肌的深色肌腔。
每个肌束由一层包裹着的结缔组织包围,在每个肌束的两侧都有一层肌束鞘,这是由细胞质与细胞质之间的膜形成的。
4.肌肉:肌肉是最大的骨骼肌结构单位,由多个肌束组成。
肌肉呈束状或扁平状,具有明显的红色或白色。
它由结缔组织、脂肪、神经血管和肌小束组成。
肌肉腱通过结缔组织与骨相连接。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主要体现在肌原纤维的内部结构,即肌原纤维的条纹和融合线结构。
肌原纤维的横纹由明暗相间的I带和A带组成。
I带呈明亮的带状,主要由薄丝构成(即肌球蛋白),其中包含着α-肌凝蛋白等构成的肌肉薄丝。
A带呈暗色的带状,由粗丝构成(即肌球蛋白),其中包含有肌球蛋白和肌球蛋白交替排列而成,A带的中心有一个较明亮的带状区域,称为H带。
I带和A带之间有一个在正常肌原纤维中不易观察到的结构,称为Z 线。
Z线位于I带的中心,由一系列融合的密集小体组成,这些小体是肌小节的标志。
Z线的主要组成蛋白是肌球蛋白。
除横纹外,肌原纤维内还存在着融合线结构,主要包括H带、M线和线粒体。
H带是A带中央的明亮区域,由磁体蛋白组成。
M线在H带中央,由结构蛋白连接肌球蛋白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