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15
余热废热利用技术
余热废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而对余热废热的利用技术就是把这些热量进行收集,用于加热生活热水,预热新风等。
例如对于有稳定热需求的公共建筑而言。
用自备锅炉房满足建筑蒸汽或生活热水,如天然气热水锅炉等,不仅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且从能源转换和利用的角度看也不符合“高质高用”的原则,不宜采用。
采用市政热网、热泵、空调余热、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供应生活热水,很好地实现了回收排水中的热量,利用如空调凝结水或其他余热废热作为预热,可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样也能够提高生活热水系统的用能效率。
此外,在靠近工业生产厂房的建筑,可以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用于加热生活热水,冬季采暖等。
余热回收技术主要包括锅炉排烟余热回收技术、高温冷凝水余热回收技术,水冷机组冷凝热热量回收、以及其他一些带有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
废热的回收利用主要指靠近工业生产厂房的建筑,利用其生产过程中的废热,满足建筑热需求。
热电联产热回收提供生活热水
空压机余热回收提供生活热水
新风机热回收系统-新风预热
余热回收的意义:
1、充分利用能够工业余热废热,空调设备废热,利用低品位热量,实现节约能源目的。
2、减少排放环境的废热,保护环境热平衡。
3、对于空调系统降低冷却塔的容量,减少冷却塔投资或减少冷却塔使用频率,降低噪音,有效地保护环境。
4、通过热回收降低空调机组冷凝压力,提高空调设备能将比,节省电力消耗。
科技成果——硝酸生产反应余热余压利用技术适用范围化工行业硝酸生产流程的能量回收行业现状2014年我国浓硝酸产量(折纯100%)为288.21万t。
在硝酸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提供压力能,以通常装置的平均生产水平计,每万吨成品约需要消耗功率20万kW,能耗巨大。
该技术旨在对硝酸生产的余热余压进行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将硝酸生产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反应余热、余压进行回收,转化的机械能直接补充在轴系上,用于驱动机组,可减少能量多次转换损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同时,向装置外供送蒸汽,使余热余压最大化利用。
该技术配合双加压法稀硝酸生产工艺,与采用综合法和中压法的硝酸生产相比,可显著降低生产电耗。
2、关键技术(1)系统与尾气能量回收及关联技术回收硝酸生产流程中的氨氧氧化反的反应热及氮氧化物吸收后的余压,驱动机组做功,并向装置界外输送副产蒸汽。
(2)多跨轴系转子动力学及转子可靠性分析技术多跨轴系能量回收机组的每个单机的弯振及整个轴系的扭振分析,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3)多跨轴系能量回收机组自动控制及防喘振技术实现能量回收机组启动、运行、停机及防喘振自动控制,以及机组运行状况远程监测技术。
(4)高温及硝酸腐蚀性环境材料选用技术选择耐高温及硝酸的材料,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和零部件的酸性腐蚀,延长机组使用寿命。
(5)能量回收机组与系统工艺匹配及轴流与离心压缩机性能匹配技术根据系统工艺合理选择压缩机设计参数;对空压机与NOx压缩机压力进行合理分配,达到优化能量回收机组性能,使之运行效率更高,更节能。
3、工艺流程图1 硝酸生产流程反应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工艺示意图轴流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至4.5-6bar,与气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送入氧化炉进行氨氧化反应。
NOx压缩机将氮氧化物加压至11-13bar,用于NO2的吸收。
回收系统反应热,产生中温中压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拖动机组,并外供至装置界外。
回收NOx吸收后的剩余能量,将余热、余压转换为机械能,与汽轮机共同驱动机组。
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余热余压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和废压。
这些废热和废压通常会被浪费掉,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通过合理的利用余热余压,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余热余压利用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一、余热利用工艺1. 蒸汽回收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
通过安装蒸汽回收装置,可以将蒸汽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烟气余热利用: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常常会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安装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3. 废水余热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通过安装废水余热利用设备,可以将废水中的热能回收利用,用于加热水或发电。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还可以解决废水处理的问题。
二、余压利用工艺1. 高压蒸汽回收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高压蒸汽。
通过安装高压蒸汽回收装置,可以将蒸汽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2. 燃气余压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燃气余压。
通过安装燃气余压利用设备,可以将燃气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3. 液体余压利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液体余压。
通过安装液体余压利用设备,可以将液体中的压力能回收利用,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还可以解决液体的排放问题。
三、系统解决方案1. 废热余压综合利用系统:通过将余热和余压综合利用,可以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效果。
该系统包括废热回收装置、废压回收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实现余热余压的综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重点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汽轮机余热余压利用淄博迈特汽轮机有限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国家节能、环保事业,以致力于节能事业的发展为己任,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现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1、公司简介2、余热余压利用汽轮机原理3、余热余压利用汽轮机应用范围及节能效益4、产品市场价格范围、使用寿命、维修服务5、上年度公司市场销量及客户评价一、公司简介淄博迈特汽轮机有限公司隶属于淄博柴油机总公司,是淄博柴油机总公司汽轮机分厂改制而成的企业。
淄博柴油机厂是一个生产大功率中速柴油机、小功率汽轮机的现代化企业, 197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组建淄博柴油机厂,2006年10月正式更名为淄博柴油机总公司。
建厂40多年,企业先后经历了创业、调整和加快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淄博柴油机总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具备一定规模实力的骨干企业。
1997年成立汽轮机分厂,开始开发和研制小功率汽轮机发电机组及工业汽轮机,2003年对汽轮机分厂进行改制,成立淄博迈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小功率汽轮机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大修和汽轮机配件经营为主。
主要产品以功率为背压12000KW以下、凝汽6000KW以下的汽轮发电机组和拖水泵用汽轮机为主。
公司现已开发多种类型的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要。
现在生产的汽轮机已经出口到泰国、巴西、土耳其、韩国等国家。
近几年,随着集中供热在城市建设中的快速发展,采用工业汽轮机来拖动热网循环水泵逐渐得以应用和推广,并成为节能降耗,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为供热系统中主要部件的热网循环水泵以前都是由电动机拖动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热负荷不断增长,输送距离不断加大,水泵电动机的功率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供热企业的耗电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采用工业汽轮机代替大功率电动机拖动热网循环水泵就可有效降低耗电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拖动循环水泵的工业汽轮机进汽可以是供热锅炉的新蒸汽,也可以是热电厂的外供热抽汽,排汽可以进入热交换器加热热网循环水,不会因此增加用汽成本。
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原理
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是一种能源利用技术,其原理基于能量
的转化和传递。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会产生余热和余压,
如果这些能量不加以利用就会浪费。
因此,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
就是利用这些废热和废压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从
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首先,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利用了热力学上的热力循环原理。
在一个闭合的热力循环系统中,余热和余压能够被转化为机械能或
者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种能量转化的过程遵循热力学定律,通过合
理设计循环系统,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
其次,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还涉及到传热和传质的原理。
通
过换热器、蒸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余热和余压可以被传递和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热量和压力的传递是根据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
原理进行的,需要考虑传热介质的特性、流体的运动规律等因素。
此外,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还涉及到工程技术和系统集成的
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设备的选型、系统的设计、运行参
数的调节等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配
合,以及与整个生产系统的集成。
总的来说,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传热传质和工程技术的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行系统,实现废热和废压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项技术对于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能源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规范第1章总则 (4)1.1 范围 (4)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3 术语和定义 (4)1.3.1 节能 (4)1.3.2 减排 (4)1.3.3 节能减排技术 (4)1.3.4 能源利用效率 (4)1.3.5 污染物排放 (4)1.3.6 环境绩效 (5)第2章节能技术 (5)2.1 工艺流程优化 (5)2.1.1 概述 (5)2.1.2 优化方法 (5)2.2 余热余压利用 (5)2.2.1 概述 (5)2.2.2 利用技术 (5)2.3 高效节能设备 (5)2.3.1 概述 (5)2.3.2 设备类型 (6)2.4 能量系统优化 (6)2.4.1 概述 (6)2.4.2 优化措施 (6)第3章电力系统节能 (6)3.1 发电环节节能 (6)3.1.1 提高燃料燃烧效率 (6)3.1.2 余热回收利用 (6)3.1.3 节能发电技术 (6)3.2 输电环节节能 (7)3.2.1 优化电网结构 (7)3.2.2 提高输电设备效率 (7)3.2.3 新型输电技术 (7)3.3 变电环节节能 (7)3.3.1 高效变压器 (7)3.3.2 无功补偿 (7)3.3.3 智能电网技术 (7)3.4 配电环节节能 (7)3.4.1 优化配电网络 (7)3.4.2 高效配电设备 (7)3.4.3 需求侧管理 (7)3.4.4 分布式能源 (7)第4章燃料燃烧优化 (8)4.1 燃烧设备改进 (8)4.1.1 燃烧器设计优化 (8)4.1.2 燃烧设备维护与升级 (8)4.2 燃料质量优化 (8)4.2.1 燃料筛选与加工 (8)4.2.2 燃料掺烧优化 (8)4.3 燃烧过程监控与控制 (8)4.3.1 燃烧参数监测 (8)4.3.2 燃烧控制系统 (8)4.3.3 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 (9)第5章节能减排措施 (9)5.1 燃烧污染物减排 (9)5.1.1 提高燃烧效率 (9)5.1.2 燃料替代 (9)5.1.3 燃烧设备升级 (9)5.2 生产过程污染物减排 (9)5.2.1 生产工艺优化 (9)5.2.2 生产设备升级 (9)5.2.3 生产过程自动化 (9)5.3 污染防治设施优化 (9)5.3.1 废气处理设施改进 (9)5.3.2 废水处理设施优化 (9)5.3.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5.3.4 噪声与振动控制 (10)第6章节能管理 (10)6.1 能源计量与统计 (10)6.1.1 能源计量 (10)6.1.2 能源统计 (10)6.2 能源消费定额管理 (10)6.2.1 定额制定 (10)6.2.2 定额实施 (10)6.2.3 节能奖励与处罚 (10)6.3 能源审计与节能评估 (11)6.3.1 能源审计 (11)6.3.2 节能评估 (11)6.3.3 节能改造 (11)第7章节能减排技术与经济评价 (11)7.1 节能减排技术评价方法 (11)7.1.1 技术评价指标 (11)7.1.2 技术评价流程 (11)7.1.3 常见节能减排技术评价方法 (11)7.2 技术经济分析 (12)7.2.1 投资成本分析 (12)7.2.2 经济效益分析 (12)7.2.3 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12)7.3 节能减排投资决策 (12)7.3.1 投资决策方法 (12)7.3.2 投资决策依据 (12)7.3.3 投资决策流程 (12)7.3.4 投资决策注意事项 (13)第8章源头减量与循环经济 (13)8.1 源头减量技术 (13)8.1.1 能源消费优化技术 (13)8.1.2 低能耗生产工艺 (13)8.1.3 节能减排一体化技术 (13)8.2 废物资源化利用 (13)8.2.1 废水处理与回用 (13)8.2.2 废渣处理与利用 (13)8.2.3 废气处理与回收 (14)8.3 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 (14)8.3.1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14)8.3.2 产业协同共生模式 (14)8.3.3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 (14)8.3.4 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 (14)第9章节能减排政策与法规 (14)9.1 政策体系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 (14)9.1.2 地方层面政策 (14)9.2 法规与标准 (14)9.2.1 法律法规 (14)9.2.2 行业标准 (15)9.3 政策措施与实施 (15)9.3.1 财政补贴政策 (15)9.3.2 税收优惠政策 (15)9.3.3 金融支持政策 (15)9.3.4 政策性引导 (15)9.3.5 监管与考核 (15)9.3.6 宣传教育与培训 (15)9.3.7 国际合作与交流 (15)第10章案例分析与推广 (15)10.1 典型案例介绍 (16)10.2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16)10.3 推广与应用前景 (16)10.4 存在问题与挑战 (16)第1章总则1.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能源行业中的节能减排技术管理和应用,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热力等能源生产、转换、输配和消费环节。
余热余压发电原理说起余热余压发电的原理,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
大家都知道,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量其实是被浪费掉的。
就像我们家里烧水,水烧开了之后,水壶还很烫,这个热量其实就类似余热。
而余压呢,您可以想象成一个气球,您吹好气之后把口扎紧,气球里面的压力就是余压。
那在工业上怎么利用这些看似被浪费的余热余压来发电呢?先来说余热。
比如说钢铁厂的高炉,铁矿石在炉子里被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
这时候有很多热量是随着废气之类的跑掉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种设备,就像一个特殊的大容器,它能够把这些带着热量的废气收集起来。
这个设备内部呢有一种介质,耐高温的那种,比如说某种特殊的油或者气体。
废气把热量传递给这个介质,这个介质温度就升高了,体积就膨胀了,然后带动涡轮机转动,涡轮机一转,就像咱们看到的风车被风吹转动一样,这样就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了。
这里面还有一点我一开始不是很理解,就是这个热量传递的效率问题。
老实说,我一开始以为只要有热气就能轻松地把能量全都传过去了,后来学习才知道中间也会有各种损耗。
打个比方吧,这就像咱们拿着一个暖手宝给另一个东西加热,暖手宝很热,但是中间如果隔了很厚的一层布,热量就不能很好地传递过去。
工业上要想提高这种热量传递的效率,就得不断完善设备和介质之类的。
余压发电的原理更像是家里的水压发电小玩具。
工厂里有些地方像是高压容器或者管道里面,存在高压气体或者液体。
当这些高压的东西被释放到压力低的地方,就像从一个高地势到低地势的水一样,这种压力的释放会产生冲击力。
我们用特殊的装置,比如压力转换装置,把这种冲击力收集起来,转化成涡轮机的转动,接着带动发电机发电。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余热余压发电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呢?首先就是设备的维护。
因为这些设备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就像一个人一直在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容易生病一样,设备也容易出故障。
所以要按时检查设备,看看有没有泄漏,有没有部件磨损之类的。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是一类技术的统称,通常指回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逸散的热量、压力,并加以利用的过程。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就会奇怪,这个技术分类不就是分成“余热利用”和“余压利用”两种吗,为什么还要专门讲解呢?其实,根据来源、质量、品味的不同“余热”和“余压”也分很多种,而且他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在工作中若能仔细分辨、归类,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般来讲,“余热利用”项目可以分成“热交换技术”、“余热发电项目”;而“余压利用项目”可以分成“高炉煤气利用”、“过热/过饱和蒸汽利用”。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还请我们慢慢道来。
一、余热利用余热利用项目的分类是根据余热的温度区分的。
以300℃为界限区分,在300℃以下的余热热量较少,一般用“热交换”技术加以利用,而在300℃以上的余热热量较大,一般用“余热发电”技术加以利用。
(1)热交换技术热交换技术是采用换热器置换出余热源的能量进行二次利用,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原料、水等预热,也可用于生活厨房、洗浴,是工业领域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之一。
根据换热器的不同,“热交换”技术又可以分成“间壁式”、“蓄热式”、“混合式”三种。
(2)余热发电技术余热发电技术是采用余热发电技术是通过加装汽轮机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此类技术对回收的热量要求较高,不仅温度要在300℃以上,而且因发电机组的特性,回收热量更是要持续不间断,同时对企业规模和技术都有要求。
此类技术常在水泥、钢铁、化工等高能耗企业应用。
二、余压利用相比起余热,余压资源种类较少,它主要利用气体在降压降温过程中的压差能量及热能驱动透平膨胀机做功,将压差能转化为机械能。
根据余压的来源及用途不同,“余压利用”技术可分为“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和“过热(或饱和)蒸汽余压发电”。
(1)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TopGasPressureRecoveryTurbine简称TRT)是目前世界最有价值的二次能源回收装置之一。
余热利用技术你了解吗?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环境污染的加剧于能源危机的出现,燃烧柴油和汽油造成了石油资源的严重短缺,同时还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而企业生产中,燃料的能量只有35%能够被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或者其他可以被直接利用的能源,大概有30%的能量随着废气排出,25%被发动机冷却水带走,这些能量得不到利用白白浪费掉。
于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余热利用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将没有得到完全利用的热量再次利用起来,以这种方法减少企业损失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余热利用简单来说就是将剩余的热量利用起来进行发电或者是用作其他作用,而剩余热量产生的电力再循环到生产设备上使用或者是用作企业员工生活使用也能帮助企业减少大部分支出;或者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剩余热量为员工提供供暖使用也是节省支出的一大方式。
余热利用不是单纯的阻止热量逸散,而是把完成生产剩余下来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完成他的剩余价值,转换成企业所需的其他能量来对企业进行反哺,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生产时产生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有限公司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2)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2)1.3编制依据 (2)1.4编制原则 (3)1.5研究范围 (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7综合评价 (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6)2.1项目提出背景 (6)2.2本次项目发起缘由 (6)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的需要 (7)2.3.2顺应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 (8)2.3.3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9)2.3.4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5提升项目公司竞争力水平进一步壮大企业发展的要求 (9)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管理可行性 (11)2.5分析结论 (11)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3)3.1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3)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4)3.3资源节约的意义分析 (15)3.4工业余热回收利用途径与技术分析 (16)3.5市场分析结论 (18)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9)4.1地理位置选择 (19)4.2区域投资环境 (19)4.2.1地理位置 (19)4.2.2区域概况 (20)4.2.3区域地形地貌 (20)4.2.4区域气候条件 (20)4.2.5区域资源概况 (20)4.2.6区域经济发展 (21)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3)5.1土建方案原则 (23)5.2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23)5.3主要建筑工程内容 (23)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24)第六章节能技术方案 (25)6.1项目设计原则 (25)6.2项目技术内容 (25)6.3项目技术改造必要性 (25)6.4项目技术优势 (26)6.5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26)6.6项目预期节能效果 (26)6.7主要设备方案 (27)第七章节能措施 (28)7.1设计采用的节能依据 (28)7.2主要节能措施 (29)7.2.1节电措施 (29)7.2.2节水措施 (29)7.2.3采暖通风节能措施 (29)7.2.4其他节能措施 (30)7.3企业节能管理 (30)7.4项目节能效果评价 (31)第八章环保措施 (32)8.1环保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32)8.2主要污染源防治措施 (32)8.3绿化措施 (32)8.4环境影响评价 (33)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 (34)9.1设计依据 (34)9.2设计中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34)第十章组织与劳动定员 (36)10.1项目劳动定员 (36)10.2激励和约束机制 (36)10.3人力资源管理 (37)10.3.1员工来源 (37)10.3.2福利待遇 (37)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规划 (38)11.1建设工期的规划 (38)11.2 建设工期 (38)11.3实施进度安排 (38)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9)12.1投资估算依据 (39)12.2投资估算 (39)12.2.1投资估算范围 (39)12.2.2总投资估算 (39)12.3资金使用和管理 (42)第十三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 (43)13.1项目经济效益及节能效益评价 (43)13.2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43)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对策 (44)14.1政策风险及其对策 (44)14.2经营管理风险及其对策 (45)14.3财务风险及其对策 (45)14.4技术风险 (46)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47)15.1招标管理 (47)15.2招标依据 (47)15.3招标范围 (47)15.4招标方式 (48)15.5招标程序 (48)15.6评标程序 (49)15.7发放中标通知书 (49)15.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49)15.9合同备案 (49)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50)16.1结论 (50)16.2建议 (50)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技改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本次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其中,装修改造工程投资42.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339.90万元,其他费用为92.02万元,预备费26.08万元。
余热余压利用资料初步总结余热余压利用资料初步总结一工业余热余压利用主要形式目前余热回收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制蒸汽,用于工艺用饱和蒸汽或用于发电;第二种是采用热泵或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回收余热,制取热水或蒸汽,用于工艺、空调及生活采暖;第三种是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余热,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水泵、风机、压缩机。
螺杆膨胀机除可回收余热之外,还应用在余压回收利用上。
1、中高温余热利用:余热锅炉制取蒸汽余热锅炉的作用是通过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来制取蒸汽。
目前余热锅炉主要用于回收高温烟气、可燃废气等气态余热。
产生的蒸汽有两种使用方向,一是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用汽,二是蒸汽可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余热锅炉回收余热用于发电的原理如下图所示:2、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机组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包含两种形式的机组,一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工业废余热,为工业提供工艺所需冷水或空调制冷。
二是热泵机组(如溴化锂吸收式热泵)通过吸收低品位热源余热制取热水或蒸汽,供工业或城市供热用。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驱动热源为蒸汽、高温烟气、直接燃烧燃料(燃气、燃油)产生的热量、废热热水、废热蒸汽等。
与余热锅炉相比,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普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而余热锅炉更多用于中高温余热回收。
其次,应用领域不一样,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提供的热水和蒸汽用于工艺用、空调制冷采暖用,而余热锅炉提供的蒸汽可以用于汽轮机组发电。
三是,目前余热回收项目中,余热锅炉多用于回收气态余热,而溴化锂热泵机组除可回收气态余热,还可回收废液(如废热热水、燃油)余热。
3、余压利用:螺杆膨胀机螺杆膨胀机可利用蒸汽、高温热水、汽液两相流体等介质为动力,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或直接驱动水泵、风机、压缩机等做功。
目前,对螺杆膨胀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回收蒸汽余压,二是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回收废热。
3.1回收蒸汽压差1)案例:如从锅炉产生的蒸汽经降压后供工业用汽的过程中,可使用螺杆膨胀机回收余压用于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