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 唐绪春
- 格式:pdf
- 大小:249.75 KB
- 文档页数:1
新校园XinXiaoYuan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主动探索精神、乐于合作学习、能够获得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功不可没,它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教师素质必须提高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教师提出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必须随之提高,以达到与时代同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新世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在教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
如,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给学生上课时,有时学生机操作系统出故障,电脑无法启动,就得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对这一技术,我刚开始接触,操作时不是很熟练,后来通过同事指导,加上自己虚心学习后,基本上运用自如。
从此看来,光是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是不够的,还得学会软硬件的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技巧。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信息技术课本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说明主要内容后,最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提升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计算机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不可否认的。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踏出一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新路来。
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能力、品格;教学媒体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途径;教学方法应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商讨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方法综合运用;教学的进程必须是“问题─发现─探索─创造”。
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创新思考【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0引言随着互联网在世界各地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门知识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
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对专业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立足高职学院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原则,要使毕业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受到企业的欢迎,就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这就需要学校对该专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突出自有优势和特点。
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肯定要设计到理论的一些知识,不免有些章节在授课时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有:项目/任务驱动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模式、案例式以及传统改良式。
相比较以往的课上单纯讲授的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配合课程实训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课程的基础部分,由于是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知识部分,还是在机房或者多媒体教室听老师讲授,学生兴趣不是很大,影响知识的吸收理解。
课程的教材选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材在市面上也出现了较多的基于以上教学模式的教材,但是由于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教材并不通用于所有的高职高专学生,因此教材选用也出现问题,通常是定了教材和实际教案不同步,影响了效果,分散学生注意力,知识吸收率低。
课程实训阶段,由于组建网络设备比较分散,繁琐,在自由机房设备先进、整齐划一、整体选配的情况下,有的学院可能不能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实践的大型网络综合实训室。
创新教育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信息化时代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新型教学结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信息技术)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堆积在一起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时,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
而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化学教师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充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把它完美地融合到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1 应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经验总结,其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生动、有趣,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展示给同学。
例如:在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出一些图片:节日燃放的美丽的烟火、蜡烛燃烧、动物尸体分解、橡胶老化等,这样既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又形象直观,又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钢铁生锈的演示实验,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使用了网络技术,就可以把实验的过程在几分钟内展示出来,而且还形象直观,节约大量的时间,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2 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突破教学难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法、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要想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就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上去研究学习,因此就要对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离子进行探究。
但是微观世界具有独特的特点,它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进行空间想象,很抽象,很难使学生对知识达到进一步的理解,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解决。
例如:水的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制出相关动画,并对微观结构进行放大处理,能形象得表现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如何结合的,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
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唐绪春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148-01有人说:“计算机是最有耐心的朋友”,这句话道出了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的心声。
网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只有灵活、合理地运用网络正确地引导,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学习,让师生之间及时地交流,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上课的质量。
以下谈谈我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几点看法:一、计算机网络教学及其特点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平台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借助计算机教学的时效性、共享性以及相互交互的特点来实施具体的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这种新的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有教师进行引导,在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网络理论下,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构建者,在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并且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来具体实施,其中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有:交互性。
在网络教学中,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进行实时的交互,这种交互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强交流的机会,在利用网络课件中,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在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它包含着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因此在这种教学资源中,学生有助于形成个性的思维,增强了创新性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由于多媒体信息中包含着图像、文字、声音等,在这种综合模式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构建,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计算机教学的多样性,在网络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的风格来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19.170浅谈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①李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4)摘 要:网络学习是一个发展和保持人与信息的联系枢纽,并以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交流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教学这个定义的中心术语是教学,它采取一种关系的立场,即学习既发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也发生在与学习资源的关系中。
计算机网络教学借助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更有利于学生的教学资源共享以及实时资源更新。
本文主要就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教改 计算机网络教学 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7(a)-0170-02①作者简介:李娟(1976,8—),女,吉林德惠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
网络和网络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评论家们正在考虑网络基础设施的社会影响。
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授课的一种常见教学手段,网络学习起源主要受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启发。
新教改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需要随着知识的更新与时代的进步而做出相应调整,发挥其最大益处。
1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1 计算机网络课程形式过于封闭高校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目的为使得本校学生可以更方便享受到实时共享资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形式却很容易受到学校因素的制约。
部分课程仅限于某些专业学生,或者仅限于某些学校学生,计算机网络课程形式过于封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共享,使得某些有效的资源为充分发挥其最大限度益处。
计算机形式上的封闭会影响授课秩序,并且讲师在授课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本课程的影响,不能完全发挥讲师的实际能力水平。
1.2 计算机网络课程过于枯燥乏味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旨是为了进行授课,主要是将知识进行传递的一种过程,借助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不能直接作为一种课堂直播转换形式。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作者:李全胜冯向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11期【摘要】对于《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这类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MOOC 模式为补充,将传统课堂的优势与在线学习模式较好地融合起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学改革 MOOC【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农业大学新办专业专业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30-01一、课程性质和课程教学现状《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使学生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所需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技术实践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应面向应用,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懂理论、会安装、会配置、会管理”的课程目标。
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学习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新技术,把握技术发展趋势,走访调研“网络管理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应用性与先进性。
但是领域内很多新技术、新知识、新手段不能及时反映在课程教学中,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1],计算机网络对于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社交媒体成熟应用,也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课程需要不断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符合ICT技术的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与时俱进。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综合考量和选取教学内容。
浅谈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优化;语文教学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ﻭ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与已列入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网络信息**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从而改变了语文教学“一根粉笔,一支教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
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式的知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再加上多设施进入课堂后,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生趣ﻭ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
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设施,情势就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也分别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种云层的图片,一边细致观察揣摩天象,一边了解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学习古文《山市》时,笔者寻来了海市蜃楼在城市、沙漠、海上的照片,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它的,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进行生动描述;学习《化石吟》时,笔者找到了十分珍贵的恐龙化石和远古时期的鱼化石等图片,这些生动、真的图片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二、体验、感悟多设施介入课堂,也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45分钟“扩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应用能力也成为了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与素质。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创新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经济社会日渐开展以及迷信技术不时提高促使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对人们生活以及任务带来十分大的变化,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开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笔者对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作了剖析,提出了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创新对策,爲提降低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无效性打下良好的根底。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从近些年的来看,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日渐开展促使资源管理出现出高效性,同时也表现出网络技术管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大局部人曾经掌握计算机才能,但是由于网络管理方面缺乏技术更新,这就使网络技术管理对策方面存在着成绩。
网络技术爲经济社会开展提供便当,这就需求充沛发扬网络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爲网络平安性、高效性以及牢靠性提供无效保证。
一、高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1.高中先生计算机根底较爲单薄。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促使高中阶段先生愈加关注高考科目教学,进而并不重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这就使高中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才能较爲单薄,缺乏计算机学习才能以及使用才能,同时也爲高中教员展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提出了应战。
由于一局部先生缺乏自主探究才能以及自主学习才能,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技艺以及知识技艺方面认知存在着片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缺乏无效规划,再加上高中生计算机技术学习根底比拟单薄,不利于构建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气氛,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教学理念与时代开展相脱节。
由于遭到高中学校环境方面制约促使一局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员并不是十分注重本身综合素质提升任务,这就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理念与时代开展需求存在着脱节的景象,教员实践教学方式十分陈腐,在教学进程中依然坚持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的威望位置,只注重实际知识教学,缺乏对先生理论才能培育,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成爲了单纯性文明实际课程,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育需求,甚至容易激起先生逆反心思和叛逆心情,先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积极性遭到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
曾振东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掌握必要计异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为例,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曾振东
【作者单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广东广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教学探讨
2.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教学探讨
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4.关于职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探讨
5.基于慕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唐绪春
发表时间:2018-05-15T16:45:30.653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作者:唐绪春
[导读] 我们只有灵活、合理地运用网络正确地引导,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学习,让师生之间及时地交流,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上课的质量。
以下谈谈我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唐绪春四川省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645150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148-01
有人说:“计算机是最有耐心的朋友”,这句话道出了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畅游的心声。
网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只有灵活、合理地运用网络正确地引导,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学习,让师生之间及时地交流,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上课的质量。
以下谈谈我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及其特点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平台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借助计算机教学的时效性、共享性以及相互交互的特点来实施具体的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这种新的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有教师进行引导,在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网络理论下,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构建者,在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并且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来具体实施,其中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有:交互性。
在网络教学中,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进行实时的交互,这种交互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强交流的机会,在利用网络课件中,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在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它包含着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因此在这种教学资源中,学生有助于形成个性的思维,增强了创新性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由于多媒体信息中包含着图像、文字、声音等,在这种综合模式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构建,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计算机教学的多样性,在网络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习的风格来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法,这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引入各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法、虚拟实验先行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等,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多种教学方法互补。
其中部分项目是由多个任务组成的。
实践表明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难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内容作为选做,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
在进行完上述的内容之后,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安排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实验,可以是组建企业网及应用或搭建园区网等综合项目实例,可以是往年全省的技能竞赛原题,也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需求设计一个网络解决方案。
三、在网络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指法练习和窗口操作等是很枯燥的,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学生却从未接触过电脑。
如果上课时一味地讲解、示范、讲解,有基础的学生自然会感到乏味,总会不由自主地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对计算机的兴趣就会降低,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
于是,我改变了网络教学的方式,而采用了分小组学习的方式。
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挑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当组长,每节课先检查组长的练习情况及操作的速度,并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稍难的练习让组长做,重点培养他们,并让他们负责辅导本组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其他学生感到踏实,没有压力,愿意去学,在班里形成互帮互助的好风气,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网络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学习。
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多样化,而又专业化的。
例如,电子课程的学习中,必须先打好电工和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能够自己动手做电子实验,并要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电子模拟实验等。
因此,必须我们先给学生上一段时间理论课,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这不但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
如此而已,循序渐进,这样将理论知识转化实际技能,学生一定能学到应有的操作技能知识。
五、从实践中得结论,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当学生对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有了实践体验之后,要让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分析能力。
所以局域网联网实验完成后,设计实验讨论课,作为整个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上,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陈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教师在学生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逐步骤的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如果处理局域网中的软、硬件故障。
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分层的概念,学习网络的核心内容——TCP/IP模型、OSI参考模型、以及局域网模型。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本课的难点,适当的简化内容,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因此,重点放在各在分层的功能上、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上,工作原理可以简略,部分需要的数据通信的概念可以放在这里学习。
然后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学习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分析各种设备工作的层次,以及在组网时如何选用这些设备。
用理论知识来分析一个中型的或大型的网络的组建与学生实验相同和不同之处,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安排,目的使教学过程围绕回答一个学生有兴趣的问题——怎样组建实际的网络?在这部分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最好再次安排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分析学校校园网络结构,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对应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再完成一个局域网互联实验。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真正做到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有效的教学,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更爱学、更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