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5 植物的花 粤教版 (共19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19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植物的花》示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植物的花》,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对于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的花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
2.教学难点: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的探究。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花的基本知识。
3.实验: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
5.总结:对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花开放的原因。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15.《植物的花》(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植物的花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3. 授课时间:2022年2月25日,上午第一节4. 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 通过学习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 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植物知识,如植物的种类、生长过程等。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激发。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影响(1)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植物知识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2)能力培养: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3)素质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有助于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植物生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行为习惯分析(1)课堂表现: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上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在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他人,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3)作业完成: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书写和整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个别指导。
三年级下册第 15 课《植物的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前四课内容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观察植物的方法。
通过观察,知道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通过对植物的根、茎和叶的观察,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植物不同的器官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这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本课围绕花的基本特征来展开学习,通过学生熟悉的花进行科学的观察、分类和比较,再对花进行科学解剖,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来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植物的花”,用观察的方法,从外形上初步了解花的结构;第二个活动是“解剖一朵花”,学习用解剖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花的结构;第三个活动是“比较不同植物的花”,观察和比较更多的花,了解不同植物的花结构有相似的,也有区别,初步了解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鲜花布置环境,美化生活,这也是孩子们对鲜花其中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学生从小就知道不同的鲜花都有各自的特点,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等,但是,对于鲜花有哪些相同的部分并没有多少的认识。
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前四课内容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观察植物的方法。
因此,在对花进行观察活动之前,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先讨论或制定观察的计划,包括观察的目标、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观察的工具和如何进行记录等。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2.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观察得到的信息做出分析与解释。
3.鼓励学生动手探究,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4.在探究的过程中,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花进行解剖,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学习解剖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各种植物的花、镊子、放大镜、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 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植物的花、镊子、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学生准备庆国庆,用鲜花布置国庆庆祝会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