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车间清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持车间的整洁、卫生,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车间清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内所有区域,包括生产区、储存区、办公区、通道等。
三、职责分工1、车间主任负责车间清洁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监督执行和协调沟通。
2、班组长负责组织本班组成员按照清洁要求进行日常清洁工作,并对清洁效果进行检查。
3、员工负责各自工作区域的日常清洁,遵守清洁操作规程,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4、清洁工负责公共区域的定期清洁、垃圾清运和卫生设施的维护。
四、清洁要求1、地面清洁(1)生产区地面应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清除灰尘、杂物和油污。
(2)地面上的物料、工具等应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
(3)定期对地面进行冲洗,保持地面干净、无污渍。
2、设备清洁(1)生产设备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清除表面的灰尘、油污和残留物料。
(2)设备的内部应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的控制面板、显示屏等应保持干净,无污渍和指纹。
3、工作台清洁(1)工作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工作结束后应清理干净。
(2)工作台上的工具、量具等应摆放整齐,便于取用。
(3)定期对工作台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4、墙壁和天花板清洁(1)墙壁和天花板应定期清扫,去除灰尘和蜘蛛网。
(2)不得在墙壁和天花板上乱涂乱画,保持表面整洁。
5、门窗清洁(1)门窗应保持干净,玻璃应透明无污渍。
(2)定期对门窗进行擦拭和消毒,保持门窗的清洁和卫生。
6、通道清洁(1)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物品。
(2)通道地面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和积水。
五、清洁时间安排1、日常清洁(1)员工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对各自工作区域进行清洁。
(2)班组长在工作期间随时检查清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清洁工每天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
2、定期清洁(1)每周对车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包括设备内部、墙壁、天花板等。
(2)每月对车间进行一次深度清洁,包括地面的冲洗、门窗的彻底擦拭等。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车间环境的安全、整洁和卫生,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制定以下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车间环境卫生的责任与要求1. 生产部门负责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卫生检查和整改工作。
2. 车间环境卫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公司的要求。
3.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二、车间环境清洁和垃圾处理1. 车间内应保持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的清洁,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
2. 车间内的垃圾应及时分类投放到指定垃圾箱,并定期清理垃圾箱,以防蚊蝇滋生。
3. 车间内的异味和污水要及时处理,确保环境空气清新,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三、车间厕所和休息区域管理1. 车间内的厕所要保持清洁,每日定期进行消毒,坏设备要及时修理。
2. 厕所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冲洗,并安装垃圾桶,禁止随地乱扔垃圾。
3. 车间内的休息区域设置清洁规范,提供饮用水和垃圾桶,要保持整洁和安静,以方便员工休息。
四、车间卫生检查和整改1. 生产部门应定期进行车间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2. 发现环境污染和卫生安全问题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车间的环境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3. 为了提高卫生管理意识,可以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醒员工重视卫生和环境保护。
五、车间环境卫生奖惩制度1. 对于因卫生问题导致事故、污染和生产效率下降的,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相应处罚。
2. 对于卫生整洁、环境治理好的车间,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所有员工都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车间的环境卫生。
只有确保了车间的环境安全和卫生,才能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及方案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车间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员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提高车间生产、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范围和制度制定程序1.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有员工都要遵守本制度。
2. 制定程序:(1)制定编写组织:由公司管理部门牵头,卫生、安全、生产部门参加。
(2)调研和分析:分析车间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制定制度: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
(4)评审和审核:制度草案提交上级部门进行审核和评审。
(5)发布和执行:草案获得批准后,发布到车间,并在每个岗位张贴。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
2.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
3.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与实际生产安排相适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对生产现场进行定期检查。
4. 《行政管理法》:规定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环境以及员工的管理。
5. 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公司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卫生、安全和生产管理制度,车间应当根据公司内部政策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四、制定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1. 车间卫生制度(1)名称:车间卫生制度。
(2)范围:适用于车间生产现场。
(3)目的: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内容:- 安全生产方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机械、用具、电气等方面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 卫生保健方面:规定车间卫生保洁、消毒、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空气、噪声、辐射等环境的管理和监检,维护员工身体健康。
- 废弃物处理方面: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制度,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流向和处理方式。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推荐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精选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了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分配给各班组承包负责,班长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带领本班员工随时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整治;车间组织对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第二条、整理清洁标准可按本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工作鞋必须保持整洁干净,要防止交叉污染,发现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
第四条、要保持操作区地面和墙壁无垃圾、无污迹,门窗无积灰、无污迹,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电缆沟要保持清洁。
第五条、控制台无积灰,台面干净,台面上只能放置与工作有关的记录本、当班分析单和传达文件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条、通讯设备、饭盒、水杯等个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收拾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七条、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齐干净,公用工具要定位摆放,报废工具要及时处理,无关物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
第八条、污水沟要保持清洁、通畅。
第九条、车间油桶要在专属的区域内摆放整齐,好油桶、废油桶、空桶要区分放置。
第十条、操作时产生的垃圾和洒落的物料当班人员交班时要清理干净,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条、各槽罐、机泵、管线等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操作中造成设备污染的要及时清理干净。
第十二条、各种操作工具、运送工具、辅助材料等均按指定地点整齐摆放,并保持其清洁。
第十三条、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齐,并且要与回收材料区分开。
报废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车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2一、目的: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为确保细纱车间环境卫生,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细纱车间的卫生管理。
三、卫生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定期检查,及时整改;3. 责任到人,奖惩分明;4. 严格规范,持续改进。
四、卫生管理制度1. 车间环境(1)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地面清洁,无积尘;(2)车间内墙壁、门窗、设备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洁,保持干净;(3)车间内不得有蚊虫、老鼠等害虫,如有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消灭;(4)车间内不得有异味,如有异味,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2. 设备卫生(1)设备表面应定期清洁,保持干净;(2)设备内部应定期清理,去除积尘、油污等;(3)设备润滑油应定期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设备冷却水系统应定期清理,防止细菌滋生。
3. 原材料及成品卫生(1)原材料入库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无污染;(2)原材料存放时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3)成品出库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无污染;(4)成品存放时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 个人卫生(1)员工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2)员工不得在车间内饮食、吸烟;(3)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工作服;(4)员工应遵守车间内各项卫生规定,共同维护车间卫生。
五、卫生管理流程1. 定期检查(1)车间主任每月组织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2)车间卫生检查记录应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2. 及时整改(1)发现问题后,立即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整改过程中,应记录整改措施及结果,以便跟踪检查。
3. 奖惩措施(1)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2)对认真执行卫生管理制度,为车间卫生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扬、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变化,可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车间卫生控制程序车间卫生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车间卫生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车间卫生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点。
一、定期清洁车间设备和环境1.1 定期清洁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份,定期清洁设备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清洁设备的同时,要注意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者异物堆积。
1.2 定期清洁车间地面:车间地面是生产过程中易受污染的地方,定期清洁地面可以减少污染物对产品的影响。
清洁地面的同时,要确保地面干燥,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
1.3 定期清洁车间墙壁和天花板:车间墙壁和天花板也是容易被污染的地方,定期清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清洁墙壁和天花板的同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漏水或者漏风的地方。
二、保持车间通风良好2.1 定期清洁通风设备:通风设备是保持车间空气清新的关键,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可以保证通风效果。
清洁通风设备的同时,要确保通风口畅通无阻。
2.2 定期更换滤网:通风设备的滤网是阻挡污染物进入车间的关键部份,定期更换滤网可以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更换滤网的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滤网规格。
2.3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车间空气质量的保障,定期检查通风系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通风系统的同时,要注意清洁通风管道和排气口。
三、合理存放和处理废弃物品3.1 分类存放废弃物品:废弃物品是车间污染源之一,合理分类存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分类存放的同时,要注意废弃物品是否有危(wei)险性。
3.2 定期清理废弃物品:定期清理废弃物品可以减少车间污染源,保持车间整洁。
清理废弃物品的同时,要注意废弃物品是否有特殊处理要求。
3.3 合理处理废弃物品:废弃物品的处理方式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处理废弃物品的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四、定期消毒车间4.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剂是车间消毒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车间卫生打扫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车间卫生管理,保障车间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公司车间内的卫生打扫管理。
第三条车间主任负责车间卫生打扫工作的组织和监督,车间所有员工必须遵守车间卫生打扫规章。
第四条车间应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卫生打扫工作,做到每日清洁、每周消毒、每月大扫除。
第二章车间卫生打扫工作内容第五条车间的卫生打扫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地面、墙面、天花板的清洁;2. 机器设备、工作台、货架等的清洁;3. 厕所、洗手间的清洁;4. 通风、照明设备的清洁;5. 每日垃圾清理。
第六条车间卫生打扫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不能因故拖延或懈怠。
第三章卫生打扫管理制度第七条每天工作开始前和下班后,车间负责人要对车间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车间干净整洁。
第八条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对车间内各个区域进行彻底清洁,特别是容易藏污纳垢的角落。
第九条每月进行一次大扫除,对车间内各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员工健康。
第十条严格控制车间内的垃圾处理,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并分类处理,做到废弃物不乱扔、不乱堆。
第四章卫生打扫工作考核第十一条车间卫生打扫工作将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车间整洁情况、垃圾清理情况、设备清洁情况等。
第十二条车间负责人根据考核结果对卫生打扫工作进行整改和改进,做到问题发现及时解决,确保车间环境卫生。
第五章补充条款第十三条本规章解释权归车间主任所有。
第十四条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就是车间卫生打扫管理规章制度,希望各位员工按照规章执行,共同维护车间卫生环境。
车间卫生打扫管理制度一、总则车间卫生打扫管理制度是公司为了维护工作环境卫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保障员工健康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该制度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持续改进”的方针,明确了车间卫生打扫的责任、要求和程序,是加强车间卫生管理的基本法规。
二、责任部门1. 车间主管:负责制定车间卫生打扫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监督和检查车间卫生打扫工作的落实情况。
2. 班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班组成员参与车间卫生打扫工作,确保车间卫生情况良好。
3. 员工:积极参与车间卫生打扫工作,保持工作台面整洁,遵守车间卫生规定。
三、车间卫生打扫制度1. 日常清洁(1)地面清洁:每班结束后,由班组成员清扫车间地面,确保地面无杂物。
(2)工作台面清洁:工作台面应保持整洁,及时清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垃圾。
(3)设备清洁:设备操作结束后,负责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整洁。
2. 定期清洁(1)每周定期打扫:每周对车间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包括地面、天花板、墙壁等各个角落。
(2)定期消毒:定期对工作台面、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车间卫生达到卫生标准。
3. 特殊环境清洁(1)危险品清理:对于车间内产生的危险品,应有专人负责清理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2)污水处理:对于车间内污水的处理,应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定期进行污水处理和清理。
四、车间卫生打扫注意事项1. 及时清理垃圾和废料,避免杂物堆积。
2. 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物,做到分类存放和安全处理。
3. 定期检查车间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组织员工参与车间卫生打扫工作,培养员工爱护车间环境的意识。
五、车间卫生打扫奖惩制度1. 对于车间卫生打扫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组,给予奖励和表彰。
2. 对于未按要求参与车间卫生打扫工作的班组,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
3. 对于车间卫生不达标的情况,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六、不可预见情况处理对于突发事件或不可预见的情况,车间主管应及时调配人员,做好紧急处理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领导。
一、目的为了保障车间生产环境的整洁、卫生,预防职业病,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及流程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
三、卫生管理职责1.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确保车间卫生达到规定标准。
2.各班组负责人负责本班组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员工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保持个人及工作区域的清洁。
四、卫生管理内容1.地面卫生(1)每天下班前,员工应将地面清扫干净,确保无垃圾、杂物。
(2)每周对车间地面进行彻底清洁,使用清洁剂擦拭地面,保持地面清洁、干燥。
2.设备卫生(1)员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设备表面无油污、灰尘。
(2)设备内部应定期清理,清除积尘、油污。
3.墙壁、门窗卫生(1)每周对墙壁、门窗进行清洁,确保无灰尘、污渍。
(2)定期检查墙壁、门窗,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4.空气卫生(1)车间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启门窗通风。
(2)禁止在车间内吸烟、饮食,确保空气清新。
5.个人卫生(1)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定期理发、洗澡。
(2)禁止在车间内穿着拖鞋、短裤等不雅服饰。
五、卫生管理流程1.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管理职责。
2.组织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3.定期检查车间卫生,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
4.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处罚。
5.根据实际情况,对卫生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修订、完善。
六、附则1.本制度及流程由车间主任负责解释。
2.本制度及流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各部门、各岗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及流程,共同维护车间卫生环境。
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及方案范文一、总则为加强车间环境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
四、车间环境管理方案1、车间的清洁卫生(1)每天清洁车间地面、机器设备、工作台等区域,并进行消毒处理。
(2)定期清洗车间的墙壁、天花板等,确保无尘、无异味。
(3)定期清洗车间的通风设备、净化设备,保证空气的清新。
2、车间的噪音管理(1)对噪音较大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2)设置噪音监测仪,监控车间内的噪音水平,一旦超标即时采取措施。
3、车间的通风管理(1)保证车间内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
(2)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4、车间的温度管理(1)根据季节变化,调节车间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防止车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5、车间的采光管理(1)保证车间内的采光充足,减少对员工眼睛的影响。
(2)定期清洁车间的窗户、天花板灯具等,确保光线的充足。
6、车间内的危险品管理(1)对车间内存放的危险品进行分类,设立专门的存放区域,标明安全标识。
(2)对危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包装完好,不发生泄霧。
7、车间内的排放管理(1)对车间内产生的废气、废水等进行有效治理,不得随意排放。
(2)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合法排放废气、废水等。
8、车间内的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进行安全演练。
(2)设立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处理。
9、车间内的员工健康管理(1)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关注员工健康状况。
(2)加强员工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10、车间环境管理的考核与监督(1)建立车间环境管理考核机制,对车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2)建立车间环境管理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员,对车间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五、管理责任车间主管负责车间环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每月组织一次车间环境管理情况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精心整理
****车间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规范车间管理,优化工作环境,保护全体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办公区公共卫生管理
1
2量;
3
45612间用的文件、纸笔外,不得堆放其它无关物品。
下班后,文件、纸笔应放入柜内;
3、办公室物品应摆放有序,有利于安全和工作需要;
4、墙上合适位置只能挂必要的登记本,待办件、跟进件、协办件和必要的办结件,其它文件应当入档入柜,涉密文件必须入柜妥善管理;
5、办公室卫生每周应由车间牵头组织开展例行检查,必要时,应不定
精心整理
期开展抽查。
三、办公区公共卫生间管理
落实卫生间“七无七有一开放”要求,即无纸屑、无烟蒂、无便迹、无尿垢、无污水、无臭味、无蚊蝇,有标识牌、有冲水阀、有照明灯、有洗手池、有消毒液、有卫生纸、有管理制度,并免费对外来人员开放。
1、爱护厕所设备,不得损坏、挪移标识、照明灯具和卫生配套装具;
2
3
4
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