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 2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27
印度泰姬陵历史与文化之旅攻略印度泰姬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印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座宏伟的陵墓位于阿格拉,被誉为无与伦比的爱情故事和建筑奇迹的结晶。
无论是对历史、建筑还是文化感兴趣,泰姬陵都是必访之地。
本篇攻略将为您介绍泰姬陵的历史背景、参观须知以及周边值得一游的景点,帮助您在印度泰姬陵之旅中获取更全面的体验。
一、历史背景泰姬陵的建造始于17世纪,是为了纪念莫卧儿皇帝沙贾汗的妻子、皇后Mumtaz Mahal。
雄伟的白色建筑是一种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建筑瑰宝。
毫无疑问,泰姬陵代表着悲伤和浪漫,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迷人的遗产之一。
二、参观须知1. 购票与开放时间:为了参观泰姬陵,您需要购买门票。
建议提前在官方网站购买或者在旅游季节尽早抵达以避免排队。
泰姬陵开放时间为上午6点至下午6点,除了周五,此时泰姬陵不对游客开放。
2. 穿着要求:入内参观泰姬陵时,请注意穿着得体,遵循当地的习俗和尊重文化。
建议女性遮盖肩膀和膝盖,以示尊重。
3. 安全注意事项:为了保护建筑,一些物品是禁止携带进入泰姬陵的,包括食物、饮料、背包、大型行李等。
请留意安全提示,并遵守规定,以确保您的安全和其他游客的安全。
三、值得一游的周边景点1. 阿格拉堡:阿格拉堡是泰姬陵的另一座壮丽建筑,也是莫卧儿王朝的皇宫。
从泰姬陵前往阿格拉堡只需步行约30分钟,您可以在此探索印度历史和壮丽的建筑。
2. Fatehpur Sikri(冷宫):位于阿格拉市附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古老城市。
这个古代的遗迹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也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3. 阿克巴陵墓:这座陵墓是为纪念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而建造的,是另一个印度历史的重要象征。
参观阿克巴陵墓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印度的帝国历史。
四、最佳旅游时间印度的气候因地域而异,但总体上最适合游览泰姬陵的时间是在10月至次年3月之间。
这段时间天气相对温暖,旅游季节也相对较少拥挤。
北师大版历史教案课题:《古代世界文明古国的成就与特点》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世界文明古国的地理分布。
2.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文明成就及其特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古代世界文明古国的地理分布。
2.各文明古国的成就与特点。
教学难点:1.古代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的关系。
2.各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古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古印度泰姬陵、古中国长城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建筑的背景和意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著名的建筑分别属于哪个国家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世界文明古国的地理分布。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埃及文明:地理分布:尼罗河流域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等特点:以农业为基础,宗教信仰浓厚,法老王权至上2.教师讲解古巴比伦文明:地理分布:两河流域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等特点:以商业为基础,法律制度完善,多神教信仰3.教师讲解古印度文明:地理分布:印度河流域成就:佛教、泰姬陵等特点:以农业为基础,宗教信仰多样,种姓制度严格4.教师讲解古中国文明:地理分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成就:长城、兵马俑、四大发明等特点:以农业为基础,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中央集权制度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的关系。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世界文明古国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代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商业贸易往来:如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如佛教传入中国政治制度借鉴:如中国封建制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2.教师讲解古代文明古国之间的区别:地理环境差异:如尼罗河流域与黄河流域文明成就差异:如古埃及金字塔与古中国长城社会制度差异:如古印度种姓制度与古中国封建制度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今天的世界有什么启示?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印度泰姬陵遗址讲解词介绍泰姬陵,也被称为“爱的纪念碑”,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遗产之一。
它位于印度北部的阿格拉,是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已故妻子建造的陵墓。
泰姬陵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
建筑特点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采用了莫卧儿建筑风格,结合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等多种建筑元素。
它是由一座主陵墓和四座矩形花园组成,陵墓内部有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圆顶建筑,顶部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和半宝石。
泰姬陵的整体设计精美细腻,体现了莫卧儿帝国的建筑艺术和对美的追求。
建造背景泰姬陵的建造始于1632年,沙贾汗的妻子穆塔齐•玛哈尔去世后,沙贾汗深感失落和悲伤,决定为妻子建造一座纪念碑,以表达对她的深深思念之情。
他聘请了许多建筑师和工匠,耗费了约22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座庄严而美丽的陵墓。
建筑意义泰姬陵是对爱情的永恒纪念,也是对死者的敬意。
它不仅代表了一段感人动人的爱情故事,更象征着纯净和美丽。
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和细节也体现了传统印度文化和建筑的精髓,成为了印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参观方式游客可以参观泰姬陵,并欣赏其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花园。
在参观时,需要注意保持陵墓的清洁和安静,尊重历史和文化。
同样,禁止摄影和吸烟,以保护泰姬陵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结束语泰姬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的壮丽和美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
它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段爱情和美的象征。
来到泰姬陵,你将沉浸在它的宏伟和神秘之中,感受到印度文化和历史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探索泰姬陵遗址,感受这段迷人的历史故事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吧!。
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2.培养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外国古代建筑艺术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知识讲解(1)讲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2)分析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3)举例介绍几个著名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3.欣赏与分析(1)展示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4.创作指导(1)讲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创作方法。
(2)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点评。
2.欣赏与分析(1)展示更多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从建筑风格、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3.创作实践(1)分组进行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成果展示(1)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
(2)让学生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第三课时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展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2.知识拓展(1)讲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分析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的联系与区别。
3.创作实践(1)让学生尝试将外国古代建筑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成果展示(1)展示学生创作的现代建筑作品。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讲解:印度一、知识讲解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⑴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印度次大陆上,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⑵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
2、水旱灾害频繁⑴地形与气候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⑴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⑵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⑶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4、发展中的工业⑴工业分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主要城市新德里:首都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二、跟踪训练1.读下图,在印度降水量分布图中,A地降水十分丰富,其原因是()A.西南季风迎风坡B.东北季风迎风坡C.地势海拔高D.位于赤道低气压带2.读下图,在印度发展水稻种植,最佳区域应该选择在左图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4.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印度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有()A.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B.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C.高原广大,平原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D.软件产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不足5.印度每年旱涝灾害严重,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原C.西南季风强弱不同,降水季节不稳定D.全年高温多雨6.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
此时,印度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B.温暖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7.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B.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C.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之一是英语普及D.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8.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该产业的特点是()①信息技术含量高②利润高③资源消耗小④不需要劳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印度容易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五年级小小讲解员作文(泰姬陵)泰姬陵坐落在印度的北部城市新德里,它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宫殿式陵墓。
由于这个陵墓和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很多:它没有通往陵墓顶端的台阶;墙壁上镶嵌了无数的宝石、翡翠以及玛瑙;整座陵墓全部用纯白大理石造成;正门和通道都朝东开……所以它也被称作“白色大理石建筑”。
当我走进这座伟大建筑时,那古老而又庄严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站在塔前面向远方望去,只见蔚蓝的天空下一片洁白,周围绿树环绕,高大挺拔的棕榈树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风吹过树梢沙沙作响,好像有千万只燕子从空中飞过,还带来几声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四周寂静得连自己的呼吸声似乎都能听见,我心想这么优雅恬静的景色肯定是当年统治者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用来供奉自己的祖先———一位印度莫卧儿皇帝而修建的陵寝吧!最后,当然要参观下伟大的主体建筑了。
来到这个宽阔平坦、装饰精致的院子里,可以看见在白色墙壁的映衬下显现出淡粉红颜色的清真寺穹顶,金黄色圆顶与之交相辉映。
然后再抬头仰视眼前的泰姬陵。
只见它像巨大的白色玉雕,带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主体由洁白大理石构成,顶部为绿色圆顶,底座为白色大理石。
如今我们已经看不见昔日的华贵与壮观,但却依稀可以窥见这曾经属于印度帝国王者的奢侈生活场面。
其实细心留意便会发现泰姬陵身上存在许多艺术价值。
首先,在阳光照射下,整座陵墓泛起耀眼的银白色光芒,给人神圣威严之感;其次,墙壁上那些各种形状的花纹,像波浪形状或是漩涡状,无不展示着浓郁的印度特色文化;再加上那些浮雕,精湛的手法使得每一块砖仿佛都变成了会说话的雕塑,而这些图案上的鲜艳色彩则为之增添了不少神秘感;接着是精致的雕刻技巧,即使放在今天也十分引人注目,更何况那是在遥远的古代呢?就是因为她有着美丽的外表,才让全球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它的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泰姬陵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除了赞叹她独具匠心的设计外,更佩服她精妙绝伦的雕工。
《陵墓建筑教案》第一章:陵墓建筑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陵墓建筑的定义及其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古国的陵墓建筑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陵墓建筑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陵墓建筑的定义与分类陵墓建筑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不同文明古国的陵墓建筑特点及代表作品陵墓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陵墓建筑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特点及代表作品。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文明古国的陵墓建筑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批判性思考。
第二章:古埃及陵墓建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埃及陵墓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如金字塔、木乃伊墓等。
培养学生对古埃及陵墓建筑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内容古埃及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古埃及陵墓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古埃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及特点古埃及陵墓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埃及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作品及社会文化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埃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批判性思考。
第三章:古希腊陵墓建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希腊陵墓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古希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如米诺斯墓、雅典卫城等。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陵墓建筑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内容古希腊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古希腊陵墓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古希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及特点古希腊陵墓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希腊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作品及社会文化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希腊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批判性思考。
第四章:古罗马陵墓建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罗马陵墓建筑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古罗马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圆形墓、地下墓穴等。
培养学生对古罗马陵墓建筑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2 教学内容古罗马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古罗马陵墓建筑的特点与风格古罗马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品及特点古罗马陵墓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罗马陵墓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代表作品及社会文化意义。
小小讲解员带你游世界你好!欢迎来到小小讲解员带你游世界的旅程!我是小小讲解员,今天我将带着你一起探索世界各地的美丽景点和文化遗产。
让我们开始这趟奇妙的旅行吧!【第一章:亚洲】1. 中国-长城: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古代的国防工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长城宛如一条盘旋在山脉之上的巨龙,壮观而且令人叹为观止。
你可以爬上长城的雄伟城楼,俯瞰壮丽的景色,感受古代军人守卫边疆的艰辛。
2. 日本-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之一。
它的峰顶高耸入云,雪顶常年不化,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你可以爬上富士山的顶峰,欣赏到迷人的日出景色,这将成为你一生难忘的经历。
3. 印度-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古迹,也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它是一座为了纪念大王的爱妃而修建的陵墓,被誉为“世界奇迹”。
你可以在泰姬陵的花园中漫步,欣赏到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物,感受到印度的浪漫和魅力。
【第二章:欧洲】1. 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你可以进入教堂内部,欣赏到壮丽的彩色玻璃,感受到宗教的庄严与神圣。
2. 英国-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是伦敦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它的设计独特,结合了现代和古典元素,给人一种优雅而精致的感觉。
你可以漫步在塔桥上,俯瞰泰晤士河的美景,品味伦敦的优雅与繁华。
3. 意大利-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竞技场。
它见证了数百年前罗马人的游戏和竞技,现在成为了罗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你可以进入斗兽场内部,感受古罗马的壮丽和繁荣。
【第三章:非洲】1. 埃及-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
它们是古代法老王的陵墓,被誉为人类的宝藏。
你可以在金字塔的底部仰望上去,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伟大与神秘。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世界文明史》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古代帝国的兴起及其对文明交流的推动,重点分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古中国四个文明区域的帝国兴衰及其文明交流的成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世界主要帝国的兴起和衰落过程,掌握其文明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文明交流对帝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3.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世界历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代帝国文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古中国四个文明区域的帝国兴衰及其文明交流的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古代世界文明史》学习地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埃及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的汉摩拉比法典、古印度的泰姬陵和古中国的长城等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2. 讲解:分别介绍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古中国四个文明区域的帝国兴衰及其文明交流的成果。
(1)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法老帝国,与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交流,如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希腊的迈锡尼文明等。
(2)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帝国,与周边文明的交流,如汉摩拉比法典、亚述王的征战等。
(3)古印度: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与希腊、波斯等文明的交流,如佛教的传播、希腊艺术风格的影响等。
(4)古中国:秦汉帝国,与西域的交流,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入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古代帝国文明交流的积极意义。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如古埃及法老与邻国的战争、汉摩拉比法典的制定背景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古中国2. 帝国兴衰及其文明交流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析古代帝国文明交流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最坑人的十大景点1. 泰国大皇宫泰国大皇宫是曼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许多游客在到达大皇宫后才发现,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才能进入内部参观。
除此之外,大皇宫内部人山人海,游客需要排长队才能看到景点,而且常常会被导游或者当地商贩所骚扰。
因此,大皇宫虽然是泰国的标志性景点,但也是一个最坑人的景点之一。
2. 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的象征,也是世界著名的景点之一。
然而,游客们在到达比萨斜塔后才发现,需要支付昂贵的门票才能进入塔内参观。
而且,由于斜塔周围的景点有限,游客往往只能在塔下拍照,很难找到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因此,比萨斜塔也被认为是一个最坑人的景点之一。
3. 法国卢浮宫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
然而,游客们在前往卢浮宫后才发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排队购票和进入,而且馆内人山人海,很难安静地欣赏艺术品。
此外,卢浮宫内部的指示牌和讲解员有限,游客很难理解展品的背景和故事。
因此,卢浮宫也是一个最坑人的景点之一。
4. 中国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游客们在到达长城后才发现,需要支付昂贵的门票才能登上长城,而且长城景区内商业气息浓厚,游客往往被商贩所骚扰。
另外,长城景区的交通不便,游客很难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
因此,中国长城也被认为是一个最坑人的景点之一。
5. 美国自由女神像美国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游客们在到达自由女神像后才发现,需要预订船票才能登上岛屿,而且岛上的观景台常常拥挤不堪,很难拍到满意的照片。
此外,自由女神像周围的景点有限,游客很难找到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因此,美国自由女神像也是一个最坑人的景点之一。
6. 印度泰姬陵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然而,游客们在到达泰姬陵后才发现,需要支付昂贵的门票才能进入,而且景区内的导游和商贩常常会以各种方式敲诈游客。
广州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英语试卷试卷分为阅读、语言运用、基础知识和书面表达四部分,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阅读理解(共两节,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Up to now,UNESCO has granted official recognition to over800cultural sites that are thought to be specially significant to human history and culture.Among them are the following four.The Taj MahalIt was built between1631and1648,known as a masterpiece of architecture.It took over20,000workers and1,000 elephant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In the early17th century,an emperor named Shah Jahan ruled India.The emperor loved his wife Mumtaz so much that when she died,he built the Taj Mahal in her memory.The beautiful mausoleum(陵墓)was designed to look like what the emperor hoped would be Mumtaz’s home in the afterlife.The Temple and Mansion of ConfuciusLocated in Qufu,Shandong Province,the temple is a memorial to Confucius,the Chinese great educator.On the grounds,there are more than900halls and rooms.But the building that people visit most is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Originally built in478BC,the temple has been rebuilt many times.Besides the temple,visitors can enjoy the grounds outside,where there are more than1,000stone tablets(碑碣)and over100,000tombs.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Qing and Ming DynastiesBuilt by several emperors between1368and1915in Beijing,Hubei,Hebei and Liaoning,the Imperial Tombs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What makes them unique even among amazing buildings such as Angkor Wat(吴哥窟)and the Cologne Cathedral (科隆大教堂)is that they bring together architecture and philosophy.The Terracotta ArmyIn1974,while some Chinese farmers were digging a well,they accidentally found a tomb,where they found more than 8,000statues.They were said to be made in the third century BC to guard the tomb of the Chinese Emperor Qinshihuang! More than700,000people worked for nearly40years to build this tomb!It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world.1.________can be viewed as a labor of love.A.The Temple and Mansion of ConfuciusB.The Terracotta ArmyC.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Qing and Ming DynastiesD.The Taj Mahal2.In________,you can find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and thinking.A.The Temple and Mansion of ConfuciusB.The Terracotta Army.C.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Qing and Ming DynastiesD.The Taj Mahal3.What do the four places have in common?A.They are located in China.B.They ar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C.They are archaeological wonders.D.They were built in honor of a famous person.【答案】1.D 2.C 3.B【导语】本文为一篇应用文。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采取包括讲授、史料分析小组讨论、思考探究以及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并且以课堂为依托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阐述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2.教学重点阐述: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
3.教学难点阐述: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一年《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本课并不陌生。
战争与文化,是一个很新奇的视角,同学们比较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根据高二学生现有学习负担和课余时间分配,以及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将“启发-发现”式教学法、联系比较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形式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期初期进一步培养历史学习和分析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观点。
(四)教学媒体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PPT)2. 传统板书三、教学目标分析1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掌握重难点;重点: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新兴国家的文艺复兴;难点:一战与民族民主主义觉醒的关系。
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通过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最终锻炼学生的史学核心素养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师生讨论等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材料的分析与归纳的能力,从而了解战争除了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破坏以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与必修所学知识连接成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的本质和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
战争是造成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在人口迁徙的过程中,带来了异质文化的交汇与接触,历史也一再证明,只有充分理解移入区域和民族的文化,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才能在交流中认同,在沟通中理解。
第28课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教案之一八年级历史教案第28 课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教案之一——文学艺术的发展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17、18世纪文学家及代表作;近代绘画;近代音乐家及作品;近代建筑。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外国建筑艺术、绘画和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世界近代著名作家及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近代大批优秀作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仔细观察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侧面,以其勤奋精神和旺盛的创作欲,写出了一大批文学经曲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教学建议本课地位本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文学和艺术,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或反映资产阶级同封建制度的矛盾,或揭露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丑恶现象,或宣扬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进取精神,或揭露资本主义的金主义,或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是学生进一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的重要内容。
重点分析:笛福和《鲁滨孙飘流记》、雨果和《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文学是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上述作品从文学的角度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
音乐家贝多芬的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表现了贝多芬毕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潮。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难点分析:本节涉及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及其作品,数量多,记忆是个难题。
受篇幅所限,学生不容易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重点突破方案:本课非常适合图片教学,文学家、画家、音乐家、重要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都可展示图片以加深学生的感观印象。
本课涉及到11位文学家及代表作,12位艺术家及重要作品,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幼儿园世界著名建筑物教案教案名称:探索世界著名建筑物适用年龄:幼儿园教学目的:通过了解世界著名建筑物,培养幼儿的地理知识、文化素养、观察能力,拓宽视野。
教学内容:1. 世界著名建筑物概况介绍2. 印度泰姬陵3. 中国长城4. 法国埃菲尔铁塔5. 美国自由女神像6. 意大利比萨斜塔7. 日本京都清水寺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对建筑物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各个建筑物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然后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幼儿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过程:1. 世界著名建筑物概况介绍教师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等形式向幼儿传达世界著名建筑物概览,介绍各个建筑物所在的国家,建筑物的特征等。
同时通过简单的问题互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 印度泰姬陵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泰姬陵,介绍泰姬陵的历史和特点,并与幼儿分享印度的风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观察能力。
3. 中国长城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和特点,让幼儿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和互动问题,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
4. 法国埃菲尔铁塔教师介绍埃菲尔铁塔的历史、文化、建筑结构,同时也分享法国的风俗文化,让幼儿从多角度认识优美的法国文化。
5. 美国自由女神像教师通过图片,让幼儿认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体验美国的文化风俗,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
6. 意大利比萨斜塔教师向幼儿介绍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让幼儿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语言、建筑和食品等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萨斜塔的故事和历史,让幼儿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传承。
7. 日本京都清水寺教师向幼儿介绍日本京都的清水寺,让幼儿体验日本文化的特点,包括建筑、珠宝、服饰、传统技艺及和风等。
通过互动问题和幼儿的参与,让幼儿体验到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
教学评估:通过平时的带领、分享、互动问题和学生口头表述等方式,评估幼儿对世界著名建筑物的认识程度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