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

测得某放大电路的输入正弦电压和电流的峰值分别为10 mV 和10 μ

A , 在负载电阻为2 k Ω时, 测得输出正弦电压信号的峰值为2 V 。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流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 并分别用分贝(dB )表示。

解:20010mV 2000mV 10mV

2V A u ====i o U U &&&

100μA 10mA 1μA 1020002000

A i =====i

L o i o I R U I I &&&&& 4p

10210μ010mV 1mA 2V A ?=??=??==i i o o i o I U I U P P & dB 54407.020100lg 202lg 20200lg 20lg

20A u =+?=+===i

o

U U dB 4010lg 20100lg 20lg 20A 2i ====i

o I I

&& dB 4740710lg 102lg 10)102lg(10lg

10A 44p =+=+=?==i

o

P P 当接入1 k Ω的负载电阻R L 时, 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比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下降了20%, 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解:ΩΩ250)1(41

41)145()15

4(

===-=-=K R R R U U R L L L o o o 说明图2-50所示各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 为什么?

解:

画出图2-51所示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

(b ) 不能正常放大 (ⅰ)交流信号短路到地,无法加到发射结。 (ⅱ)从直流通路看 B

BE

CC BQ R U U I -=

当∞→=BQ B I R ,0,电流过大,

管子过热烧毁。

(a ) 不能正常放大 (ⅰ)0=B U ,无法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ⅱ)b R 没有接CC U ,而是接地。00

===

b

b CC BQ R R U I (d ) 可以正常放大,只要b R

c R 参数选取适当。

(ⅰ)有偏流b

CC

BQ R U I =

(ⅱ)

i u 交流信号可以加到输入端输进放大。

(c ) 不能正常放大 (ⅰ)∵常数==CE C u R ,0 无交流信号电压输出。 (ⅱ)无电压放大只有电流

放大)1(β+==

B

e

i I I A (ⅲ)偏流BQ I 正常

路。

图 2-51

解:

标明图2-52电路中静态工作电流I B、I C、I E的实际方向;静态压降U BE、U CE和电源电压的极性;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极性。解:

图2-52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如图2-53所示。已知:U CC=12 V,R b1=51 k Ω,R b2=10 kΩ,R c=3 kΩ,R e=1 kΩ,β=80,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 V,试计算: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C和U CE的数值;

(2)将三极管V替换为β=100的三极管后,静态I C和U CE有何变化?(3)若要求I C= mA,应如何调整R b1。

图2-53

解: (1)V 21210

5110

212≈?+=?+=CC b b b B U R R R U

mA 3.1K

17

.02=-=-=e BE B E R U U I μA 1680

13.11≈+=β+=

E B I I m A 283.1=≈E C I I

V 84.6)K 1K Ω3(3.112)(=+-=+-=e C C CC CE R R I V U

(2)若β=100,静态I C 和U CE 不会变化(∵分压式放大电路,I C 的大小与β的大小无关,mA R U U I I e

BE

B E

C 3.1=-=

≈)静态工作点不移动。 (3)若要求I C = ,则mA 8.1K

17

.05.2=-=-==e BE B E C R U U I I & U b =,K Ω38,5.21210

1011212==?+=?+=

b b CC b b b B R R U R R R U

将R b1由51K Ω调整为38K Ω。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54所示。已知 -U CC =-16V ,R b =120k Ω,

R C = k Ω,β=40, 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 V ,试计算:

(1) 静态工作点;

(2) 若将电路中的三极管用一个β值为100的三极管代替, 能否

提高电路的放大能力, 为什么?

图 2-54

解:

(1) 静态工作点 mA 1275.0K Ω

120V

3.15===

b CC b R U I m A 1.5==b C βI I

V 35.8)5.11.516(=?-=-=C C CC CE R I U U (2) 若β=100,

m A 1275.0=b I ,mA 75.12=?=b C I βI ,V 125.3)5.175.1216(-=?-=CE U

管子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因为β=100,I C 增加使U CE ↓,不仅下降到0,而且变负,这使U BC > 0,令管子处于过饱和状态。

某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u C E 波形如图2-55所示, 判断该三极管是NPN 管还是PNP 管?波形中的直流成分是多少?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值是多少? 解:该三极管是PNP 管

波形中直流成分是-4V

正弦信号峰值是2V (±2V )

三极管放大电路与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56所示, 忽略三

极管的发射结电压。

(1) 用图解法求出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2) 若u i =50 s i n ωt (mV )产生的基极电流为i b =20 sin ωt (μA ), 试在图2-56(b )中画出i C 和u CE 的波形, 并求出输出电压的峰值和电压放大倍数;

(3) 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是多少?

(4) 当接入 kΩ的负载时, 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最大不失真幅度有何变化?

图 2-56

解:

(1)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μA 40K Ω

300V 12≈==

b CC B R V I , 根据C

C CC CE R I U U &-= 用两点法画直流负载线MN

图 2-55

当V 120===CC CE C V u i 时,

当mA 4.21.512

,0≈==

=k

R V i u C CC C CE

其斜率C

R tg 1-=α

直流负载线MN 和μA 40=b I

b i 的峰值为20μA →60μA

以Q 点为中心,MN 和A I b μ=40的输出特性曲线交点即是静态工作点Q 点。

(2)放大倍数A u

42V

05.0V 1.2-≈==i o

u U U A &&

(3)最大不失真幅度:峰值

=或(4)接入 kΩ负载后,交流负载线AB 变陡,斜率L

R tg '-

=α'1

最大不失真幅度变小,(K Ω55.2//=='L C L

R R R ) 峰值:

若将图2-56中的R b 改为570 kΩ, 重新图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当增大正弦输入信号, 使i b =30 sin ωt (μA)时, 电路将出现什么问题?画出对应的i C 和u CE 波形。 解:)A 0000198.0()μA 8.19(μA 20K Ω

570V

3.11K Ω5707.012=≈=-=

b I 静态工作点是由直流负载线和μA 20≈b I 的曲线相交于Q '点,

μA 20≈b I 当增大正弦输入信号,使

i b =30 sin ωt (μA)时,电

路将

出现截止失真,波形出现削顶,如图2-56中所画出的t i C →和

u CE

mA 1=CQ I V 2.6=CEQ U

的削顶波形。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如图2-57所示,由于电路中的什么参数发生了改变导致静态工作点从Q0分别移动到Q1、Q2、Q3?(提示:电源电压、集电极电阻、基极偏置电阻的变化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改变)。

图 2-57

解:若在工作点Q0移到Q1则R b↓(减小),则I bQ↑(R C不变)从Q0移到Q2,则R C↑(增加),使直流负载线斜率变平(R b不变)从Q0移到Q3,则V CC↓(减小),R b↑(增加),(R C不变)即直流负载线斜率不变,把直流负载线平移到

V。

CC

图2-56(a)所示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2-58所示。问:分别发生了什么失真?该如何改善?若P N P管构成的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2-58所示,发生的是什么失真?如何改善?

图 2-58

解:

(1)

(a)发生了截止失真,输出U O波形正半周削顶,应调整R b↓使I b增加静态工作点上移。

(b)产生了饱和失真,输出U O波形负半周削底,应使

①R b↑,使I b减小,脱离饱和区,静态工作点下移。

②当R b不变(即I bQ不变)把R C↓使直负载线变陡使Q点往放大

区移动,脱离饱和区。

(c)发生了双重失真,在工作点合适的情况下,若输入信号过大,导致双重失真,改善办法增大电源电压V CC,或减小输入信号。(2)若用PNP管构成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由于工作时采用直流负电源,所以非线形失真的波形与NPN型管正好相反。即输出电压u o的波形顶部削波失真为饱和失真,底部削波失真为截止失真。其改善办法与(1)相同,即饱和失真用降低I b(即加大R b),截止失真用增加I b(即减小R b)的办法来改善波形。

三极管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59所示。已知三极管参数β=50,R s=1 kΩ,并忽略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试计算: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并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当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入6 kΩ的负载电阻R L时,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变化?

图 2-59

解:

(1)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mA 03.0μA 30400V

12====

Ω

K R U I b CC bQ mA 5.103.050=?==bQ CQ βI I V 645.112=?-=?-=C CQ CC CEQ R I V U

(2)167184.1450-≈?-=β-==K K r R U U A be

C i O u &&&

(ΩΩ1184884300mA

5.1mV

26)

1(300=+=β++=be r ) 4.90)167(18

.1118.1-≈-+=?+=i o i s i us

U U R R R A &&& (K 4,18.1//=====c o be be b i R R K r r R R &) (3)K 18.1//===&&be be b i r r R R

K Ω4==c o R R

(4)K Ω4.26

46

4//=+?=??=='L C L C L C L

R R R R R R R 7.10118

.14.250-=?-='β-=be L u

r R A & 05.557.10118

.1118.1)(=?+=+=u s i i us A R R R A &&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2-60所示, 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 V 。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 输出电阻,

并画

说明接入负载L R 后,

u A &和us

A &都下降了。

出微变等效电路。

图 2-60

解:

(1) 由图2-60分压偏置电路求静态工作点。 V 31260

2020

211=?+=?+=CC b b b BQ V R R R U

mA 15.1K

2V

7.0V 3=-=

-=

=

e

BEO

BQ e

EQ EQ R U U R U I EQ CQ I I ≈

V 1.5)(12,mA 5.22mA 0225.051

mA

15.11=+-====

β

+=

E C C CEQ EQ BQ R R I U I I Ω145311533006.225130015

.1mV

26)

1(300=+=?+=β++=be r

(2)9.13745

.14

50-≈?-=β-=be C O

r R A & 接入负载R L 后,K Ω2//=='L C L

R R R 7045

..1250-≈?-='β-=be

L O

r R A & (3)K Ω322.1K 45..1//K 15//===be B i r R R )K Ω1520//60//(21===b b B R R R

K Ω4==C O R R

计算图2-61所示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源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已知信号源内阻R s =500 Ω,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 发射结压降为 V 。

图 2-61 解:

(1) 由直流通路 V 796.212331010

212≈?+=?+=CC B B B B V R R R V

mA 5.1K

4.1096

.2K 4.17.0796.2==-=-=

E BE B E R U V I μA 3050

mA

5.1,mA 5.1==β=

=≈C B E C I I I I V 95.4)4.13.3(5.112)(=+-=+-=E C C CC CE R R I V U

(2) 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由微变等效电路

1

)1(E be L

i o u R r R U U A β++'β-=

=&&&

式中K Ω21.5//3.3//≈=='L C L

R R R ,K Ω67.710//33//21===B B B R R R 晶体管输入电阻

K Ω184.111845

.126

)501(30026)

1(300==++=β++=ΩE be I r 78.82.0)501(184.1250-≈?++?-=K

K K

A u

&(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反相)

75.7)78.8(6

.45.0K 60.4-=-?+=?+=u

i s i

us

A R R R A &&(源电压放大倍数) (3)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仍由微变等效电路求

[]K Ω6.4)1(184.111013311K 2.0)1(////21≈β+++

+=β++==

E

be b b i

i i R r R R I U r

K Ω3.3==C o R r (由加压求流法求得)

在C s R u ,0=开路的条件下求得

图2-62所示分压式偏置电路中的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 试判断这两个偏置电路能否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图 2-62

解:采用(a )图的接法是正确的,能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这是因为:由于温度的升高,I CBO ,I CEO ,β都相应增大,导致I C 增大,引起了静态工作点偏移,输出特性曲线上移,甚至进入饱和区使输出

波形失真。使电路工作不稳定。

分压偏置电路除了R E 负反馈来稳定工作点的作用外,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 t 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在图2-62(a )的接法是正确的。

因为CC b b b B V R R R V ?+=

2

12

, 当温度上升↓↓→↓→↑E B b E I V R I 2,

E

BE

B E R V V I -=

图2-62(b )的接法不正确,不能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图2-32所示集电极—基极偏置电路中的U CC =16 V , 发射结压降为 V 。 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并分析温度升高时该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图 2-32

解:)(C B C CC C I I R V V +-=

b C b B CC B βI I I R V V =?-=, B B BE C R I U V ?=-

B

B B

C CC B C B C CC B C B R I I R V R I I R V R V I )

(7.07.0)(7.0β?+--=-+-=-=

)1(3.15βI R R I B C B B +?-=? ,)

501(K 10K 3303

.15)1(V 3.15++=++=

βR R I C B B

μA 2.18mA 0182.0K

840V

3.15===

B I m A 91.0μA 9102.1850==?==B

C βI I

V 72.6101010)9102.18(16)(36=???+-=+-=-C C B CC CE R I I V U

温度升高稳定工作点过程:

三极管放大电路如图2-63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发射结压降为 V , β=100, 试求: (1) 静态工作点;

(2) 源电压放大倍数 s

o us s o us U U A U U A &&&&&&2211==和V (3) 输入电阻; (4) 输出电阻r o1和r o2。

图 2-63 解:

(1) 静态工作点 V 29.41015

2015

212=?+=?+=CC b b b B V R R R U

mA 8.12

7

.029.4≈-=-=

E BE B E R U U I m A 8.1=≈E C I I μA 18mA 018.0100

8.1====

βI I C B V 8.2)22(8.110)(=+-=+-=E C C CC CE R R I V U K Ω57.815//10//21===b b B R R R K Ω75.1mA

8.1mV

26)

1001(300=++=be r [][]K Ω22.82)1001(75.1//15//20)1(////1≈?++=β++==e be B i B i R r R r R r (2) 源电压放大倍数

1)1(1-=-≈β++β-=E C e be C u R R

R r R A & be e r R β>>+)1(Θ

8.0804.0)1(22.8222

.81111-≈-=-?+=?+=u i S i us A r R r A & 1)1()1(2≈β++β+=e

be e

u R r R A & be e r R β>>+)1(Θ

8.0122

.8222

.82222

=?+=?+=u i S i us A r R r A & (3) 输入和输出电阻

[]K Ω224.876.203//20//15)1(////211==β++=E be b b i R r R R r

K Ω21==C o R r

K 62.157.8//K Ω2//==='B S S

R R R Ω33100

1K

62.1K 76.1//K Ω21//

2≈++=β+'+=S be E o R r R r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2-64所示。 图中β=50, R b =100 k Ω, R e =2 k Ω, R L =2 k Ω, R s =1 k Ω, U CC =12 V , U BE = V , 试求: (1)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2) 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 (3)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图 2-64

解:

(1) 由直流通路图计算静态工作点 μA 56m A 056.0K

2)501(K 1007

.012=≈?++-=

b I

m A 86.2056.0)501()1(=?+=β+=b E I I

K Ω746.03.7466.463300mA

86.2mV

26)

501(300==+=++=Ωbe r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3) 求出电压放大倍数和源电压放大倍数

1986.051746.0151)1()1(≤=+?='β++'β+==L

be L i o u R r R U U A &&&

976.0986.01

.3411.34=?+=?+=u

i S i

us

A r R r A && (4) 输入输出电阻(o i r r 和)

[]K Ω1.34746.51//100)K Ω51K Ω746.0//(K Ω100)1(//==+='β++==L

be B i

i i R r R I U

r &&ΩΩ4.3334//200050

199

.0746.0//K Ω21//

==++=β+'+=S be E o R r R r (其中K Ω99.0K 100//K 1//==='B S S

R R R )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2-65所示, 图中β=100, U BE = V , R s =1 k Ω, R L =6 k Ω, C 1和C 2为耦合电容, 对交流输入信号短路。 (1) 为使发射极电流I E =1 mA , R e 的值应取多少? (2) 当I E =1 mA 时, 若使U C =6 V , R c 的值是多少? (3) 计算电路的源电压放大倍数。

图 2-65

解:

(1) 设K Ω6===L c e R R R ,V 18=CE U V 30)15(15=--+=CC U ,E E CE CC I R U U 2=- ΩK 12mA

1V

12V 18V 302==-=

E E I R ,K Ω6=E R (2) 当m A 1=E I 时,V 6=C U

则K Ω121

26

30=?-=

C R (3)K Ω292600300mA

1mA

26)1001(300=+=++=be r

34.1029300K 29K )6//6(100-=-=-='β-=be L ui r R A & 10)34.10(29

129-=-?+=+=+=ui S be be ui S i i us

A R r r A R r r A && K Ω29)1(==β++=be E be i r R r r (这是求U o1时,R E 被C 2交流短路) (K Ω3K Ω6//K Ω6//==='L C L

R R R ) 图2-42的电路参数如下:R g =10 M Ω,R d =30 k Ω,R s =2 k Ω, C s =10μF ,C 1=C 2=μF ,U DD =18 V ,场效应管的 U GS(off)=-1 V , I DSS =1 m A 。 试确定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图2-42 自给偏压电路

解:由于MOS 管栅极电流为0,即R g 中电流为0,所以栅极电位0=GQ U ,

DQ S SQ I R U ?=

S DQ S DQ SQ GQ GSQ R I R I U U U ?-=?-=-=0 (栅源静态电压)

2)

(2

)()1()1(off GS GSQ DSS off GS GS DSS D U U I U U I I -=-

= D DQ S GSQ I I R U 2-=?-=

联立解上述两方程: 22441)1

21(1D D D D I I I I +-=---

?= 01542

=+-D D

I I 当014=-D I ,mA 25.04

1

==D I 0)1)(14(=--D D I I 当0)1(=-D I ,DSS D I I ==mA 1 相同不合理舍之 取 mA 25.0=DQ I V 5.0225.0-=?-=GSQ U

V 10)230(25.018)(=+-=+-=S d DQ DD DSQ R R I U U

共源极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如图2-66所示,已知场效应管工作点上的跨导g m = mS ,电路参数为R g1=300 k Ω,R g2=100 k Ω,R g =2 M Ω,

R s1=2 k Ω,R s2=10 k Ω,R d =10 k Ω,C s =10 μF , C 1=C 2=μF ,U DD

=18 V 。试求: (1) 电压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第5章1 放大电路基础

题目部分: 一、选择题(17小题,共46.0分) (02 分)1.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用A、B、C…填空。 在某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 ,则该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____(A.13.6,B.34,C.0.4,D.1,E.10),该晶体管是____。.(F.硅管, G.锗管)。 (02 分)2.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用A、B、C…填空。 在某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 ìA,则该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__________(A.7,B.5, C .1,D.0.5,E.14),该晶体管是____。(F.硅管,G.锗管)。 (03 分)3.判断下列计算图示电路的输出电阻的公式哪个是正确的。 A.B. C.D. E. (03 分)4.选择正确答案用A、B、C填空。(A.共射组态, B.共集组态, C.共基组态) 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中____的电压放大倍数一定小于1,____ 的电流放大倍数一定小于1,____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 (03 分)5.选择正确答案,用A、B、C填空。 可以粗略估计在图示三种电路中电路(1)的输入电阻约为____,电路(2)的输入电阻约为____,电路(3)的输入电阻约为____。(A.1M,B.100k,C.3k,D.100)

(03 分)6.比较图示的几个放大电路,哪一个输入电阻最大?哪一个输入电阻最小? (02 分)7.选择正确答案,用A、B填空。(A.共源组态, B.共漏组态) 在共源组态和共漏组态两种放大电路中,_____的电压放大倍数比较大,_____的输出电阻比较小。____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同相的。 (02 分)8.选择正确答案,用A、B填空。(A.共源组态, B.共漏组态) 在共源组态和共漏组态两种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一定小于1的是____,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的是____,输出电阻比较小的是____。 (02 分)9.选择正确答案,用A、B填空。(A.共源组态 B.共漏组态) 在共源、共漏两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大应选用____,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____,希望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应选用____。 (03 分)10.选择正确答案,用A、B填空。 场效应管属于____(A.电压,B.电流)控制型元件,栅极的____(A.电压,B.电流)几乎等于零,所以共源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通常比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____(A.大,B.小)。

放大电路测试试题 一

放大电路测试试题一、填空题1、当NPN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2、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4、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5、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对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B,使其,则IB ,这样可克服失真。6、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是与的比值。7、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8、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9、某三极管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E=1V,VB=1.7V,VC=1.2V。可判定该三极管是工作于区的型的三极管。 10、已知一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电位分别为①3.5V,②2.8 V,③5V,试判断:a.①脚是,②脚是,③脚是(e, b,c);b.管型是(NPN,PNP);c.材料是(硅,锗)。11、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和应作短路处理。二、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对NPN型三极管属于放大状态的是。A、VBE>0,VBE0,VBE>VCE时D、VBE<0,VBE>VCE时2、工作在放大区域的某三极管,当IB从20μA增大到40μA时,IC从1mA变为2mA则它的β值约为。A、10 B、50 C、80 D、100 3、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区别是A、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硅和锗制成的B、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C、P区和N区的位置不同D、管脚排列方式不同4、三极管各极对公共端电位如图所示,则处于放大状态的硅三极管是A、B、C、D、5、当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A、增大B、减少C、反向D、几乎为零6、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地截止,电路必须满足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D、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7、检查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在静态的工作状态(工作区),最简便的方法是测量A、IBQ B、UBE C、ICQ D、UCEQ 8、对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进行测量,各极对地电压分别为UB=2.7V,UE=2V,UC=6V,则该管工作在。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无法确定9、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在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A、B、C对地的电位分别是UA=2.3V,UB=3V,UC=0V,则此三极管一定是A、PNP硅管B、NPN硅管C、PNP锗管D、NPN锗管10、电路如图所示,该管工作在。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无法确定11、测得三极管IB=30μA时,IC = 2.4mA ;IB=40μA时,IC = 1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A、80 B、60 C、75 D、100 1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晶体管电极1、2、3的电位各为V1=2V,V2=6V,V3=2.7V,则。A、1为e 2为b 3为c B、1为e 3为b 2为c C、2为e 1为b 3为c D、3为e 1为b 2为c 13、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常用一族曲线表示,其中每一条曲线对应一个特定的。A、iC B、uCE C、iB D、iE 14、某晶体管的发射极电流等于1mA,基极电流等于20μA,则它的集电极电流等于A、0.98 mA B、1.02 mA C、0.8 mA D、1.2 Ma 15、下列各种基本放大器中可作为电流跟随器的是。A、共射接法B、共基接法C、共集接法

模拟电路典型例题讲解

3.3 频率响应典型习题详解 【3-1】已知某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 试画出相应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渐近波特图,并指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f H ,下限频率f L 及中频增益A I 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1)由传递函数画波特图的方法;(2)由波特图确定放大器频响参数的方法。 由传递函数可知,该放大器有两个极点:p 1=-102rad/s ,p 2=-105rad/s 和一个零点z =0。 (1)将A (s )变换成以下标准形式: (2)将s =j ω代入上式得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写出其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表达式如下: 对A (ω)取对数得对数幅频特性: (3)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按20lg A (ω)及φ(ω)的关系作波特图,如题图3.1所示。

由题图3.1(a )可得,放大器的中频增益A I =60dB ,上限频率f H =105/2π≈15.9kHz , 下限频率f L =102/2π≈15.9Hz 。 【3-2】已知某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 试问该放大器的中频增益、上限频率及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 【解】本题用来熟悉:由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达式确定其频率参数的方法。 将给出的频率特性表达试变换成标准形式: 则 当ω = 0时,A (0) =200,即为放大器的直流增益(或低频增益)。 当ω =ωH 时, ωH =106rad/s 相应的上限频率为 由增益带宽积的定义可求得:GBW=│A (0)·f H │≈31.84MHz 思考:此题是否可用波特图求解? 【3-3】已知某晶体管电流放大倍数β的频率特性波特图如题图3.2(a )所示,试写出β的频率特性表达式,分别指出该管的ωβ、ωT 各为多少?并画出其相频特性的渐近波特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附有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1.选择题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D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3. 某放大电路图所示.设V CC>>V BE, L 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 处于( B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 4. 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B )。 ( A)温度稳定性 ( B)单向导电性 ( C)放大作用 ( D)滤波特性 5. 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 作点过高,容易产生

( B )失真。 ( A)截止失真( B)饱和v失真( C)双向失真( D)线性失真 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关于输出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u I1=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3.7V。 B:u I1=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1V。 C:u I1=3V,u I2=3V时输出电压为5V。 D:只有当u I1=0.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才为1V。 7.图中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2点移动到Q3点可 能的原因是 。 A:集电极电源+V CC电压变高B:集电极负载电阻R C变高 C:基极电源+V BB电压变高D:基极回路电阻 R b变高。

8. 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 存在于RC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9.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B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10. 在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A ) A. -2.5V B. -5V C. -6.5V D. -7.5V 11. 在图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则差模输 入电压△υid为( B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12.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 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 ( C )。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5章 模电习题解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题解.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自 测 题 ☆一、(四版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 L 或f H 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A.0.5倍 B.0.7倍 C.0.9倍 即增益下降 。 A.3dB B.4dB C.5dB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 = f L 时,o U 与i U 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当f = f H 时,o U 与i U 的相位关系是 。 A.-45? B.-135? C.-225? 解:(1)A (2)B ,A (3)B A (4)C C

★二、(四版二)电路如图T5.2所示。已知:V C C =12V ;晶体管的C μ=4pF ,f T = 50MHz ,'bb r =100Ω, 0=80。试求解: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sm u A ; (2)' C ; (3)f H 和f L ; (4)画出波特图。 图T5.2 解:(1)静态及动态的分析估算: ∥178 )(mA/V 2 .69k 27.1k 27.1k 17.1mV 26) 1(V 3mA 8.1)1(A μ 6.22c m be e b'i s i sm T EQ m b be i e b'bb'be EQ e b'c CQ CC CEQ BQ EQ b BEQ CC BQ R g r r R R R A U I g R r R r r r I r R I V U I I R U V I u (2)估算' C : pF 1602)1(pF 214π2) (π2μc m ' μT e b'0 μπe b'0 T C R g C C C f r C C C r f

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二、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一个放大器一般是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着重讨论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推及其他二种电路,其中将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作为分析基础来介绍。分析的步骤,首先是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分析其动态技术指标。对于放大器来说,主要的动态技术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2.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 在实践中,放大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数值,为了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先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学习: 图2.1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Ib=(V BB-V BE)/Rb,对于硅管V BE约为0.7V左右,锗管约为0.2V左右,I B=(V BB-0.7)/Rb这个电路的偏流I B决定于V BB 和Rb的大小,V BB和Rb一经确定后,偏流I B就固定了,所以这种电路称为固定偏流电路,Rb又称为基极偏置电阻,电容Cb1和Cb2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传送交流,隔离直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三极管的基极对集电极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 上图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简化图,它在实际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路组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有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以及输出功率和效率等。对于不同的用途的电路,其指标各有侧重。 初步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后,就可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法。 2.2.图解分析法 2.2.1.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简称静态,在静态工作情况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将在管子的特性曲线上确定一点,这点称为静态工作点,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怎样估算静态工作点。 解:Cb1与Cb2的隔直作用,对于静态下的直流通路,相当于开路,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只需考虑图中的Vcc、Rb、Rc及三极管所组成的直流通路就可以了,I B=(Vcc-0.7)/Rb (I C=βI B+I CEO ) I C=βI B,V CE=V CC-I C R C 如已知β,利用上式可近似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在分析静态工作情况时,只需研究由V CC、R C、V BB、Rb及半导体三极管所组成的直

放大电路基础

第3章放大电路基础 引言 用来对电信号进行放大的电路称为放大电路,习惯上称为放大 器,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子电路之一,也是构成其他电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 路。根据用途以及采用的有源放大器件的不同,放大电路的种类很多,它们的 电路形式以及性能指标不完全相同,但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必须 指出,这里所指的“放大”是指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利用有源器件的控制作 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部分能量转换为与输入信号成比例的输出信号。因此, 放大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输入信号控制的能量转换器。 本章主要讨论以三极管构成的各种基本单元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 的组成、特点以及放大电路调整测试的基本方法。 3畅1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3畅1畅1 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组成框图如图3畅1畅1所示。图中信号源是所需放大的电信号,它 可由将非电信号物理量变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提供,也可是前一级电子电路的 输出信号,但它们都可等效为图3畅1畅1(b)所示的电压源或电流源电路,RS为它 们的源内阻,us、is分别为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且us=isRS。 负载是接受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元件(或电路),它可由将电信号变成非电 信号的输出换能器构成,也可是下一级电子电路的输入电阻,一般情况下它们都 可等效为一纯电阻RL(实际上它不可能为纯电阻,可能是容性阻抗也可能是感 性阻抗,但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起见,一般都把负载用一纯电阻RL来等效)。 96

图3畅1畅1 放大电路组成框图 (a)放大电路结构示意图 (b)信号源等效电路 (c)多级放大电路 信号源和负载不是放大电路的本体,但由于实际电路中信号源内阻R S及负载电阻R L不是定值,因此它们都会对放大电路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它们与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称耦合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 直流电源用以供给放大电路工作时所需要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转变为输出信号输出,还有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放大电路中的电阻、器件等耗能元器件中。 基本单元放大电路由三极管构成,但由于单元放大电路性能往往达不到实际要求,所以实际使用的放大电路是由基本单元放大电路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3畅1畅1(c)所示,或是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的集成放大器件构成,这样才有可能将微弱的输入信号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大小。 由此可见,放大电路中除含有源器件、直流电源外,还应具有提供放大电路正常工作所需直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以及信号源与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与负载、级与级之间的耦合电路。要求偏置电路不仅要给放大电路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和电压,同时还要保证在环境温度、电源电压等外界因素变化以及器件更换时,维持工作点不变。常采用的偏置电路主要有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恒流源偏置电路等。耦合电路应保证有效地传输信号、使之损失最小,同时使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状态不受影响。常用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和电容耦合等方式。 图3畅1畅2 放大电路四端网络表示 3畅1畅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个放大电路性能如何,可以用许多性能指标来衡量。为了说明各指标的含义,将放大电路 用图3畅1畅2所示有源线性四端网络表示,图中,1-1′端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端,R S为信号源内阻,u s为信号源电压,此时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i和i i。2-2′端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实际负载电阻R L,u o、i o分别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图中电压、电流的正方向符合四端网络的一般约定。0 7

放大电路测试试题

放大电路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 1、当NPN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 2、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 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4、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 之间的关系。 5、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对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 B,使其,则I B,这样可克服失真。 6、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是与的比值。 7、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 8、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 9、某三极管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 E=1V,V B=1.7V,V C=1.2V。可判定该三极管是工作于 区的型的三极管。 10、已知一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电位分别为①3.5V,②2.8 V,③5V,试判断: a.①脚是,②脚是,③脚是(e, b,c); b.管型是(NPN,PNP); c.材料是(硅,锗)。 11、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和应作短路处理。 二、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对NPN型三极管属于放大状态的是。 A、V BE>0,V BE0,V BE>V CE时 D、V BE<0,V BE>V CE时 2、工作在放大区域的某三极管,当I B从20μA增大到40μA时,I C从1mA变为2mA则它的β值约为。 A、10 B、50 C、80 D、100 3、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区别是。

南邮模拟电子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习题标准答案

习题 1. 设2AX81的I CM =200mA ,P CM =200mW ,U (BR)CEO =15V ;3AD6的P CM =10W (加散热板),I CM =2A ,U (BR)CEO =24V 。求它们在变压器耦合单管甲类功放中的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 解:当静态工作点Q 确定后,适当选取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使Q 点位于交流负载线位于放大区部分的中点,则可输出最大不失真功率,此时的L R '称为最佳交流负载电阻。 忽略三极管的饱和压降和截止区,则有L CQ CC R I U '=。 同时应满足以下限制:CM CQ CC P I U ≤?,2 (BR)CEO CC U U ≤ ,2 CM CQ I I ≤ 。 (1)对2AX81而言,应满足mW 200CQ CC ≤?I U ,V 5.7CC ≤U ,mA 100CQ ≤I 。取 mW 200CQ CC =?I U 。 当V 5.7CC =U 时,mA 7.26CQ =I ,此时L R '最大,Ω=='k 28.07 .265 .7L(max)R ; 当mA 100CQ =I ,V 2CC =U 时,此时L R '最小,Ω=='k 02.0100 2 L(min)R ; 故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为:ΩΩk 28.0~k 02.0。 (2)对3AD6而言,应满足W 10CQ CC ≤?I U ,V 12CC ≤U ,A 1CQ ≤I 。取 W 10CQ CC =?I U 。 当V 12CC =U 时,A 83.0CQ =I ,此时L R '最大,Ω=='46.1483.012 L(max)R ; 当A 1CQ =I 时, V 10CC =U ,此时L R '最小,Ω=='101 10L(min)R ; 故最佳交流负载电阻值L R '为:ΩΩ46.14~10。 2. 图题8-2为理想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电路,设U CC =15V ,U EE =-15V ,R L =4Ω,U CE(sat)=0,输入为正弦信号。试求 (1) 输出信号的最大功率; (2) 输出最大信号功率时电源的功率、集电极功耗(单管)和效率; (3) 每个晶体管的最大耗散功率P Tm 是多少?在此条件下的效率是多少?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2 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2.1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有计算法和图解分析法两种。 (1)静态工作状态的计算分析法 根据直流通路可对放大电路的静态进行计算 (03.08) I C= I B (03.09) V CE=V CC-I C R c (03.10) I B、I C和V CE这些量代表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工作点,用Q表示。 在测试基本放大电路时,往往测量三个电极对地的电位V B、V E和V C即可确定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如图03.08所示。 图03.08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直流负载线的确定方法:

1. 由直流负载列出方程式V CE=V CC-I C R c 2. 在输出特性曲线X轴及Y轴上确定两个特殊点 V CC和V CC/R c,即可画出直流负载线。 3. 在输入回路列方程式V BE =V CC-I B R b 4.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输入负载线,两线的交点即是Q。 5. 得到Q点的参数I BQ、I CQ和V CEQ。 例3.1:测量三极管三个电极对地电位如图03.09所示,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图03.09 三极管工作状态判断 例3.2:用数字电压表测得V B=4.5V 、V E=3.8V 、V C=8V,试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电路如图03.10所示 图03.10 例3.2电路图 3.2.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 (1) 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确定方法:

1.通过输出特性曲线上的Q点做一条直线,其斜率为1/R L'。 2.R L'= R L∥R c,是交流负载电阻。 3.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工作点Q的运动轨迹。 4.交流负载线与直流负载线相交,通过Q点。 图03.11 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2) 交流工作状态的图解分析 动画 图03.12 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分析(动画3-1)通过图03.12所示动态图解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v i→↑ v BE→↑ i B→↑ i C→↑ v CE→↓ |-v o|↑; 2. v o与v i相位相反; 3.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3) 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①波形的失真

三种放大电路

基于三种电路对电流放大的研究摘要:放大电路时指能量的控制和转换,用能量比较小的输入信号来控制 另一个能源,使输出端的负载得到的能量比较大的信号。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放大的前提是传输不失真。 三种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态: 三种放大电路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三极管V:实现电流放大。集电极直流电源Ucc:确保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集电极负载电阻Rc:将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变化转为电压变化,以实现电压放大。基极偏置电阻Rb:为放大电路提供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C1和C2:隔直流通交流。 工作原理:Ui直接加在三级管V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引起基极电流ib作相应的变化。通过V的电流放大作用,V的集电极电流ic也将变化。ic的变化引起V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变化。UCE中的交流分量uce经过C2畅通的传送给负载RL,成为输出交流电压u。,实现电压放大作用。 (1)静态分析: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静态工作点 (2)求静态工作点上图Q点为静态工作点。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A是一个共集组态的单管放大电路,b为等效电路。则由a图电路的基极回路 可求得基极电流为电流的放大倍数由图b等效电路可知。 3、共基极放大电路

直流通路与静态工作稳定电路相同。 电流的放大倍数 没有电流的放大作用。 电压放大倍数 具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倒向作

用。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等特点。由于共基极电路有较好的高频特性,故广泛用于高频或宽带放大电路中。 三种电路的比较: 1.共射电路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在三种电路中居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做低频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2. 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具有电压跟随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用。 3. 共基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频率特性是三种接法中最好的电路。常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 三极管的放大电路、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是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作用。要使三极管正常放大信号,发射结应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应加反向电压。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为: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为 当△Ib有微小变化,就能引起△Ic的较大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接法分别为:共发射极接法、共基极接法、共集电极接法。

放大电路基础知识介绍

1差分放大电路 (1)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特点:左右电路完全对称。 原理:温度变化时,两集电极电流增量相等,即C2C1I I ?=?,使集电极电压变化量相等,CQ2CQ1V V ?=?,则输出电压变化量0C2C1O =?-?=?V V V ,电路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若电源电压升高时,仍有0C2C1O =?-?=?V V V ,因此,该电路能有效抑制零漂。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共模输入:输入共模信号的输入方式称为共模输入。 (2)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如图。 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差模输入:输入差模信号的输入方式称为差模输入。 在图中, I 2I 1I 21 v v v =-=, =-=C2 1C v v I 2 1 v A v 放大器双端输出电压 o v = I v I v I v C2C1)2 1(2 1v A v A v A v v =--=- 差分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be c I I I O v d r R A v v A v v A V v β-==== 可见它的放大倍数与单级放大电路相同。 (3)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MR K :差模放大倍数d v A 与共模放大倍数c v A 的比值称为共模抑制比。 c d CMR v v A A K = 缺点:第一,要做到电路完全对称是十分困难的。第二,若需要单端输出,输出端的零点漂移仍能存在,因而该电路抑制零漂的优点就荡然无存了。 改进电路如图(b )所示。在两管发射极接入稳流电阻e R 。使其即有高的差模放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 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 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 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 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 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 成立。由,可得 (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

反馈放大电路测试题

反馈放大电路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C 、D , 1、 交流负反馈是指( )。 A. 只存在于阻容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C. 放大正弦波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D. 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2、 负反馈能抑制(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3、 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深度(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4、 为了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输出电压,应引入深度(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答: B 5、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试分析其中的交流反馈,从给 出的以下答案中选择正确者填空(每小题填三个空格)。 A .正反馈, B .负反馈, C .电压反馈, D .电流反馈, E .串联反馈, F .并联反馈。 (1).图(a )电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电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L ( a )( b ) i 答: B 答: B 答: C

答:1.B , D , F 2.B , C , E 6、 三个两级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电容器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试分析 其中的级间交流反馈,从给出的答案中选出正确者填空(每小题三个空格): A .电压反馈, B .电流反馈, C .串联反馈 , D .并联反馈, E .正反馈, F .负反馈。 1.图(a )电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 )电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 )电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b ) u ( c ) u u 答:图(a )A , D , E 图(b )A , D , F 图(c )A , C , E 7、 由集成运放A1、 A2 、A3和晶体管T1、T2组成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分 析电路中的负反馈组态,从以下答案中选择正确的填空。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1.运放A 1和晶体管T 1引入的级间负反馈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 2.晶体管T 1引入的局部负反馈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 3.运放A 2和晶体管T 2引入的级间负反馈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 4.晶体管T 2引入的局部负反馈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 5.运放A 3引入的局部负反馈组态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5 三种基本组态晶体管放大电路

课程编号 实验项目序号 本科学生实验卡和实验报告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2015级1班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 实验项目:三种基本组态晶体管放大电路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 201508030107 姓名:毛耀升专业年级班级:通信工程1501班

四合院102 实验室组别:无实验日期: 2017年12 月26日

图5.1 工作点稳定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打开仿真开关,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单击示波器上 Expand按钮放大屏幕,测量输出波形幅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输入端 电流表的读数计算输入电阻; 3、利用L键拨动负载电阻处并关,将负载电阻开路,适当调整示波器A通道参数, 再测量输出波形幅值,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输出电阻Ro;其中Vo是负载电阻 开路时的输出电压; 4、连接上负载电阻,再利用空格键拨动开关,使发射极旁路电容断开,适当调 整示波器A通道参数,再测量、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并说明旁路电容的作用。 (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建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如图5.2所示。NPN型晶体管取理想模式,电流放大系 数设置为50,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lkHz、幅值为10mV的正弦信号,输入 端电流表设置为交流模式;

图5.2 工作点稳定的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打开仿真开关,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单击示波器上Expand按钮放大 屏幕,测量输出波形幅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输入端电流表的读数计算输入电阻; 3、仿照5.3.1中的步骤3求电路输出电阻。 (三)共基极放大电路 1、建立共基极放大电路,如图5.3所示。NPN型晶体管取理想模式,电流放大系数设置为50。 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lkHz、幅值为10mV的正弦信号,输入端电流表; 图5.3 工作点稳定的共基极放大电路 2、打开仿真开关,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单击示波器上Expand按钮放大 屏幕,测量输出波形幅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输入端电流表的读数计算输入电阻; 3、仿照5.3.1步骤3求电路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测试试题及答案

郴州市综合职业中专 2012学年度第2学期模拟电路课程月考试卷 专业:电子级别:2012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当NPN半导体三极管的正向偏置,反向偏置偏置时,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即极电流能控制极电流。 2、根据三极管的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公共端的不同,可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分为,,三种。 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4、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5、为了保证不失真放大,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静态工作点。对NPN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如果静态工作点太低,将会产生失真,应调R B,使其,则I B,这样可克服失真。 6、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是与的比值。 7、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是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电流的较大变化。 8、共射组态既有放大作用,又有放大作用。 9、某三极管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V E=1V,V B=,V C=。可判定该三极管是工作于区的型的三极管。 10、已知一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电位分别为①,② V,③5V,试判断: a.①脚是,②脚是,③脚是(e, b,c); b.管型是(NPN,PNP);

c.材料是(硅,锗)。 11、画放大器交流通路时,和应作短路处理。 二、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数据中,对NPN型三极管属于放大状态的是。 A、V BE>0,V BE0,V BE>V CE时 D、V BE<0,V BE>V CE时 2、工作在放大区域的某三极管,当I B从20μA增大到40μA时,I C从1mA变为2mA则它的β值约为。 A、10 B、50 C、80 D、100 3、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区别是。 A、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硅和锗制成的 B、掺入的杂质元素 不同 C、P区和N区的位置不同 D、管脚排列方式不同 4、三极管各极对公共端电位如图所示,则处于放大状态的硅三极管是 A、 B、 C、 D、 5、当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将 A、增大 B、减少 C、反向 D、几乎为零 6、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地截止,电路必须满足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

天津理工模电习题 2章 基本放大电路题解1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 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 真。() 解:(1)× (2)√ (3)× (4)× (5)√ (6)× (7)×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已知V CC=12V,晶体管的=100,=100kΩ。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0V时,测得U BEQ=0.7V,若要基极电流I BQ=20μA, 则和R W之和R b=≈ kΩ;而若测得U CEQ=6V,则R c=≈ k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5mV时,输出电压有效值= 0.6V,则电压放大倍数 = ≈。 若负载电阻R L值与R C相等,则带上负载 图T2.3后输出电压有效值==V。 解:(1)。 (2)。 四、已知图T2.3所示电路中V CC=12V,R C=3kΩ,静态管压 降U CEQ=6V;并在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 L,其阻值为3kΩ。选择一 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 om≈ ;

A.2V B.3V C.6V (2)当=1mV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 W,则输出电压的幅值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3)在=1mV时,将R w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波形将;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C.为正弦波 (4)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A.R W减小 B.R c减小 C.V CC减小 解:(1)A (2)C (3)B (4)B 2.5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 be=1kΩ,= 20mV;静态时U BEQ=0.7V,U CEQ=4V,I BQ=20μA。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图P2.5 (1)()(2)() (3)()(4)() (5)()(6)() (7)()(8)() (9)()(10)() (11)≈20mV ( ) (12)≈60mV ( ) 2.10已知图P2.10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100,r be=1k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 CEQ=6V,估算R b约为多少千欧;(2)若测得和的有效值分别为1mV和100mV,则负载电阻R L为多少千欧? 图P2.10

模电放大电路的例题

4-1.在图示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β=50,r bb’=200Ω. ①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 ②试估算r be和A v; ③假设换上β=100 三极管,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则Q 点将如何变化? ④如果换上β=100 的三极管后,仍保持I EQ(≈I CQ) 不变(此时需调整基极电阻R b), 则A v如何变化? ⑤假设仍用原来β=50的三极管,但调整R b使I EQ 增大一倍,则A v= ? ①估算Q I CQ≈βI BQ= 50×0.02 = 1mA≈I EQ V CEQ=V CC-I CQ R C= 12-1×5 = 7V ②估算r be和A v

③当β=100时,如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则I BQ不变,即I BQ仍为0.02mA,但是I CQ和V CEQ将发生变化,此时 I CQ=100×0.02 = 2mA ≈I EQ V CEQ=12-2×5=2V 可见当β=100 增大时,I CQ增大V CEQ减小,静态工作点移近饱和区。 ④当β=100,I EQ不变时 r be = 200+=2826Ω≈2.8kΩ A v = - =- 89.3 计算结果表明,当β由50增大到100,而I EQ 保持不变时,由于r be增大了将近一倍,因此|A v| 虽略有增加,但不显著。 ⑤当β=50,I EQ=2mA时 r be= 200 +=856Ω

A v= - =-145.3 上面计算得到的A v值表明,虽然虽然三极管的β不变,但是由于I EQ提高,使r be减小,结果有效地提高了|A v| 。但应注意,不能为了增大|A v| 而无限度地提高I EQ,因为I EQ太大将使静态工作点进入饱和区,从而导致输出波形出现明显的非线性失真。 4-2.试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所示放大电路 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已知三极管的β=50, r bb’=100Ω。假设电容C1 , C2和C e足够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