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39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分)
周六下午,王晓敏在七里庙公交站台准备乘车回家(公交站牌见下图)。
王晓敏的家住在宝丰路,她要乘坐 路公交车,坐上 站路就可以到家了。就在她准备上车时,一位老爷爷问她:到麒麟路怎么乘车?请你代王晓敏回答老爷爷的问话: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表,回答问题。(4分)
××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统计
项 目 经常参加 偶尔参加 不参加
性别 总数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人数 所占比例
男 284 108 38.03% 171 60.21% 5 1.76%
女 255 74 29.02% 170 66.67%
11 4.31%
(1)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
▲ ▲
(2)根据统计表反映出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
▲ ▲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本海报推出的是
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
(2分) 健康与欢乐同行
玩出健康 玩出精彩
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提高大家的团队精神,银河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从2014年1月18日起,每日下午2:00推出运动智力大比拼活动。活动内容精彩绝伦,参赛获胜者更有大奖。
活动对象:在校小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活动地点:银河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演出大厅
充满热情,热爱运动,敢于挑战的你赶快来吧!
银河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桃花岛 56路 怡居苑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衰在诗中本读cuī,斜在诗中本读xiá,骑在诗中本读jì。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己更改拼音。现在新版教科书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骑(qí)。
类似的还有不少,如下:
“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规定读“shuō”,另外还有说(shuō);“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这几天,网友们对拼音的发帖引发热议,许多人称“怕自己上了个假学”,觉得以前语文老师正过的音都是泪啊!心疼咱们学配音和学播音的宝宝们,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个宇的读音有变化。
【材料二】
审音,即是审定字的读音,制定标准语的规范。近代中国标准语的制定自清末开始,民国时期有两次审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有三次。1955年审音时,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得以确定。1980年代的审音开始采用“统读”,统一了没有实际意义区别的读音,例如“究”(旧有jiù音)统读为jiū,“橙”(旧有chén音)统读为chéng。
“从语言研究的角度说,记录描写好语言事实最重要。大众读音存在差异,无所谓对与错。人们私下怎么说话,发什么音,你是管不着的。”审音课题组成员刘祥柏解释,因为播音、机器信息处理等领域需要标准,审音才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同样一个意思里有不同的读音,如果国家整合为一个读音的话,对于学生和老师教学都是比较减负的。”一位河南初中语文教师相信,统读具有实际好处。
据了解,一批晚近出现的新词加入了新读音。“打的(dī)”“拜拜(bái)”都是受外来词汇影响而产生,分别演变自粤语词汇“的士”(taxi)和英语词汇“bye”。互联网用语“下载”,按语义应该与装载(zài)相通,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多读zǎi,最终确定为下载(zǎi)。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月29日)
“非连续性文本”定义
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 “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是直观、简明。
主要检测学生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着重学习从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组合信息的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生活,需要经常从这种类型的文本中获取信息,与人交流、合作等。
阅读思路: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了解文本提供的材料主要是讲什么,然后展开阅读,整体了解所讲的内容,用勾画的方法找出和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考查目的
“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对比
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区别
A、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如小说、散文等。
B、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调查报告、广告、公告、计划、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保修单据、地图等。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经常遇到,使用频率相当高。
答题方法
A、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在非连续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人们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为:(1)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如《某县六年级学生体质检查结果》,标题告诉我们,文本提供的是某县六年级学生的体质检查状况。(2)分类、图例。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如《体质检查统计表》。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检测项目”、横轴“升降趋势”,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3)读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如《体质检查统计表》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在身高、体重、胸围这三个栏目,这一届学生的指标是上升的,而肺活量、视力、800米跑却是下降的。(4)解析。要重视审读配合图表而出现的解释分析的文字内容,图标和文字结合,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如阅读了表下的文字“这是我县本届毕业生与上届毕业生体质检查六个项目的测试比较升降趋势图,阅读之后,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建议”,我们就会比较快地得出结论。
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2.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3.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一) (2014·南通)
[A] 《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B] 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
项 目 吃饭、睡觉 学习、工作 娱乐、休闲 交 通 做家务 其 他
年 限 29年 18年 12年 6年 6年 1年
占 比 40.3% 25% 16.7% 8.3% 8.3% 1.4%
(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C] ① 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②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年人,让他们估测1分钟时间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1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③ 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经典回顾】
一、(台州中考)阅读下面图片,完成1-4题。
(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2016年5月13日)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得出哪些结论?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整合图片中的数据及相关文字等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图中设置锁状图标“ ”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图表的准确性。阅读图表要注意的事项有:①表头;②分类、图例;③数据;④注释性文字。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4分)
2016年4月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而最后他也没用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3日)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前提仍是要准确阅读图片与所给材料,找出共同点,针对小伙的做法进行评析。
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此图片对网民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4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图片特点和宣传效果两方面来回答。
二、(大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12分)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动漫行业的发展最早起步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建厂后摄制的动画片《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制作精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90年代之后,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海外作品大量涌入中国,使国产动漫一度失色。进入21世纪,为了提振国产动漫,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动漫品牌。在政策推动下,一系列国产精品动漫如《秦时明月》《熊出没》陆续问世,掀起收视热潮。此外,全面放开二胎预计将使我国在未来5至8年再次迎来生育高峰,新增受众有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动漫设计制作占据产业链上游,通过向中游动漫平台或发行商出售漫画版权获取收入 中游发行渠道收入则由作品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组成。由于动漫内容的延展性强,衍生品市场的销售成为动漫产业收入的主要增长源,其中动漫玩具占据了衍生品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影视游戏开发商通过将具有影响力的动漫内容二次创作改编成电影、游戏等的方式也将获得可观的票房收入及流量导入。由此可见,优质动漫内容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而衍生品市场的繁荣也对国产动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5年动漫行业分析报告》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中,国产动漫占11%,6成以上被日本动漫占据。此外,由动漫星空统计的2015年动漫排行榜中,Topl0席位全部被日本动漫垄断。 (摘编自《2016年中同动漫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二:
国产动漫沉寂了许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一系列高口碑、高票房的动画电影点燃,自此踏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 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动漫行业的传播和发展
1 非连续性文章阅读理解:
(一)美林药品说明书(9 分)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 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 可
间隔 4~6 小时重复用
药 1 次,24 小时不超
过 4 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 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 5 天,用于解热不得超 过 3 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 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
(1) 美林与其他解热、 镇痛、 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并可能导致溃疡。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经典回顾】
一、(台州中考)阅读下面图片,完成1-4题。
(图片来源于《钱江晚报》 2016年5月13日)
1.阅读图片中的数据及与数据相关的文字,你得出哪些结论?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整合图片中的数据及相关文字等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下列对图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漫画的主要意思是告诉人们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以防被偷走。
B.图中设置锁状图标“ ”的用意是提醒人们不要将手机、电脑等通过网络连接。
C.上网时不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D.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要妥善保存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图表的准确性。阅读图表要注意的事项有:①表头;②分类、图例;③数据;④注释性文字。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对材料中某小伙的做法加以分析。(4分)
2016年4月8日,北京某小伙莫名其妙地收到一条“订阅增值业务”的短信,他根据提示回复了一条“取消+验证码”的信息之后,自己的手机SIM卡被恶意复制,卡中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盗用,半天之内支付宝、银行卡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而最后他也没用完全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是怎样被黑客盗取的。
(材料来源于《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3日)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前提仍是要准确阅读图片与所给材料,找出共同点,针对小伙的做法进行评析。
4.如果把上面的图片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中,你认为此图片对网民能达到宣传目的吗?请说明理由。(4分)
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课标要求】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知识清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本文将结合中考题,具体介绍一下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解题指导】
一、解读图表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考生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二、材料探究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在高速路旁,常常能见到下面的广告牌,你看懂是什么意思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阅
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1 模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
(一)制造残疾乞丐的“丐帮”挑战文明底线(16分)
[事件缘起]
《社会能见度》栏目报道了“东莞丐帮”调查,报道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使人致残,逼人乞讨。在东莞专门以乞讨谋生的约有3000人,而在东莞城区就有1000余人。在这些职业化乞讨人员的背后,往往是残暴的犯罪集团。他们故意使小孩、老人致残,然后逼他们乞讨。 (3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媒体观点]
“丐帮”真实的残忍触痛民众心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就是2006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六所增添的“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单设这么一个罪名,足以证明该现象的普遍和危害有多大。在天桥上,在广场上,人们对残疾人和儿童乞讨的现象也早已相当熟悉。许多人也了解到,这类乞讨往往是有组织、被控制的,乞讨者收到钱后,组织者要拿走很大一部分。然而,关于这个罪名中“暴力”、“胁迫”到底到什么程度,人们很难想像到。
出现残忍的恶行,是一个社会的失败。我们不禁思考:残忍的恶行从何而来?我们不能单纯把所有残忍恶行出现的原因,都归结到社会问题上。正如引发轰动的连环枪手周克华,他枪杀无辜平民,不是社会的问题,根子上是他自己的问题。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的行为也一样,不见得所有的“丐帮”都是如此地毫无人性,毫无恻隐之心,但做出弄残儿童、给孩子喂安眠药然后扔掉的穷凶极恶之徒,根本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对待这样的犯罪分子,一定要用法律给予最严厉的制裁。
相比几年前黑砖窑的曝光,所谓“丐帮”无疑比黑砖窑更黑。黑砖窑事件曝光后,相关部门曾组织“拉网式排查”;吊诡的是,发生在大街小巷的翻版黑砖窑,却被长期无视。媒体都能深入调查,当地警方为何从未行动?
1 非连续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6—18题。(12分)
材料一:
有说,人一生中,能有一二知己,已是十分有幸了。其实,人一生中可以拥有很多知己,既是你的良师,又是你的益友;既不会背叛你,也不会出卖你,并且一辈子对你不离不弃,扶助你走完人生之旅。它们就是书本。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随着人生资历的日益加深,我总算明白了这句话。女孩子们为了美而减肥隆鼻开双眼皮无可非议,但别遗漏了最有效的一着:阅读。阅读会令男人女人都更优雅更添人格魅力。
我们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读童话开始。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小人鱼、灰姑娘……是我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然后我们认识了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于连·索雷尔、贾宝玉、鲁智深、赵子龙……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不靠什么美女俊男,也没有特别技巧,有如春雨润物悄无声,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灵魂。
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法,阅读能使我们在纷嘈的现世静下心。只要有书陪伴在侧,你永远不会觉得失落和孤独。我的手袋里总习惯放一本书,如在餐厅等人时,或者在开会时间未到枯坐时,就可以拿出来翻阅。人说“等人心焦”,有本书陪伴着你,你就不会焦虑发火,达到自求心静的境界。
现在,无纸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但我们常说的“书香”之感,则荡然无存了。现代都市人,在网上资讯大海洋中浮浮沉沉,又便捷还经济,但一书在手的那种感觉,是不可取代的。
说到书香,现今真可谓难寻!我在中学时代就有逛旧书店的爱好。这使我想起香港的九龙的城邦书店。这是一幢已有80年历史的旧楼,白色方形支柱配着落地玻璃,港人俗称小白楼。书架全以希腊式罗马风格建成,配合欧洲书店常见到的木楼梯及色调柔和的壁画,给人清雅、书香四溢的感觉。老板为这爿颇有古典情趣的书室可谓操尽了心。它们认为书店不是单一的银货两讫的销售,书店更重要的是要推广阅读,建立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然而,就在笔者结束此文之际,已传来“城邦”书店欲撤离这幢小白楼的消息! 2 人说,岁月无情,然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就是通过阅读,代代相传,继往开来。材料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请阅读右边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以下问题。
【取标题】 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2分)
图书漂流——
【读信息】根据海报内容,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对?( )(3分)
A. 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图书,便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注意:
1.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辅助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2.凡在4月6日至4月23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改病句】两点“注意”里,其中一点是病句,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第_____点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 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低头族”阅读材料
[材料- ]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普遍且广泛存在的现象!
[材料二]
由于看手机成为人们的一种惯,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家里人交流,待家人如空气般不存在。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XXX家里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你从材料里得到的信息有( A )。
A.看手机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惯。
B.看手机能和家人密切地交流。
C.老年人不喜欢看手机。
D.长时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C )。(多选题)
A.在各种场合喜欢低头看手机或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人被称为“低头族"。 B.“垂头族”在社会随处可见。
C.看手机成为一种惯后影响了家人之间的沟通。
D.“垂头族”现象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垂头族”的现象存在甚么问题?( C )A.容易近视
B.不利于了解国度大事
C.与家人关系冷淡
D.有害身体安康
4.你想对“垂头族”说些甚么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本题考查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材料一介绍了风筝的起源和不同的说法,同时也提到了风筝在中国很早就出现的事实。材料二则详细介绍了风筝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从唐代开始出现纸糊的风筝,到宋代成为流行的户外活动,再到明清时期制作和装饰技艺的发展,直到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1.本题考查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材料一介绍了风筝的起源和不同的说法,同时也提到了风筝在中国很早就出现的事实。材料二则详细介绍了风筝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从唐代开始出现纸糊的风筝,到宋代成为流行的户外活动,再到明清时期制作和装饰技艺的发展,直到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筝的起源说法不统一,但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
B.唐代开始出现纸糊的风筝,到明清时期制作和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C.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D.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的内容完全相同。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风筝的历史和发展,但内容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风筝在中国的哪个朝代达到了鼎盛?(2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细节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二,可以得知风筝在清朝道光年间达到了鼎盛。
4.如果你是一名风筝爱好者,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8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进行介绍。例如:风筝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起源说法虽不统一,但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技艺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户外活动。作为一名风筝爱好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风筝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艺术。
美德就像宝石一样,在简朴的背景下更加华丽。一个不华丽但端庄严肃且有美德的人更加值得尊敬。美貌并不代表其他方面的才能。很多容颜俊秀的人没有取得成就,因为他们过于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美。但是,也有例外,比如XXX、XXX、XXX、XXX、XXX、XXX等人,他们既是大丈夫,也是美男子。
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20道
1. John is a professional chef who owns a renowned
restaurant in the city. He is known for his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recipes. Last month, John came up with a new
dessert that became an instant hit among his customers.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dessert?
Answer: The name of the dessert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given text.
2. Sarah is an avid traveller who loves explori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experiencing new cultures. Last year, she visited
a small town in Europe that is famous for its ancient castles
and picturesque landscapes. Can you guess the name of the
town?
Answer: The name of the town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given
text.
3. Michael is a passionate musician who plays multiple
instruments. He recently performed at a music festival where
he captivated the audience with his soulful guitar solo.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