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教学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36.73 KB
- 文档页数:3
三、巩固拓展游戏三:设计一张新的游戏流程图。
独立设计,汇报分享。
学业成果:能模仿设计流程图。
学习习惯: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的流程图认真倾听。
学习习惯:认真倾听。
教学意图:通过模仿或独立设计流程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流程图的认知。
了解生活中的流程图,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身边的流程图。
四、回顾总结1.通过今天的游戏,你收获了什么?2.评选最美小组。
梳理知识,互相交流。
学习习惯: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流程图掷数造数判断计算作业设计根据流程图,完成表格。
造的数144653132351461243+150/-150结果数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合理,逻辑紧密。
教态自然,教学用语还算成熟。
用与羊村的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引入,通过课前判断数是否<400、掷数造数的环节,分步理解流程图的几个步骤,为学生理解流程图做好铺垫。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尝试游戏、交流汇报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流程,然后自己进行游戏,巩固对流程图的认识以及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
达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学中玩。
设计了三个思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悟规律,突破了重点。
从始至终,逻辑紧密,层层递进,达到目标,突破难点。
二、班级管理欠缺,细节还需要打磨。
班级管理对上好一节课尤为重要,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平时还需采取更多更好地策略管理班级,争取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
另外,在学生每个人都进行游戏与计算以后,结果的评定没有到位。
三位数加减法作为本节课的一大重点,没有落实到位,可以采取把表格看做竖式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在之前不断磨课,修改教案、课件、教具和学具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也学到了许多技巧,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它们能帮助我更快地成长。
是不是开始掷3个数点块造一个三位数数<350?加150 减150结束结束【使用说明】1.“教学环节”中,主要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大环节和小环节。
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流程图:
Mp_Lab
MP_Lab显示各种立体图形
开始
Mp_Lab
MP_Lab动画演示机器人及它说的话。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
认识的立体图形。
总结拼法,并提问8个正方
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Mp_Lab 在MP_Lab平台上进行
拼组
学生分组讨论,引起思考,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用2个、3
个正方体拼组。
Mp_Lab MP_Lab出示不同的拼法
引导学生用长方体拼组
Mp_Lab 学生在MP_Lab平台上动手拼组。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8个正方体可
以拼成很多种图形
学生猜一猜,数
一数。
学生4人讨论各种图形的拼组Mp_Lab
在MP_Lab平台上进行
动态操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张纸可以做成一个纸筒Mp_Lab
MP_Lab演示旋转。
学生交流学习的
体会和收获
教师补充并总结
Mp_Lab
MP_Lab 出示美丽的家乡景色图。
结束引导学生要热爱数
学、热爱家乡的情
感。
教案:数学广场——流程图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学会通过流程图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步骤和顺序。
学生将掌握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并能运用流程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认识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借助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流程图的概念,学会绘制流程图。
2. 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流程图模板3. 彩笔、白纸4.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流程图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流程图中的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加深对流程图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流程图表示问题的解决步骤。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组的流程图,并解释流程图表示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流程图1. 开始2. 操作步骤3. 结束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流程图表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释。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绘制流程图,使学生了解了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并能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如理解流程图的概念、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流程图》教学设计执教者:闵行区平阳小学周燕执教日期:2010.6.9 教学内容:数学广场——流程图(1)教学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认识流程图,能够看简单的图示理解预先给出的指令及游戏图表上确定的进程,并按流程图进行准确的操作。
2、结合流程图对三位数加减法进行复习,能够按照专业指令"加"和"减"来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运算。
3、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思维方法,学习有序思考、分类记录、类比分析。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流程图,能够看简单的图示理解预先给出的指令及游戏图表上确定的进程。
2、能根据图示指令进行准确操作,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思维方法,学习有序思考、分类记录、类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来一起玩游戏,学数学,游戏的规则藏在这张图里,你能看懂这张图理解游戏规则吗?同桌先讨论一下。
(生进行讨论、反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这张流程图的第一步是写数,第二步是判断,第三步是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师:对了,最关键就是判断框,决定了该往哪里走?<500走左边的分支,刚才有同学说,不是<500是指>500,你们有意见吗? 师:说的真好,不是<500是指大于、等于500。
师:像这样带有操作流程的图示叫做流程图(出示课题)。
看懂图示了我们就开始游戏了,请每个同学任意写一个三位数,按照图示的流程来进行游戏。
(回收学生资源,注意学生完整思路的表达) 预设:老师也来写一个数,500,应该写哪里?师: 500属于不是小于500这个分支,所以应该减去350 师:为什么这些数都减去35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小结:这些数都是≥500的数,就应该走右边的分支。
(二)探究阶段:师:小丁丁和小胖在一起掷数点块,看流程图,玩游戏,这是他们游戏的流程图,说说两张图有什么不同?师:小丁丁掷出了哪三个数点? 生:1、4、5。
数学广场——流程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节课,我将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数学广场”,探索“流程图”的奥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材,主要涵盖流程图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流程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流程图,并能够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认识流程图的类型及作用。
2.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流程图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流程图解决问题的关键。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流程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流程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制作一张生日贺卡,让学生观察制作过程,初步认识流程图。
2. 基本概念学习: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流程图的概念、类型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基本知识。
3. 阅读与分析:给学生发放一些简单的流程图,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流程图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流程图的能力。
4. 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共同完成一个流程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流程图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程图的概念与类型2. 流程图的作用3. 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反思中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数学广场——流程图【例1】用数卡构造三位数并求差。
1.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求能得到的最大的差是?能得到的最小的差是?2.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3.用数卡1、2、3、4、5、6、7、8、9摆数;完成下面题目。
① 摆出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计算出它们的差。
② 摆出2个三位数;计算出它们的差;再交换其中2张数卡;计算新的差。
③ 任选其中6张数卡;摆出2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最大。
④ 任选其中6张数卡;摆出2个三位数;使他们的差最小。
1 2 3 4 68 01 2 3 4 5 6 7 8 94.从数卡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2个三位数。
①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② 使得到最小的差?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1.从1、2、3、4、5、6、7、8、9个数字中;挑三个数字来做减法塔。
下面选择3;6;9和6、7、8两组数字来做数字塔。
2.将减法塔转化为单纯的竖式。
用数卡⑥⑤⑦造塔的方法能用竖式来表示吗?1 2 3 5 6 73.用数卡②⑥⑧来做减法塔。
4.用自己选的三个一位数来计算减法塔。
哪个数总是重复出现在结果的中间;为什么?最高的减法塔有几层?由那些数字造出来的减法塔最高?【例3】面积练习。
1.用棱长是1cm 的正方方格;把它们铺放在下面的图形上;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面积是c m2面积是c m2 2.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每小格面积是1 cm2)c m2c m2c m2c m2c m2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4.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场--流程图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6 38 12012 84正边长(厘米)面积(平方厘米)方形91691445.判断。
1)30米比25平方米大。
……………………………………………………………()2)一个长方形长8 m;宽7 cm;面积是56 cm2。
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图
小学数学教学流程图
1. 总览
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流程图。
以下是教学过程
的主要步骤:
- 准备课前材料
- 集体活动导入
- 知识点讲解
- 练与巩固
- 检查与评价
- 课后反馈
2. 准备课前材料
在开展数学教学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课前材料,包括教材、题册、教学工具等。
3. 集体活动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可以设计一些集体活动导入,例如谈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观察数学实物或图片等。
4. 知识点讲解
根据教学计划,逐个讲解数学知识点。
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具或教学工具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5. 练与巩固
在讲解知识点后,安排学生进行练与巩固。
可以提供相关的练题,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给予指导与解答。
6. 检查与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回答问题等形式,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师可以借助评价工具,如评分表、打分卡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7. 课后反馈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后反馈。
可以通过讨论、总结、布置家庭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
以上便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流程图。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