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事年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传说中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统治者为夏禹。
- 夏禹继续开展治水工程,被尊为水利事业的奠基人。
- 夏朝使用青铜器,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传统,统治者为商汤和商武丁。
- 商朝繁荣时期出现了商代的青铜器精品,如司母戊鼎。
- 商朝时期的殷墟遗址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 周文王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周武王和周文王。
- 《诗经》和《周礼》等经典作品出现在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分裂为多个国家的时期,称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孔子的《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 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改革成就为后世学习所推崇。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完整统一制度的封建王朝。
-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 秦始皇的阿房宫、兵马俑等著名古迹至今仍然保留。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历时较久的封建王朝。
- 西汉时期推行的郡县制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东汉时期的董卓之乱和黄巾起义导致了社会动荡。
- 东汉时期的三国时代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时间的分裂局面。
- 东汉末年的桃园三结义和赤壁之战等故事被后世文人广为传颂。
三国时代(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蜀、吴、魏三个政权并立的时期。
- 三国演义是描写这一时期的著名长篇小说。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详细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年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西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东汉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魏、蜀、吴)
公元386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朝
公元1644年-1912年辛亥革命:清朝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年表,其中还有很多重要事件没有列出。
中国古代历史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如有需要,您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个朝代的具体事件和发展。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前1046年—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前256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公元9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新朝长安8年—23年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1264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1368年—1420年)。
后迁都京师,今北京(1420年—1644年)。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
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份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来梳理和了解这些重要事件。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大事年表。
1.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商周三代的建立和灭亡;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秦统一六国。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公元220年-280年:三国时期;公元265年-589年:南北朝时期。
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279年-1368年:元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代;公元1644年-1912年:清代。
第二篇示例:中国古代历史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从远古时期直到清朝统治时期的漫长历史。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众多重要的事件和转折点,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本文将通过时间轴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大事年表。
1. 公元前2100年:夏朝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传说是由大禹创建的。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史前时代的终结,开始了中国的历史时期。
2.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实际考古证据的王朝。
商朝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发展了青铜器文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3.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度,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6.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争,最终魏国统一中国,开创了晋朝的时代。
1.同时期:梭伦,克里斯提尼,罗马共和国,泰勒斯(古风时代)伯利克里,《十二铜表法》,普,苏,柏,亚2.黑暗——古风——古典3.灵渠:秦朝4.圈地运动:14C5.万民法,民法大全——魏晋南北朝6.西周:-1064—-771春秋:-770—-476战国:-475—-221秦国:-221—-206西汉:-202—8东汉:25—220魏晋那北朝:2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十国:907—9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6元:1271—1368明:1368—1644——新航路开辟清:1636—1912——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7.新航路开辟事件:1488、1492、1498、1519—1522(迪哥达麦)8.东印度公司:1600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9.英国通过专利法:162410.伽利略:163211.早期启蒙:1670(斯宾诺莎)、1690(洛克)12.牛顿:168713.《权利法案》:168914.启蒙—伏尔泰:173415.三次英荷战争:1652—1648英法七年:1756—176316.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17.波士顿倾茶(导火索):177318.莱克星顿,成立大陆军(开始):177519.《独立宣言》:1776——《国富论》20.英承认美国独立:178321.瓦特:178522.美国宪法:178723.美《权利法案》:1789——《人权宣言》24.法国宪法:179125.法一共:1792~1804督政府:1794~1799法二共(二月革命):1848——《共产党宣言》法三共:1870——普法战争,殖产兴业法四共:194526.法一帝:1804~1815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15~1848法二帝:1852~187027.热月政变:1794雾月政变:179928.三皇会战(少胜多):1805——阿里改革29.波旁王朝复辟:1814七月王朝(七月革命):183030.三次王朝战争:普奥丹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普法战争:187031.有机化学:182432.里昂起义:1831、1834宪章运动:1837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33.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1832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67农村资本主义化:1884一战妇女:191834.英国宪章运动1836~183735.三次和平请愿:1839年、1842年和1848年36.1848《共产党宣言》1867《资本论》37.鸦片战争:1840《南京条约》:184238.太平天国定都《天朝田亩制度》:1853——黑船来航39.万国博览会:18514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41.《资政新篇》:1859——《物种起源》42.总理衙门、安庆内军机械师: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43.第一国际(伦敦):1864第二国际(巴黎):1889——埃菲尔铁塔第三国际(莫斯科):191944.江南制造、福州船政、天津机械、轮船招商:1865、1866(发昌机器厂、普奥七周战争1866)、1867、187245.德意志第二帝国及宪法:1871——巴黎公社46.电流磁:1820磁感应效应:1831电话:1876电灯:1879汽油内燃机:1883柴油内燃机:1897汽车:1886飞机:1903计算机:194647.战时共产主义:1918~1920新经济政策:1921~192548.日本宪法:188949.甲午:1894《马关条约》:1895——公车上书,电影50.百日维新:1898——《孔子改制》、《劝学篇》51.八国联军:1900——《量子假说》《辛丑》:190152.日俄战争:190453.预备立宪:1906《钦定》:190854.《定军山》:1905——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难夫难妻》:1913——丹麦玻尔原子量子理论55.哥白尼:1543伽利略:1632牛顿:1687达尔文:1859孟德尔基因:1865普朗克:1900侠义相对论:1903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1905丹麦玻尔原子量子理论:1913广义相对论:1916克隆:199756.第一条汽车流水线:191357.一战:1914(巴拿马运河1914)—191858.护国运动:1915护法运动:1917二次护法:192159.《青年杂志》:1915《新青年》:1916迁址:1917——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6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61.五四运动:191962.甘地一次:1920甘地二次:1930甘地三次:194263.一大:1921——新经济政策二大:1922三大:1923——国民党一大、柯立芝繁荣、《洛桑条约》、凯末尔改革七大:1945——《论联合政府》八大:1956八大二次:1958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承包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二大:198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民主党派方针、82《宪法》十三大:19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中心)二(基本点)三(步走)十四大:1992——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南寻、三个有利于十五大:1997——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重点、非公是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2002——强调一国两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指导思想十七大:2007——科学发展观、教育优先十八大:20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4.广州国民政府:192565.北伐战争:1926——电视66.田中奏折:192767.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文家市、井冈山根据地、广州起义:1927——《枪杆子里出政权》68.苏一五:1928——《为什么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苏二五:193369.大萧条:1929—193370.一次围剿:1930——中原大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次三次围剿:1931——瑞金苏维埃、“九一八”、胡佛水坝、凯末尔主义五次围剿:1934——长征71.遵义会议:1935——中央红军会师吴起、瓦窑堡72.西安事变:1936——红一二四会师甘肃会宁、《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凯恩斯出书73.七七事变:1937——庐山讲话、淞沪太原会战《论持久战》:1938——徐州会战74.一次反共:1939二次反共:1941三次反共:194375.第二次世界:1939—194576.枣宜百团大战:1940——三三制、《新民主主义论》77.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78.重庆谈判、《双十协定》:1945——雅尔塔、联合国、国际货币、复兴银行79.旧政协:1946——铁幕演说80.粉碎陕北山东进攻、挺进中原:1947——内蒙古自治区、马歇尔、杜鲁门主义、关贸81.三大战役:1948——英国福利国家82.《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经互会83.《土改法》:1950——朝鲜战争84.煤钢共同体:1952——《等待戈多》《罗马条约》(经济原子能条约统称):1957经济原子能共同体:1958欧共体:1967关税同盟共同农业:1968《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条约》)生效,欧盟建立:1993欧元正式流通:2002《里斯本条约》:200985.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6.赫鲁晓夫:1953勃列日涅夫:1964戈尔巴乔夫:198687.五四宪法:1954——日内瓦88.万隆、求同存异:195589.北约:1949华约:195590.向雷锋学习:196391.各党派方针:1956——三改完成、曲折探索、《论十大关系》、双百方针92.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93.越战:1961南北越统一:197694.自由进军、《我有一个梦想》:19639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胰岛素:1965——西藏自治区核弹:1966氢弹:1967东方红卫星:1970南优二号:1973——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96.恢复联合国席位:1971——乒乓外交97.周恩来恢复经济:1973邓小平主持经济:197598.恢复高考:197799.圳珠汕厦经济特区:1980十四港口城市:1984——城市国企改革长珠闽三角洲和环渤海:1985海南全省: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海浦东:1990——两德统一100.一国两制:1981101.教育三个面向:1983102.中国加入亚太经合:1991——苏联解体103.科教兴国:1995——世贸成立104.依法治国入宪:1999——九年义务教育、扫盲、大使馆被袭击105.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00106.入世:2001——上合。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摘要: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2.晋朝3.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1.隋朝2.唐朝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2.元朝3.明朝4.清朝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2.抗日战争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文: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繁荣与衰亡- 周朝的封建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2.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争霸- 诸子百家-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3.秦汉时期- 秦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文景之治、武帝盛世与衰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 三国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 赤壁之战等重要战役2.晋朝- 西晋、东晋的更替- 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 五胡乱华与民族融合3.南北朝时期- 南朝:刘宋、萧魏、萧梁、陈朝-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宗教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三、隋唐时期1.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灭亡2.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的繁荣四、宋元明清时期1.宋朝- 北宋、南宋的更替- 宋太祖、宋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辽、金、蒙古等民族的侵扰与民族融合2.元朝-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皇帝的统治- 元的统一与灭亡- 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3.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等皇帝的统治- 永乐盛世、土木堡之变- 资本主义萌芽与民间文化的发展4.清朝- 清太祖、清太宗等皇帝的统治- 康乾盛世、鸦片战争- 近代史的开端与民族危机五、近现代史1.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时期- 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与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经过- 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 八路军的敌后抗战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展望。
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古代史1、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政治: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经济:青铜铸造发达;2、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政治: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人工冶铁出现;文化:孔子和儒家思想形成、百家争鸣出现、《诗经》;3、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经济:自然经济形成、都江堰和郑国渠修建、重农抑商政策产生;文化:继续百家争鸣、孟子、荀子、楚辞、司南;4、秦朝时期(前221年---前206年):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文化:小篆、隶书;5、两汉时期(前202年---公元220年):政治:中朝制度、刺史制度;经济: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西汉工官制度形成、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与“丝国”、使用煤炭和水排冶铁、市的严格管理;文化: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太学建立、造纸术、东汉蔡伦;6、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唐代青瓷和白瓷、六朝草市、长安;文化:唐朝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欧体颜体柳体、唐诗;7、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政治:元朝行省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经济:宋代棉纺织业兴起、元代青花瓷、宋代市时空界限的突破和草市发展、东京和临安;文化:南宋朱熹理学、指南针外传、火药外传、北宋毕昇和活字印刷术、元代木活字、书法宋四家赵体、文人画、宋词元曲;8、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政治: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经济:清代粉彩瓷和珐琅瓷、明代商帮和会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京剧产生、明清小说;世界古代史一、古希腊:1、梭伦改革开始(前594年):2、克里斯提尼改革开始(前506年):3、伯利克里时代(前443年---前429年):4、智者运动(前5世纪中叶):二、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建立(前509年):2、《十二铜表法》颁布(前449年):3、公民法(前509年---前3世纪):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1)政治: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2、《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3、“新思想”萌发(19世纪40、50年代);4、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5、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6、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天京变乱(1856年)、《资政新编》(1859年);(2)经济: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8、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70年代);(3)文化:9、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10、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11、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12、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13、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14、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15、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16、《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二)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年---1919年):(1)经济: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2)政治:2、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公车上书(1895年)、百日维新(1898年);3、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0年);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5、《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7、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905年);8、武昌起义(1911年);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10、《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912年);(3)文化:11、中国创设无线电报(1906年);12、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年---1919年);13、新文化运动开始(1915年);14、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7年)15、鲁迅发表《狂人日记》(1918年);16、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7、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一大”召开(1921年);3、中共“二大”召开,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至1923年);(一)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1、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兴起(1924年);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1924年);3、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1927年);4、中国近代广播事业产生(20世纪20年代,1923年第一批广播电台);(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1、南昌起义(1927年8月);2、八七会议(1927年8月);3、秋收起义(1927年9月);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10月);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6、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1年);7、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7、遵义会议(1935年1月);8、八一宣言(1935年8月);9、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11、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6年12月);12、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1935年)13、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年开始);14、毛泽东思想形成;(三)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2、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1937年8月);3、红军实施改编(1937年8月);4、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8月);5、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1937年8月开始);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年9月);7、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年9月);8、徐州会战和台儿庄大捷(1938年春);9、湖北枣宜会战(1940年5月);10、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11、中共七大召开(1945年春);12、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3、毛泽东思想成熟;(四)解放战争(1946---1949年):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夏);2、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开始(1947年6月);3、三大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4、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1949年3月);5、渡江战役,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4月);6、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在北平召开(1949年9月);7、开国大典(1949年10月);世界近代史一、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工场手工业阶段)(14世纪---18世纪中叶);(1)经济: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15世纪);2、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3、宗教改革(16、17世纪):马丁路德改革开始(1517年);4、新航路开辟(15世纪---16世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498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149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开始(1519年);5、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6、英国在北美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607年);7、荷兰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17世纪);8、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9、三次英荷战争(1652年---1674年);(2)政治:10、英国“光荣革命”(1688年);11、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689年);12、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18世纪中叶);13、英法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14、启蒙运动(17、18世纪);15、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确立(17世纪末);16、美国发表《独立宣言》(1776年);17、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1787年);18、法国大革命爆发(1789年);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1)经济: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765年);2、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3、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79年);4、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785年);5、瓦特改良蒸汽机(1782年);6、富尔顿发明汽船(1803年);7、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14年);8、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9、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1851年);10、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776年);11、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25年);(2)政治:1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年);13、英国开始议会改革(1832年);14、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15、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16、《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17、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1857年);18、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19、普法战争爆发(1870年);20、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发生(1871年);21、《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1871年);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1875年);(3)文化:23、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音乐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中叶);24、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1859年);25、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1863年);三、垄断资本主义前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66年);2、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876年);3、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896年);4、本茨发明汽车(1885年);5、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1887年);6、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3年);7、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8、印象派绘画产生(19世纪70年代)9、电影产生(1895年12月);10、电视产生(20世纪30年代);11、现代立体派绘画产生(20世纪以后);中国现代史一、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1)政治、经济:1、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3、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4、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建立国营企业(1950年);5、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6、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1956年);7、“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8、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7年);10、西藏自治区成立(1965年);(2)外交:1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12、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3、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1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二、十年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1)经济:1、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9月);3、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年);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958年);5、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提出(1960年);(2)文化: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1956年4月);7、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58年);8、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9、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1)政治、经济:1、“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5月);2、周恩来主持工作(1971年---1973年);3、邓小平全面整顿(1975年);4、“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年10月);(2)外交:5、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6、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2月);7、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2年9月);8、中美建交公报发表(1978年12月);9、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979年元旦);(3)文化:10、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7年);11、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12、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四、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1)经济: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2、安徽省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1978年12月);3、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经济特区设立(1980年)4、中共中央肯定和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5、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6、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1984年);7、开辟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1985年);8、上海浦东开放(1990年);9、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春);10、中共十四大召开(1992年10月);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1993年);12、中共十五大召开(1997年);(2)政治:13、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面修改(1982年);15、“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1999年)16、《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79年);17、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年);18、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19、中英会谈(1982年);20、“一国两制”写入宪法(1984年);21、中英发表联合声明(1984年);22、“九二共识”(1992年);23、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1995年);24、香港回归(1997年);25、澳门回归(1999年);(3)外交:26、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1985年);27、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28、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29、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年6月);30、中国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3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4)文化:32、高考制度恢复(1977年12月);33、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1983年);3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88年);35、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1993年);36、“科教兴国”战略提出(1995年);37、中国“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38、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世界现代史一、一战后期到二战前(1917年---1939年);1、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二月革命(1917.3)、《四月提纲》(1917.4)、七月事件(1917.7)、十月革命(1917.11);2、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0年);3、苏联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4、联共十四大召开,提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5年);5、苏联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7年);6、联共十五大召开,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1927年);7、苏联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建成,斯大林模式确立(1936年);8、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9、罗斯福新政开始(1933年);二、二战期间(1939---1945年);三、二战后(1945年至今)(一)二战后至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并进入“黄金时代”;(1)政治: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6年3月);2、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3月);3、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年6月);4、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年9月);5、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年1月);6、北约成立(1949年4月);7、德国分裂(1949年5月);8、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9、华约成立(1955年);10、柏林墙修建(1961年);11、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12、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3、不结盟运动诞生(1961年);(2)经济:1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1944年7月);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45年);14、关贸总协定成立(1947年);15、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1951年);16、日本逐步确立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7、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8年);18、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20、联邦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2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60年代末);22、赫鲁晓夫改革(1956年---1964年);23、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1964年---1982年);(二)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危机:(1)政治:1、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新兴力量相继崛起,冲击两极格局;2、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处于攻势;(2)经济:1、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危机;2、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三)20世纪80、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经济恢复并持续高速增长;(1)政治: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12月);2、“马约”签订(1991年);3、欧洲联盟成立(1993年);4、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2)经济:1、美国里根改革(20世纪80年代);2、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1979年开始);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开始);4、克林顿改革(20世纪90年代);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89年);6、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1994年);7、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1995年);。
中国五千年历史大事年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悠久而庞杂,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大事和事件。
从远古神话时代到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丰富多样的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21年)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序列。
两个重要事件,夏朝的建立和商朝的崩溃,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新的纪元。
夏朝的建立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的朝代,它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石。
商朝的崩溃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替的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乱的时期,但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思想的诞生。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韩非子和墨子则代表了法家和墨家的思想。
这个时期的战争和思想交流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大事莫过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这一事件历史上也被称为“统一战争”。
除此之外,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改革也为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争不断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大事莫过于三国鼎立的景象。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曹操和孙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人物。
而晋朝的建立则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唐宋元明清时期(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重要朝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以文化的繁荣和外交的繁荣而闻名。
宋朝则以科技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而著称。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域王朝,始终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
明朝和清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且都受到了外来势力的侵略。
近现代史(1912年-现在)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转折点。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战国年表
前476年周元王立
前473年越王勾践突然大举攻吴,把吴都围困了三年,终把吴国灭掉,吴王夫差自缢
前470年孔子去世
前468年定王立。
墨子出世
前455年智伯又胁迫韩、魏和他合兵攻赵。
临到城破时,韩、魏突然和赵氏勾结,捉住了智伯,灭智氏全族,
前453 赵,韩,魏三晋,灭智伯、三分其地
前447年楚灭蔡
前445年魏文侯即位,用李悝等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
战国时期的招贤养士之风,由魏文侯始。
前444年鲁班去世
公元前441 哀王,思王。
公元前440 考王
公元前425 威烈王
公元前401 安王
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加封韩虔为韩景侯、赵籍为赵列侯、魏斯为魏文侯。
三家分晋
前398 楚围郑。
前397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
前391年田和把姜齐末代君主康公迁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
的食邑。
楚国被三晋打败。
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作令尹,主持变法。
楚国日强
前384 秦献公立
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封为齐侯
前382年吴起离魏去楚
前381年楚悼王卒,大臣作乱,吴起被射死。
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前379 齐康公卒,无后。
田氏终代吕齐国,后称田齐。
前378 齐威王立。
前376年前376 赵,韩,魏,灭晋分其地。
墨子去世
公元前375 烈王立。
韩灭郑。
前372年孟子出世
前370年惠施出世
前369年庄子出世
公元前368 显王(烈王弟)立。
前364 秦献公败三晋于石门,斩首6万,天子致伯
前361年秦献公死,秦孝公即位
前357年齐威王即位,他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齐国强大
前359 秦商鞅变法。
前356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前354年魏国伐赵,围攻赵都邯郸,次年破之。
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前往救援。
前353 齐威王使田忌,孙膑救赵,赵邯郸降魏,孙膑围魏救赵,
大败败魏师于桂陵。
前352 秦商鞅伐魏,降固阳。
前351 魏归还赵邯郸,盟。
前350 秦迁都咸阳。
前343年孙膑利用减灶诱敌,又大败魏国于马陵,庞涓自杀
前341 魏庞涓伐韩,齐救之,孙膑用减燥计诱敌,大破魏军于马陵,杀庞涓,魏从此衰落。
前338年秦惠王立,商鞅被车裂
前336 孟子见梁惠王。
前335年屈原出世
前334 越侵楚,楚大破之,灭越。
前333 楚围齐徐州。
前328年秦国任用张仪为相,对外使用连横策略
前325 赵武灵王立。
秦称王。
公元前320 慎靓王立
前318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
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317 秦败韩师于脩鱼,斩首八万,诸侯振恐。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杀之。
公元前314 赧王立。
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
又败韩于岸门。
前313 张仪入楚,欺楚怀王,楚怀王上当,与齐决裂。
前312 怀王知被欺,大怒与秦战,两战均大败,韩魏见楚败,袭
楚,楚割两城于秦和。
前311 张仪复入楚,怀王以郑袖故,释张仪。
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任用苏秦开始“合纵”策略。
合纵连横
前310年秦武王立。
惠施去世
前309年张仪去世
前307 武王举鼎,绝膑而死。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前306年秦昭王立。
越亡
前300 秦伐楚,楚王恐,使太子为质于齐以请平。
前299 赵武灵王让位于少子,自号主父。
楚怀王入秦,被留。
秦闻齐孟尝君贤,招其入秦,相之。
前298年孟尝君亡归。
楚立太子为王,秦击楚,斩首6万,取15城。
赵胜被封为平原君。
荀子出世
前296 楚怀王死于秦。
前295 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赵内乱,围主父,主父饿死。
前293 白起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
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前289年知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错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
孟子去世
前288 秦称西帝,齐称东帝,后又去帝号。
前286年齐灭宋。
庄子去世
前285 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前284 燕以乐毅为上将,率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大败,
乐毅入临淄,齐王走,被杀。
燕国继续攻齐,其他国退兵。
苏秦去世前283年蔺相如“完璧归赵”
前280年韩非子出世
前279年秦与赵王会与蝇池,田单火牛阵破燕军,复齐国。
乐毅奔赵。
前278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拔郢,烧夷陵。
楚襄王东北徙都于陈。
屈原投江而死。
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前276 魏安釐王封其弟无忌为信陵君,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
前270 秦伐赵,围阏与。
赵奢救之,大破秦军,赵封赵奢为马服君。
前266年秦昭公用范睢为相
前265年赵将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前263 楚封春申君
前261年蔺相如去世
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
前259年秦围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
“毛遂自荐”成语由来
前258年白起自杀
前257年信陵君盗出魏王虎符。
又以刺客朱亥锤杀晋鄙,夺了军权,并与楚军联合大败秦军
前256年秦昭王灭周。
楚灭鲁
前254年魏灭卫
前251年平原君去世。
燕国伐赵,廉颇大破之。
前250年秦孝文王立。
三日卒,庄襄王立。
吕不韦相秦。
前249 楚灭鲁。
前248 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前247 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前247年庄襄王死,秦王政即位
前244 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
前243年信陵君去世
前241 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
至函谷关,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238年荀子去世
前237年免吕不韦相。
嬴政亲自掌握国权
前235年吕不韦被杀
前234 秦伐赵,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赵封李牧为武安君。
前233年韩非子被杀
前232 王大兴师伐赵,一军抵鄴,一军抵太原,取狼孟、番吾;遇李牧而还.
前230年秦内史腾攻韩,俘获了韩王安,灭了韩国
前22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率兵攻赵,为李牧、司马尚所败。
秦用
反间计使赵王杀李牧
前228年王翦击赵军,大破之,遂克邯郸,虏赵王迁。
赵公子嘉奔代郡,自立为代王。
前227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抵抗于易水以西。
,燕太子丹策划荆轲刺秦王
前226年秦攻下燕都,燕王喜迁都辽东郡。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喜杀太子丹求和
前225年秦派王贲攻魏,秦人引黄河水灌之,三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而亡。
秦派李信、蒙武攻楚,初胜。
后楚军乘秦军不备,反击大破李信军。
前224 王翦将60万伐楚,大破楚军,杀楚将项燕。
前223 王翦、蒙武虏楚王负刍,秦灭楚。
前222年秦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亡燕。
王贲攻代,虏代王嘉。
前221年秦兵攻破齐国,俘齐王建,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战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