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心电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2.1 心电监护中的常见问题心电监护可产生患者心电活动的连续波形,以准确评估患者当时的生理状态。 2.1.1 报警显示导联脱落的原因(1)电极脱落;(2)导联线与电极连接脱离;(3)干线与导联线脱落,干线与主机端口脱落;(4)导联线内导丝断裂。 2.1.2 ECG基线游走不定原因(1)若为间断性游走:电极位置放置不准确;电极、拉线、电线连接不良。(2)若为连续性游走:常由呼吸费力造成的。 2.1.3 心电图人为干扰原因患者肌肉颤动(寒战、紧张等易引起肌肉的颤动,波形似房颤波)、基线游走。 2.1.4 误报警的原因(1)由于各参数上、下界限调整不合适。上限设置过低,下限设置过高均可出现频繁报警。(2)心肌梗死急性期及高血钾患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R波及T波而误报心率高一倍。(3)由于外界干扰或肌肉震颤误报不规则心律。(4)安置起搏器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起搏信号及R波而误报起搏心率高一倍。(5)电极片过敏者,由于人为刺激,电极片周围,屏幕上出现形似室颤而误报〔1〕。

心电监护仪、微量泵故障分析报告

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设备故障分析报告 目前,由于心电监护仪作为医院中常规医疗设备,适应范围广泛、操作简便、易于观测记录,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用监护仪已经成为医用电子仪器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仪器,在医院中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心电监护仪产生的故障也比较频繁。 心电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有:黑屏、抖屏、花屏、无法开机、按键失灵、心电血氧不准、干扰大、血压二次充气或持续充气、探头老化、导联线老化等现象。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避免和减少故障的产生,减少故障率就要求操作人员每天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上面对输液的精度和输液的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注射泵和输液泵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这样大大提高了输液精度,减少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输液注射方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各大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尤其是在急诊等重要的一线科室,注射泵及输液泵的使用就更加频繁。 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类型有:泵速不准(过快或过慢)、使用频率过大也会出现门把手的断裂或输液器夹不紧等现象、气泡及堵塞报警等。

注射泵的常见故障有:由于药物的滴漏,导致滑杆滑动不畅,压力过低报警等。 针对以上设备出现高频率的故障报修现象,我们除了在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的同时,也要对这些高使用率的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使用也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效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在使用过程中故障频发的原因分析为以下几点: 1.科室对设备的需求量过大,尤其是一线科室(急诊、门诊等对常规设备需求更大),故障率必然会提高。 2.缺乏对设备的清洁与保养。由于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了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擦拭清洁,以致污物进入设备,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加了发生故障的风险。 3.错误的操作,没有很好的阅读设备的准确操作规程。这也需要医务人员做好设备使用前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因错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毁现象。 4.使用年限过长,以至于设备零部件发生老化。因此,对于使用年限过长的设备要及时报废。

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最新版】

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导语 心电监护仪是护士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仪器,关于心电监护的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你都清楚么? 来源:护理人(ID:huli_ren) (本文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必删除,谢谢!)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一)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二)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打开主开关;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按测量-设置报警限-测量时间。 (三)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四) 监护系统临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 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P 波,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p 一R 间期、Q-T 间期。 4. 观察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血压监测: 1.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及报警装置。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STA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间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者指端,监测到患者指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2.注意事项:第一,使用时应固定好探头,尽量使患者安静,以免报警及不显示结果。第二,严重低血压、休克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

心电监护常见报警原因 一、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二、血压监测中的报警因素 1、体位 2、袖带的大小、松紧 3、护理操作 4、肌颤、寒战、抽搐、躁动 (一)血压测不出 1、导气管不通畅 2、袖带被身体压住 3、袖带的松紧程度不对 4、袖带的位置与方向不对 (二)血压过高 1、血压袖带捆绑过紧或过窄 2、病人烦躁 3、血管活性药物瞬间进入过多的量 4、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三)血压过低 1、血压袖带捆绑过松或过宽 2、降压药物量应用过大 3、血管活性药物未泵入血管 4、病人侧卧位,在上面的上肢测血压 5、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四)测压不可靠或时间延长 1、病人移动、发抖或痉挛 2、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 3、血压迅速变化 4、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 5、肥胖或水肿病人 (五)血压测量时袖带太松或袖带漏气 1、可能是真的有漏气,如袖带导气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 2、病人模式选择不对,若用成人袖带但是监护仪病人类型使用的是新生儿 三、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 1、传感器位置安装不到位或病人出现剧烈运动 2、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收器偏离正常范围,测

量不准确 3、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贫血,都会导致被测部位动 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4、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脉冲 5、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 四、 ECG 波形干扰大、波形不规则、不标准 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 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 波 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下,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 但深度滤波处理也牺牲了一 手术:对信号的滤波最强,能减少来自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 些心电信号的细节特征 1、首先应排除来自信号输入端的干扰,如病人运动、心电极片失效、心电导联线老化、 接触不好的情况 2、建议将滤波模式打到“监护”或“手术”效果会好些,因为这两种情况下滤波带宽较宽 3、若手术下波形效果也不好,可单独拉一根地线以达到良好接地的目的 五、 ECG 无波形 1、首先检查导联模式,如果是 5 导联模式但只用了 3 导联的接法,肯定无波形 2、再确认电极片贴放位置,无问题前提下,建议将心电电缆线与其他机器上的互换,以确 认是否心电电缆故障(心电电缆故障一般为:电缆老化、插针断) 3、若排除心电电缆故障,可能原因为参数插座板上的ECG 信号线接触不好或电极板、心电板主控板连接线、主控板故障 六、监护仪突然不工作或显示器不亮 首先检查电源有无接好或电源线插口有无松动,其次检查内置电池有无全部耗尽。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监护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护士掌 握心电监护知识的程度,较大影响了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目的和意义,为病情的观察提供了可 靠的依据,由于护士对心电图知识的欠缺和对仪器操作程序的不熟练,以及排除干扰和处理 故障能力的低等原因下[1],使得护士不能及时识别异常心电波形,无法对紧急状况作出应急 反应,使心电监护仪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临床作用。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科心电 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护士心电监护的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1.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心电图基础知识欠缺 护士对心电图的认知尚不如人意,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部分护士对心电波形识别 能力不足,不能准确判断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变化;甚至有的护士不能认识正常心电图的各种 波形,只是盲目记录监护仪提供的信息与显示的数字,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相符,对心电图的 图形判断依赖医生[2],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心电波形,延误了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延误了抢救 的最佳时机。 1.2 不能识别异常心电图 由于多数护士没有经过正规心电图知识的培训,对心电图知识只是理论上知晓,实际工 作中对心电图认知能力低下,不能正确识别常见心律失常。在监护过程中对心电监护仪上出 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不能迅速识别;对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不能迅速判断断,从而错过了 最佳抢救时机。 1.3 仪器操作技能欠缺 表现为只会开关机、看数字及记录数字,而不能根据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不能应 对各模块性能故障,影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引发患者及家属不满意。 1.4 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1监测ECG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多数护士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对监护仪使用 时的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容易出现上机前皮肤未进行正确的脱脂处理导致图形质量下降,出 现干扰波;连接时特别使用是按扣式导联时,先贴电极,后上导联,导致耦合胶与皮肤接触 对合不良,耦合剂与皮肤接触不充分,而出现电极脱落或干扰波的现象;使用时护士连接导 联时若接反正负极,则可出现右位心波形;走纸速度选择不当,则会造成波形异常增宽或缩小。 1.4.2监测SpO2 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测量数值不准确。见于护士在操作中将探头夹反;探头与监测血压的袖带安放在同一肢体上;未定时更换探头的监测部位,造成局部 血液循环不良,SpO2测量值下降。此时观察患者面部和口唇颜色红润,若无缺氧表现,就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存在。 1.4.3监测NIBP感应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未根据患者选择正确的患者类型(成人、小儿、新生儿);患者内衣过紧,没有完全裸露上臂,袖带过紧或过松,没有绑在肘上2cm;袖带上 动脉的标记没有对准肱动脉。均可导致血压偏高或偏低,与实际病情不符。频繁的血压测量,导致患者肢体肿胀。 1.4.4使用报警系统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心电监护过程中,由于护士对监护仪的性能不 熟悉,不会使用其中的报警系统;没有根据监护结果来设置上下限,不能及时发出报警;造 成病情恶化时也不报警或频繁报警。有时为了病房安静或怕引起病人或家属恐慌,索性关闭

汇总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请收藏!

汇总心电监护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报警处理,请收藏! 导语 心电监护仪是护士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仪器,关于心电监护的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你都清楚么?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 一 )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 二 )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打开主开关;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按测量—设置报警限—测量时间。 ( 二 ) 通常使用心电监护仪时用的电极以及各电极安放的位置 有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 三 ) 监护系统临监测心电图时主要观察指标 1. 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 2. 观察是否有 P 波, p 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 3. 测量 p 一 R 间期、 Q—T 间期。 4. 观察 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5. 观察 T 波是否正常。 6. 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血压监测: 1.主要功能:它分为自动监测,手动监测及报警装置。手动监测是随时使用随时启动 START 键;自动监测时可定时,人工设置间期,机器可自动按设定时间监测。 2. 使用血压监测仪时应注意以下:首先,应注意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第二,选择好合适的袖带。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1. 用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红外线探头固定在患者指端,监测到患者指端小动脉搏动时的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2.注意事项:第一,使用时应固定好探头,尽量使患者安静,以免报警及不显示结果。第二,严重低血压、休克等末梢循环灌注不良时,可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 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与解答

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与解答 1、3导联和5导联心电导线有何不同? 3导联心电导线只能获得I、II、III导联心电图,而5导联心电导线可以获得I、II、III、AVR、AVF、AVL、V导联心电图。 为了方便快速连接,大家采用颜色标记法以便快速黏贴相应位置的电极片。3导联心电导线颜色标记为红、黄、绿或白、黑、红;5导联心电导线颜色标记为白、黑、红、绿、棕。 两种规格导联中颜色相同的导线安放的电极片位置并不相同,应用英文缩写RA、LA、RL、LL、C来确定位置比记忆颜色可靠。 2、为什么主张先佩戴血氧饱和度指套? 因为佩戴血氧饱和度指套比连接心电导联线快得多,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监测到病人的脉率和血氧饱和度,医护人员能快速完成的对病人最基本体征的评估。 3、血氧饱和度指套和血压计袖带可以置于同一肢体吗? 测血压时会阻断影响动脉血流,从而导致测量血压期间监测到的血氧饱和度不准确,所以临床上不建议血氧饱和度指套和自动血压计袖带在同一侧肢体上。 4、为什么常常选用II导联心电波形呢? 因为II导联心电图,波形最明显。 床边记录心电图时, 除了常规的十二导联同步记录, 还要再留一个单独的II 导联记录长条, 主要是便于对比分析,有利于各种心律失常的分析。 5、持续心电监护的病人,电极片要更换吗? 需要更换,因为电极片黏贴在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导致皮疹、水泡的发生,所以应该经常检查皮肤情况,即使目前皮肤完好,3-4天更换电极片及黏贴部位

一次,避免引起病人皮肤破损的发生。停止心电监护后,记住取除电极片。 6、无创血压监测有什么要注意呢? (1)注意避免在内瘘肢体、偏瘫肢体、一侧乳腺癌切除患者的同向肢体上、输液肢体、水肿血肿皮肤破损的肢体上进行血压监测。还需留意凝血功能差和廉状细胞疾病的病人,避免因测量血压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2)应常规更换测量部位,专家建议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避免持续在一侧肢体上测量,导致与袖带摩擦的肢体发生紫癜、缺血和神经损伤。 (3)成人、儿童、新生儿测量时,注意袖带、压力值的选择调节。因为施加于成人的压力用于儿童和新生儿会威胁到患儿的安全;而当仪器设定在新生儿是,则测不出成人的血压。 7、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哪些方面注意? 血氧饱和度监测最常用的部位是食指,也可使用耳垂、鼻尖、额头等部位,如果碰到探头放在婴儿的手掌或脚部不用稀奇。 指套尽量一人一用一清洁,每1-2小时更换一次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青紫、红肿、压疮现象发生(尤其是昏迷和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 也可以防止低温灼伤及测量误差的发生。 8、监护仪上没有监测呼吸的模块,呼吸是怎么监测出来的? 监护仪上的呼吸是依靠心电图的电极片来感知胸廓的阻抗变化,显示呼吸的波形和数据。 因为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感应电极片,所以它们的黏贴部位很重要。应尽量将2个电极对角安放,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如果病人以腹式呼吸为主,应把左下的电极片粘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

心电监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心电监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摘要:在现代临床服务中,心电监护技术的被普遍使用。采用心电监护技术 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患者心电情况,为诊断和治疗心电疾病提供依据。特别是对 于出现恶性心率失常的患者来讲,心电监护能够赢得抢救时间。从目前心电监护 的实际情况来看,心电监护中,各种因素对于心电监护的质量以及心电监护效果 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外,心电监护操作人员还必须要能够 排除其他的干扰因素,进一步提高监护质量。要求医院心电图检测专业人员及时 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作,进一步提高心电监护的效果。 1.心电监护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对心率监测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1.1.1接触不良 在心电监护中,如果电机接触不良或者是干扰过大等因素均可能会导致出现 基线不稳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监护仪所显示的图像波形出现紊乱,无法准确的显示出心率数据。如果机器能够感知到干扰波时,所显示的心率与实 际的心率之间存在偏差,显示心率值要高于实际的心率值;如果出现基线下移的 情况,则在检测中可能会导致机器无法感知到心室波,则可能会导致显示的心率 低于实际的心率。这就要求监测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防止紊乱的波 形导致的判断失误情况。 1.1.2仪器功能的影响 仪器的感知功能对监测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仪器的感知功能不良,则 可能会导致监测心率与实际心率之间存在不符的情况。例如,如果心电图T波相 对较高,则在这种情况下一起可能会将T波感知成为QRS波,则会导致所检测出 的心率较高。QRS波电压高低在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时,可能会遗漏调电压低的 QRS波会,与实际的心率相比,感知的心率则可能会相对较低。[1]当安置人工心

心电监护仪常见干扰原因

心电监护仪常见干扰原因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医疗设备。虽然心电监护仪在医疗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它往往会遭遇各种潜在的干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心电监护仪干扰原因: 1. 肌肉运动干扰:患者的肌肉运动可能会对心电监护仪的信号质量产生干扰。例如,患者的手部震颤、身体晃动或肌肉收缩都可能干扰到心电图信号的准确性。 2. 电极贴附不良:心电监护仪通常会使用电极来接触患者的皮肤,以便传递心电信号。如果电极贴附不良,例如电极松动、脱落或粘附不牢固等情况,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3. 电源干扰:电源干扰可能来自于电线、电缆或其他电子设备。这些干扰源可能会通过导线或电源线传播到心电监护仪中,导致心电信号的干扰。例如,灯光、电风扇或电磁场都可能干扰到心电图信号。 4. EMG干扰:肌电图(EMG)干扰是指来自患者肌肉活动的电信号对心电图信号的干扰。例如,患者的肌肉收缩或肌肉电活动可能会干扰到心电图信号的采集和解析。 5. 心律失常: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或心室早搏等,这些异常心电信号会干扰到正常的心电图信号。

6. 呼吸干扰:患者呼吸时胸部运动可能对心电图信号产生干扰,特别是在胸部电极被用于检测呼吸时。 7. 电磁辐射干扰:周围环境中的电磁辐射也可能对心电信号的采集产生影响。例如,智能手机、微波炉、无线电设备或强磁场等可能会干扰到心电图信号。 8. 心电图机器本身的问题:心电监护仪本身可能存在故障或技术问题,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出现干扰。 为了减少这些干扰,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患者的电极正确贴附并保持良好的贴附状态,以确保心电信号的准确传输。 2. 将心电监护仪远离可能引起干扰的设备,如电子设备和电源源线。 3. 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和连接是否正常,避免出现电源干扰。 4. 监测患者的肌肉活动,尽量减少肌肉运动干扰。 5.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仪的定制设置。

心电监护仪的护理应用问题与对策

心电监护仪的护理应用问题与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护士主动分析判断意识欠缺:心电监护仪已成为护士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大部分护士在操作中都会按照厂家所规定的程序使用,连接上导联,观察数据图像,没什么可难。不重视、不善于把心电监护图据参数与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结合联系起来、对比观察、判断分析,忽视了应用过程中对导致偏差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判断不当,就会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护士对心电监护的设置不够熟悉,即使有疑惑,查到的问题不能正确分析,无法找到和排除偏差值异常的原因,心电监护仪形同摆设,工作处于被动,遇到危重患者时慌乱或单纯机械的报告医生,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人员对先进设备的掌控能力出现局限性危机。 1.2 排除影响因素 1.2.1 分析处理不及时:从临床上较为普及使用的便携式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或是遥测式心电监护仪来看,是长时间的显示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电、心率、血压、SpO2(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的变化,通过信号反映人体的一定的生理、病理状况。使用前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报警值,超过设定值的报警可引起护士的注意,但一些导致偏差值出现异常的影响因素不被护士重视而及时排除。如:患者穿化纤衣物,则会产生静电干扰,影响心电波形质量;SpO2传感器放置在患者身体的部位不合适、会产生静脉脉搏而致SpO2测量值异常;电极板是否脱落、接触电极板的皮肤阻力的大小、导联线连接的方法、部位是否正确;体位改变时,手臂受到挤压,血压带的部位不妥导致血压异常等诸多影响因素。不及时检查或不会作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处理,对一时查找不到原因显示的偏差值异常,不主动的应用传统的方法替代及时对照复测,如:听诊器听心率,汞柱式血压计测血压等,造成丢失患者有价值的生理、病理监测良机,耽误治疗时机,对部分因心电监护仪故障出现的假异常值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降低了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效度。 1.2.2 记录不准确:工作中护士更多的认为减轻患者痛苦使之满意就是护理到位,对护理记录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护理记录当作机械程序,应付了之,出现主观臆造或做了不记或多做少记现象,有的把监测到的数据写整数或笔误,前后记录相矛盾。相互矛盾的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会使护理记录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导致护患纠纷。一旦出现纠纷,势必造成举证失败。 1.3 与患者或家属交流解释不到位:护士对心电监护仪的系统设置、故障排除与判断分析掌握不够,在给患者或家属的告知过程中不清楚、不全面,含糊不清,不能科学的解释心电监护仪上所产生的偏差值异常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当患

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心电活动的仪器,它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医院的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病房等处,都会用到心电监护仪。它能够及时准确 地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心电监护仪的正常运转对于患者 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由于使用频繁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心电监护仪也会出现各种故障。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1. 清洁:定期清洁心电监护仪的外壳和屏幕,避免灰尘和污垢的堆积影响观察和使用。不要用含有酒精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溶剂来清洁心电监护仪,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2. 校准:定期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心电监护 仪上设置的标准电压,应该与校准仪器测得的电压一致。 3. 电极的更换:定期更换心电监护仪电极,避免因为电极老化导致监测结果不准 确。 4. 线缆的检查:定期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线缆,确保连接良好,避免因线路松动或短 路导致监测中断。 5. 软件升级:定期检查并升级心电监护仪的软件,以确保设备具备最新的功能和安 全性。 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尽管心电监护仪经过了精心的维护,但在使用中仍然会出现各种故障。下面是一些心 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1. 无法启动或无显示 这是心电监护仪常见的故障之一,一般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电源问题:首先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是否正常,如果是使用电池,请检查电池 是否已经耗尽或安装不当。 (2) 屏幕损坏:如果心电监护仪的屏幕损坏,可能会导致无法启动或无显示,需要联 系售后服务进行更换。 (3) 线路连接问题:检查心电监护仪的连接线路,确保连接良好。 2. 患者导联脱落或干扰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及常见问题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及常见问题 心电监护仪作为能够持续、动态监测病人心电活动、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的医疗设备,能够早期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为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临床监测及抢救等方面,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临床护理工作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心电监护仪概述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该设备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并具备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

心电监护仪管理制度不健全 心电监护仪属于医疗仪器范畴,当前在用医疗仪器的管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心电监护仪的管理多由临床科室自行处置,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增加了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风险,影响了病人的安全。解决对策:专人负责,规范监护仪档案资料,完善使用操作流程、日常维护、状态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变经验式管理为流程化管理,减少管理漏洞。 标识不全 心电监护仪属于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设备。产品使用书一般在医院设备科保管,为了方便使用,使用部门要留存同一品牌和型号的仪器使用说明书复印件一份。随机粘贴设备标签,标明仪器的通用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使用部门等。根据使用说明书标注操作流程、产品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禁忌证、维护和保养方法、储存条件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其他需要警示或者提示的内容等,方便随时快速查阅。每周由专人检查仪器功能、清洁度、完好率等,及时补充仪器使用的相关物品。 内置备用电池 心电监护仪的内置电池是在应急抢救、断电或者病人转运途中等应急情况下,监护仪正常工作的保证。更换一个内置电池价格昂贵,延长内置电池的使用管理能确保病人的安全,更具有节约运行成本的作用。每班应常规检查监护仪内置电池电量指示,同时做好记录便于其他护理人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是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进行精密测试和测量的实用性医学仪器设备。心电监护仪广泛适用于临床的病情的监控,通过查看它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除给医护人员提供合理客观依据,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发症】皮肤过敏 【发生原因】 1. 患者过敏体质,电极纸粘贴部位出现皮肤过敏,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2.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 【临床表现】 监护电极纸粘贴部位皮肤出现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破损等。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预防及处理】 1.定期更换粘贴部位,清洁皮肤。 2.取电极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撕破皮肤。 3.用碘伏外涂消毒,如有水泡较大的可用无菌小针头刺破抽水,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灯照,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用指甲抓破皮肤。 4.有条件者可使用脱敏的监护电极纸。 【并发症】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发生原因】 测量血压的袖带或夹血氧探头的部位受压时间过长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肿胀,发绀或湿冷,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疼痛或麻木感。 【预防及处理】 1.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局部循环情况,定时放松,经常更换部位,加强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对于神智不清、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2. 抬高患处,肿胀明显皮肤无破损者可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促进血液循环组织吸收,同时注意保暖及避免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 【并发症】局部皮肤破损

1. 测量血压的袖带及夹血氧探头的部位受压时间过长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压疮。 2. 水肿循环不良的危重患者,测量部位受压时间过长发生压疮。 【临床表现】 1. 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发热、起水泡,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损甚至溃疡,通常创面可见组织液渗出或血性分泌物。 2.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预防及处理】 1.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局部循环情况,定时放松,经常更换部位,加强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对于神智不清、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2. 用碘伏外涂消毒,如有水泡较大的可用无菌小针头刺破抽水,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灯照,无菌纱块覆盖换药,按压疮护理,避免继续受压。 【并发症】焦虑 【发生原因】 1. 因监护仪发出的声音、在身上粘贴的电极和连接线等影响患者休息。 2. 因需要监护而担心病情较重和疾病治愈。 3. 因使用监护仪而担心医疗费用支出问题。 4. 监护室因不能留亲人、朋友陪伴。 【临床表现】 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急躁不配合,失眠等。 【预防及处理】 1. 加强解释沟通,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合理安排探视,将监护声音调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体位安全舒适。 2. 根据焦虑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焦虑是与肌肉相关联的,所以告诉患者学会自我深度松弛,令躯体放松从而使精神放松。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想象放松疗法,先由他人给予语言指导,再自行进行想象各种舒适、温暖、平静的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抗焦虑药物。 【并发症】肋骨或胸骨骨折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案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案 摘要: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心电监护仪通常具备了采集患者信息并进行存储等 一系列功能。而且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心电监 护仪已经成为医院里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而其之所以能够具备多种功能,主要 是因为其完美结合了心电监测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能够同时充分发挥出这两项 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地实现对患者心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心电监护仪作为重要的 医疗设备,主要作用是观察病人的心率,得到心电图,同时获得与病人基本情况 有关的各种身体参数,供医生参考。心电监护仪在医疗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若心电监护仪经常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相关医护人员正常开展工作,降低工作 效率,甚至危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故障,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对心电监护仪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维护,具有重要 的作用。本文将讨论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以及故障研究方法。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案 引言 在绝大部分医院中,心电监护仪已成为普通病房、手术室和重症病房必不可 少的工具,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对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由于心电监护仪使用频率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可能会经常发生故障,无 法提供或提供错误的生命体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认为大部分不良 事件是可以预防的,但我们往往不清楚在发生了哪些不良事件,其发生率和影响 是什么。本文试图找出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经常遇到的设备故障问题及发生率,并 探讨其原因和后果。 1心电监护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心电监护指的是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持续不断的心电功能检测。显示 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等生理参数等。心电监护仪是 结合了心电监测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可以对心电的异常变化进行报警的辅助性 诊断设备,危机病人和手术病人都是可以使用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的正面显 示屏包括了信息区、波形区和参数区。下面是操作菜单栏,包括了电源开关、充 电灯和调节按键。而排风口、网络接口、等电位接口、模拟输出接口、扬声器、 保险丝和电源接口在心电监护仪的背面。心电监护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系统 来接受病人的各项信息,例如热敏电阻、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然后经过 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将其放大,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显示到监护仪的屏幕上,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印信息资料。当病人的各项指标或者其中一项指标发 生异常时,报警系统会及时的发出警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2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与引发原因 2.1心电监护仪开机故障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故障,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其中,最 为基本的故障就是心电监护仪的开机故障,表现为:心电监护仪的指示灯不亮、 屏幕不亮,同时,发出仪器自动报警的提示声。 2.2电波形显示故障 电波形显示故障是影响心电波形能否正常显示的最主要原因。当出现电波形 显示故障时,心电监护仪所监测到的心电波形便会随之变大,不利于临床工作者 对心电波形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与此同时,在观察患者的心电波形时,若波形 并不明显或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客

临床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维护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临床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维护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心电监护仪是心电监护仪是临床医疗领域必不可少的监测的设备。可对各类危重患者进行心电、血压、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等重要参数进行动态监测。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抢救生命提供重要参数支持。因此,及时解决心电监护仪使用及维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关系到患者生命能否及时得到合理诊断及治疗的关键。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日常维护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标签: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对策 1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常见问题 1.1心电图模块报警显示电极脱落,ECG有波形,但是波形杂乱;出现异常间歇或者干扰大,波形不规则。处理:首先检查心电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连接是否松动;患者身体电极扣有无脱落,如无脱落根据提示将所对应电极扣处患者皮肤生理盐水擦拭,如患者皮肤干燥严重必要时电极扣内加入少许耦合剂后再固定;同时瞩家属避免在心电监护仪 2.2m的范围内手机等通信设备,以减少对监护仪的干扰[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尽量解除患者身体不适,如患者出现躁动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以减少心电示波失真情况。 1.2血氧模块报警:血氧显示弱灌注,无脉搏容积波或示波低平。处理:检查血氧探头线是否置于手背侧;,检测时手部因未注意保暖使得末梢血管收缩可降低测量值,注意患者肢体保暖;检查血氧探头是否夹在缚有血压袖带的肢体的手指上,因为测血压时袖带充气可压迫手臂从而降低血氧测量值;检查并室内是否有强光污染,如果不可避免,则可用不透遮光布包裹血氧探头;此外,防止指(趾)端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血氧数值降低应每1~2h更换一次测量部位。 1.3血压模块报警:①袖带太松,导致无法测量。处理:首先检查袖带袖带选择及捆绑松紧是否恰当,袖带宽度应相当于上臂长度的1/2,松紧以放进1~2指为宜;其次袖带自身是否有破损,检查袖带导管和仪器的连接是否紧密;②手臂震动,导致无法测量。处理:患者 活动、进食、大小便时袖带恰好处于打压测量状态时出现,等待手臂活动停止后重新测量。③测量血压与实际血压偏差大,导致病情误判。处理:袖带的位置不对,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的卧位改变,使测量肢体处于高心端或低心端,使得测量值远低于或高于实际值,体位引起的误差,患者侧卧时,测压肢体位于心脏的上方,测量值低于实际值20~30mmHg,反之则相反[2]。应调节袖带的位置,使其与心脏平齐后重新测量。 1.4呼吸模块报警呼吸次数数值不显示或不准确,导致参数无法采用。处理:心电监护仪是通过胸前电极监测患者在呼吸的过程中产生电阻的变化,完成对呼吸率参数的测定,因此使用过程中必须将电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检查胸廓上放

心电监护仪临床应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心电监护仪临床应用过程中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作者:金昭昕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以及产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由于监护仪在临床使用中无法做到专机、专人、专用等原因,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例如,心率监测故障、心电监测故障等。结论: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不当会导致监护仪出现故障而无法工作,分析存在的原因可以提高心电监护仪的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故障;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H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89-01 随着医学的发展,作为能同时监护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动态心电图形、脉率等生理参数的心电监护仪已经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监护仪和一般的临床诊断仪器不同,它能连续的监护病人,对医护人员诊断、治疗、护理和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临床上重要的监护系统。然而由于监护仪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无法做到专机、专人、专用等原因而存在一些常见故障,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些问题,我院对自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存在故障及原因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0-89岁,平均年龄36±1.5岁。对其在使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心电监护仪主要使用的情况包括:分娩室产妇监护;病人手术的全过程;手术后早期的患者;新生儿、早产儿监护;外伤护理以及危重病患等。 1.2 常见的故障及原因分析 1.2.1 心电监测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①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和高血钾的病人,由于感知线能同时检测到T波和R波,而造成误报心率高出平常心率的一倍;②由于仪器上各参数报警的上、下界限调整不合理,例如上限设置的过低或者下限设置的过高都可能会导致仪器频繁报警;③由于受到肌肉震颤或者外界干扰而造成仪器误报不规则心

ICU常见仪器故障报警及处理

ICU常见仪器故障报警及处理 ICU常见仪器设备故障处理 心电监护常见故障的处理 (一)报警显示导联脱落 1.故障原因(1)电极脱落;(2)导联线与电极连接脱落;(3)干线与导联线脱落,干线与主机端口脱落;(4)导联线内导丝断裂。 2.故障排除方法(1)更换电极,力求做好电极放置部位皮肤的清洁,必要时先用酒精去除皮肤上的油脂汗迹。(2)压力环稳定性。(3)检查各连接处是否连接良好。 (二)ECG基线游走不定 1.故障原因间断性的常由电极、拉线、电线连接不良造成,连续性游走常由呼吸费力造成。 2.故障排除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查找原因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必要时更换电极片。 (三)心电图人为干扰 1.故障原因可由患者肌肉移动等人为干扰造成6OHz以上高频噪音等引起。2.故障排除方法尽量解除患者身体不适,保持环境舒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四)有心电图未显示心率 2.妨碍排除方法先检查心率起原是PLETH还是ECG,再有针对性检查妨碍起原,根据病情调节心率报警界限。 (五)误报警的出现 1.故障原因(1)由于各参数上、下界限调整不合适;(2)由于外界干扰或肌肉震颤误报不规则心律;(3)电极片过敏者,由于人为刺激,电极片周围,屏幕上出现形似室颤而误报。 2.故障排除方法(1)密切观察病情;(2)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节高低限报警值。(六)呼吸参数异常或“-?——”显示1.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极放置欠妥当或电极脱落等。 2.故障排除方法应检查电极放置是否妥当、是否脱落。 (七)无创血压泵超时 1.妨碍原因常因为患者移动、袖带放置不正确,袖带充气超过一般时间或检测到漏气等因素形成。 2.妨碍排除方法检查袖带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气,更换优秀的袖带或讨论,如无漏气则重新放置袖带于正确位置。 (八)只有泵充气无血压值 1.妨碍原因检查监护仪所用的模式,是成人模式还是儿童模式。

心电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心电监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心电监护是应用心电监护仪长时间显示和记录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但是心电监测必须操作精细,不恰当的技术操作会导致对心电图的错误解释及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我院心内科CCU于2000年11月购入并应用的是Marquette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Eagle 3000型床旁有线监测仪,并与中心监测台联网的监护仪,使用至2006年11月止,共监护了约2 500例患者,发现监护仪显示的图像和各项参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将影响心率、心律显示准确的因素分析如下: 1影响因素 1.1电极接触不良或脱落:显示于监护仪屏幕上的心电图信息的品质直接取决于从电极上接收的电信号的品质。因此,电极接触不良或脱落直接影响监护仪屏幕上心电图的准确性。电极质量问题,电极与皮肤间导电糊不足以及皮肤表面的毛发,过多的油性残余及死皮细胞,皮肤过度的松弛都将影响电极与皮肤的紧密结合。而对于持续心电监护的患者,常常由于活动等原因造成电极松动或脱落。诸如上述种种因素,在显示屏上会出现各种紊乱的干扰波,易与心律失常相混淆。 1.2患者的躯体活动:在正常情况下,监护仪所显示的心率、心律一般都比较准确,但在患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时可引起心电图基线不稳、毛糙,干扰过大。而体位改变及上肢活动产生的干扰波是误判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此时,监护仪显示的图像波形紊乱,心率计数准确性差。在使用监护仪过程中观察发现,当干扰波被监护仪感知时,显示的心率计数高于实际心率;而当基线下移,监护仪不能感知某些心室波时,显示的心率计数则低于实际心率。此外,心电图上紊乱的波形常被感知为室速、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触发报警系统,引起报警。此时,需认真观察,仔细鉴别。 1.3监护仪的性能及干扰问题:心电信号是一种相对微弱的电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各厂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充分考虑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抗干扰能力,因此监护仪可以自行去除主要来自于仪器使用的交流电网的工频干扰和患者平静呼吸引起的心电信号的低漂移干扰。但当仪器老化,性能故障或由于室内湿度过大时均可导致仪器上述抗干扰能力下降,可使心电图波形变得模糊不清,基线毛糙,造成图形记录不良,产生伪差(非心脏激动而发生于心电图上的改变),给诊断带来困难。此外,分析系统软件设计的局限性使心电监护仪不可能将所有的心律失常检出,及完全识别干扰造成的假性心律失常。 1.4仪器感知功能异常:当监护仪的感知功能异常时,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