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知识点(按章节)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期末复习资料1. 热固性塑料经加热后可以反复塑造成型。
(×)2. 在注射成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
(√)3. 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其流动性不同,同一种塑料流动性是相同的。
(×)4. 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较厚处,以利于塑料熔体填充及补料。
(√)5.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6. 牵引比是指牵出速度和挤出速度的比值,其值必须大于或等于1。
(√)1.热塑性塑料在受热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物理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2.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影响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参数。
3.塑料对水分的亲疏程度称为 吸湿性 。
4.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后处理,常进行退火处理和调湿处理。
5.螺纹型芯和螺纹型环是分别用来成形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活动镶件。
6.注射模的浇注系统一般由 主流道 、 分流道 、浇口 和 冷料穴 等四部分组成。
7.合模导向机构主要有 导柱、导套导向 和 锥面定位 两种形式。
8.常用的推出零件有 推杆 、 推管 和 推件板 。
1.以下几幅图中为多型腔平衡设计的是(A )2.以下是三种浇口的图形,其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B )A 1环形浇口;2侧浇口;3点浇口B 1侧浇口;2潜伏浇口;3轮辐浇口C 1环形浇口;2潜伏浇口;3轮辐浇口3.试分析下图两种分型面的选择对塑件的外观质量的影响答:选择分型面时应避免对塑件的外观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考虑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飞边是否容易清除。
如图a 所示,圆弧处产生的飞边不易清除,即使清除后也会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且模具的动、定模加工都很困难;如图b 所示,产生的飞边易清除,飞边清除后也不会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而且模具的动、定模加工相对容易些。
CB A 3 2 1(a) (b)1.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区别?答:高分子和低分子显著区别表现在:(1)一个分子所包含的原子个数,低分子含有几个到几百个,高分子含有几千个到几百万个;(2)相对分子量,低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从几到几百,高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从几万到上千万;(3)分子长度,低分子的分子长度很小很小,高分子的分子长度可达到几微米。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考试复习提纲
1.塑料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特点及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
2.热塑性塑料的三种物理聚集状态是什么?
4.基本概念:结晶、取向、降解、交联。
5.塑料成型工艺特性:收缩性、流动性、相容性、
吸湿性等。
6.塑件上通孔的三种成型方法及各自特点。
7.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8.注射生产的几个阶段。
9.型腔数目的确定。
10.模具图上分型面的标示方法?
11.基本概念:普通浇注系统、热流道浇注系统。
12.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各自作用。
13.排气槽大小与塑料流动性的关系。
14.注射模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平均值法)。
15.读图:注射模标准模架的组成。
16.注射模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证注射模合模的方向性?
17.影响脱模力大小的因素。
18.简单脱模机构的类型。
19.读图: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
20.注射模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1.1、高分子聚合物的形成1.1.2、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1.1.3、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力学状态及加工适应性1.2.4、聚合物熔体的充型流动1.3.2、聚合物的结晶1.4.1、聚合物降解1.5.1、塑料的组成1.5.2、塑料的分类1.5.3、塑料的性能与用途1.6.1、收缩性1.6.2流动性1.6.3所料的其他工艺性能1.1.1、高分子聚合物的形成将低分子化合物单体转变成高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聚合反应1.1.2、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1、聚合物的长链结构组成聚合物的高分子成链状结构,其链状结构有以下三种类型:(1)线型高分子(2)支链型高分子(3)体型高分子2、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长链结构是决定聚合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而聚集态结构是决定聚合物本体性质的主要因素高分子材料的聚集状态有晶态(分子链在空间规则排列)、部分晶态(分子链在空间部分规则排列)和非晶态(分子链在空间无规则排列,亦称玻璃态)三种1.1.3、高分子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力学状态及加工适应性由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且分子结构的连续性,所以它们的聚集状态是在不同的热力条件下呈现出独特的三态。
例如对于非晶态线型高聚物而言,分别是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对于晶体线型高聚物而言,分别是结晶态、高弹态和粘流态1.2.4、聚合物熔体的充型流动充型是指高温聚合物熔体在注射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流到和浇口后在低温型腔内流动和成型的过程。
模具结构和注射工艺参数等因素都会影响聚合物熔体充型流动。
充型流动是否连续和平稳,将直接影响到塑件的表面质量、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1、浇口的型腔对熔体充型流动的影响(1)浇口的横截面高度和型腔的深度相差很大当塑件熔体从一个小的浇口进入一个较深的型腔时,容易产生喷射现象。
受离模膨胀的影响,高速充型的熔体很不稳,熔体表面粗糙且容易破裂,即使不发生破裂,先喷射的熔体也会因为速度的减慢而阻碍后面的熔体的流动,在型腔内形成蛇形,从而在塑件成型后产生波纹痕迹或表面瑕疵(2)浇口的横截面高度和型腔的深度相差不大当塑件的壁厚不太厚,且浇口的横截面高度与之相差不大时,熔体将以中速充型,熔体通过浇口后一般不会发生喷射流动,适当地降低注射速度,提高熔体的注射温度和模温,熔体进入型腔后则会以一种比较平稳的扩展性运动流动(3)浇口的横截面高度和型腔的深度接近当塑件的壁厚很小,且浇口的横截面高度与之接近时,熔体一般不会发生喷射流动的现象,所以在浇口条件适当时,熔体能以低速平稳的扩展流动充型2、扩张流动充与熔体接恨当熔体在型腔中流动的过程中遇到型芯和嵌件等障碍物时,则熔膜将被分成两股,最终在两股料流的汇合处产生熔接痕。
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再加入用来改善其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制成的。
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可以利用模具成形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件。
1.树脂(主要为合成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它联系和胶粘着塑料中的其它一切组成分,并决定塑料的类型和性能。
塑料之所以具有流动性,就是树脂赋予的。
2.填充剂是塑料中另一重要的但并非必要的成分。
它在塑料中既有增量(降低塑料的成本)作用,又有改性作用,对塑料的推广和应用起了促进作用。
填充剂的种类如下。
粉状填充剂:木粉、纸浆、大理石粉、滑石粉、云母粉、石棉粉、高岭土、石墨、金属粉等等;纤维状填充剂:棉花、亚麻、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炭纤维、硼纤维、金属须等等;层状填充剂:纸张、棉布、石棉布、玻璃布、木片等等。
3.增塑剂常用的有甲酸脂类、磷酸脂类和氯化石蜡。
4.稳定剂提高树脂在热、光、氧和霉菌等外界因素作用时的稳定性,阻缓塑料变质。
常用的有硬脂酸盐、铅的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等等。
5.润滑剂其目的是改进塑料流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流体对设备和模具的摩擦、粘附,降低塑件表面粗糙度。
常用的有硬脂酸及其盐类。
6.着色剂无机颜料、无机颜料、染料。
7.固化剂使树脂具有体型网状结构,成为较坚硬和稳定的塑料制件。
常用的有六亚甲基四胺、乙二胺等等。
另外还有为特殊需要加的添加剂,如:发泡剂、阻燃剂、防静电剂、导电剂、导磁剂等等。
常用塑料1.聚乙烯(PE) 无毒、无味、成乳白色,耐热、绝缘性好,有一定机械强度但不太高,表面硬度差。
主要用途:塑料管、塑料板、、塑料薄膜、软管、塑料瓶、绝缘零件、包覆电缆、承载不高的齿轮、轴承等等。
2.聚丙烯(PP)无色、无味、无毒,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外观似聚乙烯但比它更透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硬度、弹性都比聚乙烯好,但在氧、光、热的作用下极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防老化剂。
主要用途:做各种机械零件、水、蒸汽、各种酸减等的输送管道等等。
3.聚氯乙稀(PVC)插座、插头、凉鞋、雨衣、人造革等等。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知识点(按章节)第一章、绪论1、本门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掌握知识点:工艺对象及产品、工艺依、工艺设备、工艺装备。
2、塑料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3、模具、塑料模具的概念、特点4、塑料分类、塑料工业5、塑料成型按成型过程中物理状态不同分为几种方法6、塑件生产的三大重要因素:模塑成型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先进的模具第二章塑料成型理论基础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式及热力学性能2、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3、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4、聚合物流动中的弹性行为有那些:入口效应、离模膨胀效、失稳流动与溶体破裂5、聚合物的结晶与取向及取向分类6、聚合物的降解定义及分类7、聚合物的交联作用8、塑料、树脂的概念及分类,高聚物分子结构的特点9、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10、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的的流动性检测方法?第三章塑件结构工艺性设计11、塑件的工艺性概念,塑件工艺性设计内容及特点2、设计塑件应考虑的因素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的主要内容4、塑件的尺寸精度概念及影响因素,如何规定(尺寸分类、公差标注方法)5、塑件形状的成型准则6、塑件的壁厚设计时的基本原则,为何要限制最小壁厚7、加强筋的作用、设计要点8、脱模斜度的作用、添加方法9、塑件圆角的作用、塑件上孔的设置要求、塑件上的通孔的成型方法10、塑件上的标记、符号和文字的三种不同的形式11、塑件上螺纹的三种形式12、塑件中镶入嵌件的目的,常见的嵌件的形式13、带嵌件的塑件的设计要点第三章塑料成型工艺2一、注射成型工艺1、注射成型原理2、成型设备分类3、注射机的主要作用,注射机按塑化方式分为几类、按外形如何分类,各自有何特点4、柱塞式注射机有何缺点、螺杆式注射机有何特点5、注射成型工艺过程6、注射成型工艺条件7、注射成型温度应控制那些,如何控制8、卧式注射机的特点9、注射机的开合模系统一般有那些类型10、注射机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11、注射模安装固定方法及特点,国产注射机的推出装置有几种二、压缩成型工艺1、压缩成型原理、工艺过程及特点、应用2、模压设备作用3、压缩模塑工艺条件4、压缩模分类三、压注模塑成型工艺1、塑料压注模塑的原理、工艺条件2、压注成型特点四、挤出模塑成型工艺1、挤出成型原理2、挤出成型设备、挤出成型工艺过程3、挤出成型工艺条件五、气动成型(气辅成型)1、气辅成型原理、分类2、吹塑成型分类及特点3、真空成型工艺原理、分类、工艺过程及特点4、压缩空气成型原、分类5、压缩空气成型模具与真空成型模具比较第四章注射模具基本结构及设计1、注射模的五种分类,注射模的结构组成2、注射模的组成根据各零件所起作用细分3、注射模典型结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4、典型模具的主要组成系统5、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特点6、注射模具主要零部件名称及定义7、三板模与两板模结构上有什么区别?8、分型面概念及其基本形式9、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10、浇注系统的概念与作用11、浇注系统的组成、分类12、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3、主流道分类及设计要点(设计依据、尺寸、形状、精度)14、分流道的设计要点(形状、布置)15、浇口的作用、常用的浇口形式(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16、设计浇口的位置时应注意几点17、冷料井作用18、常用的拉料杆形式19、排溢系统、引气作用,常见的引气形式20、模具零件如何分类21、成型零部件定义及要求?通常包括那些零件22、凹模的结构类型、型芯的结构类型23、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分类及计算公式应用24、影响塑料制品尺寸精度的因素25、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如何取值、成型收缩率选取26、何为溢料值27、合模导向机构作用、类型28、导柱、导套的典型结构及设计要求(材料、尺寸、精度、配合、数量)29、导套类型30、锥面定位机构应用、设计要点、特点31、推出机构作用、结构组成及类型32、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33、推出力(脱模力)就是脱模机构使塑件脱模所需的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 热塑性:加热熔化成型后可以重新再次加热熔化成型。
2 热固性:加工成型后不能再受热熔化。
3 结晶: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形成晶体的过程。
4 降解:通常把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的现象称为降解。
5 交联反应:是指生物分子活泼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结合和分子联结6 脆化温度:以具有一定能量的冲锤冲击试样时,当试样开裂几率达到50%时的温度称脆化温度。
7 玻璃化温度:加热时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临界温度。
8 粘流温度:加热时聚合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粘流态的临界温度。
9 热分解温度:指高温聚合物与氧气接触后,产生可燃性的低分子物质以及挥发性低分子物质气体的现象。
10 熔点:物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11 塑料: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12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熔融、冷却硬化定型的塑料。
13 热固性塑料是指初次受热到一定温度时能软化熔融,可塑制成型,继续加热或加入固化剂后即硬化定型的塑料。
14 收缩性是指成型加工所得的塑料制品,其尺寸总是小于常温下的模具成型尺寸。
15 流动性是指成型加工时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充满模腔各个部分的能力。
16 相容性: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塑料,在熔融状态不产生相分离现象的能力。
17 吸湿性:是指塑料对水分的亲疏程度.18 热敏性:是指某些热稳定性差的塑料,在高温下受热时间较长或浇口截面过小及剪切作用大时,料温增高就易发生变色、降解、分解的倾向。
19 比容:是成型加工前单位重量的松散塑料所站的体积。
20 压缩率:指成型加工前的塑料体积和塑料制品体积之比。
21 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是将注射苏建在定温的加热液体介质或热空气循环烘箱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22 调湿处理:将聚酰胺类的制品放入热水或热溶液中的处理方法。
23 塑化压力23 塑化压力:塑化压力又称背压,是指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头部熔料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1学习与复习思考题绪论1.塑料的概念塑料是一种以合成或者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要紧成分,加入或者不加入填料与添加剂等辅助成分,经加工而形成塑性的材料,或者固化交联形成刚性的材料。
2.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四大工业材料是什么。
钢铁、木材、高分子材料、无机盐材料3.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三大高分子材料是什么?橡胶、塑料、化学纤维塑料成型基础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能1.树脂与塑料有什么区别塑料的要紧成分是树脂(高分子聚合物)。
2.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构成。
高分子聚合物:由成千上万的原子,要紧以共价键相连接起来的大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3.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性质有何不一致。
线型聚合物——热塑性塑料体型聚合物——热固性塑料1.线型聚合物的物理特性:具有弹性与塑性,在适当的溶剂中能够溶解,当温度升高时则软化至熔化状态而流淌,且这种特性在聚合物成型前、成型后都存在,因而能够反复成型。
2.体型聚合物的物理特性:脆性大、弹性较高与塑性很低,成型前是可溶与可熔的,而一经硬化(化学交联反应),就成为不溶不熔的固体,即使在再高的温度下(甚至被烧焦碳化)也不可能软化。
4.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性质有何不一致。
1无定形聚合物的结构:其分子排列是杂乱无章的、相互穿插交缠的。
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无定形聚合物的质点排列不是完全无序的,而是大距离范围内无序,小距离范围内有序,即“远程无序,近程有序”。
2体型聚合物:由于分子链间存在大量交联,分子链难以作有序排列,因此绝大部分是无定形聚合物。
5.无定性聚合物的三种物理状态,与四个对应的温度,对我们在使用与成型塑料制品时有何指导意义。
三种物理状态1.玻璃态:温度较低(低于θg温度)时,曲线基本上是水平的,变形程度小而且是可逆流的,但弹性模量较高,聚合物处于一种刚性状态,表现为玻璃态。
物体受力变形符合虎克定律,应变与应力成正比。
第 0 章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填空1.注射模塑工艺包括成型前的准备、注射、后处理等工作。
2.注射模塑过程需要需要控制的压力有塑化压力和注射压力。
3.注射时,模具型腔充满之后,需要一定的保压时间。
4.产生内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射及补料时的剪切应力。
5.根据塑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塑件需进行后处理,常进行退火和调试处理。
6.内应力易导致制品开裂和翘曲、弯曲、扭曲等变形,使不能获得合格制品。
7.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充满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
8.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喷嘴和模具温度。
9.制品脱模后在推杆顶出位置和制品的相应外表面上辉出现发白现象,此称为应力发白。
10.注射成型是熔体充型与冷却过程可分为充模、压实、倒流和冻结冷却四个阶段。
11.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
12.注射模塑工艺的条件是压力、温度和时间。
13.注塑机在注射成型前,当注塑机料筒中残存塑料与将要使用的塑料不同或颜色不同时,要进行清洗料筒。
清洗的方法有换料清洗和清洗剂清洗。
备上的安装方式为移动式模具、固定式模具、半固定式模具;按型腔数目分为单型腔模具、多型腔模具。
14.塑件的形状应利于其脱出模具,塑件测向应尽量避免设置凹凸结构或侧孔。
15.多数塑料的弹性模量和强度较低,受力时容易变形和破坏。
16.设计底部的加强筋的高度应至少低于支撑面0.5mm。
17.塑料制品的总体尺寸主要受到塑料流动性的限制。
18.在表面质量要求中,除了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外,对于表面光泽性、色彩均匀性、云纹、冷疤、表面缩陷程度、熔结痕、毛刺、拼接缝及推杆痕迹等缺陷均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1.问答1.阐述螺杆式注射机注射成型原理。
答:螺杆式注射机注射成型原理如下:颗粒状或粉状塑料经料斗加入到外部安装有电加热圈的料筒内,颗粒状或粉状的塑料在螺杆的作用下边塑料化边向前移动,欲塑着的塑料在转动螺杆作用下通过其螺旋槽输送至料筒前端的喷嘴附近;螺杆的转动使塑料进一步塑化,料温在剪切摩檫热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塑料得以均匀塑化。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问题1:从制造的角度看,如何做到价廉物美??批量生产问题2:如何实行批量生产??靠模具问题3:什么是模具?就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回去激活成型或激活加工具备一定形状和尺寸制件的工具;可多次使用,适应大批量生产;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
模具的种类依据工艺特点和所加工的材料对象的相同,模具可以分成相同的种类:切削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冲模塑料模四、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1.模具整体水平继续向大型、精密、复合方向发展;2.创新依然是我国模具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3.模具信息化不断突破;4.模具企业由生产型已经开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5.模具产业集群优势突显。
塑料成型制品的定义塑料成型制品是以塑料为主要结构材料经成型加工获得的制品,又称塑料制件,简称塑件塑料成型加工的定义?(见到课本p3)六、塑料模具技术发展趋势模具产品不断向着繁杂、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方向发展,模具工业逐渐沦为技术密集、设备一流,管理科学的行业。
第二章:塑料成型技术基础树脂就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特点就是并无显著的熔点,熔化后逐渐软化,可溶解于有机熔剂,不熔化于水。
天然树脂合成树脂……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线型、带支链线型及体型三种形式按分子排列的几何特点,可将聚合物的分子排列聚集态分为两种:结晶型聚合物和无定形聚合物。
塑料的共同组成:1合成树脂(主要成分;起至导电促进作用,也叫做粘料;同意了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2添加剂(提升聚合物的工艺性能、使用性能或减少成)本。
3(见到ppt第9页)增塑剂,稳定剂,固化剂,充填剂,着色剂。
塑料的特性1.质量轻;2.电气绝缘性能够不好;3.比强度比刚度高;4.化学稳定性能好;5.对酸、耐磨性能优良,减震消音性不好;6.热传导率为高;7.有些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8.较好的成型加工性,可以冲压性,可以电镀性和着色能力;9.采用温度范围狭窄、精度不及金属件低。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知识点(按章节)
第一章、绪论
1、本门课程研究的中心内容、掌握知识点:工艺对象及产品、工艺依、工艺设备、工艺装备。
2、塑料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
3、模具、塑料模具的概念、特点
4、塑料分类、塑料工业
5、塑料成型按成型过程中物理状态不同分为几种方法
6、塑件生产的三大重要因素:模塑成型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先进的模具
第二章塑料成型理论基础
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式及热力学性能
2、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
3、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
4、聚合物流动中的弹性行为有那些:入口效应、离模膨胀效、失稳流动与溶体破裂
5、聚合物的结晶与取向及取向分类
6、聚合物的降解定义及分类
7、聚合物的交联作用
8、塑料、树脂的概念及分类,高聚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9、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哪些?
10、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的的流动性检测方法?
第三章塑件结构工艺性设计1
1、塑件的工艺性概念,塑件工艺性设计内容及特点
2、设计塑件应考虑的因素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4、塑件的尺寸精度概念及影响因素,如何规定(尺寸分类、公差标注方法)
5、塑件形状的成型准则
6、塑件的壁厚设计时的基本原则,为何要限制最小壁厚
7、加强筋的作用、设计要点
8、脱模斜度的作用、添加方法
9、塑件圆角的作用、塑件上孔的设置要求、塑件上的通孔的成型方法
10、塑件上的标记、符号和文字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11、塑件上螺纹的三种形式
12、塑件中镶入嵌件的目的,常见的嵌件的形式
13、带嵌件的塑件的设计要点
第三章塑料成型工艺2
一、注射成型工艺
1、注射成型原理
2、成型设备分类
3、注射机的主要作用,注射机按塑化方式分为几类、按外形如何分类,各自有何特点
4、柱塞式注射机有何缺点、螺杆式注射机有何特点
5、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6、注射成型工艺条件
7、注射成型温度应控制那些,如何控制
8、卧式注射机的特点
9、注射机的开合模系统一般有那些类型
10、注射机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
11、注射模安装固定方法及特点,国产注射机的推出装置有几种
二、压缩成型工艺
1、压缩成型原理、工艺过程及特点、应用
2、模压设备作用
3、压缩模塑工艺条件
4、压缩模分类
三、压注模塑成型工艺
1、塑料压注模塑的原理、工艺条件
2、压注成型特点
四、挤出模塑成型工艺
1、挤出成型原理
2、挤出成型设备、挤出成型工艺过程
3、挤出成型工艺条件
五、气动成型(气辅成型)
1、气辅成型原理、分类
2、吹塑成型分类及特点
3、真空成型工艺原理、分类、工艺过程及特点
4、压缩空气成型原、分类
5、压缩空气成型模具与真空成型模具比较
第四章注射模具基本结构及设计
1、注射模的五种分类,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2、注射模的组成根据各零件所起作用细分
3、注射模典型结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
4、典型模具的主要组成系统
5、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特点
6、注射模具主要零部件名称及定义
7、三板模与两板模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8、分型面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9、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
10、浇注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11、浇注系统的组成、分类
12、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3、主流道分类及设计要点(设计依据、尺寸、形状、精度)
14、分流道的设计要点(形状、布置)
15、浇口的作用、常用的浇口形式(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
16、设计浇口的位置时应注意几点
17、冷料井作用
18、常用的拉料杆形式
19、排溢系统、引气作用,常见的引气形式
20、模具零件如何分类
21、成型零部件定义及要求?通常包括那些零件
22、凹模的结构类型、型芯的结构类型
23、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分类及计算公式应用
24、影响塑料制品尺寸精度的因素
25、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如何取值、成型收缩率选取
26、何为溢料值
27、合模导向机构作用、类型
28、导柱、导套的典型结构及设计要求(材料、尺寸、精度、配合、数量)
29、导套类型
30、锥面定位机构应用、设计要点、特点
31、推出机构作用、结构组成及类型
32、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33、推出力(脱模力)就是脱模机构使塑件脱模所需的力。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力
34、间单推出机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场合
35、推杆的位置设置、推杆的固定及配合
36、推出导向作用
37、何为二次推出机构,其目的是什么
38、侧抽芯注射模脱出塑件的运动有哪两种情况
39、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
40、斜导孔与斜导柱之间为何留有间隙
41、滑块的导滑长度有何要求
42、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为何一定要设计定位装置
43、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干涉现象及解决方法
45、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应用形式
46、斜导柱倾斜角与楔紧块楔紧角的关系
47、设置温度调节系统的目的
48、冷却通道设计原则
49、标准模架的组成、中小型模架的周界尺寸范围、中小型模架基本型有几种
50、标准模架的选用要点
51、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如何选择
52、对模具材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