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1 MB
- 文档页数:10
2017年12月浙江省重点中学期末热身联考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二、选择题II (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三、非选择题17.(每空1分,共5分)(1)①C ②4.14±0.02cm 1.07±0.02m/s(2)①天平 ②D18. (每空1分,共5分)(1)②(2)较小(3)①见连线图②作图见解析, 0.33±0.03Ω19.(9分)(1)BC 段:mgsin 370-umgcos 370=0 1分得u =0. 75 1分(2)AB 段:ma 1=mgsin 530-umgcos 530 1分v B 2=2a 1S AB 1分v B =14m/s 1分(3)AB 段114B v t S a == 1分 第18题图丙第18题图丁BC 段22BCBS t S v == 1分CD 段ma 3=umgS a v t B87.1==33 1分t=t 1+t 2+t 3=7.87S 1分20.(12分)(1)在C 点:N C -mg =12R mv c2分得:v c= 1分(2)A 到C2011(sin 600.5)2c mv mg l R =+-10.1()3mg l R π+ 2分 得:l =45.7m 1分(3)C 到Q221Q mv -221c mv = -1213420.1()3333mg R R R R ππππ+++-mg (0.5R 1+0.5R 3)2分 能通过达Q 点,也就是说v Q >0 这时R 3<18.33m 2分在Q 点对轨道有向下的压力,则23Qmv mg R < 这时R 3>10m2分21. (4分) (1)14.3mm 1分(2)76.20±0.02cm 1分(3)AB (选全2分,漏选1分,错选不得分)22. (10分) (1)02E Blv V == 1分0.2EI A R r ==+ 1分方向F 到E 1分(2)1mv -0mv = -ft -Bql 1分Blxq R r =+ 1分v 1=1m/s 1分(3)2112mv -2012mv =W 安 - fx 1分Q= -W 安 1分0.156R RQQ J R r ==+ 2分23.(10分)(1)eU mv =212 1分 d d eB mv r <33== 1分 d πr πl 33== 1分 (2)要使粒子打在y 屏上,则半径r<d ,即md eB U 2<22 1分 T T md eB m d eB m d eB m d eB t y 32=6_326_2=Δ22222222 1分 所以一个周期内打在y 的粒子占比为66.7% 1分(3)分析可知,只有当md eB U 2≥22时,即r ≥d ,粒子才能打到x 屏上 1分 当md eB U 2=22时,r =d ,此时打在x 屏上的坐标为x 1=2d 1分 当md eB U 32=22时,d r 332=,此时打在x 屏上的坐标为d d x 332+2=2 1分 x屏上的亮线长度为△x =x 2-x 1= d 332 1分。
宁波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高速公路收费站都设有“ETC”通道(即不停车收费通道),设ETC车道是笔直的,由于有限速,汽车通过时一般是先减速至某一限定速度,然后匀速通过电子收费区,再加速驶离(将减速和加速过程都看作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设汽车开始减速的时刻t=0,下列四幅图能与汽车通过ETC 的运动情况大致吻合的是:A.B.C.D.2.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放置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I1和I2,且I1>I2;有一电流元IL与两导线均平行,且处于两导线的对称面上,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元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一定竖直向下B.电流元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一定水平向右C.要使电流元平衡,可在电流元正上方某位置加一同向通电导线D.如果电流元在所处位置受的安培力为F,则两导线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F IL3.安培曾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地轴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现代研究发现:地球的表面层带有多余的电荷,地球自转的速度在变慢。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带有多余的正电荷,地球的磁场将变弱B.地球表面带有多余的正电荷,地球的磁场将变强C.地球表面带有多余的负电荷,地球的磁场将变弱D.地球表面带有多余的负电荷,地球的磁场将变强4.自然界的电、磁现象和热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揭示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并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D.库仑设计了电荷扭秤实验,并总结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库仑定律”5.如图,△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家国同构B.神权统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2.“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是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的一句评价性的话。
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要害在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3.下列关于两汉“刺史”与“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武帝时设刺史②刺史最初主要监察地方政治③该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④州在东汉后期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通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5.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6.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
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
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珠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说明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7.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
”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C.符合当时的国情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的过程。
18-18年上学期高三物理终结性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波速的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是介质质点振动的速度B.质点振动的频率越高,波速越大C.质点振动的振幅越大,波速越大D.波速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与波的频率、振幅无关答案:D2.2002年4月2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武汉上空的太阳周围环绕一道“美丽的光环”,这是太阳的“日晕”现象.这种现象A.属于太阳光的衍射B.属于太阳光的干涉C.属于太阳光的折射D.属于小孔成像答案:C3.平行厚玻璃板放在空气中,一束复色光从玻璃板下表面斜向上射出,变成a、b两束单色光,如图1所示.比较a、b两束单色光,则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C.a光的波长较长D.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答案:D4.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带电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幸好地球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射线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粒子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来(如图2所示,地球由西向东转,虚线表示地球自转轴,上方为地理北极),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它将向什么方向偏转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答案:A5.星光闪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于此种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星球在发光时本来就是间断性进行的B.是由于大气的密度随时间不断变化引起的C.是由于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不同而形成的D.是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引起的 答案:B6.光子有能量,也有动量p =h ,也遵守有关动量的规律.如图3所示,真空中有一“∞”字形装置可绕通过横杆中点的竖直轴OO ′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其中左边是圆形黑纸片,右边是和左边大小、质量相同的圆形白纸片.当用平行白光垂直照射这两个圆面时,下列关于此装置开始时转动情况(俯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O'图3 A.顺时针方向转动 B.逆时针方向转动 C.都有可能 D.不会转动答案:B7.一条光线通过在水中的球形空气泡,表示出射光线的可能光线是图4中的abcd图4 A.a B.b C.c D.d 解析:空气泡相对于水为是光疏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判断A 正确. 答案:A8.如图5所示,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图5答案:C9.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6328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β裂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镍63的裂变方程是6328Ni→01-e+6327CuB.镍63的裂变方程是6428Ni→01-e+6429Cu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到铜片解析:镍63和铜片作为电池两极,由于镍63发生β衰变释放电子给铜片,故在电池内部电子由镍63移到铜片,镍63应为电池的正极.答案:C10.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子结构学说.图6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cddOA BC D图6答案:D11.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辐射波长为λ1的光子;若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 时,则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A.辐射波长为λ1-λ2的光子B.辐射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C.吸收波长为λ1-λ2的光子D.吸收波长为2121λλλλ-的光子解析:由λ1>λ2可知,E AB<E BC,由C到A应吸收光子.由hν=hν2-hν1可得,λ1=21λ-11λ,即λ=2121λλλλ-.答案:D12.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原计划的铱卫星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 的太空轨道上建立的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系,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列与化学元素铱原子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图景类似,所以简称为铱星系统.自然界中有两种铱的同位素,质量分别为191和193,则A.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191∶193B.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57∶58C.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191∶193D.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57∶58解析:铱原子核外有77个电子,说明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77,则两同位素的中子数分别为124和126,即中子数之比为124∶126=57∶58,同位素的质子数是相同的.故应选B.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问题,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核能的开发与和平利用,其中可控热核反应向人类展示了诱人的前景.热核反应比相同数量的核子发生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要大好几倍,同时所造成的污染也要轻得多,而且可用于热核反应的氘(21H )在海水中的总含量非常丰富,所以一旦可控热核反应能够达到实用,便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1)热核反应中的一种反应是1个氘核和1个氚核(31H )聚变为一个氦核(42He ).请完成这个核反应方程式:21H +31H →42He +________+能量.(2)若氘核的质量为2.0141 u ,氚核的质量为3.0161 u ,中子质量为1.0187 u ,氦核的质量为4.0026 u ,其中u 是原子质量单位.已知1 u 相当于931 MeV 的能量,则上述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 MeV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10n (2)17.614.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BC ,有一束单色光以45°的入射角射到AB 界面,折射角是30°,如图7所示.折射光线在AC 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那么该三棱镜的顶角A =______.C4530oo解析:由折射率定义得n =︒︒30sin 45sin =2,临界角C =45°,∠A =180°-45°-120° =15°.答案:15°15.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分析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14C 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可能放出α粒子或电子或正电子.所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8所示(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与电场强度E 垂直,a 、b 均表示长度).则Ea2ab 4bv v 1 2①②图8(1)14C 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是______.(2)14C 发生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的运动轨迹是______(填①或②). (3)14C 的衰变方程是______________.(4)简要推导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能之比.解析:放出的粒子和反冲核在匀强电场中都做类平抛运动.设放出粒子的电荷量为q 1,质量为m 1,反冲核的电荷量为q 2,质量为m 2,由平抛运动规律得:4b =Eq 1t 2/2m 1 b =v 1t 2a =Eq 2t 2/2m 2 a =v 2t 由以上各式得 m 1v 1=Eq 1t /8 m 2v 2=Eq 2t /4 由于14C 衰变的过程中动量守恒p =m 1v 1=m 2v 2可得q 1=2q 2.根据电荷守恒q 1+q 2=6e ,所以q 1=4e q 2=2e 可见:14C 衰变时放出的是α粒子;②是α粒子的运动径迹,14C 衰变方程为146C →42He +104Be衰变后瞬间动能为E k =mv 2/2=p 2/2m 则有E k1/E k2=m 2/m 1=10/4=5∶2.答案:(1)α粒子 (2)② (3)146C →42He +104Be (4)5∶216.如图9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 以入射角θ照射液面,反射光OB 射到水平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转换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的高度.如果发现光点在屏上移动了Δs 的距离,射到B ′点,则液面的变化是________.θAB B N'图9 解析:液面发生变化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均不变,由反射定律可以作出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据图可以看出,液面应下降,据几何关系有tan θ=hs ∆21则h =θtan 2s∆. 答案:下降θtan 2s∆ 三、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2分)已知红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750 nm ,以60°入射角射入玻璃后的折射角为30°,求此红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波长和波速.解析:由折射率公式得n =sin60°/sin30°=3红光在玻璃中的频率等于在真空中的频率 f =λc=9810750103-⨯⨯Hz =4×1014 Hz 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为λ=λ0/n =750/3 nm ≈433 nm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 =nc=3×118/3 m/s ≈1.73×118 m/s. 答案:4×1014 Hz 433 nm 1.73×118 m/s18.(10分)如下一系列核反应是在恒星内部发生的 p +126C →137N 137N →136C +e ++νp +136C →147Np +147N →158O 158O →157N +e ++νp +157N →126C +α其中p 为质子,α为α粒子,e +为正电子,ν为一种中微子.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 p =1.672648×10-27 kg ,α粒子的质量为m α=6.644929×10-27 kg ,正电子的质量为m e =9.11×10-31 kg ,中微子质量可忽略不计,真空中的光速c =3.00×118 m/s.试计算该系列核反应完成后释放的能量.解析:为求出系列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将题中所给的诸核反应方程左右两侧分别相加,消去两侧相同的项,系列反应最终等效为4p →α+2e ++2ν设反应后释放的能量为Q ,根据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得 4m p c 2=m αc 2+2m e c 2+Q代入数值可得Q =3.95×10-12J.答案:3.95×10-12 J19.(14分)设有钚核23994Pu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当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α粒子后,衰变成一个铀核,同时放出能量为E =1.44×10-14J 的光子.v α图10(1)写出核衰变方程.(2)若不计光子的动量,求α粒子与铀核在磁场中回转半径之比R α∶R U ,并在图10中画出它们的轨迹示意图.(3)若不计光子动量,求α粒子动能是多少焦耳?已知钚核、铀核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238.9997 u 、234.9935 u 和4.0015 u ,1 u =1.66×10-27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23994Pu →23592U +42He.① (2)不计光子动量的损失,衰变前后系统的动量守恒m αv α-m U v U =0②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有qvB =m R v 2得R =qB mv③ 所以U R R α=αU U U q v m q v m αα=αU q q =146④运行轨迹如下图所示.v α(3)由质能联系方程得衰变时放出的总能量ΔE =Δmc 2=[238.9997-(234.9935+4.0015)]×1.66×10-27×(3×118)2 J=7.02×10-13 J =4.36 MeV 据能量守恒ΔE =E k α+E kU +E ⑤由动能定义式及②式可得k U k αE E =αU m m =4235 ⑥④⑤联立得αk E =4235235+(ΔE -E )=239235×(7.02×10-13-1.44×10-14)J=6.73×10-13 J (=4.19 MeV ). 答案:(1)23994Pu →23592U +42He (2)46∶1 图略(3)6.73×10-13J (或4.19 MeV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宁波市高三期末“十校联考”物理试题卷一、选择题Ⅰ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功B.电势C.磁通量D.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详解】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功、电势、磁通量都是标量;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证实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B.伽利略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根据物理学史及科学家贡献进行分析答题,要知道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详解】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B.【点睛】伽利略的两大重要贡献(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和理想斜面实验)从原理、情景、方法、结论等区别.3.下列是电压的单位的是A.kg•m/(C•s2)B.kg•m2/(A•s2)C.H•C/s2D.J/C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公式推导物理量单位的关系,从而判断哪一个单位表示“伏特”.【详解】A、B、D、根据W=qU知,1V=1J/C,根据W=FL得1J=kg•m2/s2,所以1V=kg•m2/(C•s2);故A、B、D均错误.C、根据自感电动势的表达式知,而由得,联立得;故C正确.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理量的单位之间关系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致.4.共享单车是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共享单车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越来越普及,但是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其中有一种就是有家长将自己的孩子放在单车车篮内(如图),极易发生事故.我们以矿泉水为例研究这个问题,若将一箱矿泉水放在车篮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加速前进时,车对矿泉水的作用力向前B.自行车匀速前进时,矿泉水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上C.自行车突然刹车时,矿泉水会向前倾是因为受到车篮对矿泉水向前的推力D.自行车突然刹车时,矿泉水离开车篮掉下的过程中,矿泉水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惯性是指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与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相符的是A. 质量:克(g)B. 功率:瓦特(W)C. 时间:小时(h)D. 长度:毫米(mm)【答案】B【解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功率的单位制(SI)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标量的是A. 速度、加速度B. 电场强度、电势C.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 电流、电动势【答案】D【解析】A、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故A错误;B、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故B错误;C、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故C错误;D、电流、电动势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是矢量,是标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3. 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重物比轻物落的快”的观点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C. 汽车上坡时,司机应该使用较高转速比的档位来行驶D. 超速行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其原因是汽车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答案】A【解析】A、亚里士多德根据自然现象得出重物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观点,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其观点,故A正确;B、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牛顿得到这个结论的,故B错误;C、汽车发动机功率是恒定的,根据公式P=FV,汽车功率是不变的,速度越低,相对来说牵引力越大,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应该使用较低转速比的档位来行驶,故C错误;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无关,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D错误;故选A。
浙江省宁波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十校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电动势B .电势C .物质的量D .位移 2.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A .长度,米B .电容,法拉C .压力,牛顿D .温度,摄氏度3.下列关于物理史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 .开普勒发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圆C .法拉第提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D .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4.为了体现物理概念的本质特点,科学家会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物理量,下列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 A .F a m =B .F E q= C .F I BL = D .QU C = 5.小郑设想用乒乓球研究竖直下落运动的时间,于天气晴朗无风时他把乒乓球从教学楼四楼阳台自由释放,你认为下列哪个时间最接近该球的落地时间 A .1.50s B .2.00s C .10.00s D .0.50s6.如图是位于某游乐园的摩天轮,高度为108m ,直径是98m 。
一质量为50kg 的游客乘坐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旋转一圈需25min 。
如果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他到达最高点时的(210/g m s =)A .重力势能为5.4×104J ,角速度为0.2rad/sB .重力势能为44.910J ⨯,角速度为0.2rad/sC .重力势能为5.4×104J ,角速度为4.2×10-3rad/sD .重力势能为4.9×104J ,角速度为4.2×10-3rad/s7.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
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的A点沿斜面向上运动,1 s末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6 s末物体的速率恰好为10 m/s,则A.1 s~6 s内物体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50 WB. 6 s末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20 WC. O~1 s内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与1 s~6 s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l:5D.1 s~6 s内物体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2参考答案:CD由题意可知,物体沿斜面方向上的加速度由摩擦力f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提供,设沿斜面方向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规律有,,,解得f=4N,F=6N。
1 s~6 s内,摩擦力做的功为,解得J,据动能定理可得J,解得J,故1 s~6 s内物体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30 W,A错误。
6 s末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40 W,B错误。
由题意可知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O~1 s内和1 s~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m 和5m,故O~1 s内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与1 s~6 s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l:5,C正确。
1 s~6 s内物体动能变化量的大小等于50J,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等于100J,故D正确。
2. (多选)在离地面足够高空间一点同时将四个可看作质点小球A、B、C、D同时抛出,A、B、C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D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相同的时间,四个小球的速度改变量都相同B.A、B、C三小球相对D小球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C.任意时刻A、B、C三小球都在以D小球为球心的球面上D.任意时刻A、B、C、D四小球在空间上构成一个菱形参考答案:AC3. (单选)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局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参考答案:.B。
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十校”物理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探究光电效应现象时,某小组的同学分别用频率为v 、2v 的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逸出的光电子最大速度之比为1:2,普朗克常量用h 表示,则(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B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当23hvC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3v D .用频率为2v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U”字形金属框abcd 置于竖直平面内,三边的长度ad =dc =bc =L ,两顶点a 、b 通过细导线与M 、N 两点间的电源相连,电源电动势为E 。
内阻也为r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 、b 点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点应接电源的正极B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2E rC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mgrD .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bc 边受到的安培力3、如图甲所示,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描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它的设计原理如图乙所示。
物体A 在做平抛运功,它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同时发射超声波脉冲和红外线脉冲,在它运动的平面内安放着超声波-红外接收装置,B 盒装有B 1、B 2两个超声波-红外接收器,并与计算机相连,B 1、B 2各自测出收到超声脉冲和红外脉冲的时间差,并由此算出它们各自与物体A 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干涉规律B.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反射规律C.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直线传播规律D.该实验中所用超声波信号和红外线脉冲信号均属于无线电波n>)。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宁波市高三期末“十校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选择题II (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7.(1)F′(2分)(2)B (1分)(3)C (2分) 18.(1)B (2分)(2)M (1分)(3)8.0V (2分) 19.(1)由mg Eq =
︒37tan ,得m V q mg E /105.737tan 4⨯=︒
=
(3分) (2)由ma Eq mg =︒-︒37cos 2137sin ,得2/337cos 2137sin s m m
Eq g a =︒
⨯
-︒=(3分)
(3)J EqL E 02.037cos 2
1
-=︒-
=∆(3分) 20.(1)根据g
L θ
ωθsin tan 2=(1分)
得θωcos L g =
,∴g
L T θ
πωπcos 22==(1分) (2)根据mg T =θcos ,得53cos =θ,∴5
4
sin =θ(1分)
θθsin sin 2L v m
T =(1分),得15
16gL
v =(1分) 根据动能定理,得02
1)cos 1(2
-=--mv mgL W θ(1分)
得mgL W 15
14
=(1分) (3)根据动能定理,222121)cos (mv mv L h mg t -=-θ(1分),得gL gh v t 15
22-=(1分)
由221cos gt L h =
-θ,得g
L h t )cos (2θ-=(1分) )53(1532L h L vt x -=
=(1分),∴22225
16
1532)sin (L hL L x x -=
+=θ总(1分)
21.(1)BC (1分)(2)17.46mm —17.54mm (1分) 100.2s (1分)(3)A (1分) 22.(1)作出临界轨道,由几何关系知 r=d (1分)
由r
v m B qv e 2
11=得 qB v m d e 1=(1分)
(2)
对电子:
m qB v m d e 3
19
83111025.60273
.0106.11031.0101.9---⨯=⨯⨯⨯⨯⨯⨯==(1分) 对α粒子:
m B q v m r 230.00273
.0106.12103001.0107.619
8
271=⨯⨯⨯⨯⨯⨯⨯==--ααα(2分,公式1分,答案1分)
B Ⅱ
y
作出轨道如图,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m d r r y 5221053.8-⨯=--=αα(2分,公式1分,答案1分)
(3)画出速率分别为1v 和2v 的粒子离开区域Ⅱ的轨迹如下图
速率在21v v v <<区域间射出的β粒子束宽为)22(21y y -(1分)
qB
v m d y e 1
12
2==(1分) )(2)(2212
2222222v v v qB
m d r r y e --=--=(1分)
23.(1)r
R Bld
r R q +=+∆Φ=(2分) (2)由动量定理0)cos sin (-=--mv Bdq t mg mg θμθ(1分)
得())
(cos sin 22r R m l
d B t g g v +--=θμθ(1分)
∴2
22)()cos (sin 21)cos (sin ⎥⎦
⎤
⎢⎣⎡+----=r R m l d B gt m m gl Q θμθθμθ总(1分)
∴=+=
总Q r
R R
Q R r R
r R m l d B gt m mgl +⎪⎭
⎪⎬
⎫⎪⎩⎪⎨⎧⎥⎦⎤⎢⎣⎡+----222)()cos (sin 21)cos (sin θμθθμθ (1分)
(3)根据r
R v d B mg mg m
++=22cos sin θμθ(1分)
得2
2)
)(cos (sin d B r R mg v m +-=
θμθ(1分)
as v m
22=,得4
4222)
cos (sin )(d B g r R m s θμθ-+=
(1分)
1
m v l t ='
)
)(cos (sin 22r R mg l
d B +-=
θμθ(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