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护理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16
第六节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难以忍受的剧痛一、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为三叉神经脱髓鞘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脑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压迫三叉神经以及多发性硬化等所致。
二、临床表现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突发的剧痛为特点,似触电、刀割、火烫样疼痛,以而颊部、上下须或舌疼痛最明显;口角、鼻翼、颊部和舌等处最敏感,轻触、轻叩即可诱发,故有“触发点”或“扳机点”之称。
严重者洗脸、刷牙、谈话、咀嚼都可诱发,以致不敢做这些动作。
发作时病人常常双手紧握拳或握物、或用力按压痛部,或用手擦痛部,以减轻疼痛。
因此,病人多出现面部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眉毛脱落等现象。
每次发作从数秒至2min不等。
其发作来去突然,间歇期完全正常。
三、治疗要点药物止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本病的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开始为O∙1g,2次/天,以后每天增加0∙1g,直到疼痛消失,然后再逐渐减量,最小有效维持剂量常为0.6~0.8g∕d o其次可选用苯妥英钠、氯硝西泮、氯丙嗦、氟哌咤醇。
轻者亦可服用解热镇痛药物。
以上治疗长达数年仍无效且又能耐受开颅手术者可考虑三叉神经终末支或半月神经节内感觉支切断术,或行微血管减压术。
四、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指导病人保持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合理休息、适度娱乐;选择清淡、无刺激的软食,严重者可进食流质;帮助病人尽可能减少刺激因素,如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因周围环境刺激而产生焦虑情绪,以致诱发或加重疼痛。
2.对症护理与病人讨论减轻疼痛的方法与技巧,鼓励病人运用指导式想像、听轻音乐、阅读报纸杂志等分散注意力,以达到精神放松、减轻疼痛。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服用止痛药,并告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卡马西平可导致头晕、嗜睡、口干、恶心、行走不稳、肝功能损害、皮疹和白细胞减少;哌米清可于治疗后4~6周出现手颤、记忆力减退、睡眠中出现肢体不随意抖动等,有些症状可于数天后自行消失,病人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自行停药,护士应观察、记录和及时报告医生。
护理查房三叉神经痛PPT课件目录CONTENTS •引言•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与表现•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评估•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措施•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三叉神经痛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改进01引言目的通过护理查房,提高护士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和护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专业、有效的护理。
背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护理查房。
目的和背景定义和概述定义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的阵发性、短暂性、电击样疼痛。
概述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
疼痛部位常位于单侧,右侧多见。
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每次持续数秒至1-2分钟,突发突停。
02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与表现疼痛常局限于单侧,但也可累及双侧。
疼痛部位常有明显的压痛点,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
疼痛主要位于面部,尤其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包括眼、鼻、口、下颌等。
疼痛呈阵发性、短暂而剧烈的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疼痛。
疼痛常因进食、洗脸、刷牙等动作而诱发,称为“触发痛”。
疼痛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寒冷、刺激性食物、机械刺激、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疼痛。
吹风、口腔运动、触摸面部某些区域等也可触发疼痛。
有些患者可在疼痛区域找到“触发点”,轻轻触摸即可引发疼痛。
疼痛的触发因素03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评估01020304观察法询问法测试法评估量表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等。
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疼痛时间、疼痛频率等。
使用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通过测试患者的面部肌肉力量、感觉功能等,评估疼痛对患者的具体影响。
01疼痛部位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如面部、牙齿、下颌等。
02疼痛性质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如锐痛、钝痛、电击样疼痛等。
03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可以使用数字评分法或其他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