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10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69例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ITN) 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对1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做好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及并发症护理。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治愈16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切,良好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后护理三叉神经痛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有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
常表现为针刺刀割样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6年3月~ 2012年6月,对169例ITN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9例,男75例,女94例; 年龄36~72岁,平均53.6 岁。
病史2~18年,平均8.5年。
均有患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阵发性放射状疼痛,呈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剧痛,突发突止。
均为单侧三叉神经痛,其中右侧79例,左侧90 例。
1.2手术方法患者行全麻插管,取侧俯卧位。
患侧枕下乳突后切口,骨窗开颅,在显微镜下仔细探查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异常血管或蛛网膜增厚粘连,放置Teflou棉进行减压,止血后关颅。
2 结果本组术后疼痛消失162例,术后疼痛减轻6例,间断应用卡马西平能缓解,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
无颅内感染,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随访5~25 个月,疼痛完全消失162例,明显缓解6例,无一例复发。
3 术后护理3.1病情观察术后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观察切口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严密观察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观察有无脑干受压、脑疝症状。
3.2体位护理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时,应取平卧位,头偏健侧,防止误吸窒息及挤压切口。
全麻清醒后24小时内逐渐抬高床头,头部偏向健侧以减少出血,24小时后改半坐卧位,48小时后可从半坐卧位到坐位,从站立到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切勿剧烈活动和震动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