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剂的制备》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75OCCUPATION2016 10教学探索S KILLS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文/伍 婷摘 要:药剂学是中职药物制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针对中职生逻辑思维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不积极等特点,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踏实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本文以胶囊剂的制备课程为例,就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从设计思路、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胶囊剂的制备 任务驱动法 理实一体化 教学设计作用,任务开始时由学生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交由老师进行审查,并严格按照此计划进行。
小组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可以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做出决策决策是由各个小组经过反复讨论得出,包括学生上台演讲的名单、编程指令的最终讲解方法和编程指令的最终定义。
通过多次讨论决定由某一同学完成任务的讲解。
4.课程实施课程的实施是教学的关键,一堂优秀的课即使准备得再充分,但是如果实行得不好也会大打折扣。
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助。
首先是学生讲解,由学生在讲台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编程指令进行讲解,班级总共有1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出一人限定时间为5分钟。
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和重复介绍,使学生较快掌握知识。
其次是学生的练习和讨论,班级学生对讲解的知识进行仿真训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同时教师也准备部分错误的题目,让学生找出其错误,找出问题多者为胜。
最终是教师解答和讲解,此过程由学生提出在练习和讨论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教师现场作解答,讲解在使用该指令的注意事项(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此理解不深)。
5.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教学的最终验证,良好的评估体系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特色。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我们采用个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自己对该指令的掌握情况)、小组综合评价(如a 组的成员对b 组的每个成员进行评价,b 组也需要反过来评价a 组)、教师评价(通过题目测试,确定该学生对指令的掌握)三者相结合,最终全方位地检查教学效果。
实验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用切药刀将甘草50g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思考题]1.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号)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 60g氧化镁 60g[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包,每包1.2g即得。
【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对乙酰氨基酚胶囊的制备【处方】对乙酰氨基酚10g、淀粉18g、糊精15g、糖粉5g 【制法】胶囊制备: 称取对乙酰氨基酚与淀粉、糖粉、糊精混匀,加30%~40%乙醇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粒,颗粒于40℃~60℃枯燥 30min后,再经16目筛整粒,将此颗粒装入0号硬胶囊中,制2021即得。
【用途】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1~2粒,假设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二复合维生素B胶囊的制备【处方】、、、糖粉995g、、枸橼酸2g,共制成1000g【制法】将处方量维生素B分次用糖粉稀释后混合,再参加盐酸硫胺、烟酰胺混合均匀。
然后将盐酸吡哆辛、泛酸钙、枸橼酸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参加上述混合药粉中制软材,枯燥、整粒、灌装于空胶囊中即得。
三穿心莲胶囊的制备【处方】穿心莲叶50g【制法】取穿心莲叶,洗净,烘干,粉碎成100目粉。
装入胶囊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咽喉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3粒,一日3~4次。
四阿司匹林缓释胶囊的制备【处方】1缓释局部阿司匹林5g、、;2速释局部阿司匹林 1g、淀粉 4g、羧甲基淀粉钠。
【制法】①称取缓释处方量阿司匹林、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研细,参加熔融水浴65℃的硬脂醇中,搅拌混匀,使成软材,过8目筛制粒。
其中通过10目筛的细粒再以上述方法过8目筛制粒,合并得缓释颗粒。
②称取速释处方量阿司匹林研细,参加处方量淀粉、羧甲基淀粉钠混匀,以适量淀粉浆制成软材,过10目筛制粒,70℃枯燥,整粒,得速释颗粒。
③将缓释与速释颗粒合并,并充分混合均匀,按处方填充胶囊。
【用途】抑制血小板聚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0~150mg。
一日1次,或遵医嘱。
【实验结果与讨论】将胶囊剂质量检查结果填于表2-2中。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微教材g-1g的粉末。
常用的空心胶囊规格为0~5号。
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大到小。
4空心胶囊的选择由于药物充填多用容积控制,应按药物剂量所占体积来选用最小空胶囊。
而药物的密度、晶型、颗粒大小不同,所占的容积亦不同,因此一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定选用胶囊的号数,但是该方法比较繁琐,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试装法确定胶囊的号数。
(二)硬胶囊的填充与抛光1药物的处理填充于空胶囊中药物的形式,一般为细粉、颗粒、小丸或小片。
装入空胶囊中的药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硬胶囊填充要求来决定是否经过加工处理,(1)若药物剂量小,可直接粉碎成细粉,过五号筛。
(2)若剂量大,可将部分或全部中药提取制成稠膏或干浸膏,再将剩余的中药粉碎成细粉与之混合、干燥、研细、混匀。
(3)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或方中其他药物细粉吸收后再填充。
(4)易引湿或发生共熔的药物可分别加入适量稀释剂稀释后再混合。
(5)疏松性药物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混合均匀后填充。
(6)剂量小的处方,特别是麻醉药、毒药、应加乳糖、淀粉等稀释剂稀释后填充。
(7)中药浸膏应保持干燥,否则胶囊易软化2药物填充硬胶囊剂填充车间洁净度为D级,环境一般应控制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胶囊剂的填充方法分手工填充法和机械填充法。
手工填充法效率低,重量差异大。
生产中一般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
工作流程为送囊→排列→校准方向→胶囊体、帽分离→剔除废囊→填充药物→锁囊→出囊。
胶囊填充机型号颇多,但可归为四种类型,a型由螺旋钻压进物料;b型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c型自由流入物料;d型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再填充于胶囊中。
a和b两种方式对药粉要求不高,不易分层;c适合于自由流动性良好的药粉和颗粒,d型适用于聚集性较强的结晶或易湿的药物。
可根据药粉的流动性、聚集性、吸湿性、粉粒的粗细状态及生产量等选择机器填充方式和型号,以确保填充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胶囊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胶囊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制备方法。
2. 学生能了解胶囊剂在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制药行业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胶囊剂的储存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稳定性与胶囊剂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实验室设备,完成胶囊剂的制备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药物制剂中与胶囊剂相关的问题。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药物制剂的兴趣,激发学习药剂学的热情,增强对医药行业的认同感。
2. 学生认识到胶囊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药剂学实验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和生物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理论知识:- 胶囊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胶囊剂的基本组成及制备原理- 胶囊剂在药物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胶囊剂的储存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2. 实践操作:-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胶囊剂的填充、封装和质量检查- 胶囊剂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3. 教学大纲:- 第一周:胶囊剂概述、分类及特点- 第二周:胶囊剂的基本组成及制备原理- 第三周:胶囊剂在药物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第四周:胶囊剂的储存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五周:实践操作——胶囊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第六章:固体制剂- 第一节:胶囊剂教学内容旨在确保学生掌握胶囊剂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实训六胶囊剂的制备一、实训目标: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剂的方法。
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药品器材药品药物粉末、液状石蜡。
器材空胶囊、白纸或玻璃板、天平、洁净纱布三、实训内容:(一)填充1.选择适宜的药物粉末(可使用散剂制备实验中的药粉);2.根据剂量选择适当规格的空胶囊。
3.药物的填充:用手工填充药物。
(1)将药物平铺在适当的平面上,厚度约为囊体的1/3~1/4;(2)然后带指套持囊体,口朝下插进药粉层,使粉末嵌入胶囊内,如此压装数次至胶囊被填满。
(3)称重,如重量合适将囊帽套上。
(二)填充注意事项(1)在填充过程所施压力均匀,并随时校准使重量准确。
(2)在填充毒剧药物时,可在纸上按剂量一一称取后再装入胶囊中。
四、质量检查外观、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参见教材,将检查结果填入表中五、实训结果和讨论::表硬胶囊剂质量检查结果外观装量查异检查硬胶囊剂六、思考题:1.胶囊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填充硬胶囊应注意哪些问题?实训七单冲压片机的结构、装卸和使用一、实训目标:了解压片机的基本结构。
初步学会压片剂的装卸和使用。
二、药品器材:单冲压片机、一套维护工具等三、实训内容:1.单冲压片机主要部件(1)冲模,包括上、下冲头及模圈。
上、下冲头一般为圆形,有凹冲与平面冲,还有三角形、椭圆形等异型冲头。
(2)加料斗,用于贮藏颗粒,以不断补充颗粒,便于连续压片。
(3)饲料靴用于将颗料填满模孔,将下冲头顶出的片剂拨入收集器中。
(4)出片调节器(上调节器),用于调节下冲头上升的高度。
(5)片重调节器(下调节器),用于调节下冲头下降的深,度,调节片重。
(6)压力调节器,可使上冲头上下移动,用以调节压力的大小,调节片剂的硬度。
(7)冲模台板,用于固定模圈。
2.单冲压片机的装卸(1)首先装好下冲头,旋紧固定螺丝,旋转片重调节器,使下冲头在较低的部位。
(2)将模圈装入冲模平台,旋紧固定螺丝,然后小心地将模板装在机座上,注意不要损坏下冲头。
第16章胶囊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16章,主题为“胶囊剂”。
本章主要介绍胶囊剂的定义、种类、制备方法、质量评价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胶囊剂的概述、硬胶囊剂的制备、软胶囊剂的制备、胶囊剂的质量评价、胶囊剂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胶囊剂的定义、种类及制备方法,理解胶囊剂的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掌握胶囊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提高对药品质量的认识。
3. 引导学生了解胶囊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医药行业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及应用。
难点: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其质量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胶囊剂样品、胶囊壳、制药设备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学习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胶囊剂样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介绍胶囊剂的定义、种类及制备方法,讲解胶囊剂的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分析胶囊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胶囊剂的作用。
4. 制备演示:展示胶囊剂的制备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5. 质量评价:介绍胶囊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分析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胶囊剂制备和质量评价的问题。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胶囊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胶囊剂1. 定义:胶囊剂是一种将药物填充在胶囊壳中的剂型。
2. 种类: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等。
3. 制备方法:填充法、压制法等。
4. 质量评价:外观、含量、水分、崩解时限等。
5. 应用:临床治疗、保健食品等。
七、作业设计1. 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2. 列举两种常见的胶囊剂应用领域。
3. 分析胶囊剂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4. 讨论:如何解决胶囊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胶囊剂样品、讲解制备方法、分析质量评价等环节,使学生对胶囊剂有了全面的了解。
《胶囊剂的制备》教学设计
作者:孟婷婷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3期
摘要:在《胶囊剂的制备》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使专业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关键词:胶囊剂;制备;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54-01
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的教学设计是《胶囊剂的制备》,其设计理念是应用信息技术与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下面我将从基本情况介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效果总结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每个班级中都配备电子白板,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了保证信息化教学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资源全面、丰富,药剂实验实训室,能够开展课本中涉及的基本试验。
相对于中职学生,注意力较差,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较强,被动学习这个特点,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职药剂专业2年级学生,教材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药剂专业《药剂学》中,项目二任务四的内容,因其知识内容抽象,操作过程复杂,给教学带来了诸多难点,为此,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堂课的三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胶囊剂的概念、特点;技能目标:能进行硬胶囊手工填充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药剂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的学习态度。
本堂课的重点为:胶囊剂制备的方法,难点为:硬胶囊的制备和软胶囊的制备。
这样的目标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为学生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做,学以致用。
我将2课时的教学活动依次设计为“课前准备、课题引入、课题探究、实践操作、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上课之前,首先复习散剂、颗粒剂的概念及制备过程,随后引入新课,胶囊剂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大家都见过哪些种类的胶囊呢?伴随这个问题,我将播放新康泰克和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两段广告,通过这两段广告,学生可以认识到,胶囊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随后,我将开始本堂课的理论知识讲授。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标识出六个知识点进行讲解。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
知识点1:硬胶囊,通过图片展示,同学们对硬胶囊的结构特点有所了解,硬胶囊壳内的填充物可以是固体粉末,也可以是固体颗粒,从而引出硬胶囊的定义,特点,便于同学们的理解、记忆。
知识点2:软胶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对软胶囊的结构特点有所了解,软胶囊的填充物是油状液体,并对硬胶囊、软胶囊的区别有所认识,引出软胶囊的定义,加深同学们的记忆。
知识点3:硬胶囊的制备方法有胶囊板填充和自动胶囊填充机,在胶囊板填充中,插入一张胶囊板的图片,和胶囊填充原理图,让同学们有所了解,随后播放一个胶囊板填充的视频,通过视频的展示,可以看到胶囊版填充硬胶囊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步骤,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的展现,便于学生理解。
知识点4:自动胶囊填充机,在这里插入了一张自动胶囊填充机的图片,让学生对自动胶囊填充机有一定的认识,再插入一个视频,展示出自动胶囊填充机的工作过程,还插入了一张填充原理示意图,其中,在空胶囊壳校准方向中插入一个胶囊定向原理的flash动画,原本杂乱无章的胶囊壳经过定向后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填充过程中,插入一个flash动画;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机器内部的工作原理,方便理解记忆。
知识点5: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压制法和滴制法,在这里插入压制法制备的流程原理图,及自动旋转轧丸机图片,让同学们有一定的了解,再插入一个flash动画,生动展示出机器运作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及原理,便于理解。
知识点6:在滴制法中插入一个流程原理图,并配入一个flash动画,展现出机器运作过程中难以观测到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接着,通过一个图片,让同学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分辨出图中的软胶囊是用哪种方法制备出来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软胶囊表明有缝的为压制法制备得来的,表面光滑的则是滴制法得来的。
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临近下课的时候,老师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并运用一个点名软件进行随机抽点,被抽中学号的同学,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和神秘感,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实践操作,运用胶囊板填充硬胶囊,在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了理论知识的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教学效果良好。
在课后,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平台网站,进行课程预习复习、课程作业、答疑讨论、在线测试、课程通知等,并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QQ、微信平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课外,还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个网站:药圈网,为将从事在各个岗位的药学专业的同学们,在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考试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资源。
三、设计效果总结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图片、flash动画产生感性认识,教师结合视频进行知识点讲解,促进学生的理性认识,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的直观生动,再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加深巩固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使专业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