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 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 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弹簧时应注意的问题,还有用图像法来描述 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间的关系。 (1)本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 钩码的数目,改变对弹簧的拉力,来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以 选A、B。 (2)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 C。 答案:(1)A、B (2)C
x
【实验探究】 1.本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如何减小误差? 提示:(1)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之一是因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造成读取 弹簧长度时产生误差,因此,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 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当弹簧及钩码停止上下振动处于静止状态时测量 弹簧的长度,可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x
长度时弹簧的弹力,即劲度系数。 (4)设弹簧的总长为Lx,则F=kx+C=k(Lx-40)+C=0.2Lx-7.96。 答案:见解析
类型3 实验创新设计 【典例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 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 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 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 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