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295.38 KB
- 文档页数:2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8284603.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学生演示实验:(展示图片)注意:实验有一定危险性,不要将瓶口对准人。
(1)在一个矿泉水瓶中装一些水,拧上瓶盖,不要拧太紧,用手挤压转动瓶子,轻推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试解释。
答:瓶盖会弹出去,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了功。
(2)瓶内的空气能对瓶盖做功,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什么能量,它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答:这种能量叫做内能。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弄清什么是内能。
答: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弹性形变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看书本图13.2-1与图13.2-2,想一想:运动的足球具有的动能,与足球内部分子运动具有的动能是一回事吗?答:足球具有动能是由于足球做机械运动才具有的,是宏观上的;而分子的动能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微观上的,它们是不同形式的能。
4.回顾一下影响机械能的因素。
想一想:内能受什么因素影响?答: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间由于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两部分。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就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
所以内能与温度有关。
5.是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在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答: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1.在绝对零度,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只不过运动的速度较慢,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分子的数量有关。
(毕节专版)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毕节专版)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毕节专版)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用其解释一些现象。
2.会辨析内能、热量和温度这几个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3.熟练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并会运用吸放热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学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自研互学生成新知错误!错误!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水内能相同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0 ℃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4.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A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B.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冰川融化了C.用热水袋取暖D.冬天晒太阳会觉得暖和错误!5.如图所示,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__<__(选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__冰__(选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2018中考一轮复习热学第1课时教学目标建立基本知识体系,熟悉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晶体熔化条件知道水沸腾的现象和条件重点:晶体熔化、水沸腾的现象和条件难点:生活中物态变化实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温度:常用单位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沸水的温度为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2)不要碰到;(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待示数稳定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视线与相平。
在横线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括号内填写“吸热”或“放热”使用热物态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例1、九1班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小林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2)冰熔化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变,说明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冰的熔化持续了min,该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放出”)热量。
(3)观察图2,相同条件下,水升温比冰慢,原因是。
冰熔化过程中,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选填“会”或者“不会”)沸腾,原因是。
(4)小华组在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取出试管,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3所示,继续实验。
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直至消失。
酒精灯给水加热,通过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分析图4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4)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与水沸腾时的情景相符合的是图5中的(填“a”或“b”)。
(5)实验室用温度计利用的是液体的原理,某次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6所示,水的沸点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内能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用在生活,提高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例题、练习题、试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4课时(复习小结2课时检测讲评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点一:扩散现象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注意: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2、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1: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A “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 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的压在一起,金板中铅,铅板中有金。
D 酏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知识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思考:物体内部分子不停地运动,为什么固体和液体中分子不会飞散开,总是聚合在一起?被分成两半的圆柱体铅,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得到如图所示。
分子间存在引力思考: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呢?分子间同时也存在斥力.小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复习第十三章《内能》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了解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重点和难点:了解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一、知识梳理:(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 ,说明了。
分子之间存在力和力。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3、内能和物体的、、、有关。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二)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1、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与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2、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和,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低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
温度相同的物体,(会/不会)发生热传递。
3、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温度,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温度,能转化为能。
二、基础训练:1、0℃的冰块有没有内能?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0℃的冰块也不例外。
由于冰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冰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
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势能的。
所以0℃的冰也具有内能。
2、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B、0℃的冰内能为0C、20ml的水的内能比200ml水的内能小D、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4、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D、以上说法都正确5、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
1. 认识分子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并且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热现象。
2. 知道内能的定义,知道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学会辨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能辨别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 经历探究物体吸热能力的过程,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 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单位,学会用热量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完本单元后,通过在课堂上把知识点理顺,然后再对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形成复习课的枯燥感。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内能的改变;②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③热量的计算。
难点:①分子热运动;②内能的理解。
③比热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学生参与完成填空的形式《内能》章节复习:
2、教师再次重点归纳:
3、教师精讲,学生精练:(互动形式)
五、作业布置:课外复习巩固本章知识(见课本第15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的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内能“的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
本节先通过“想想议议”引导学生思考推动瓶盖的能量是什么,引出内能、在通过对课本图16.2—1、16.2—2的分析,让学生联想分子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在初步建立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再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叫做物体内能,在这里注意提醒学生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跟物体是否运动无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然后,通过“想想议议”和“探究”活动,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再通过压缩空气点火实验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加深对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的理解.阅读“STS 地球的温室效应”,知道温室效应的现象,知道温室效应的无控制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感情,师生共同走进这一神奇的物理殿堂。
第13章内能复习课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课型:使用时间:班级: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子运动论并解释某些热现象;2.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及本质。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能解释生活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4.会运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地做______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扩散,扩散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因此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C.洒水时,水雾飞舞D.炒菜时,满屋飘香5.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6.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7.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窜味”,请你从屋里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现象,电冰箱里的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方式失去水分的。
8.茶蛋赴鸡西人喜爱的食品,把鸡蛋放入用酱油和少量茶叶为主要佐料配制成的汤中煮成“茶蛋”,煮好的“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交化,这主要是因为分的无规则运动使酱油中的色素分子_____到了鸡蛋里面;除此之外,茶蛋变成的速度要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_____有关。
内能复习教案二知识点7:热机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2、内燃机:是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机器,它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3、冲程:活塞在汽缸内,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
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四个冲程)5、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圈、飞轮转动两圈.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构造;燃料;点火方式;吸气冲程中进入气缸内的物质。
练习:1、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 D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C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知识点8:燃料的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注意: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是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练习:1、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C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情况无关2、完全燃烧3Kg某种液体燃料放出了1.8X108J的热量,则完全燃烧5Kg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倒掉一半这种燃料后,它的热值是多少?答案:3X108J 6X107J/Kg3、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甲放出的热量较多,那么( D)A甲燃料的热值一定大于乙燃料的热值 B甲燃料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燃料的质量C甲燃料的质量和热值都比乙燃料的大 D甲燃料的热值可能比乙燃料的热值小知识点9:热机效率1、热机能量的损失:燃料未能完全燃烧;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克服磨擦做功。
2、热机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了的能量之比(2)公式:η3、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1)使燃料尽量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3)采用先进的技术;(4)减小因克服磨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①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②加强对内能、温度、热量概念的理解。
③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④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习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内能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分子具有___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__,它们的动能越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能。
3、物质内部____分子热运动的____能与分子____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___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
4、铁水具有____,冰块也具有____,一切物体,不论____都具有内能。
5、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_____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间的____有关,内能与机械能是不同一种形式的能。
自学指导二:内能的改变1、冬天在室外用双手互相摩擦或者用嘴对着手呵气均可使手发热,前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通过_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使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作热传递。
物体间存在____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一直进行到物体的温度____为止。
3、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____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即是____的转移。
4、空气被压缩时,内能____,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____,因此,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____。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使______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_______,使棉花燃烧。
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第十三章内能
物质是有大量的______、______构成,其数量级为______m 分子热运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宏观表现为______现象。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内能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内能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______,温度______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______,温度______
内能热传递:热量自发地从______物体传递到______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单位:_________
比热容公式:
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公式_______________ 一、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分子动理论
内容解释实例
物质是由______、_____构成分子间存在______
①食盐能溶于水
②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③气体极易被压缩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 温度越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______现象就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
引起的。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
②把蓝色硫酸铜放在水底过一
段时间全部变蓝(课本第3页)
③把铅块与金块紧压在一起,
5年后它们相互渗透1mm(课本
第3页)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 ___力和___力同时存在,不过有时
引力大于斥力,就表现为___力;同
样有时___力大于___力,就表现为
斥力。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固
体很难被拉伸
②把两个铅块的底部刮干净,
紧压一下,两个铅块就会连在
一起,下面再吊一个重物两铅
块也不分开(课本第4页)
例题: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表明(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存在引力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物体中大量分子的____________叫做分子热运动。
分子的运动用肉眼是_________。
扩散现象是
分子热运动的______体现。
知识点3:扩散现象及影响因素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
______。
3.影响扩散现象的因素:______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无规则运动跟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
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
例题:在房间内喷洒空气清新剂,室内很快就能闻到香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夏天香味散
发得更快,这说明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二、内能
知识点1:内能
定义微观宏观量值
分子动能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
______着,运动着的分子
所具有的能量。
分子永不停息地
做____________
与______有关永远不等于零
分子势能物质的分子由于它们的相
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
分子间存在相互
作用的______和
______
与物体的体积有
关
可能等于零
物体内能物体内______分子______
和______的总和
分子永远在运动
和分子间存在相
互作用力
与分子数、
______、______
等有关
永远不等于零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没有内能
B.在任何状态下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
C.运动速度越快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D.抛向空中的石头比静止在地面的石头内能大
知识点2:影响内能的因素
影响内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桶的容积大,杯的容积小,当他们均装满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桶开水的内能一定比一杯开水的内能多
B.一桶凉水的内能一定比一杯热水的内能少
C.一桶开水的热量一定比一杯开水的热量多
D.一桶凉水的热量一定比一杯开水的内能少
知识点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___能----影响因素----
机
械
能 ______势能----影响因素----
___能
______势能----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内能
例题:下列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应能量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
B.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
C.握力计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
知识点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______物体温度升高,______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_________。
(3)热传递的方向:在自发情况下,能量从______物体传递到______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______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______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注意:①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②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___的物体传递给温度___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
说明:①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②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是等效的。
例题:下列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C.加剧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融化
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
三、比热容
知识点1:比热容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___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a.比热容不随物体的质量改变而改变;b.比热容与温度及温度变化无关;c.比热容与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
4.比热容与状态有关: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比如冰融化成水,比热容改变。
5.比热容是反应物质吸热能力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例题: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一杯水温度降低10℃(状态未变)跟这杯水温度降低5℃相比,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1/2
C.一块铁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小铝块的质量是大铝块质量的一半,如果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小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大铝块的1/2,但大、小铝块的比热容是相等的
例题:质量是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
查阅课本12页小资料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____。
知识点2: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热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将100g水从20℃加热至90℃,要供给多少热量?一根铁钉的质量约10g,从1000℃的红热状态冷却至25℃,会放出多少热量?[c水=4.2x103J/(kg·℃),c铁=0.46x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