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放射治疗-颅内肿瘤
- 格式:ppt
- 大小:752.00 KB
- 文档页数:37
脑部肿瘤治疗方案脑部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它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医学界不断研究和探索,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脑部肿瘤治疗方案。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脑部肿瘤的最常见方法之一。
在手术中,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精确地切除肿瘤组织,以达到治疗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术切除是最优先的选择。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其细胞结构,达到控制和消除肿瘤的效果。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辅助治疗。
它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和化疗)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利用抗癌药物通过体内各种代谢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达到抑制和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化学治疗通常针对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控制的肿瘤,或用于术后辅助治疗。
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需要不同的化疗方案,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利用药物干预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从而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这种治疗方法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异或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使其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其具备抵抗肿瘤的能力。
免疫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但可以带来持久的抗肿瘤效果。
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脑部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在选择脑部肿瘤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们会综合考虑肿瘤的类型、大小、分期、位置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肿瘤和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
总之,脑部肿瘤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
颅内原发恶性肿瘤X刀辅助分次放射治疗的初步经验王如密;陈苏;王守森;郑兆聪;李登锦;杨朋范;张锡增【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年(卷),期】2002(6)1【摘要】目的评价近 6年来采用X刀治疗后辅以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85例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对 85例颅内恶性肿瘤均行单次X刀治疗 ,80 %等剂量线边缘剂量为 14~ 2 0Gy ;分割照射 3.0~ 3.5Gy/日 ,总剂量 2 0~ 4 0Gy/4~ 6周 ,部分病人辅以全脑照射 ,总剂量 15~ 30Gy/3~ 4周 ;结果治疗后 3个月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缩小 5 0 %以上为有效 ,本组总有效率为 6 2 /87(73% ) ,但随访期间肿瘤消失或缩小后出现复发或继续增大 12例 ,死亡 2 2例 ;结论本方法有助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
【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原发恶性肿瘤;X刀;放射治疗;分割照射;颅内肿瘤【作者】王如密;陈苏;王守森;郑兆聪;李登锦;杨朋范;张锡增【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原发颅内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分析 [J], 宋欣;宋晖;李红卫2.黄荧光辅助引导技术在颅内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J], 李健;郝淑煜;侯宗刚;王兴朝;季楠;谢坚;高之宪3.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柔脑膜转移的MRI诊断 [J], 杨文兵;郑小华;陈军;李茂进;李远锋;邱丽4.伽玛刀Extend系统分次治疗颅内良性病变初步经验 [J], 孙君昭;张剑宁;任文庆;贾博;李杰;沈春彩;于新;王亚明5.γ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颅内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J], 石莉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瘤的治疗方法1.恶性脑瘤应该怎么治疗才好?2.小儿脑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3.求助:脑瘤晚期的治疗4.治疗脑瘤什么方法好5.脑瘤能治好吗脑瘤怎么治疗恶性脑瘤应该怎么治疗才好?恶性脑瘤也就是脑癌,这是发病于颅内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非常大的危害。
目前临床上,恶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以及中医药治疗。
一、恶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之手术切除恶性脑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
早期肿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二、恶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之化疗方案恶性脑瘤的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临床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选用药物,如亚硝基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BLM(博来霉素)、MTX(甲氨喋呤)、ADM等联合应用。
三、恶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之放疗方案目前国内大城市医院开展较广的是伽马刀治疗各类脑癌。
伽马刀治疗相对于颅脑外科手术而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无创痛、不出血、不需特殊的术前准备和用药,治疗是在清醒、无痛情况下进行的。
治疗过程中不受年龄、高血压病、身体状况、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影响,尤其适用于常规手术难以切除的颅内肿瘤,或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者,或其它方法治疗不佳的难治性肿瘤。
四、恶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之中医药治疗中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是正气虚弱导致,恶性脑瘤也是“正虚邪入”,阴阳失调寒热相搏,毒积脏腑,营卫壅塞导致。
在治疗上,早期病人,肿瘤尚小,正气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为主,或大攻小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正气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至严重阶段,正虚邪盛,病人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1、痰湿内阻型症见: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半身不遂、舌强、语言蹇涩、胸闷、痰多、反应迟钝、舌苔腻、脉弦滑。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人的大脑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关键,我们所有的肢体运动都是通过大脑来进行,很多人患上了脑瘤的患者,对于运动方面受到了障碍,行动方面受到了影响,特别是手术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于危险性,脑瘤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开颅手术,起到保守治疗的作用,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对于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1、手术治疗为目前颅内肿瘤的基本治疗方法。
进行脑瘤手术,要考虑下列原则:①生理上允许;②解剖上可达;③技术上的可能;④得多于失,利多于害。
显微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切除在肉眼难以识别的病理组织,且能避免损伤正常脑组织。
近年来,超声吸引手术器(CUSA)与CO2激光都已用于神经外科领域,为脑瘤切除创造了新的条件。
手术的方式如下。
2、放射治疗在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除手术外,放射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颅内肿瘤不能彻底手术切除者达半数以上,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或延长寿命。
一部分适于放射治疗的病人也可以放射治疗为首选或作为术前准备。
各类脑瘤对放射能的敏感度不同,垂体腺瘤、鼻咽癌的颅内入侵,颅咽管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等较敏感或次敏感,适于放疗。
近年由于放射治疗的进展,采用高能放射线及增敏法。
过去认为一些对放射能不敏感的肿瘤,也可以试用。
此外尚有采用立体定向的技术向肿瘤内植入特制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铂针作为脑瘤组织内放疗的方法,取得一定效果。
3、化学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颅内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但许多化学药物毒性较大,而且不能通透血脑屏障,不能达到有效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化学治疗有几种途径,周身给药,定向由动脉内向肿瘤内注药与局部用药。
氯已环乙亚硝脲(CCNU),卡氮芥(BCNU),争光霉素,长春新碱等是常用药物。
尚有同时采用几种药物联合配伍治疗,但效果都有限。
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首先建议大家虽说现在医学发达,但是还要防范疾病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进行过手术的以后还要接受化疗的方法治疗。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外科学复习指导: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常结合在前面的所讲内容里出题,很少独自出题。
1.一般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在大多数颅内肿瘤病例中都会出现,症状的发慌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少数可有中间缓解期;当肿瘤囊性变和瘤内出血时,可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或肿瘤晚期者常有脑疝形成。
这常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真题库】2.颅内肿瘤中最多见的是A.转移瘤B.脑膜瘤C.神经上皮性肿瘤D.垂体腺瘤E.胆脂瘤答案:C解析:神经上皮性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
2.局部症状和体征位于大脑半球功能区附近的肿瘤可表现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由于肿瘤压迫或侵犯邻近脑神经组织所引起。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1)精神症状,主要是人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最常见额叶肿瘤。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特别以额、顶、颞叶的肿瘤为多见。
(3)椎体束损害症状,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一个或多个肢体的无力、瘫痪、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
(4)进行性感觉障碍,如偏身感觉障碍、深感觉及辨别觉的障碍。
(5)失语,分为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两种基本类型,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肿瘤,通常右利者为左半球。
(6)视野改变,颞叶深部和枕叶肿瘤影响视辐射神经纤维,可出现视野缺损、同向偏盲等改变。
3.起病方式(1)缓慢发展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一侧肢体的肌力减弱,进行性偏身感觉障碍、进行性视力下降等。
(2)以反复发作的癫痫起病。
急性起病,如突发的脑疝或卒中样起病,主要系肿瘤发生出血、坏死、囊变的结果。
4.诊断(1)当出现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局灶症状和体征时应高度怀疑颅内肿瘤的可能。
(2)进一步CT或MRI检查可确定诊断。
5.治疗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真题库】1.男,38岁。
性欲减退、阳痿3年,近1年轻度头痛。
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发现高2.8 cm垂体大腺瘤压迫视神经交叉、浸润左侧海绵窦。
第二天晨取血查垂体及其靶腺功能后接受了γ-刀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
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钟伟伟;郑祖安;刘庆;董克湉;廖景龙;李君超【摘要】目的:探讨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SRT的37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个体化头热塑网罩联合发泡胶制作的个体化头枕与碳纤维底板固定,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配准,采用Varian Edge 直线加速器机载CBCT影像引导,用六维治疗床在线校正摆位误差.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进行再次配准,记录配准结果,比较六维床校正前后的误差结果.结果:颅内肿瘤首次摆位误差中,三个平移方向X、Y、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4±0.071)cm、(0.096±0.077)cm、(0.090±0.069)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37±0.451)°、(0.748±0.384)°、(0.701±0.381)°.六维床在线校正后获得残余误差结果,3个平移方向X、Y、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20±0.016) cm、(0.012±0.012) cm、(0.014±0.011)cm,3个旋转方向Rx,Ry,Rz的残余误差分别为(0.080±0.080)°、(0.076±0.075)°、(0.076±0.075)°,6个方向上校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影像引导下的六维治疗床对颅内肿瘤SRT的摆位误差有明显的纠正作用,建议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采用六维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4页(P511-514)【关键词】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六维床;摆位误差【作者】钟伟伟;郑祖安;刘庆;董克湉;廖景龙;李君超【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815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治疗颅内原发肿瘤和脑转移瘤的一种有效和值得肯定的手段,能够取得很好的剂量分布和控制率。
颅内肿瘤的注意事项……患了颅内肿瘤应该及时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颅内肿瘤主要为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则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及化学药物等治疗。
1.手术治疗凡生长在可以手术切除部位的肿瘤,均应首先考虑手术。
对有脑疝症状者应紧急手术。
对生长在不能手术切除部位的脑瘤,可施行姑息性手术(如脑脊液分流术)以暂时缓解高颅压,延长病人生命和为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有的肿瘤可先行辅助疗法使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如先服嗅隐亭使垂体的泌乳激素腺瘤体积缩小后再用显微手术切除。
2.非手术治疗(1)对症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
它可作为减轻手术前后高颅压症状,争取术前检查、手术时机和术后度过脑水肿阶段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不能手术的脑瘤,它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放射治疗:为治疗肿瘤方法之一,有时作为肿瘤部分切除后或化学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适用于下列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脑瘤:垂体腺瘤、髓母细胞瘤、多形性胶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松果腺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血管母细胞瘤、颅咽管瘤、转移癌、生殖细胞瘤等。
(3)化学药物治疗:有全身与鞘内两种给药方法,但以全身给药为主。
目前常用脂溶性较强、分子结构较小、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疗效较好的药物。
更要做好护理工作: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睡眠型态紊乱;(2)恐惧;(3)自理缺陷;(4)意识障碍;(5)清理呼吸道低效;(6)中枢性发热;(7)颅内压增高;(8)有脑危象的可能;(9)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10)潜在并发症--尿崩症;(11)潜在并发症--癫痫;(12)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3)潜在并发症--感染;(14)预感性悲哀。
另外还需注意:注意调整体位,无休克时,可抬高床头150-300,勿使颈部扭曲或胸部受压,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定时给氧,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给氧,每日2-3次,每次45分钟。
尽量避免咳嗽、喷嚏、干呕、及时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3-01-04T08:55:02.05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9期作者:林文彪[导读] 探究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林文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广东汕尾,516600【摘要】目的:探究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给予CT和MRI检查。
比较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MRI对颅内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CT、MRI均有一定价值,诊断结果方面MRI相比于CT更加准确,是更为理想的诊断手段,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肿瘤;CT;MRI颅内肿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肿瘤形成后不断增长压迫血管与神经,导致患者神经、感知觉异常,威胁生命,生活质量下降[1]。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颅内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需要采取有效、准确的诊断手段进行确诊,然后对患者开展相应治疗,切除肿瘤并预防并发症[2]。
临床上主要应用影像学检查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常用CT、MRI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手段选择。
CT对于颅内肿瘤的位置显示比较准确,MRI在软组织成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
因此,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CT与MRI应用价值的争论从未停止,了解CT与MRI操作步骤、原理、效果对于提高颅内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有重要影响。
本次研究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CT和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给予CT和MRI检查。
患者性别:男性166例、女性134例;患者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9.68±5.31)岁;病程1-6个月,平均(4.05±0.48)个月;体质量21-25kg/㎡,平均(23.21±0.54)kg/㎡。
脑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手术治疗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凡手术能达到的部位,均应在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做到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和捷径手术。
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颅内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
即便对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结果。
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2.放射治疗各种胶质瘤、垂体腺瘤、生殖细胞瘤、脊索瘤、颅咽管瘤及部分转移癌对放射线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手术治疗后可给予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颅内肿瘤的化学治疗有全身给药与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局部给药包括鞘内注射、动脉内插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和瘤腔内给药。
理想的化疗药物应能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无毒性,能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浓度。
4.光动力学治疗(PDT)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不仅能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很容易被瘤细胞吸收。
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
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5.热能治疗肿瘤细胞对热能较正常细胞敏感。
当将瘤区温度升高至42℃~43℃时,肿瘤细胞可被杀死而正常细胞可不受影响。
加温可用微波或射频电流,温度控制在43℃,时间为20~30分钟。
热能治疗可增强放疗的效果,与放疗合用似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