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如何选择适合的土壤肥料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正确选择适合的土壤肥料对于提高农田的肥力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肥料、土壤特性和植物需求等方面介绍如何选择适合的土壤肥料。
一、了解不同类型的肥料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由动植物残体和其他有机物质制成的肥料,如堆肥、鸡粪、绿肥等。
这种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度。
有机肥料具有长效、安全、环保等优点,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2. 矿物质肥料:矿物质肥料由天然矿石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制成,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这类肥料含有高浓度的养分,能够迅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适用于快速生长的植物和追肥情况。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菌剂等制成的肥料,如菌肥、酶肥等。
这种肥料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养分转化效率,对土壤生态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适合有机农业和环境友好型耕作。
二、了解土壤特性1. 酸碱性: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酸碱性的适应能力各异。
例如,酸性土壤适宜蓝莓、杜鹃等酸性植物的生长,而碱性土壤则适合某些耐碱植物的生长。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选择适当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2. 营养元素含量:不同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也会影响选择合适的肥料。
例如,缺乏磷元素的土壤可以使用含高磷肥料补充;而缺乏钾元素的土壤则需要选择含高钾肥料进行补充。
3. 土壤质地: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壤、壤土和泥壤三类。
砂质土壤保水能力差,透气性好,需要施加有机肥料改善肥力;壤土保水能力适中,适宜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泥质土壤保水能力强,但排水性差,需要施用有机肥料改善结构。
三、了解植物需求1. 植物类型:不同类型的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也不同。
果树类的植物,如苹果、梨等,对磷、钾元素的需求较高,可以选择富含这些养分的肥料;叶菜类的植物,如白菜、菠菜等,对氮元素的需求较高,适合使用氮肥。
土壤肥料知识点总结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了解土壤肥料的知识对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1.土壤肥料的定义土壤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物质,它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2.土壤肥料的作用土壤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土壤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抗逆性。
3.土壤肥料的成分土壤肥料主要由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
此外,土壤肥料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成分。
二、土壤肥料的分类1.按照来源分(1)化学肥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或提取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2)有机肥料:是指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转化而成的肥料,如腐熟堆肥、畜禽粪便等。
2.按照养分含量分(1)复合肥料:是指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如NPK复合肥。
(2)单一肥料:是指只含有一种养分的肥料,如硝酸铵、磷酸二铵等。
3.按照施用对象分(1)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栽植前施用的肥料,主要用于提供作物生长的初期所需的养分。
(2)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补充施肥,主要用于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养分需求的变化。
三、土壤肥料的施用方法1.化肥施用(1) 肥料施用量的确定: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作物品种和生长期需求等因素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2) 施肥时间的选择:化肥一般在播种前或栽植后进行基肥施用,追肥则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施肥。
2.有机肥施用(1) 堆肥成熟度的判断:有机肥在施用前需要经过充分腐熟,通过观察肥料质地、气味、颜色等判断堆肥的成熟度。
(2) 施肥方法:有机肥一般在播种前或栽植后进行基肥施用,也可以作为追肥进行施用。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以及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土壤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而土壤中的养分往往不足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通过施肥,可以给予作物所需的养分,满足其正常生长的要求。
适量的施肥可以改善土壤中养分的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肥料对于改善土壤质量至关重要。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肥料中含有的养分可以提供给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促进它们的生长繁殖,并最终促进土壤的肥沃度。
肥料的施用还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保水能力,从而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通过适量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富集度和保肥性,延长土壤的肥力寿命,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土壤肥料还具有保护环境的作用。
随着农业的发展,化肥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科学合理的施肥和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可以有效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可以减少养分的损失,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土壤肥料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如何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肥料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合理的施肥计划,农民可以准确计算和控制肥料的投入,避免过度施肥和浪费资源,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保护环境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土地面积的增长并不大,因此土壤肥料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土壤肥料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肥力
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而土壤本身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需要加入肥料来补充缺乏的营养。
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镁、钙等多种营养元素,从而增加土壤肥力,让农作物生长更加旺盛。
2.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增加土壤肥力,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特别是在农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3.改善土壤环境
土壤肥料不仅能改善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添加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风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的发生;添加腐殖酸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酸碱性,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4.促进生态平衡
适当使用肥料不仅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例如,使用绿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
此外,使用有机肥料可以减少农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化学污染的发生。
然而,正确的使用土壤肥料也是十分关键的。
不当使用肥料会产生负能量,如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
特别是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大量农业废弃物都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使用有机肥料、定期轮作等,来降低肥料使用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 引言1.1 土壤肥料的定义土壤肥料是指一种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通过施用土壤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
土壤肥料通常包括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两种类型,它们能够为作物提供氮、磷、钾等必需的营养元素,帮助作物健康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土壤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
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巨大的,特别是高产作物,缺乏养分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减少。
合理施用土壤肥料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土壤肥料的合理利用还能够帮助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累积,提高土壤的自然肥力。
合理施肥还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土壤肥料的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1.2 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农业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食物、衣着、住房等基本生活需求的协调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农民的不断增收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持续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
农业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农业持续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发展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就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持续发展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农业持续发展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农业持续发展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农业持续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维持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高产优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
本文将就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简要地阐述。
1. 维护土壤肥力土壤肥料通过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促进土壤活性,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农田土壤的高产性。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贫瘠化成为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定期施用适量的肥料是维持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2. 促进农作物生长土壤肥料中的养分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3.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适量的肥料施用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提供营养元素,作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使作物更加健壮,抗病能力得到提升,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土壤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施肥,能够保障土壤的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土壤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定期施肥能够补充土壤中的养分,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农田土壤的高产性,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 改善土壤结构土壤肥料的合理施用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有着显著的效果。
适量的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增加土壤的蓄肥能力和保肥能力,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肥性。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缺失的营养元素。
在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或者连续种植同一种类作物的农田中,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被作物耗尽,造成贫瘠土壤。
使用适量的肥料可以通过提供缺失的营养元素来改善土壤贫瘠的问题,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肥料也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这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非常重要。
有机肥料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增加土壤活力,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抗逆能力。
土壤肥料还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
有些作物喜酸性土壤,有些作物喜碱性土壤。
使用肥料可以根据作物的要求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肥料还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生产的需求量大、消耗量大,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很容易被耗尽。
使用合适的肥料可以为土壤补充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耕地的产量和效益。
在使用土壤肥料时,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土壤的污染和损害。
过量的肥料使用会导致肥料积累在土壤中,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影响作物的生长。
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时间,科学施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它能够补充土壤中缺失的营养元素,改变土壤的性质,调节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的肥力等。
我们必须合理使用肥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以及保护土壤资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
通过添加肥料,可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例如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需元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而无论是有机肥料还是化学肥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从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产能。
土壤肥料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过度的农田耕作,土壤结构受到了破坏,使得土壤质地变得紧密、容重增大,导致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差,根系生长受限。
这时,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和吸收水分养分,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保水性。
土壤肥料在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合理的施肥可以减少农田化学残留物的积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收益和高产量,常常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农田土壤中化学残留物的增多。
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和施用频率,降低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残留,保证农田土壤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轻农田土壤的风蚀和水蚀。
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提高土壤生态功能,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土壤肥料还可以保护土壤资源,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基石,是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支撑。
由于过度耕作、盲目施肥等原因,全球土壤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土壤退化和土地沙化现象的发生,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确保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土壤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它们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养分,例如氮、磷、钾等。
在农业生产中,善用多种类型的肥料,如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肥等,能够为作物提供全面、多元化的养分,从而增加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通过使用合理的肥料配比、施肥时间及方法,还能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保障。
其次,土壤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基础和生命之源,土壤的质量非常重要。
土壤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土壤肥力,从而增强土壤的肥力和保水力,提高土壤层次结构,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使用有机肥、绿肥和化肥等方法,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同时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和商品化作物的产量。
此外,土壤肥料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农业生产过程对土地、水源、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严重影响,而持续发展能够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土壤肥料可以帮助农民保护周边自然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保证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的施肥、合理的肥料循环利用和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等方式,均有助于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的质量,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发挥这些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保障。
土壤肥料考核评价标准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土壤肥料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考核评价。
下面是土壤肥料考核评价的标准:
一、理化指标
1. 氮、磷、钾含量:土壤肥料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产品规定。
2. 水分含量:土壤肥料的水分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品质造成影响。
3. pH值:土壤肥料的pH值应适中,不应过酸或过碱,否则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二、有机质含量
土壤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有机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产品规定,以保证土壤有足够的有机质供植物吸收。
三、微量元素含量
除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外,土壤肥料中还应含有适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
这些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也有重要影响,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产品规定。
四、养分释放速度
土壤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度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此土壤肥料应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调配养分的释放速度,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
求。
五、无害成分含量
土壤肥料中应尽量减少或消除有害的成分,如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
这些有害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产品规定。
综上所述,土壤肥料的考核评价标准应包括理化指标、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养分释放速度以及无害成分含量等。
只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才能保证土壤肥料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随着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土壤肥料则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1],充分体现土壤肥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等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和肥料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土壤培育和科学施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含义摘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论述了土壤和肥料两大农业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耕地减少、肥料资源紧缺、化肥利用率低、不合理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增施有机肥料,保育耕地、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研制新型化学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和实行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问题;1.2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21世纪农业发展必然选择。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整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人口仍然每年以1000多万增加,农业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用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壤肥料资源为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土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作物的“粮食”。
在农业综合体系中,持续提高的土壤肥力不仅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连接各种持续关系的纽带。
中国地少人多,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有限,要解决好粮食问题,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
在中国有限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60%以上,其中土壤养分贫瘠是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加上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持续培肥土壤、科学合理施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
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必须抓好以土壤资源为基础的粮食生产。
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
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因此,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2.3肥料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
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 ̄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
从现代科学储备和生产条件出发可以预见,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仍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有限的耕地与沉重的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施用化肥仍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化肥的总用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农业生产中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3.1土壤养分缺乏、质量下降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与复种指数的提高、人们忽视有机肥、化肥不合理施用等,耕地质量出现下降趋势,综合表现为土壤基础肥力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仍在继续下降,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如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土壤缓冲能力下降,各种污染加剧等,已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问题。
绝大多数耕地都缺氮,1/2的耕地缺磷,1/2到2/3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同时还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
3.2耕地退化污染严重、耕地流失仍然存在中国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受工业“三废”、乡镇企业、农药污染的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全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超过0.23亿km2。
近几年来,城镇扩张、乡镇企业发展、住房建设、耕地沙化、废弃土地等,致使平均每年减少耕地82.2万km2。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的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接近中国耕地18亿亩的警戒线。
西方学者认为耕地面积如果达不到人均6亩,是很难长期合理解决粮食问题的,中国土地承载力(有限土地上的最大人口承载量)早已超越极限。
耕地是国土的精华,一方面耕地承载力已超过极限,另一方面耕地还在急速减少,能否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直接影响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化学肥料资源紧缺、有机肥料资源浪费在积极增加化肥投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中国化肥资源面临短缺的局面。
用以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煤、焦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磷矿分布不平衡,且品位较低,约占85%的磷矿集中于西南和中南地区的云、贵、川、湘、鄂五省,形成了“南富北贫”、“南磷北运”的状况,不利于农业生产;中国钾肥资源相当贫乏,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四川等省,中国钾盐矿极少,品位太低,浮选困难,未能规模生产,钾肥主要从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外进口。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带动养殖业兴起,规模化养殖场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随意堆放,未能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养分资源浪费严重。
3.4施肥比例、化肥结构不合理,化学肥料利用率低当前农业生产中氮磷比例趋于合理,钾肥比例过低,中、微量养分肥料施用不足,致使农田钾素亏缺,中、微量元素养分开始出现缺乏。
在国内化肥市场上,单质化肥和低浓度复合肥比例大而高浓度复合肥比例小,普广性肥料多而专用性肥料少,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
农业生产中地区肥料投入不平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年施肥量低,而沿海和城郊发达地区化肥(尤其是氮肥)超量施用,蔬菜等作物施肥量过大,分配不当,导致肥效下降。
资料表明,1984—1994年,化肥增长90%,而粮食增加9%,中国占有9%的世界耕地,用了约30%的世界化肥。
中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低,氮肥为15 ̄35%、磷肥为10 ̄20%,钾肥为35 ̄50%。
3.5不合理施肥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造成地表水中氮磷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肥的大量施用,导致施入土壤中氮素以NH3大量挥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量增强,造成大气污染;长期大量施用含有毒物质如砷、铜、铬、氟等元素的磷肥,造成土壤化学污染;一些地区向农田中施用含有碎玻璃、旧金属片及塑料薄膜袋等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会破坏土壤结构;未经腐熟的人畜粪便含有大肠杆菌和蛔虫等病原体,施入土壤造成生物污染。
这些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4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对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保证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关键是培育肥沃健康的农田,进行耕地保育和科学施肥。
4.1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是指在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产生的,由土地法律规范予以确认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中国重视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但制度尚不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
应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构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农地发展权制度。
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立健全有关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加强耕地资源的调查研究等。
4.2增施有机肥料,加强耕地保育工作耕地保育的目标是提高耕地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耕层深厚、物理性状好、水肥气热协调、保肥供肥能力强、蓄水保墒、缓冲性能强、无污染。
耕地保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增加土壤-作物体系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
中国有机肥料资源丰富,数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靠农家肥和种植豆科作物维持土壤肥力,今后中国的肥料供应仍然必须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在低肥力土壤上要充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科学施肥体系,因土因作物施肥,向土壤-作物体系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加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
高肥力土壤则要注意养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加快农田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土壤肥料科学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
4.3加强土壤肥料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研究是农业科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野外试验工作,其研究结果为现代农业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如英国洛桑的经典长期肥料试验被誉为是全世界的瑰宝。
中国“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网”是目前保护得最为完整、覆盖面最大、具有网络试验特征的大型长期肥料试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