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15 KB
- 文档页数:10
教案:《画垂线》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画出垂线。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现象。
教学重点:1. 垂线的定义及画法。
2. 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画出垂线。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垂线。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等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两条直线,一条是水平线,一条是垂直线。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特点,提问:哪条直线是垂线?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叫做垂线。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出一条垂线?2. 学生尝试用直尺画出垂线,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出示正确的画法,讲解画垂线的步骤:a. 用直尺画出一条水平线。
b. 在水平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垂线的起点。
c. 用圆规画出以起点为圆心,适当长度的圆弧。
d. 以圆弧两端点为圆心,画出两个相交的圆弧。
e. 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即为所求垂线。
4. 教师强调:画垂线时,直尺要垂直于水平线。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点评。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垂线的应用?2. 学生举例,如:墙角、窗户边缘等。
3. 教师总结: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垂线?如何画出垂线?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垂线是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画垂线时要先画出水平线,然后以圆规画出圆弧,最后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
六、作业(5分钟)1. 课后练习:画垂线。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平行线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画垂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概念2. 垂线的性质3. 画垂线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和性质,画垂线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画垂线的方法,特别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线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垂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垂线的概念a.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哪些是垂直的。
b. 引导学生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给出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垂线的性质a. 请学生观察垂线的图形,发现垂线的性质。
b. 引导学生总结出垂线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其它三个角也是直角。
c. 强调垂线的性质,即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画垂线的方法a. 请学生尝试画出垂线。
b. 讲解并示范画垂线的方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先画出直角,然后连接直线外的点和直角的顶点。
c. 强调画垂线的方法,特别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 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其它三个角也是直角。
c. 画垂线的方法是,先画出直角,然后连接直线外的点和直角的顶点。
(2)画图题: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垂线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并能运用垂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概念2. 垂线的性质3. 画垂线的方法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2课时画垂线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
三、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并提出问题:“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要画一条直线的垂线,需要使用三角板。
2. 探究新知(1)认识垂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垂线的定义,并提问:“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垂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画垂线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三角板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画垂线的步骤:步骤一: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步骤二:沿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步骤三:标出直角符号。
(3)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三角板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直线,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它们的垂线,并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个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
五、布置作业1. 让学生用三角板画出家里的直线物品的垂线,如门、窗等。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 画垂线的步骤:步骤一: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步骤二:沿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步骤三:标出直角符号。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用三角板画指定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正确操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画垂线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画垂线的方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画垂线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实例。
2.准备直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个房间的墙角,让学生思考如何画出垂线来测量墙角的高度。
2.呈现(10分钟)讲解画垂线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实际操作,练习画垂线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 画垂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2 画垂线》这一节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垂线的概念及其画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性质和画法。
这一节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
但是,对于垂线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垂线的概念,知道垂线是与水平线或斜线相交,且交点与水平线或斜线垂直的线段。
2.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够通过直尺和圆规画出垂线。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2.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线的性质和画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概念。
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画出垂线,从而加深对垂线画法的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白板、粉笔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一把圆规、一张白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垂线图片,如墙壁上的电线、衣服上的扣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垂线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垂线是什么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垂线的定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垂线的几种不同画法,如通过直尺和圆规画垂线、通过三角板画垂线等。
同时,教师讲解每种画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垂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4.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垂线知识。
5.2《画垂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2. 使学生能够用三角板和直尺正确地画出垂线。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画出垂线。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粉笔。
2. 学具:三角板、直尺、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如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2)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画垂线。
2. 探究新知(1)讲解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引导学生观察垂线的特点,如:两条垂线相交成直角,垂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最短等。
(3)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从直线外的一点向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演示如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垂线:a. 将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 沿着三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从直线外的一点画出一条直线。
c. 这条直线就是所求的垂线。
3. 动手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垂线。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垂线。
(3)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垂线。
(2)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线。
(3)教师讲解答案,强调画垂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总结延伸(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垂线有哪些应用?五、课后作业1. 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2. 思考题:在实际生活中,垂线有哪些应用?六、板书设计1. 垂线的定义2.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3. 画垂线的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垂线的定义和画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垂线的特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第二课时:画垂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二、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育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进程与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进程,培育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度日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三角板、直尺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一、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二、看咱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如何的?如何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咱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讨新知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极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极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间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彼此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一、58页“做一做”二、思考:咱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如何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何?3、63页11题如何修路最近呢?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五、作业练习画垂线课后反思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第二课时:画垂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画垂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 画垂线的方法: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画垂线。
3. 垂线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画垂线的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垂线。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墙角的垂直线、桌面上的直角等,引导学生认识垂线。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三角板,发现直角和垂线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垂线的定义。
3. 演示与讲解:教师利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画垂线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巩固提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线性质解决问题,如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等。
6. 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画垂线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垂线,拍照或画图,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采用以下板书设计:```第5单元画垂线一、垂线的定义二、画垂线的方法三、垂线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 画垂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 画垂线》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和垂线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入垂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垂线是与另一条线段或平面垂直的线段。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并探索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直线、线段的概念。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来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
然而,学生可能对垂直和平行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学会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并探索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垂线的定义,学会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
2.难点:学生能够探索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垂线概念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白板、教学PPT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直尺、一把三角板、一张白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垂线的概念,例如:“在一条直线上,如何找到一个点,使得从这个点到直线上某一点的线段与直线垂直?”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并用图示解释垂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三角板,亲自画出垂线,并尝试找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画垂线》(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画垂线》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垂线的定义及其特征。
2. 学会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
3. 掌握垂线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垂线的定义和特征,能够正确画出垂线。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垂线的定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并能够正确判断垂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垂线examples。
2. 讲解垂线的定义: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垂线,并解释垂线的定义和特征。
3. 示范画垂线:教师使用直尺和三角板示范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练习:学生分组合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判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
6. 答案讲解:教师讲解随堂练习的答案,并解释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垂线的定义:在平面内,从一点到直线的垂线,叫做垂线。
垂线的特征:1. 垂线与直线垂直相交。
2. 垂线的长度是固定的。
如何画垂线:1. 使用直尺和三角板。
2. 将直尺放在要画的点上,保持直尺垂直。
3. 将三角板的一条边放在直尺上,另一条边指向要画的直线。
4. 沿着三角板的边画出垂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是垂线。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B。
(3)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下列图形的垂线。
2. 答案:(1)垂线:(答案)(2)点B的坐标为(2,3)(答案)(3)垂线画法:(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垂线的理解和应用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
线》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
短。
教具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
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58页“做一做”
2、思考: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3页11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
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58页“做一做”
2、思考: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3页11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
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58页“做一做”
2、思考: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3页11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