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160.00 KB
- 文档页数:5
五年级下册实验名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第一单元第1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重量无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刀、橡皮、萝卜、回形针、木块等实验过程: 1、把橡皮、萝卜(课前先试一下,因为有的萝卜会沉)等物体按入水中再放开,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2、用小刀将橡皮和萝卜分别切成1/2、1/4、1/8或更小(不能切得太小,因为有时会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面改变沉浮状态)再放入水中。
3、增加回形针和木块的数量(合在一起),再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结论: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重量无关。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一单元第2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体积大、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了解潜艇的沉浮原理。
实验材料:体积相同、重量不一样的物体(至少两个,沉浮状态明显),重量相同、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至少两个,沉浮状态明显),带盖空瓶(能浮)、红水。
实验过程: 1、将重量相同、体积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将体积相同、重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3、往带盖空瓶中慢慢地加入红水,使它慢慢地沉下去,最好能出现悬浮状态。
结论:体积大、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物体的体积不变,改变它的重量,可以改变它的沉浮状态。
实验名称;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第一单元第7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在水中溶解一定数量的盐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实验材料:马铃薯、食盐、药匙、烧杯、玻璃棒。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倒入100毫升(水量可根据马铃薯的大小来确定)清水。
2、往烧杯中逐次加入相同数量(每次不超过5克)的食盐搅拌至完全溶解,依次将马铃薯放入液体中,直至马铃薯浮起来。
结论:马铃薯的沉浮与食盐水的浓度有关。
实验名称;探索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的浮力(第一单元第8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仪器器材泡沫板、剪刀、胶水、小石头、小木棍、小塑料袋、水槽、水实验过程1、用泡沫板剪成船的形状,用胶水粘好。
2、在船上加上小木棍,使船更稳定。
3、在船上放入小石头,观察船的沉浮情况。
4、把小塑料袋放入船中,观察船的沉浮情况。
实验现象或结论船上放的物体越多,船的载重量越大,但是如果超过一定重量,船就会沉没。
船的形状和稳定性也会影响它的载重量。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形状对浮力大小的影响仪器器材弹簧秤、三个大小相同的木块(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体)、刻度杯、细线1、先测出三个木块在空气中的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分别将三个木块浸入水中,测出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过程3、计算出每个木块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物体的形状对浮力大小有影响,密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实验现象或结论相同体积的物体,形状不同,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不同。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烧杯、气球、温度计、热水、冷水1、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
实验过程2、把气球口朝下放在烧杯口上,将气球完全浸入水中。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4、将烧杯放进热水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5、将烧杯放进冷水中,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6、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或结论当水受热时,水中的空气也会受热胀大,因此气球会膨胀;当水受冷时,水中的空气受冷缩小,因此气球会收缩。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实验名称:热胀冷缩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研究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的关系。
仪器器材:烧瓶、玻璃管、常温水、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吸管。
实验过程:将气球吸管一头装一点水,然后将另一头浸到装水的盆里,使吸管内部密封了一定数量的空气。
用手(或其他热源)捂管子,但不可用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育与科学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卷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主题下沉和漂浮实验名称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漂浮实验班级数五年级实验组实验时间教师实验准备橡胶、萝卜、刀、水槽1将一块橡胶和一个萝卜放入水中。
实验2:用刀将橡胶和萝卜切成1/2.1/4.1/8小块,然后放入水中。
结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起伏与体积无关,而只与密度有关。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类别课题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沉和浮五年级小瓶子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组数任课教师材料:空瓶、色素、量杯、瓶盖1.将一空瓶盖上盖,放入水中。
2.在空瓶中注入四分之一有色水,放入水中。
3.在空瓶中注入二分之一有色水,放入水中。
结论:注入的水越多,瓶子越往下沉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结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课堂实验时间实验准备实验步骤5级材料:橡皮泥和量杯实验类别数实验组教师1将橡皮泥制成固体并放入水中2将固体皮革泥制成空心体并放入水中。
3.比较它们的位移。
结论:空心体的位移大于实心体,橡皮泥上浮。
物体的起伏与形状有关。
学习要领欢迎下载课题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沉和浮五年级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实验类别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组数任课教师材料:塑料泡沫、定滑轮、线、测力计、水槽。
1.将线的一端栓在泡沫塑料上,另一端栓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并绕在定滑轮上。
2.拉动测力计。
结论:浮力=重力+拉力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实验类别实验组数任课教师结论课题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沉和浮五年级材料: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定滑轮、线、测力计、水槽1.将定滑轮固定在水槽底部2.将线的一端拴在泡沫塑料上,另一端拴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并绕在定滑轮上。
3.拉动测力计。
结论:泡沫塑料的体积大,浮力就大。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类别结论课题实验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准备实验步骤沉和浮五年级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实验组数任课教师材料:橡皮泥、细线、测力计、水槽1.用测力测出橡皮泥在空气中的重力2.将橡皮泥放入水中(小部分和侵入水中)3.将橡皮泥大部分浸入水中。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周次第一周实验方法实验法实验目的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班级实验器材水槽、橡皮、萝卜、小刀、回形针、木块、水、砖块、小石块、泡沫塑料块、蜡烛、带盖空瓶指导教师探究过程 1、把橡皮和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改变橡皮、苹果、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
实验等级良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周次第一周实验方法对比法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实验班级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小瓶子、水。
指导教师实验过程 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实验等级良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周次第二周实验方法探究法实验目的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实验班级实验材料水、橡皮泥、烧杯指导教师实验过程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的沉浮;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3、比较实心形状和能浮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量。
实验:制作一个竹筏实验要求:竹筏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
实验测试:用螺母(或钩码)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
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2.竹筏(或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
3.竹筏(或木排)存在货物容易浸水的问题,可以给竹筏(或木排)包裹层防水薄膜等材料。
4.播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好,而且出现了“摇撸”“风帆”等动力系统,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
实验: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1)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我们用它们来模拟造一艘船,让它们都能漂浮在水面上。
(2)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看它们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3.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4.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
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5.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箱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橡皮泥的厚薄要捏均匀。
(2)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尽可能增大底部宽度。
(3)金属垫圈要均匀地放在船中,不能堆积在一处。
6.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7.渡船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
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稳定性好。
实验:比较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的载重量实验方法:①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
②根据设计,制作3艘铝箔船,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A船体积:8×8×2=128()B船体积:6×6×3=108()C船体积:4×4×4=64()③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实验现象:A船载重量最大,B船次之,C船最小。
1.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同质量、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也越大。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北师大版,23个实验)实验名称: 探究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种子发芽是否与土壤有关实验材料::绿豆种子、玻璃皿、土壤、滴管、标签、水等实验猜想::绿豆种子发芽土壤.(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玻璃皿.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层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加入适量的水,保持15℃-30℃常温。
实验现象:三天后,有土壤和无土壤的绿豆都发芽了。
实验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
实验名称: 探究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滴管、标签、水、透明杯子实验猜想:绿豆种子发芽______适宜的温度(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量的水。
3.在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各放18粒选好的绿豆种子。
4.把两个盒子放在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
一个盒子放置在常温下,并贴上标签——1号组;另外一个盒子放置在冰箱里,并贴上标签——2号组。
实验现象:常温下的绿豆发芽了,冰箱里的绿豆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实验名称: 探究种子发芽与光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照实验材料: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滴管、标签、水、透明杯子、不透明杯子实验猜想:绿豆种子发芽______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分别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并且往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都滴入等量且适量的水。
3.在每个盒子里的纸巾上各放18粒选好的绿豆种子。
4.把两个盒子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
一个盒子盖上透明的杯子,并贴上标签——1号组;另外一个盒子盖上不透明的杯子(可用黑色塑料袋代替),并贴上标签——2号组。
实验现象:有光和无光的绿豆都发芽了。
实验名称: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调节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观察并研究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温度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制。
实验器材:-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如豌豆或小麦)-温度调节设备(如恒温箱或温度计)-相同大小的花盆-泥土或培养土-水壶或喷雾器-手套或实验器皿实验步骤:1.准备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并将它们分别种在相同大小的花盆中的泥土或培养土中。
2.设置三组实验条件,分别是常温组(温度保持在25°C)、高温组(温度保持在35°C)和低温组(温度保持在15°C)。
3.将常温组的花盆放在室内保持常温下,高温组的花盆放在恒温箱或玻璃温室内,低温组的花盆放在冷藏箱中。
4.每天浇水,保持花盆内的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水分。
5.每组实验每天定时测量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数据,包括植物的高度、茎叶的数量和颜色等等。
6.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记录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并对比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得出以下结论:1.高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花盆内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或焦枯。
2.低温环境也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植物发育较慢,茎长短,叶片颜色发黄。
3.常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最有利,花盆内的植物生长快速,茎叶翠绿健康。
结论及讨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常温环境最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高温和低温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只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同样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如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等。
因此,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总之,了解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活特征,也能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第15 页共24 页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现象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第19 页共24 页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20):摆的方向的研究实验器材:摆、圆形底盘实验步骤:1 、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和摆一起放到一个圆底盘上。
3、让摆前后来回摆动起来,然后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观察摆摆动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4、再做一次圆底盘转动的实验。
现象和结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第20 页共24 页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现象和结论: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时差是 2 小时,北京和巴黎时差是7 小时、北京和纽约的时差是13 小时。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中间挖孔的两面色彩不一的纸板、纸张等。
实验步骤:1 、模拟实验。
(用手电筒正对着地球仪照射,分别让地球仪北极、南极倾向手电筒。
)2、直观模型演示。
(用一个纸板表示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
在纸板中间剪一个和地球仪大小差不多的圆,在纸的一面涂上黄色,另一面涂上黑色。
把地球仪倾斜插进竖直在桌面的纸板中,让北极圈处在黄色纸板一面。
)3、如果地轴倾斜度更大会怎样,学生做实验或简单推理。
现象和结论:地轴的倾斜造成北极和南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第24 页共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