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2崔彤(实验一)
- 格式:doc
- 大小:288.50 KB
- 文档页数:10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一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四1、点燃蜡烛;2、把蜡烛固定在空盆底部;3、向盆里倾倒凉水,直到与水面相平为止。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蜡烛烛芯处会形成凹槽,火焰就在水面以下了。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倾倒的凉水要与蜡烛的边缘相平或稍低一些。
序号12 小实验名称自制指示剂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红月季花研钵玻璃杯酒精纯水细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取数朵红月季花瓣洗净,放入研钵中捣成浆,移入玻璃杯,加入2ml酒精浸15分钟,再加13ml纯水,搅拌10分钟后在细布中挤出汁液,此汁液即可作指示剂。
用它作检验时,酸性呈红色,碱性呈黄色,中性呈淡绿色或无色。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研钵,也可用能捣碎东西的仪器代替。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六序号16小实验名称“自动”熄灭的蜡烛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玻璃杯蜡烛火柴纯碱(Na2CO3)白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1、在玻璃杯底铺放一层纯碱粉末,把一只点燃的短蜡烛固定在杯底;2、沿杯壁缓缓倾倒白醋。
过一会儿,蜡烛自动熄灭。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友情提醒(注意事项)倾倒白醋时,不要倒在蜡烛上,以免浇灭蜡烛。
序号17小实验名称“食盐”燃烧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食盐粉末煤气罐和煤气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七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二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五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七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九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十。
27.(宣武)(15分)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装置如图: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 。
(3)在欠缺已经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 ;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关系应是 。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 。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
【答案】27.(14分) (1)Mg + 2H + = Mg 2+ + H 2 ↑ (2)没有说明两种酸的浓度相等(3)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pH 体积相等 (4)反应放热,过量镁与水反应 (5)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6)盐酸的快,醋酸的慢28.(海淀)(16分)I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测定(NH 4)2S 2O 8和KI 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原理】(NH 4)2S 2O 8和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 2O 82- + 2I - 2SO 42-+ I 2 (1)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式为v (S 2O 82-)=。
222828(S O )(S O )(I )x y c k c c tυ---∆==⋅⋅∆实验时,向KI 、Na 2S 2O 3和淀粉指示剂混合溶液中加入(NH 4)2S 2O 8溶液,不断搅拌。
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发生反应:2S 2O 32-+ I 2 S 4O 62-+ 2I -(2)反应(1)生成的I 2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的S 4O 62-和I -。
S 2O 32-耗尽时,反应(1)继续生成的I 2才与淀粉作用呈现蓝色。
从加入(NH 4)2S 2O 8溶液到出现蓝色的时间为Δt 。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实验科学实验一:漂亮的彩虹雨。
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1个、小杯子4个、剃须泡沫、食用色素4瓶、滴管(勺子或注射器均可替代)、水。
实验步骤:1.稀释食用色素。
小杯子中装少量清水,让孩子往杯里滴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2.在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在杯顶挤上大量剃须泡沫,做出云朵的形状。
3.用滴管依次吸取有色液体滴到云朵上,看它变成彩虹雨慢慢落在杯子里。
解密时刻:这个实验与密度有关,因为刮胡泡沫由大量小气泡组成,密度低于水,所以是浮在上面的,跟木头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是一个原理。
滴入色素后,色素迅速渗过泡沫到达水面,色素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当色素到水面时,就能以较快地速度向密度更低的水中扩散,形成“彩虹雨滴”的现象。
科学实验二:漂浮的硬币。
实验材料:一次性杯子、曲别针、硬币、水。
实验步骤:1.将一次性杯子装满水。
2.用手将曲别针或硬币放到水面,观察其是否会沉入水中。
3.将曲别针折成L状小工具,托住曲别针或硬币,再次将曲别针或硬币放入水中,观察其是否会沉入水中。
解密时刻:没有使用工具,曲别针或硬币在入水时难以保持平衡,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于是曲别针或硬币沉入水中。
当使用曲别针制作的小工具时,比较利于保持平衡,水的表面张力托住了曲别针,于是就漂浮在水面。
科学实验三:拉不开的两本书。
实验材料:两本书。
实验步骤:1.将两本书的每一页依次重叠。
2.然后尝试和孩子拉开它们,但你们会发现,怎么拉都拉不开。
解密时刻: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产生摩擦力,拉力大于摩擦力或接触面较光滑时,就能分开两个物体。
当拉力小于摩擦力时,两个物体就难以分开了。
科学实验四:五颜六色的娃娃菜。
实验材料:娃娃菜、色素、塑料杯。
实验步骤:1.在三个杯子中分别倒入不同颜色的色素。
2.向杯中倒入水。
3.将娃娃菜菜叶放入杯中。
4.静置一天左右,就会发现杯子中的娃娃菜变色了。
解密时刻:植物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的,叶子中有很多“管道”,“管道”半径越小,水份上升高度越大。
2018年北京市实验初中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B.矿泉水C.加碘食盐D.高锰酸钾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红磷C.铁丝D.蜡烛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5.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B.C.D.6.为鉴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A.闻气味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通人澄清的石灰水D.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7.下列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A.钢制容器B.银制容器C.铁制容器D.玻璃容器8.马踏飞燕—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青铜乃铜锡合金,《天工开物》曾记载炼锡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SnO2+2C 高温Sn+2CO 。
上述变化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9.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10.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A.胃液(0.8~1.5) B.胆液(7.1~7.3)C.血液(7.35~7.45) D.胰液(7.5~8.0)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作导线B.盐酸用于除铁锈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氧气焊接金属12.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等质量不同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CO2质量更多D.对比曲线①②中c、d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小红同学根据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的发面知识和自制松花蛋的方法,在家里蒸馒头、制作松花蛋。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发声实验目的: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实验材料:鼓一面、鼓槌、豆子、锣、钢尺、纸杯(一端蒙有橡胶膜)等实验过程:(1)、将豆子放在鼓面上,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发声时的现象。
(2)、敲锣观察发声时的现(3)、把钢尺放在桌边,用手按住拨打钢尺,观察发声时的现象。
(4)、用纸杯喊话观察发声时的现象。
实验现象: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名称:光能透过哪些物体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实验材料: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黑布、报纸、卡纸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的物体,观察物体的透光现象,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使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有:矿泉水、玻璃杯只能让一部分光通过的物体有:报纸几乎不能让光通过的物体有:书本、黑布、卡纸实验结论:使大部分光通过的物体是透明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通过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几乎不能让光通过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实验名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的现象实验材料: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实验过程:(1)一名同学把平面镜立在桌子上,另一名同学扶着带缝隙的硬纸板,在硬纸板和镜子之间垫一张白纸,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缝隙照在镜子上,在白纸上画出光的路线。
(2)改变平面镜的摆放角度,多试几次。
实验现象:光照到平面镜上会反射回来。
实验结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并会用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实验材料: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开关实验过程:(1)将电池插入电池盒,先将电池的负极压在电池盒内的簧片上,再把电池的正极压入电池盒内。
(2)灯泡插入灯座,一定要把灯泡的尾部和灯座下的金属片接触。
(3)连接电路,先把开关的闸刀扳起,导线连接要紧密、牢固,连接完毕后,按下闸刀,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来。
实验现象:小灯泡亮了。
一年级科学实验测验实验一:水能浸泡物体材料:透明玻璃杯、水、苹果片、玩具小汽车、纸巾目的:观察水对于不同物体的浸泡作用。
步骤:1. 准备三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满水。
2. 将一片苹果放入第一个杯子中,观察苹果变化。
3. 将一个玩具小汽车放入第二个杯子中,观察小汽车变化。
4. 在第三个杯子中放入一张纸巾,观察纸巾变化。
5. 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和变化。
实验二:光与阴影材料:手电筒、纸板、五颜六色的透明塑料纸目的:观察光的传播和阴影的形成。
步骤:1. 将纸板竖立在桌子上,作为背景。
2. 将透明塑料纸铺在纸板上,使颜色尽可能均匀。
3. 打开手电筒,将手电筒对准塑料纸照射。
4. 观察塑料纸上形成的阴影的颜色和形状。
5. 移动手电筒的位置,观察阴影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三:测量物体重量材料:秤、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水果等)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认识物体的轻重。
步骤:1. 将秤放在平坦的桌子上。
2. 将待测物体放在秤的托盘上,记录物体的重量。
3.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将结果写下来。
4.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分类。
实验四:温度变化的观察材料:温度计、冰块、热水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物体的变化。
步骤:1. 将温度计放入室温的空气中,记录此时的温度。
2. 将冰块放入一个容器中,观察冰块的变化,并记录温度。
3. 将热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温度。
4. 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变化,在实验记录中进行总结。
实验五:声音传播实验材料:钟表、铃铛、绳子目的:观察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
步骤:1. 将钟表和铃铛分别悬挂在绳子上。
2. 先在空气中轻轻摇动绳子,听声音传播。
3. 然后在用手指敲击绳子,观察声音的传播。
4. 比较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和质量,并写下实验结果。
总结:通过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测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现象。
通过浸泡、光与阴影、测量物体重量、温度变化以及声音传播的实验,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变化和性质。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动口表达实验
名称
观察口腔粘膜细胞
仪器
名称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食盐水溶液、滴管、牙签、高锰酸钾
溶液、镊子、纱布。
动手操作方
法
步
骤
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食盐水溶液。
3、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牙签
上就附着一些口腔粘膜细胞)。
4、把牙签上附的口腔细胞在载玻片食盐水中涂一下,盖上盖玻
片,制成临时口腔粘膜切片。
5、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好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动
口表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城角庄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
班级: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