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六下《泥浮雕》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课题泥浮雕学习领域手工制作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课件内容1.浮雕图片2.浮雕的概念3.制作步骤教学评价1、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泥浮雕2、装饰方法多样,作品突出3、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生答:想)2.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这不仅有中国的雕塑还有外国的,看还有我们家乡的雕塑呢!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同学以前做的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本地特有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3.揭示"浮雕"的概念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学生回答: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认识、了解浮雕,先由学生揭示浮雕的概念,然后老师给以总结活动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1. 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 那怎样做呢?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说出制作泥版浮雕的步骤,师生共同演示制作一条鱼的泥浮雕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画形象时我们可以参考我们制作漏印版画时制作的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6.塑造形象局部;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装饰的方法?这一步实际上就是绘画过程中的精细描绘我们要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活动三:创作.评析1.分小组讨论你打算怎样表现泥浮雕选出代表谈一谈想法2.小组合作、实践3.评析作业将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请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可提宝贵的意见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作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板书设计:泥雕塑课件展示制作步骤揉泥排泥板割边粘墙和窗框刻出砖痕粘花。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课浮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浮雕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浮雕的基本概念、浮雕作品的欣赏和浮雕的制作步骤。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雕塑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对于浮雕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浮雕的特点和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通过对浮雕作品的欣赏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雕的定义和分类。
2.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浮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泥板、雕塑刀、刷子等。
3.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浮雕的历史、应用场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浮雕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浮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浮雕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对浮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浮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浮雕的特点,如空间感、立体感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浮雕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浮雕的制作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浮雕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5.拓展(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家具等。
泥浮雕美术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浮雕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2、指导学生掌握泥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泥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塑形、雕刻、拼接等。
(2)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泥材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2)如何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泥材的干燥、开裂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泥浮雕的相关知识和制作要点。
2、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泥浮雕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4、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泥浮雕作品。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1)陶泥或黏土若干。
(2)雕塑工具,如刻刀、刮刀、抹刀等。
(3)木板或卡纸作为底板。
(4)颜料、画笔(用于后期上色,可选)。
2、教具准备(1)泥浮雕作品实物若干,用于展示和讲解。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泥浮雕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泥浮雕。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泥浮雕的定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泥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2)讲解泥浮雕的艺术特点,如立体感、层次感、装饰性等。
(3)分析泥浮雕的表现形式,如人物、动物、风景等,让学生对泥浮雕的创作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3、技巧示范(15 分钟)教师在讲台上示范泥浮雕的制作过程,边做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首先,将泥材揉匀,放在底板上,根据创作主题大致塑造出物体的外形。
(2)然后,用刻刀、刮刀等工具逐步雕刻出物体的细节,如人物的五官、动物的毛发等。
浮雕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所用的泥塑工具和材料。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超轻泥泥、泥塑工具。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超轻泥堆塑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泥浮塑作品。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本P8-P9的内容(一分钟)2、师:通过新课阅读,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将一起走进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生:浮雕3、导入课题《浮雕》并板书二、新授1、师:课前预习有请同学们查找浮雕的相关知识,对吧,那你们知道了浮雕的哪些知识呢?(板书)浮雕:在一块底板上,雕刻凸起的形象就是浮雕。
单面可赏雕塑{圆雕:立体的,可多角度观赏2、PPT区分和介绍圆、浮雕的特点重点分析圆雕和浮雕的不同之处。
3、慧眼识雕,下列图中哪些是浮雕?哪些是圆雕,考考你们(PPT)4、高浮雕、浅浮雕的特点对比高浮雕和浅浮雕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画面效果,总结特点。
5、赏名雕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浮雕的概念、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名雕”世界,进一步感受浮雕的文化艺术(PPT)师:画面中的三幅名雕分别是我国古代、近代和外国的著名浮雕,请你选择你最了解的一幅作品和同学们做个分享。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祭坛里的六幅浮雕。
此图为其中的一匹战马。
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等。
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真实,且富有情趣;人物表情尤为动人,人物前后排列,前景两个跳舞的孩子,一个挺胸,一个弯腰,艺术家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入微观察和动态写生是难以雕刻的。
教学内容第5课浮雕课时 2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用山红泥或紫砂泥制作一个泥浮雕作品。
2、通过欣赏名作,看制作视频,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完成学习目标。
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欣赏1、汉画像石作品图片。
2、淮海烈士纪念塔四周基座浮雕作品图片。
3、唐代《昭陵六骏》图片。
4、古典家具、建筑配件浮雕作品图片。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这些作品和我们通常见到的雕塑例如《大卫》、《维纳斯》从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图片展示大卫、维纳斯。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这种类型的雕塑?楚王山千佛洞洞壁浮雕。
一中校门两侧的校园浮雕,滨湖公园浮雕等揭示“浮雕”的概念浮雕是雕刻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
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
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1、欣赏课本上的学生泥浮雕作品,说说表现了哪些题材?小组讨论,猜猜这些作品各自采取了哪些表现手法。
2、欣赏课本泥浮雕作品制作步骤图例,说说泥浮雕的制作主要有哪些步骤?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刻画或粘贴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画形象时我们可以参考我们制作漏印版画时制作的形象。
堆出大的形体。
《浮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第8——9页。
课型:欣赏评述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绝大多数学生比较爱好美术学科的学习,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
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
通过展示雕塑作品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浮雕,以及浮雕分类及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浮雕作品的美感,通过语言描述,提高学生的审美。
进一步引导学生制作一件喜爱的浮雕作品,创造性的使用多种工具和方法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展示环节,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评析其他同学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泥浮雕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想像力创造力的泥浮雕作品。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示范教具准备:课件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教师范作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假期的时候老师出去旅游,看到两件雕塑,拍成图片带给同学们(出示图片),同样是雕塑,这两件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浮雕是雕塑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天老师想带领你们一起走进浮雕世界,深入了解浮雕知识。
出示课题,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1.初步探究学生浏览第8页的文字和图片,说说从中能了解到哪些知识。
出示课件《人民英雄纪念碑》《昭陵六骏》《吹小号的人们》边欣赏边讲解。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clay relief (Volume 2)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篇章1: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泥浮雕》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2、揭示“浮雕”的概念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泥浮雕》教学设计第三课泥浮雕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手工制作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课件内容1、浮雕图片2 浮雕的概念3、制作步骤教学评价1、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泥浮雕2、装饰方法多样,作品突出3、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生答:想)2、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这不仅有中国的雕塑还有外国的,看还有我们家乡的雕塑呢!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同学以前做的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本地特有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3、揭示“浮雕”的概念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学生回答: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认识、了解浮雕,先由学生揭示浮雕的概念,然后老师给以总结活动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那怎样做呢?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说出制作泥版浮雕的步骤,师生共同演示制作一条鱼的泥浮雕制作泥版浮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揉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 5 课浮雕【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和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作品。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分析拓展视野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
2.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壁》、非洲浮雕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3.引导学生讨论,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二、总结概念分析方法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进一步欣赏 :了解不同材质的浮雕,如:石浮雕、木浮雕、纸浮雕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与表现效果。
三、欣赏分析发现方法讲解制作步骤: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1.揉泥。
2.拍泥板、割边。
3.刻出细节。
4.整理调整。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1.将泥压平刮平(呈长方形)2.泥板过程(用泥塑刀刻画轮廓)3.刻出大形(将头部面部细致刻画)4.雕刻完成(调整稍加纹理装饰)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板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板浮雕。
四、感悟交流联想创造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设计怎样的浮雕作品?并运用刚才学到的哪种方法进行创作。
人教版美术六下《泥浮雕》教学设计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手工制作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本课依照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爱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观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乐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制造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觉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乐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泥浮雕。
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预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预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学具预备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课件内容
1.浮雕图片
2.浮雕的概念
3.制作步骤
教学评判
1.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泥浮雕
2.装饰方法多样,作品突出
3.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赏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伙儿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生答:想)
2. 课件展现一起观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这不仅有中国的雕塑还有外国的,看还有我们家乡的雕塑呢!
观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同学往常做的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本地特有的雕塑)与我们观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3.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明白,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依照凸出的程度不同,还能够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什么缘故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因为浮雕和一般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看,因此我们如此说。
)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观赏,认识、了解浮雕,先由学生揭示浮雕的概念,然后老师给以总结活动二:学习制作泥版浮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那如何样做呢?来看书上下方的步骤图,请同学说出制作泥版浮雕的步骤,师生共同演示制作一条鱼的泥浮雕
制作泥版浮雕要紧有以下几个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
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画形象时我们能够参考我们制作漏印版画时制作的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
6.塑造形象局部;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装饰的方法?
这一步实际上确实是绘画过程中的精细描画。
我们要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差不多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认确实描画,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创作、评析
1.分小组讨论你打算如何样表现泥浮雕
选出代表谈一谈方法
2.小组合作、实践
3.评析作业
将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现台上,请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可提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专门精美,期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作出更多更杰出的作品来!
板书设计:
泥雕塑
课件展现制作步骤
揉泥
排泥板
割边
粘墙和窗框
刻出砖痕
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