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罗非鱼鳃弓色素颗粒的初步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688.58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水产科学 2011年5月, 18(3): 654−659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0−05−15; 修订日期: 2010−07−27.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1A120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708008);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5). 作者简介: 马冬梅(1978−), 女,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从事鱼类生物技术研究. E-mail: madongmei2003@ 通信作者: 白俊杰, 研究员. E-mail: baijj2005@DOI: 10.3724/SP.J.1118.2011.00654大口黑鲈肝脾肿大病病原研究马冬梅, 邓国成, 白俊杰, 李胜杰, 江小燕, 杨小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珠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热带亚热带鱼类选育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380摘要: 为了查明2009年10月广东省佛山地区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中暴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 对病鱼的肝脏、脾脏和腹隔膜进行切片电镜观察, 发现细胞质中有大量病毒颗粒, 切面为六角形, 直径约145~150 nm, 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似虹彩病毒的病毒粒子。
用除菌的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大口黑鲈, 被感染鱼死亡率达90%以上。
根据已知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提取人工感染发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的DNA 进行PCR 扩增, 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鳜(Siniperca chuatsi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ISKNV)MCP 基因同源性为98%。
电镜观察和MCP 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该病毒的分类地位为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细胞肿大病毒属(Megalocytivirus )。
不同盐度下鲈鱼稚鱼鳃的显微结构观察王 ! 艳%!胡 先 成!"%&河北工业大学 城市学院#天津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摘要!采用石蜡切片和 显 微 摄 影 技 术!研 究 了 不 同 盐 度 下 鲈 鱼 "!"#$%&"’(")*"+%,-./0#稚 鱼 鳃 的 显 微 结 构$ 结果显示!在%)&""盐度组!稚鱼鳃的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较多!泌氯细 胞 集 中 分 布 在 鳃 小 片 基 部! 且黏液细胞较多$与%)&""盐度组和淡水组相比!(&)"盐 度 组 稚 鱼 鳃 的 鳃 小 片 较 窄!泌 氯 细 胞 的 分 布%结 构 及数量变化均不明显$在"&""盐度组!稚鱼鳃中 鳃 小 片 较 宽 !排 列 紧 密!泌 氯 细 胞 数 量 较 少 !且 主 要 分 布 在 近鳃小片基部$鲈鱼稚鱼鳃的结构能够适应外界水体 盐 度 的 变 化!其 中 泌 氯 细 胞 的 结 构 和 数 量 变 化 是 与 鲈 鱼稚鱼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关 键 词 !鲈 鱼 "!"#$%&"’(")*"+%,-./0#&稚 鱼 &鳃 &泌 氯 细 胞 &盐 度 &渗 透 压 调 节 中 图 分 类 号 !*#+)&!%%! ! ! ! ! 文 献 标 识 码 !,! ! ! ! ! 文 章 编 号 !%"""-$"#+"!""#%%!-"%$.-")!!鳃是绝 大 多 数 鱼 类 的 主 要 呼 吸 器 官#同 时 还 有 调节机体渗 透 压 平 衡&调 节 体 液 /0 值 以 及 排 泄 氨 氮等功能#在维持机体内 水 盐 平 衡 的 过 程 中#鳃 起 着 至关重要 的 作 用 ) ’%#!( 生 活 在 不 同 盐 度 水 体 中 的 鱼 类#其鳃组织结构有很大 的 不 同#比 如 广 盐 性 硬 骨 鱼 类可通过 调 节 鳃 丝 上 皮 中 泌 氯 细 胞 "1234567818339% 的数 量&分 布&内 部 结 构 以 及 :;<-=<!,>?;98 活 性 等 ’$#’( 来适应外界的盐度 变 化#泌 氯 细 胞 在 维 持 机 体内环境的 稳 定&调 节 机 体 的 渗 透 压 和 离 子 平 衡 上 发挥着重要作用’)!. ()鲈 鱼 "!"#$%&"’(")*"+%,-./0%又 称 花 鲈&七 星 鲈 &海 鲈 &寨 花 #属 鲈 形 目 "?8516@45A89%&鮨 科 "*855;B67;8%&鲈 鱼 属 "!"#$%&"’(")%#分 布 于 中 国&日 本 及 朝鲜沿海#为 广 温&广 盐 性&凶 猛 的 肉 食 性 海 洋 经 济 鱼类)鲈鱼在中国分布 于 黄 渤 海&东 海&南 海 和 台 湾 海峡#也有 部 分 生 活 于 长 江 口 的 咸 淡 水 水 体 中) 鲈 鱼既能生活 在 高 盐 度 的 海 水 中#也 能 生 活 于 低 盐 度 的海水甚至 淡 水 水 体 中#但 鲈 鱼 的 繁 殖 必 须 在 海 水 中才能进行#其 最 适 的 产 卵 繁 殖 水 域 的 盐 度 范 围 为 !!&""!!+&""#其仔鱼的 生 长 也 必 须 在 海 水 中 进 行# 而稚&幼鱼阶段开始具有 较 广 泛 的 盐 度 适 应 性#在 盐 度为)&""!$.&""的海 水 中 均 能 生 存&生 长 及 发 育) 关于盐度对广盐性鱼类鳃组织结构的影响已有一些!!材料与方法!&!! 试 验 材 料 的 获 取试验材 料 为 集 美 大 学 人 工 孵 化 养 殖 的 鲈 鱼 稚鱼 #体 质 量 为 "&"#’#CD"&""#’C#体 长 为 %&#$’" 1AD"&%"!(1A#于 !""+ 年 $ 月 ( 日 空 运 回 重 庆# 并将其饲养于用海盐配制 的 盐 度 为 %)&"" 的 人 工 海 水 中 #进 行 %7 的 短 期 驯 化 后 进 行 盐 度 试 验 ) 试 验 分 为 %)&""&(&)" 及 "&""$ 个 盐 度 梯 度 #驯 化 后 的 稚 鱼 直接投放于 各 盐 度 的 水 体 中 进 行 试 验#每 个 盐 度 组 均投放!"尾稚鱼#且每 组 各 设 $ 个 平 行) 驯 化 及 试 验 期 间 #用 冰 冻 的 摇 蚊 "12-(%,%3-43-45%幼 虫 投 喂 稚鱼#每天吸 污 两 次#保 持 水 质 清 洁#溶 解 氧 保 持 在 ’&)AC!E 以 上#水 温 为 %"&.!%+&.F#水 体 大 小 为 %)E)室温下饲养%)7后#分 别 在 $ 个 盐 度 组 中 随 机 取样#用滤纸吸干稚鱼体 表 水 分#将 不 同 盐 度 组 中 稚 鱼的鳃完整切取后分别用 G4H6B氏 液固定#置’F 冰 箱中保存)!&"! 组 织 切 片 制 作将 G4H6B 氏 液 固 定 的 鳃 样 品 进 行 梯 度 酒 精 脱 水 #经 水 杨 酸 甲 酯 透 明 ) 小 心 分 离 两 片 半 鳃 #将 单 个报道 #但 ’#!%%( 关 于 鲈 鱼 稚 鱼 在 不 同 盐 度 下 鳃 组 织 结 构的适应性变化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实验采用光 镜观察的方 法#研 究 了 不 同 盐 度 下 鲈 鱼 稚 鱼 的 鳃 组 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在不 同 盐 度 下 泌 氯 细 胞 的 变 化# 旨在为鲈鱼渗透生理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资 料 #并 为 开 展 鲈 鱼 的 淡 水 养 殖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收 稿 日 期 *!"".-"’-%%$修 回 日 期 *!"".-"#-%!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重 庆 师 范 大 学 重 点 科 研 项 目 "".IEJ""!% 作者简介*王艳"%#."-%#女#河 北 省 廊 坊 市 人 #硕 士 研 究 生#主 要 研 究 方向为水生 动 物 发 育 生 物 学#电 话*%).!!".#(""#K-A;63*L;BCM;B1NBH"%+$&14A$胡 先 成#通 信 作 者 #电 话*%)#"!$+""%.#K-A;63*2LL "1NBH&87H&1B%$.海 洋 科 学!!""# 年!第 $$ 卷!第 %! 期半鳃进行石蜡包埋#连续 切片#切 片厚 度 +#A#0&K 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用 :6Q4BKRES?*K))6光学 显 微 境 观 察 &拍 照 )"!结果"&!!%)&"" 盐 度 下 稚 鱼 鳃 的 显 微 结 构在%)&"" 盐 度 条 件 下#鲈 鱼 稚 鱼 的 鳃 丝 向 两 侧 伸出半圆形扁 平 囊 状 的 鳃 小 片 "C6333;A833;8%#鳃 小 片平行排列#较 短 且 彼 此 间 隔 较 大) 鳃 丝 上 皮 由 多 层上皮细胞组 成#包 括 扁 平 细 胞 "/;T8A8BU1833%&黏 液细胞 "AH14H91833%和 泌 氯 细 胞 "123456781833%等"图%-%#%-!和%-$%)鳃丝上皮中的泌氯细胞 数量较 多#体积显著膨大#多为 长 柱 形 或 卵 圆 形#且 0&K 着 色加深)泌氯细胞略向相邻鳃小片中部扩散分布) 同时#鳃 丝 上 皮 中 的 黏 液 细 胞 体 积 较 大#且 数 目 较 多)在鳃小片 上 皮 中 有 扁 平 细 胞&柱 细 胞 即 支 持 细 胞"/633;51833%以及血 管道"V344712;BB83%等#血 道 内存在血细胞)鳃小片上泌氯细胞的分布出现如下 明显特征*在 鳃 小 片 的 基 部 区 域#泌 氯 细 胞 数 量 较 多#且多相邻 分 布#并 与 鳃 小 片 柱 状 毛 细 血 管 相 邻) 鳃小片上皮中的扁平细 胞 薄 且 呈 长 梭 型#排 列 紧 密# 且 泌 氯 细 胞 呈 现 相 邻 状 态 "图 %-!#%-$%)图 %! 不 同 盐 度 下 鲈 鱼 稚 鱼 鳃 的 显 微 结 构 观 察 W6C&%! O6154914/61;34V985T;U64B4BU28C6339U5H1UH584@XHT8B638!"#$%&"’(")*"+%,-./0HB78576@@858BU9;36B6U689 %-%&%)&""盐度组的鳃丝和鳃小片$%-!&%)&""盐度组的柱细胞和鳃丝上皮中的泌氯细胞$%-$&%)&""盐度组的扁平细胞&黏液细胞 以 及 鳃 小片上皮中的泌氯细胞$%-’&(&)"盐度组的鳃丝和鳃小片$%-)&(&)"盐度组的柱细胞&扁平细胞以及鳃小片基部的泌氯细胞 $%-+&(&)" 盐 度 组 的鳃丝上皮的黏液细胞和泌氯细胞$%-(&淡水组的鳃丝和鳃小片$%-.&淡 水 组 的 黏 液 细 胞&扁 平 细 胞 以 及 鳃 小 片 基 部 的 泌 氯 细 胞$%-#&淡 水 组 的 黏 液 细 胞 &柱 扁 平 细 胞 以 及 鳃 丝 上 皮 中 的 泌 氯 细 胞W&鳃 丝 $E&鳃 小 片 $RR&泌 氯 细 胞 $?PR&扁 平 细 胞 $?6R&柱 细 胞 $G&血 管 道 和 血 细 胞 $OR&黏 液 细 胞 %-%&@63;A8BU9;B73;A833;84@U28C6339;U9;36B6UM4@%)&""$%-!&12345678183396B@63;A8BU8/6U2836;;B7/633;518339;U9;36B6UM4@%)&""$ %-$&12345678183396B3;A833;88/6U2836;#/;T8A8BU18339;B7 AH14H918339;U9;36B6UM4@%)&""$%-’&@63;A8BU9;B73;A833;86BC6339;U9;36B6UM4@ (&)"$%-)&/;T8A8BU18339#/633;518339;B712345678183394BU28V;9858C64B4@U283;A833;8;U9;36B6UM4@(&)"$%-+&AH14H918339;B71234567818339 6B@63;A8BU8/6U2836;;U9;36B6UM4@(&)"$%-(&@63;A8BU9;B73;A833;84@U28C63396B@5892L;U85$%-.&AH14H918339#/;T8A8BU18339;B71234567818339 4BU28V;9858C64B4@U283;A833;86B@5892L;U85$%-#&AH14H918339#/633;518339;B712345678183396B@63;A8BU8/6U2836;6B@5892L;U85 W&@63;A8BU$E&3;A833;8$RR&123456781833$?PR&/;T8A8BU1833$?6R&/633;51833$G&V344712;BB83;B7V34471833$OR&AH14H91833O;56B8*168B189!P43&$$#:4&%!!!""#%$#"&"!(&)" 盐 度 下 稚 鱼 鳃 的 显 微 结 构在光镜下观 察 到 (&)" 盐 度 组 鲈 鱼 稚 鱼 的 鳃 丝 分布均匀#与 %)&"" 盐 度 组 和 "&"" 盐 度 组 相 比#鳃 丝的主干部 明 显 较 窄#鳃 丝 上 皮 中 的 黏 液 细 胞 数 量 较少#扁平细胞呈薄 的 鳞 片 状#核 呈 长 梭 型#有 拉 长 的 胞 质 突 起 #细 胞 基 底 面 有 一 层 很 薄 的 基 膜 $鳃 丝 上 皮中也观察 到 泌 氯 细 胞 和 黏 液 细 胞#但 鳃 丝 的 泌 氯 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分布 在 近 鳃 小 片 基 部 的 区 域#且 胞体没有明 显 改 变#细 胞 核 相 对 较 小#胞 质 密 度 大& 伊红着色较 深) 鳃 丝 上 的 鳃 小 片 窄 且 长#均 匀 分 布 在鳃丝两侧#鳃 小 片 上 皮 变 薄#主 要 表 现 为*扁 平 细 胞胞体变薄#呈长梭型$黏 液 细 胞 主 要 分 布 在 鳃 小 片 之间的鳃丝 上 皮 中#数 量 相 对 较 少#且 胞 体 较 小$柱 细胞即支持细胞多呈+I,形#其拉长的胞 质 突 起围 成 毛 细 血 管 腔 隙 "图 %-’#%-) 和 %-+%)"&#!"&"" 盐 度 下 稚 鱼 鳃 的 显 微 结 构在"&"" 盐 度 条 件 下#鲈 鱼 稚 鱼 的 鳃 丝 发 达#排 列紧密#细胞饱满#细胞 间 无 明 显 间 隙) 鳃 丝 上 皮 中 的 扁 平 细 胞 覆 盖 于 鳃 丝 表 皮 的 上 层 #胞 体 较 大 #与 血 管道接近$黏液细胞丰富#胞 体 较 大#胞 质 透 明#核 淡 染#广泛分布于鳃丝上皮 中$泌 氯 细 胞 通 常 靠 近 鳃 小 片基部#数量 较 少#呈 近 椭 圆 状#胞 体 较 小#核 较 大# 胞质致密#伊红着色较 深) 鳃 丝 上 的 鳃 小 片 宽#间 距其鳃丝和鳃 小 片 宽 且 长#说 明 由 于 水 体 渗 透 压 的 变 化#生活在高盐度水体中 的 稚 鱼#其 鳃 丝 的 结 构 出 现 一定程度萎缩#鳃丝细胞 收 缩 和 鳃 小 片 间 距 变 大#从 而增加水氧 交 换 量#使 其 能 够 在 高 盐 度 水 体 中 很 好 的生长)而被 淡 化 或 生 活 在 淡 水 中 的 稚 鱼#其 鳃 丝 和鳃小片变 宽&变 长#有 利 于 与 水 体 充 分 接 触#从 而 摄取水中的 无 机 离 子 以 适 应 低 渗 环 境 ) ’%’( 可 见#在 不同盐度的 水 体 中#稚 鱼 鳃 的 组 织 结 构 出 现 了 明 显 的适应性变 化#同 时 也 证 明 鲈 鱼 在 其 稚 鱼 发 育 阶 段 就已经能够在淡水中生活)泌氯细胞几乎在所有海水硬骨鱼类的鳃上都可 发现#其作 用 是 分 泌 氯 化 物) 海 水 硬 骨 鱼 类 的 泌 氯 细胞游离 端 存 在 着 排 泄 小 泡 "8Y158U45MT896138%#这 显然是与血液中的氯化物排入海水有关)淡水硬骨 鱼类不需要 把 血 液 中 的 氯 化 物 分 泌 出 去#而 经 常 是 摄取氯化物 到 血 液 中 以 维 持 血 液 的 含 盐 量#因 而 其 泌氯细胞不 存 在 排 泄 小 泡#这 种 泌 氯 细 胞 也 就 没 有 泌氯作用 ) ’%#$#)#.( 已有的研究表明#鲈 鱼 稚 鱼 已 具 备 发育较为完善的泌氯细胞渗透压调节系统)泌氯细 胞在鳃上皮 的 分 布 区 域 虽 然 很 小#但 在 与 外 界 环 境 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挥主动运输的功能)本研究 的结果显示#鲈 鱼 稚 鱼 在 %)&"" 盐 度 这 样 的 高 渗 环 境中生活时#其 泌 氯 细 胞 的 泌 氯 功 能 和 细 胞 的 代 谢 水平都很高#胞 体 显 著 增 大#胞 质 分 布 密 集#说 明 泌很 小 #尖 端 肿 大 $鳃 小 片 上 皮 中 的 柱 细 胞 呈 +I,形 &长 梭 形 或 圆 柱 形#扁 平 细 胞 胞 体 变 大#排 列 紧 密氯细胞在其 渗 透 压 调 节 上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淡 水中的鲈鱼稚鱼#其鳃上 的 泌 氯 细 胞 处 于 原 始 状 态#"图 %-(#%-. 和 %-#%)数量很少#胞 体 变 小#无 明 显 泌 氯 功 能#整 体 代 谢 水#!讨论鱼类的鳃与 其 生 活 的 水 环 境 直 接 接 触#鳃 丝 的 上皮细胞对鳃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不同 鱼类的鳃在 解 剖 学 上 存 在 明 显 差 异#但 组 成 鳃 上 皮 的细胞颇为 相 似 ) ’%!( 当 环 境 盐 度 变 化 时#鳃 的 上 皮 细 胞 会 发 生 适 应 性 改 变 ’%$()平比较低#说 明 它 主 要 以 离 子 交 换 的 形 式 吸 收 水 中 少量无机盐 并 参 与 体 内 /0 值 调 节#以 维 持 体 内 渗 透压 平 衡#这 与 Z49; 等’’(对 意 大 利 鲟 "6.-+$,0$( ,".."(--%的 研 究 结 果 相 似 )在不同渗透 压 环 境 中#扁 平 细 胞 和 黏 液 细 胞 在 数量和形态上也有明显的改变)扁平细胞覆盖鳃丝 的绝大部分区域#以 被 动 运 输 方 式 参 与 鳃 的 生 理 功鲈鱼为近岸 浅 海 的 广 盐 性 鱼 类#喜 栖 于 河 口 咸 淡水处#亦 可 生 活 在 淡 水 中#水 体 渗 透 压 状 态 受 潮能)研究结果显 示#"&"" 盐 度 组 的 鲈 鱼 稚 鱼#其 扁 平细胞胞体变大#细胞之 间 紧 密 相 连#这 与 对 鲑 点 石汐&陆源水系和气候变化 的 影 响 十 分 明 显#从 而 造 就 了鲈鱼独特 的 渗 透 压 调 节 体 系) 试 验 结 果 表 明#在 %)&""&(&)"和"&""$个盐度组中的 鲈 鱼 稚 鱼#其 鳃斑鱼"7+-,$+2&/08"(-%%和 大 眼 鳜 "9-,-+$(.":,$(5"(3",%的研究结 果 一 致) 扁 平 细 胞 与 相 邻 细 胞 存 在紧 密 连 接#推 测 与 防 止 金 属 离 子 自 由 渗 漏 有小片分布有 明 显 差 异) 在 %)&"" 盐 度 组 中#鲈 鱼 稚 关’! ) #%$( 黏液细胞也会 受 环 境 盐 度 变 化 的 影 响) 试鱼鳃丝和鳃小片较窄且短#"&""盐度组的鲈 鱼 稚 鱼# 验中#"&""盐度组的鲈鱼稚鱼#其鳃丝上皮 中的黏 液%’"海 洋 科 学!!""# 年!第 $$ 卷!第 %! 期细胞数量最 多#且 胞 体 较 大#其 次 是 %)&"" 盐 度 组# (&)"盐度 组 的 黏 液 细 胞 数 量 最 少) 方 展 强 等’%)(认 为#黏液细胞产生的黏膜 层 对 气 体 交 换 有 一 定 影 响# 但是可以保 护 其 下 的 组 织 免 受 机 械 损 伤#并 促 进 离 子的交换作用)在淡水中鳃的黏液细胞最为丰富# 表 明 它 们 可 能 参 与 控 制 离 子 或 水 的 内 流 ’%()在 试 验 中 #对 比 %)&""&(&)" 和 "&""$ 个 盐 度 组 中的鲈鱼 稚 鱼#发 现 生 活 在 (&)" 盐 度 组 中 鲈 鱼 稚 鱼#其鳃丝和鳃小片最 窄#且 均 匀 分 布 于 鳃 丝 上) 其 原因是由于 (&)" 盐 度 接 近 鲈 鱼 稚 鱼 的 等 渗 点 或 生 理最适盐度’%+(#因 而 既 不 像 生 活 在 高 盐 度 水 体 中 的 稚鱼需要大 量 的 泌 氯 细 胞 来 向 体 外 泌 氯#也 不 像 生 活在"&""盐 度 中 的 稚 鱼 那 样 需 要 有 大 量 的 黏 液 细 胞来阻隔水分的渗透或着通过增生的泌氯细胞来摄 取水 中 的 无 机 离 子$(&)" 盐 度 组 的 稚 鱼 体 内 外 渗 透 压比较接近#鳃 丝 和 鳃 小 片 较 少 执 行 渗 透 压 调 节 功 能#变薄的鳃丝和鳃小片 使 气 体 扩 散 距 离 变 短#增 大 呼吸摄氧效率#更有利于自身的生长和新陈代谢 ) ’%)(对$个不同盐度组鲈鱼稚鱼鳃的组织结构进行 观 察 和 比 较 #发 现 在 稚 鱼 的 淡 化 过 程 中 #鳃 的 显 微 细 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盐度水体中的鲈鱼 稚鱼#其几种 鳃 上 皮 细 胞 的 形 态 结 构 差 异 与 它 们 的 功能之间的关系#仍 有 待 通 过 扫 描 电 镜&透 射 电 镜& 组织化学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 ’%(!林浩然&鱼 类 生 理 学 ’O(&广 州*广 东 高 等 教 育 出 版社 #%###&%%#-%$’& ’!(![;T67 0#KT;B9#?8U85 O#$#"&&>28AH3U6@HB1U64B;3@692C633*74A6B;BU96U84@C;98Y12;BC8#49A458CH3;U64B#;167-V;9858CH3;U64B#;B78Y158U64B4@B6U54C8B4H9 L;9U8 ’\(&$%&’()*+,-#!"")#.)*#(-%((& ’$(![;V45B =#R4]]6Z Z W#O;592;33 ^ *&[MB;A6194@ /;T8A8BU1833-1234567818336BU85;1U64B9 7H56BC ;V5H/U 9;36B6UM12;BC86B;/,4/&/02$#$(%.&-#/0 ’\(&./012(3 )*#!""%#!"’*%..#-%.##& ’’(!Z49; O O#,B;*&,7;/U6T8V5;B126;3A812;B69A96B U289UH5C84B 6.-+$,0$(,".."(-- 7H56BC;1136A;U64BU4 9;3UL;U85 ’\(&4)516768(-,2()9%,5(’87&6:;$%&’()*)3 <&#!"")#?;5U,#%’%*%.$-%#"&’)(!_1267;=#=;B8Q4>#‘;A;H126=#$#"&&O45/24A8U561;3;B;3M9694@123456781833;1U6T6UM6BU28C633@63;A8BU9 ;B73;A833;8;B712;BC896B :;< #=<-,>?;98;1U6T6UM 7H56BC98;L;U85;7;/U;U64B6B12HA 9;3A4B@5M ’\(&. /01=))*#%##+#!(+*%#$-!""&’+(!*;9;6*#=;B8Q4>#0;98C;L;*#$#"&&O45/2434C61;3 ;3U85;U64B6BUL4UM/894@C63312345678183396B\;/;B898 8839"6,5/-&&"*"+%,-."%7H56BC1;U;754A4H9A6C5;U64B ’\(&46:.=))*#%##.#(+*%’."-%’.(&’((! 065;6:#>;C;L; O#=;B8Q4>#$#"&&[69U56VHU64B;3 12;BC896BV5;B126;312345678183397H56BC@5892L;U85;7;/U;U64B6B \;/;B898 98; V;99 !"#$%&"’(") *"+%,-./0 ’\(&=))*>9(#%####%+*’$-’#&’.(!>4M4X6=#=6M4B4*#WHA6=#$#"&&R2345678183397H56BC8;53M36@89U;C894@@692;B7U2865@HB1U64B;376@@858BU6;U64B ’\(&?(’%,7(,’>9(,:9,#!""!#+.*%-#&’#(! 姜 明#范 瑞 青#包 振 民&大 菱 鲆 "9.%+2#2"3/03")-< 3/0%幼鱼鳃氯 细 胞 的 超 微 结 构 研 究 ’\(&电 子 显 微 学 报 #!"")#"@"’%*’!#-’$"&’%"(!姜明#汝少国 #刘 晓 云&不 同 盐 度 下 蓝 非 鲫 鳃 泌 氯 细 胞的结构变化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A"’%* +"$-+".&’%%(!侯俊利#陈立侨#庄 平&不 同 盐 度 驯 化 下 施 氏 鲟 幼 鱼 鳃泌氯细胞结构的变化 ’\(&水产学报#!""+##B"$%* $%+-$!!&’%!(!?69;A O#Z;AV4H5C,&O6U4124B756;-5612183396BU28 C6338/6U2836HA4@U83849U@69289*;BH3U5;9U5H1UH5;3;//54;12 ’\(&C:8,7:68():6*+,-(,D )E4&8)*)<&#%##%# %$"*%#%-!$!&’%$(!R;5A4B;Z#a;516,-a;338C4 O#*;B],#$#"&&R234567818339;B7/;T8A8BU183396BC6338/6U2836;4@6.-< +$,0$(,".."(--*H3U5;9U5H1UH5;3 A476@61;U64B96B98;L;U85-;1136A;U879/816A8B9 ’\(&.)F7:6*)E?(’%2()*)3 <&#!""’#+’*))$-)++&’%’(!魏渲辉#汝少 国#徐 路#等&海 水 和 淡 水 适 应 过 程 中 广盐性鱼类 鳃 氯 细 胞 的 形 态 与 功 能 变 化 及 其 激 素 调节 ’\(&海洋科学#!""%#"G"’%*%+-!"& ’%)(!方展强#邱玫 #王 春 凤 &剑 尾 鱼 鳃 结 构 的 光 镜&扫 描和透射电镜观 察 ’\(&电 子 显 微 学 报#!""’#"#")%* ))$-))#& ’%+(!王艳#胡先成 #罗 颖&盐 度 对 鲈 鱼 稚 鱼 的 生 长 及 脂 肪 酸组成的影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O;56B8*168B189!P43&$$#:4&%!!!""#%’%H(97)’9)1(96*)I’,7-68():):8%,<(**’87F98F7,)EJF-,:(*,!"#$% &’"()"*+",&-./01F:;,7;(EE,7,:8’6*(:(8(,’!"#$%&’%#()*+&’,-./’0!"%&R6UMR4338C8#08V86_B6T8596UM4@>812B434CM#>6;BX6B$""%$"#R26B;$!&=8ME;V45;U45M4@,B6A;3 G6434CM#R24BCN6BC:45A;3_B6T8596UM#R24BCN6BC’"""’(#R26B;%+,9,(-,;*,/5&#%%#!"". K,&D)7;’*!"#$%&"’(")*"+%,-./0$XHT8B638$C6339$1234567818339$9;36B6UM$49A458CH3;U64BLI’87698*>28C6339U5H1UH584@XHT8B638!"#$%&"’(")*"+%,-./0 L;94V985T87HB78576@@858BU9;36B6U689VMH96BCU28U812B434CM4@/;5;@@6B981U64B;B7/24U4A6154C5;/2M&>28589H3U9924L87U2;UU28BHAV85;B7 96]84@12345678183396B@63;A8BU8/6U2836;6B158;98758A;5Q;V3M&R2345678183394BU283;A833;8C8B85;33M18BU5;36]8U4U28V;984@3;A833;8&O4584T85#U28BHAV854@ AH14H918339 L;9 A458&SB14BU5;9UU498;L;U85 "9;36B6UM%)&""%;B7@5892L;U85 "9;36B6UM"&""%9/816A8B9#3;A833;8L858B;554L85;B7U28769U56VHU64B# 9U5H1UH58;B7BHAV854@1234567818339 L858HB76T8596@68796CB6@61;BU3M;U9;36B6UM4@(&)"&,U9;36B6UM4@ "&""#3;A833;8L858L6785;B7;55;M87134983M&,@8L1234567818339L858/5898BU874BU28V;984@3;A833;8& >28C6339U5H1UH584@XHT8B638!=*"+%,-./02;7;7;/U87U28A983T89U4U2812;BC84@;NH84H99;36B6UM&>28 9U5H1UH58;B7BHAV854@1234567818339;1136A;U6]8U48BT654BA8BU;312;BC89&"本 文 编 辑 ’谭 雪 静 #! "上 接 第 !BG 页 #4*F’8,7(:<)E’)F:;’1,,;17)E(*,I6’,;):EFMM&C>NOLPL6*<)3 7(8%512"%&’,3/’0%#4"5+&’0,67’0!#*2819’!"%&:;U64B;3[8@8B98_B6T8596UM#G86X6BC%"""#%#R26B;$!&:;T;3*HVA;56B8,1;78AM#b6BC7;4!++"(%# R26B;%+,9,(-,;*\HB&#%.#!"". K,&D)7;’*94HB79/887/54@638$94HB79/887/54@638UM/8$94HB7769U56VHU64B$@H]]M13H9U856BC$13H9U856BC;B;3M969LI’87698*,94HB79/887C5;768BU/54@6389;A/387;U;V;9869VH63UU254HC2;B45A;36];U64B/541899;B7,Q6-A;9;A/36BC4@94HB79/887/54@6389 L2612;587856T87@54A $"cd$"c3;U6UH78-34BC6UH78269U4561;39U;U69U61 7;U;@458T85M A4BU2&WH]]MS*e[,>,13H9U85;B;3M969;56U2A8U6169/85@45A87U413;996@MU2894HB79/887 /54@6389V;9874BU289;A/387;U;V;98#;B7U28BU41;31H3;U89HA4@T;56;B18L6U26BU28C54H/V;9874BU28 13H9U85589H3U9&>254HC2;B;3M]6BCU2813H9U856BC589H3U;B79HA4@T;56;B18L6U26BU28C54H/#6UL;9924LB U2;UU28T;3H84@13H9U856BC/;5;A8U853 69V8UU85V8UL88B%&%!!&%#;B7U28@H]]M13H9U85589H3U L2612 U;Q89U28@;5U289UB86C2V4H52685;51261;313H9U85589H3U;9;B6B6U6;36];U64B13H9U8518BU8569V8UU85&,HU4A;U61 13;996@61;U64B9;B7/54T6B1894@U2894HB79/887/54@6389;58T85M283/@H3U4U28U;1U61;3;//361;U64B4@A;56B8 8BT654BA8BU9&%’!海 洋 科 学!!""# 年!第 $$ 卷!第 %! 期"本 文 编 辑 ’刘 珊 珊 #。
第42卷 第4期2023年7月Vol.42 No.4July 2023,207~214华中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不同光谱对大口黑鲈仔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吕明睿,王萍,赵玉华,高坚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繁育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摘要 为探究适合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仔鱼培育的最佳光谱,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设立全光谱组、红色光组、绿色光组和蓝色光组4个试验组,通过对比大口黑鲈仔鱼的趋光行为、生长性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溶菌酶(LZM )、碱性磷酸酶(AKP )活性,分析谷胱甘肽(GSH )和丙二醛(MDA )含量,以及生长激素(gh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 -1)、促甲状腺激素(tsh )、热休克蛋白70(hsp7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等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筛选适宜大口黑鲈苗种培育的光谱范围。
结果显示:全光谱组、绿色光组、蓝色光组仔鱼的终末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及LZM 活性均显著高于红色光组,而MDA 、GSH 含量及SOD 、CAT 活性均显著低于红色光组;全光谱组和绿色光组仔鱼AKP 酶活性及生长基因gh 、igf -1、tsh 的mRNA 表达均显著高于红色光组,而应激相关基因hsp70、crf 、caspase3 mRNA 表达均显著低于红色光组和蓝色光组;全光谱组仔鱼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并表现出较好的集群趋光行为。
结果表明,全光谱光源最有利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
关键词 光谱; 循环水养殖; 大口黑鲈; 苗种培育; 生长性能; 趋光行为中图分类号 S96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21(2023)04-0207-08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俗称加州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为淡水肉食性鱼类,原产于北美,现已成为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之一。
一种与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相关的单倍型标记及其应用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不断增长,鱼类的生长速度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生长速度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
寻找与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相关的标记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聚焦于单倍型标记的研究与应用。
单倍型标记,又称为遗传标记,是利用个体或群体的遗传特征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基因单倍型标记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在鱼类遗传学研究与养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与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相关的单倍型标记及其应用。
1. 单倍型标记与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的发现在对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与其生长速度密切相关的单倍型标记。
这种单倍型标记与大口黑鲈的生长潜力紧密相连,为科研人员揭示了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的遗传基础,为此类鱼类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2. 应用前景与意义这种与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相关的单倍型标记的发现,为大口黑鲈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科研人员可以针对这一单倍型标记进行精准选育,加快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提高其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单倍型标记的应用还将对其他经济鱼类的遗传改良产生借鉴意义,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 可能的应用方法在利用这种单倍型标记进行大口黑鲈的遗传改良中,科研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通过PCR方法对大口黑鲈的DNA进行单倍型标记的分析,筛选出与快速生长相关的遗传标记;- 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具有快速生长基因的大口黑鲈品系;-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快速生长相关的单倍型标记导入到大口黑鲈的基因组中,实现基因改良。
4. 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当前,对大口黑鲈快速生长相关的单倍型标记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随着遗传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这一研究将取得更多突破,为大口黑鲈的遗传改良提供更多可能性。
19云南农业2004年第4期(本栏责任编辑陈斓)●淡水渔业●猪粪巧喂鱼病少效益高用猪粪配制成的饲料喂鱼,具有营养丰富,鱼生长迅速、增肉率高,水质污染少,发病率低等优点。
1.施入法。
可将猪舍建在池塘一边,使猪排出的粪便通过粪沟流入鱼塘内,一部分供鱼直接摄取,另一部分可以培育水中浮游生物。
一般每667m 2池塘配养5~8头猪即可。
或在清塘后鱼种放养前,将经发酵后的猪粪作为基肥施入,每667m 2鱼塘可施300k g 左右;用作追肥时,每10天左右1次,每次每667m 2施120k g 左右。
具体施入次数和数量,应根据水的颜色来决定,以鱼塘水质呈草绿色、茶褐色为佳,如水的颜色呈铁锈时,应减少猪粪的施入量。
同时,要搭配部分精饲料,促使鱼类快速生长。
2.发酵法。
将收集的鲜猪粪晒干,经粉碎后加入10%麦麸或玉米粉,加水混合搅拌,加水量以猪粪握在手中指缝有水而不滴为宜,然后装入水泥池或土池内分层压紧,装满后将上口用塑料布封好,在20~30℃的温度下发酵3~5天即可。
发酵好的猪粪,可以直接喂鱼,也可以加入28%的糠麸、12%的花生饼做成团状喂鱼,每天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各定点投喂一次,日投量为全池鱼体重的4%~6%。
3.干燥法。
将收集的猪粪晒干或风干,经粉碎后,按54%的猪粪、10%的豆饼、30%的糠麸、4%的鱼粉、2%的食盐和添加剂混合,加工制成颗粒状或碎块状投喂。
该方法适用于主养草、鲤混养鲢、鳙鱼的池塘。
大口黑鲈鱼原产于美国,属广温性鱼类,在2~34℃的水温范围内和0~15‰的盐度值内均可存活,最适水温为20~27℃。
大口黑鲈鱼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它摄食范围广,性情凶猛,摄食量大,生长迅速,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大口黑鲈是美国科学家在加州鲈的基础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而成的,它与我国早期引进的加洲鲈相比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更能耐受低温(越冬水温在2℃以上即可)。
更重要的是经过精心驯化使其在养殖中可以直接投喂颗粒饲料并有效地减少水质污染,降低饲料成本,在正常情况下其饲料系数不超过1.5。
2016年第8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91财经◎水产渔业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nides )又名加州鲈鱼,原产于北美的淡水湖泊中,1983年被引入台湾后,陆续在广东、浙江等地作为新品种引进养殖。
经过三十多年的养殖技术摸索,加州鲈鱼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区域,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体型美观、无肌间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主要的消费产地主要是江、浙、沪、鲁等省份。
加州鲈鱼能在2-35℃的广温范围内生存,但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7、8月份由于天气较热,水面表层温度较高,加州鲈鱼上台抢食膨化配合饲料效果较差,日投喂率较低。
针对该情况,采用自制软颗粒饲料进行投喂,以期解决加州鲈鱼高温期投喂难的问题。
1 养殖环境与准备面积18亩新开塘口,水深1.7米,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水用铁丝网框和30目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排水口用2道密眼铁丝网拦挡防鱼外逃。
配置2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放养池塘经过越冬暴晒,鱼种下塘2周前用碳酸氢铵进行清塘,以杀死野杂鱼和病原微生物,同时具有肥水功能。
第3天用磷肥和有机肥等进行肥水。
2015年5月底放养加州鲈鱼苗6万尾并搭配花白鲢,规格约10克/尾,其已经驯化吃食冰鲜。
2 食性驯化将冰鲜用切粒机切成粒状后,放入绞肉机中绞成肉糜与粉料充分搅拌后投喂。
开始加入量粉料量为其总量的10%,每天粉料的比例增加5%,约10天粉料增加至60%,用膨化配合饲料替换粉料,同样操作减少鱼浆比例直至完全投喂膨化饲料,通过食性的转换,使其摄食习性从肉食性逐步转化为杂食性。
3 软颗粒饲料制作与投喂3.1 软颗粒饲料制作将鱼糜和浓缩料(分析值见表1)1:1放入软颗粒制颗机中充分混匀后。
通过调节放料阀门大小和选择出料模具孔径大小,调节软颗粒饲料的粒径和厚度。
浓缩料主要由鱼粉、豆粕、维生素A 、维生素E 、硫酸亚铁、硫酸铜、抗氧化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