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7
莆田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知识。
(共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ù)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áng)B.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C.忸怩.(nì)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ì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荆棘凄惋气势磅薄B.萧瑟迷茫沧桑星辉斑澜C.淬火彷徨百舸妄自菲薄D.慷概荡漾笙箫激浊扬清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 分)(l ) 风萧萧兮易水寒,。
(《鸿门宴》)(2)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3)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4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雨巷》) ( 5 )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 6)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鸿门宴》)(7)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二、基础知识(27分,选择一题3分,翻译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夜缒而出,见秦伯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从之,辞.曰辞:推辞B、许.之许:答应C、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赏赐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4、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贫穷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5、指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A、以其无礼..于晋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哀怨冷漠愁怅纤小文弱B、云采揉碎招摇传诵一时C、韵角揣摩赋予含蓄蕴藉D、静默漫溯芬芳清香幽雅7、课内文言文翻译(9分)(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课外简易文言文阅读(9分)推敲《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重)2007.10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寥.廊(liáo)青荇(xíng)屏息(bǐng)邂逅(xièhòu)B.诽谤.(bàng)悼.念(diào)岚.山(lán)神龛.(kān)C.舒祺.(qí)花瓣.(bàn)倾圮.(pǐ)暴虐.(nüè)D.碣.石(jié)佝.偻(gōu)憩.息(qì)譬.如(b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沧茫招摇斑谰凝神屏息B.嘻游结汇缈婀娜游目聘怀C.机缘拜谒触须没精打彩D.玲珑姻缘珊瑚玉砌雕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通知书下来了,我们全家老小,亲朋好友都弹冠相庆....,喜气洋洋。
B.经过一个多小进的坦诚交谈,彼此的误解涣然冰释....,我们又和好如初。
C.小明的作文写得既快又好,但遗憾的是常常文不加点....,别人读起来很吃力。
D.张哲和李鸣本是同班同学,萍水相逢....,在患难中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已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吸引住了。
C.领导指出那位大肆铺张的经理一定要全部退回多收的礼金和少付给宾馆的食宿费。
D.“春兰杯”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昨日在江苏泰州落下帷幕,中国男队笑捧金杯,夺得十连冠。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急剧的时代引起人们的心理失衡,是当今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体验到的。
②今年我国法官将摘下大檐帽,披上法官袍,法官制服的改换,体现了法学观念的。
③通过合理调配和技术改造,提高了,大伙的干劲更大了。
A.变迁退变功效B.变迁蜕变工效C.变革退变工效D.变革蜕变功效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徐志摩是现代诗坛上“新月派”的主将之一,其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歌的影响,风格飘逸轻灵,代表作是《再别康桥》。
2015-2016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xiáo) 棘矜.(jǐn) 锋镝.(dí) 巫.医乐师(wū) 磨牙吮.血(shŭn)B.跬.步(kuǐ) 膏腴.(yú) 数罟(shù) 瓮牖绳枢(yǒu) 宵柝(tuò)C.鸡豚(tún) 狗彘(zhì) 驽马(nú) 涂有饿莩(piǎo) 急暮砧(zhēn)D.墨翟(dí) 孝悌(dì) 蛇鳝(shàn) 度长絜大(xié) 虾蟆陵(xi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缘份天然气瑕不掩瑜良莠不齐B.急燥圆舞曲管窥蠡测始作俑者C.影牒协奏曲半身不遂运筹帷幄D.涵养原生态芸芸众生厉行节约3、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河内”指黄河以北。
B.谨庠序之教,“庠”、“序”都指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指尊敬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指国家,“家”指家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是一项是()A.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碌碌无...为.。
B.新星公司重金挖来的邓一林,在近期的几次重大活动中失误不断,公司的上上下下对他另眼相看....,议论纷纷。
C.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及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D.在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春节期间,网上热传一篇一个上海女孩跟随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在见到男方家庭准备的第一顿饭后便提出与男友分手,并以最快速度返回上海。
莆田八中2016—2017上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吴丽莺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3题,毎小题 3分)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
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
先以印度文明为例。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
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
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
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
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
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布罗代尔提出,文明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
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
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柯丽霞审核人:高一语文备课组一、现代文阅读( 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新诗的“变”与“常”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莆田八中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18题涂在答题卡1—18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9—26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9—26题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模子? 奢靡/羁縻? 宁愿/奸佞 岗峦/力能扛鼎 B.别扭/别针? 禅让/禅宗? 和面/和弄 当真/安步当车 C.供职/肱骨? 称道/嗔怪? 结实/解元 拓片/纷至沓 D.剽悍/镖局? 惬意/恰当? 行伍/行善 咋舌/啧啧称奇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甚嚣尘上。
为此,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显然不应仅仅归因于公众的科学素养匮乏,很长时间以,国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状况如何,有关部门一直语焉不详,相关信息也欠缺。
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老百姓个个风声鹤唳,看似可笑,却也是自我保护的无奈之举。
.甚嚣尘上 .归因 .语焉不详 .风声鹤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0月8日零点,随着全国各地高速收费站的收费杆的落下,使持续八天的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鸣金收兵,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战告捷。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C.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D.“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
? ,?。
? ,? 。
? ,? ,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⑤①⑥ D.④③①⑤②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莆田八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夯实基础(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 )A.拊.心〔fǔ〕寥.廓(liáo)峥.嵘〔zhēng〕以药淬.之〔cuì〕B.颓.圮(tí) 阙.秦〔quē〕彷.徨(pánɡ) 以飨.士卒〔xiǎng〕C.河畔.(bàn) 漫溯.(sù)刀俎.〔zǔ〕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瞋.目〔chēn〕长篙.〔hāo〕夜缒.而出〔zhuì〕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沧茫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荆棘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奉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
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
4.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5.依次填入以下句后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爱它们的“清”和“远”。
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必修二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陈秀娟审核人:陈爱琼一、选择题(基础知识共33分,每小题3分)的一组是()1。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A。
酣.眠(tián)霎.时(shà)袅娜.(nà)嬉.游(xī )郁B。
脉.脉(mò)隐.约(yǐn)媛.女(yuán)蓊蓊..郁(wòng)C。
一椽.(chuán)着.衣(zhuó) 修姱.(kuā)渐.车(jiān)D.瞥.见(piē) 茎.叶(jīng)纤.细(qiān)脉.络(mài)错别字的一项是()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A.斑驳朗照弥望没精打彩B。
风致点缀和谐泣涕涟涟C。
公寓卢沟桥责无旁代烽烟四起D.安顿长青藤其黄而殒当仁不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的文化名人。
A.张贤亮是宁夏屈指可数....的少男少女,就如一树繁华的春天,绽放最耀眼B。
时值豆蔻年华....的光泽。
C。
朱自清作品集中有条鲜明的轨迹,那就是对家乡人和物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D。
尽管范蠡比不上著作等身的大家巨匠,但他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永存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B。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日前表示,要实现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消除“冷战思维",必须抛弃“中国威胁论"。
5。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长:150分钟试题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长篙(gāo)巷道(hàng)颓圯(pǐ)百舸争流(gě)B、泥古(n ì)漫溯(shuò)笙(shēng)箫自怨自艾(ài)C、揕(zhèn)胸淬(cuì)火忤(chǔ)视忸怩不安( nì)D、给予(j ǐ)冰屑(xuè)立仆(pū)挥斥方遒(qiú)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沧茫谰言冷漠轻歌慢舞B、炭灰惊惶盘踞天伦之乐C、漂泊伫立彷皇妄自绯薄D、朔风浮躁舌苔斥咤风云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现代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光的赞歌》《翡冷翠的一夜》。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戴望舒诗人,翻译家。
因为诗作《雨巷》一度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代表作《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另有译著多种。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善于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随心所欲....地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B、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C、他看好了那双款式新颖的运动鞋,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D、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隆重而简短的欢送仪式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五十六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我们能不能迅速走出语文复习的误区,是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提升最重要的大事。
C.对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行为,我们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
D.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对于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无异于雪上加霜。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分)“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既:已经B.将焉取之之:指代土地C.又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何厌之有厌:厌烦7.下面句子中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认为B.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怎么D.将焉取之焉:代词,哪里。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行装 B.宴请的客人行装C.宴请的客人使者 D.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9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诚能得樊将军首诚:的确。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10.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丹不忍以.己之私B. 常痛于.骨髓以其无礼于.晋C. 而.右手揕其胸因人之力而.敝之D. 乃.遂私见樊於期乃.请荆卿曰11.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三、1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3. 默写诗文(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3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5.风萧萧兮易水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14. 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问题(共6分)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①如何理解诗题中“怀远”的含义?诗中哪个句子点明“怀远”的含义?②诗中“情人”指的是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他当时的心情?15.阅读《露》完成题目(4分)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①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②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0分)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王明亚①生命,是一个从荒芜到芳草萋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
②第一次,用一个婴儿的姿态蹒跚着走出家门,扑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愣愣地不知往哪里去。
然后学着辨别家的方向——或许是一爿半启的门扉;或许是廊前摇摆的衣架;或许是熟悉的猫的声音;或许是苦楝树下狗的饭盆;或许是一张永远等候在门口的笑脸……一点一滴,开始了一个人一生里对家的最深长的认识和依恋。
③记得,上学后每天背着书包走在长长短短的田埂上的情景。
有时是一个人,有时会有一个伙伴;有时风雨交加;有时斜阳万丈。
不管是每一天的清晨,还是每一天的黄昏,总是那相似的没有改变的路。
很多次想停步,因为疲惫,因为厌倦。
④然后,一声近处的狗吠声,和着一句坚硬的吆喝;或者是农舍上空袅袅腾腾的烟雾;或是与你擦身而过的某个同样匆匆的背影;或是某一家忽然亮起的橘黄的灯光,只一刹那,就勾起了内心深处软软的、切切的、对家的渴念。
⑤于是急急地加快脚步。
⑥因为知道,远处,那个属于我的家里,肯定也有这样一圈微黄的光晕正为我铺展;因为知道,在那光晕下,有一桌为我等候的饭菜,几双翘首期盼的焦灼的眼睛。
那只永远摇着尾巴守在门口的大灰狗,那一份静谧的等待,在这昏黄的途中,延伸为最动人的诱惑。
而那路上如水的月光,月光下裸露的荒坟,坟头上猫头鹰恐怖的窃笑声,都有了我熟悉的温暖与明亮。
⑦学会漂泊的日子里,路依然遥无边际。
滚滚红尘中,马不停蹄地往前赶。
偶尔停下来,在陌生的街头,在夕阳将落未落的黄昏。
尽管周围有人群,有房屋,有灯光,有让人追寻、让人迷恋的热闹,可是,只一瞬间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彷徨、孤独,这所有的辉煌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忽然却步不前,只因记忆中那一面旧泥墙,爬在墙上的紫藤萝,几株香气四溢的栀子花树,花上碎碎点点的阳光,灶膛里星星点点的火焰。
那每一缕袅然升起的炊烟,因炊烟的飞舞而呈现的风的姿态,狗的嘶哑的吠声,门前树下那条空凳子的孤单守候,父母亲满满的爱的牵挂……⑧于是,一刻也不能停缓地上路了。
所有生命中匆匆放下了一段时间的所有,在推门的一刹那,都细细密密地回来了。
⑨于是,怵然警觉:这一生一世里,不论路在何方,又将去向哪里,家是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的牵挂。
黎明时,出门的那一回头,黄昏时进门的那一颔首,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
⑩尽管,我会由被人牵挂而变为牵挂别人,但这份对家的依恋依旧。
我还是那个处在长途中的人,还是那个奔波忙碌、时常不知所措的人,还是那个茫茫然疲惫不堪的人。
而家,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意识里。
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
它们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它的一片馨香、明媚、温情地指引一颗心归来,洗尽那尘世中的种种铅华,让那颗心忘记漂泊路上的苦涩,从而撑起一片希望,只为,明日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上路。
⑾“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
”记不得这样温馨的文字出自哪本书了。
可是确实啊,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
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正是因为有家,因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选自《散文百家》2008年第6期)16.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4分)17.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1)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
(2)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
18.结合文中第⑦段对景物的描述,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
(6分)19.文章末尾引用“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五.语言运用(4分)20.下面两例在词语搭配上似乎都不合逻辑,但却极富表现力。
请选另一内容,写一个同样表达效果的句子。
(形式、字数不限)(4分)①兰圃的门锁了,却锁不住香味。
②司机流着泪跑回驾驶室,把车门狠狠地一摔,闸住了悲哀。
六. 作文(70分)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月考1试题答案1A 2B 3B 4B 5A 6D 7A 8D 9A 10A 11D 12D 13略14答案提示: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
“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
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