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 格式:doc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A.秒(s)B.千克(kg)C.米(m) D.米/秒(m/s)2.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
如图2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A.冰的质量变大B.冰的质量不变C.冰的密度变大D.冰的密度不变4.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B.建筑物C.过山车D.过山车的轨道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3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4中的6.在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7.在图6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图5图3 A B C D图4冰雪消融A 霜满枝头B白雾茫茫C大雪纷飞D图6图2小桥在水中的“倒影”A阳光穿过三棱镜B阳光穿过树林C透过水珠看树叶D图1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第 1 页(共9 页)八年级期末 物理试卷 第 2 页(共 9 页)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要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 .发生地震、海啸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 .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10.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1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 .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 .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C .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 .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12.小莉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 —3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13.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7所示。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知识点分析报告一、知识点汇总指标汇总指标包括满分值、平均分难度指数P,难度指数Z'、难度指数Δ和区分度。
测题的难度是指测题的难易程度。
表示测题难易程度的数量,称为测题的难度指数,一般用P来表示。
由于P难度指数是正确回答试题人数的比例(客观题),或全体被试在该题上的平均数与试题满分的比例(主观题)。
这种比例位于“顺序量表”上,它们之间是不能进行语文运算的。
不同难度只能表示出试题的难易程度之间的大小、位次关系,但不能表示出试题的难易程度之间差异的数量关系。
为了对测题之间的难易程度做进一步统计分析,教育测量学中将难度指数表示在位于“等距量表”上,转化为“正态化的等距的难度指数”,即难度指数Z'和难度指数Δ。
表1 物理知识点汇总分析二、知识点均分与差异知识点分析是指各样本知识点平均分分析。
表2 物理知识点平均分分析三、不同水平知识点得分差异不同水平知识点得分差异是指先对物理成绩进行分段,然后统计分段成绩中对应知识点的平均难度P。
表3 物理知识点难度P分布表图 3. 知识点(物态变化及吸热与放热现象)——难度P分布折线图图 3.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规律应用)——难度P分布折线图四、知识点得分率知识点得分率,即各知识点难度指数P。
表4 物理知识点难度指数P统计表五、知识点得分差距难度指数Z’和Δ是难度指数P经过转换的难度值,难度指数Z’中间值为5,常用的难度值在2-8区间;难度指数Δ中间值为13,常用的难度值在1-25区间。
表5 物理知识点难度指数Δ统计表六、知识点分组难度应用分组难度的分组原则,对学生成绩进行从低到高排序,然后分成7组人数一样的组,对7组学生的知识点难度指数进行统计。
表6 物理知识点分组难度统计表图 2. 知识点(物态变化及吸热与放热现象)——分组难度统计图图3. 知识点分组难度比较图七、知识点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试题对于被试学生学业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光的反射本节课学习要点是学习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达成光路图,难点是光的反射定律的详细应用和光路作图。
中考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实验研究题等,难度中等。
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类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基本观点一点光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叫做入射点。
用字母“O”表示三线入射光芒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芒。
如图中的AO法线过人射点O,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它是一条协助线,往常用虚线表示。
如图中的ON反射光芒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芒。
如图中的OB两角入射角人射光芒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如图中的∠AON反射角反射光芒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如图中的∠BON二、光的反射定律1.研究光的反射定律a.实验准备: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可沿中线转动。
b.实验过程与现象:一束光贴着纸板斜射到O点(称为入射点),ON(虚线)垂直于镜面,称为法线。
光芒经平面镜反射,沿纸板另一个方向射出,获取反射光芒,向后折转纸板,反射光芒消逝;从头将光芒调整在同一平面,在纸板上用笔描出人射光芒和反射光芒的径迹。
再改变光芒的入射方向两次,重做两次实验,换其余颜色的笔录录光的路径。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分别丈量出人射角和反射角的角度,比较两角大小。
c.现象剖析:反射光芒、入射光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芒和人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双侧;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求室内光芒稍暗,便于察看。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放射光芒、入射光芒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双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记作:“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定律透析a.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理解反射定律的内容,一是定律中有三条线,反射光芒、法线、入射光芒,三线的地点关系是“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二是定律中有两个角,反射角、入射角,两个角的关系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海市蜃楼C.手影D.水中倒影2、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A.“皓月”是人造光源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小明同学发现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所示。
这是利用了电视机遥控器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5、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7、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A.15°B.20°C.30°D.60°8、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B.镜面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10、皮鞋擦过油后再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会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的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B.皮鞋的颜色不如鞋油的好,反复擦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充皮革的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的效果D.鞋油相当于光源,反复擦可使鞋面反射明亮的11、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12、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初二上册物理光的反射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物理光的反射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就是用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恰当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二上册物理光的反射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150°
(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θ/2
B.θ
C.2θ
D.0
(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
答案:
(1)D (2)A (3)C (4)D (5)B。
八年级物理4.2光的反射同步练习一、填空题知识清单:1.一束光线以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2. 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3.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_____ 的,平面镜是 _____ 的。
4. 如图所示,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度,反射角是_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_____ 度;若平面镜沿逆时针旋转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 度.5. 有一束光垂直照射到一平面镜上,则此时的入射角是 __ 度,反射角是 ___ 度,入射光线如反射光线的夹角是度。
6. 大客车的司机通过上方观后镜能看到车内后方乘客的眼睛,那么,乘客能通过观后镜看到乘客的眼睛?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7.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应为()A. 0°B. 45°C. 90°D. 135°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9.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10. 上课时,我们常看到黑板某处刺眼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11.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种现象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12. 如图所示,一束阳光与地面成40°角射向水平地面,若要使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地面向前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多少度角()A.80°B.40°C.20°D.1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20°,反射角也增加2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30°14. 关于光的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迹,这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二者没有区别。
物理八年级光的反射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含详细解析) ◆ 选择题1. 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 两位同学做捉迷藏游戏,甲同学躲在书橱的背后,通过穿衣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 睛,则乙同学( )A. 不能看到甲同学B. 一定能看到甲同学全身C. 至少可以看到甲同学的眼睛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 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而溅污衣裤,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C.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D.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汪塘◆ 填空题4. 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____________日食形成 B. 放大镜把图案放大A.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 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 实验探究题反射。
5. 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FON是 ____ 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
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入射角反射角3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________ 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_____________6.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 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入两个互成90°的平面镜上,请你完成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次反射,注意二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2.如图所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括号中填入介质名称,并完成光路图(在线上标出箭头,并画出反射光和法线)。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过折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因为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并且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可以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都在空气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
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3.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决此类作图题,要先过入射点作出垂直于两种介质交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4.如图(2),由点光源S射到水面某处的一束光,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在图中画出反射和折射光路.【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作点S关于水面的对称点S’,连接S’A交水面与O点,连接SO,作法线MN,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NOB,使∠NOB小于∠MOS.如图所示,S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与折射作图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2)小丽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眼睛应在蜡烛_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4)实验中,小丽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答案】(1)刻度尺(2)A 相同 (3)不能虚(4)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解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需要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2)因为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物像同侧,要同时观察到像和像侧的另一只蜡烛B,眼睛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实验中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光的反射》1.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②。
2.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FON是____角(选填“入射”或“反射”).(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3.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小明让光线贴着垂直于镜面的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结果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多次改变,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才能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普遍性规律。
物理八年级上光现象同步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中考真题1.(2017•桂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A.色散现象 B.透镜成像 C.小孔成像 D.平面镜成像【考点】A6:光的反射.【分析】平静的水面如同镜面,倒影如同照镜子,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解答】解:倒影是物体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此现象如同平面镜成像.故选D.2.(2017•贺州)如图所示,OC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解答】如图6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答案】A命题立意:光现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现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各种光的现象。
对选项A,蜡烛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选项A符合题意;对选项B,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对选项C,用放大镜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
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对选项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7•东营)(2分)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21.6 虚反射5.(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P 30(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为了保留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解答】解:(1)小明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此时在玻璃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故答案为:(1)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光路是可逆的;(2)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6.(2017•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考点】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故选B.7.(2018•泸州)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C.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分析】根据以下知识解题:(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30度时,则反射角是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度.
3、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5°角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为;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4、(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5、一固定光源发射一束光照在液面上,光通过液面反射后在光屏形成一亮点S1,当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比原来(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17•嘉兴)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7、(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8、(2016•龙岩)如图,一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其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
9、教室里的黑板“反光”,使一部分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黑板油漆不够 B.黑板的油漆太多
C.发生了漫反射 D.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如图所示,卢奇同学通过平面镜中看到了猫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猫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卢奇的眼睛,这事实说明()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平面镜成等大的像
11、(2017•成都)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按照要求作答:①画反射光线;②标出反射角.
12、(2017•东营)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
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3、(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
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
答案与解析
1、同一;法线
2、15;0
3、55°;55°;110°【解答】光线与平面镜成35°角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90°-35°=55°,反射角也是5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即夹角为55°+55°=110°.
4、60°;镜面反射
5、下降;不变【解答】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从AB下降到CD的.由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反射角也不会变化。
6、D【解析】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故选D。
7、A
8、C
9、D
10、C
12、【解答】连接PO,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然后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90°+3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
13、【解析】(1)由图可知,∠FON是反射光线与法学的夹角,故∠FON是反射角;
(2)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