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关于创业和颠覆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4
《颠覆者》阅读感想周鸿祎的创业经历可谓是一场颠覆。
在四十年前,那个创新创业还未成为主流的时代,他毅然放弃了体制内的稳定待遇,选择了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之路。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也需要对未来有坚定的信念。
他的竞争者相对较少,因为在当时,体制内的地位和待遇是人们普遍追求的。
然而,正是这种少有的勇气和决心,使他在创业道路上取得了成功。
周鸿祎的自我颠覆精神令人钦佩。
他能够因为一件小事就认定方向,并对其坚持不懈地追求。
这种执着和热爱并非源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动力。
相比之下,我们中的许多人在面对小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
正是这种自我动力,使周鸿祎能够勇敢地拥抱新技术时代,不断超越自我。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舍弃和牺牲。
在创业过程中,你需要舍弃时间、生命、财富、地位、亲情和友情等。
这些舍弃并非轻而易举,当它们成为失去的底牌时,你能否保持微笑,继续前行?此外,你还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当下的状况,还来自于对原有的社会秩序的颠覆。
在这个过程中,危险系数与日俱增,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来应对。
在中国,做顺民良民相对安全,但敢于颠覆和挑战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你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质疑,但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长。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揣着糊涂装聪明,既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尊重社会规律和人世常情。
岁月让人变得成熟和有目标,这是好事。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个体的内心世界同样重要。
我们需要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健康。
周鸿祎用四十年的奋斗和拼搏换来了众人的仰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没有苦难和不堪。
我们应该认识到,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的挑战和付出。
未来属于那些在细微之处坚持的人。
颠覆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持,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时代主题和社会回声有积极的响应。
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在坚持中不断成长,在自我超越中实现自我价值。
周鸿祎:颠覆的力量时间:13-11-28 栏目:业界动态推荐:运营TMD 吐槽:暂无评论围观: 1118 次本文标签:互联网 , 分享 , 创新 , 周鸿祎 , 干货 , 移动互联网 , 颠覆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周鸿袆:今天让我过来讲两句话,刚才俞永福也讲到了,大家在这里谈创业,谈颠覆。
学武术的人知道,都讲四两拨千斤,当然还有一句话叫一力降十会,你架不住对方是一个500斤的大胖子。
现在中国互联网不好玩了,本来玩柔道,武术,现在巨头们都改相扑了,所以我看了一下环球形势,南极大陆有企鹅,北冰洋上有北极熊,这两大生物快把中国互联网所有的市场垄断了,用户增长的价值都算了,唯一我们很庆幸的是,我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公司,你看看他们大概等于所有上市公司加起来的总和,这几年里边,虽然我们创业邦不断的教授大家各种各样创业的招数,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创新还是很重要的。
我今天就在想,我讲这些话都是废话,因为面临500公斤、1000公斤的大胖子,我教大家如何上窜下跳可能都不是很有效果,但是既然大家选择了创业创新,我们只有硬着头皮把路走下去,最后狭路相逢。
我想讲讲我的理解,颠覆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所有的颠覆最本质来源于人性,所有的颠覆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去颠覆,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有太多创业者喜欢谈理论,谈概念,希望听那种成功的创业者分享一些故事,但是用户不会因为这个而选择你的产品,用户永远相信的是你给他创造什么价值,我们不要把颠覆老是划等号,我们做一个别人都没做过的东西,兄弟们,这个基本上是幻想,你说现在哪一个东西是我们没见过的?所以在今天的颠覆里面,我们能杀进去都是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但是颠覆把这件事情换一种方式,其实这里边有两种方式,一种颠覆我觉得是简单而极致的那种,从人性上来说,经常说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说得最通俗的就是你让用户用你的产品时,跟别人相比觉得特别简单,特别方便,我们经常说小白用户,小白用户。
后来用户问我说,你怎么老是羞辱我们,我说有误解,小白并不是说这个人是白痴。
周鸿祎经典语录周鸿t经典语录1、创意不重要,重要的项目组是团队和执行力和经验,这个创业团队的履历非常重要。
会不会很自负,会不会有学习能力,碰一个人什么都没干过,眼高手低,谁都看不上,新浪、搜狐看不上,QQ也能超过,你拿什么远远超过证明你能已经超过他们,要拿出你的方案。
创业公司还不应该把除了话说得太大,踏踏实实找一个重要领域,解决一个问题。
改变现状得到认可和欢迎。
2、当你想做一个颠覆型的新锐公司,你要有这种韧性,顿感力,要有这种雄心和决心去各种可能的挑战。
你要坚信一点,无论你得罪了谁,无论巨头想什么方法。
只要你能够敢于有这种把自己当成光脚的精神!3、我觉得在我们走入之前,市场里虽然有多个玩家,就是集中度比较高,其他的玩家做了、8年,做了、6年,但是份额再加起来也非常小,领导者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影响。
我认为这个有拖累的拐点认为是10%,一旦你过了10%这个拐点,就意味着本土市场的平衡,过去这种独木难支的局面永古约省就会被打破。
4、我把3721卖给雅虎也可以选择离开,但是对于我来讲,如果利用雅虎给我提供的平台,我想要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在一年上面做一到两年,对我来说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当时把雅虎看作一个挑战,虚荣心字面上我不是没有。
雅虎换了几任总经理都做不起来,我如果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给我一个震撼,这在我看来是我个人的成功。
雅虎就像兄弟连里面的伞兵,我们的使命就是突围。
5、人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这类没自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各种各样人为五斗米折腰,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午休,你年轻的时候,当你有机会做你自己想干的事可能会承担风险,可能要放弃很多东西,但是这是值得的。
6、对于互联网产品我的心情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在产品方向上,一定要先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要先找对一个点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谈,最后都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卖点。
7、我看到2.0盲目热衷于题材炒作概念,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都是停留在表面,讨论很多稀奇古怪的外来语、缩写词,而不是怎么跟中国互联网实际相结合。
周鸿祎:微创新是颠覆性创新的开始11月14日,2011华人经济领袖商学院巡讲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安全软件提供商的创始人,360董事长周鸿祎应邀成为此次论坛的主讲嘉宾。
在谈及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赢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话题时,周鸿祎指出,所有的颠覆式创新在开始时都是微创新,创业企业只有聚焦,才能突破。
图:360董事长周鸿祎周鸿祎认为,所有的颠覆式创新在开始时都是微创新,就是连颠覆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那会是一个颠覆。
颠覆式创新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是一步一步的通过微创新,不断的蚕食领先者的市场,最后等到不可逆转的时候,才能是颠覆。
反过来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颠覆式创新,那么市场的强者一定会有反应,就没有颠覆的机会了。
对于微创新的定义,周鸿祎表示“从用户体验出发,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或者能够提高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愉悦感。
任何在此方面所做的创新努力,哪怕很微小,也有价值,我把它叫微创新。
”同时,周鸿祎以“苹果公司”举例介绍,苹果公司今天颠覆了手机产业、PC产业,但这些都源于一款MP3播放器。
一开始,连乔布斯本人也没意识到后来的颠覆。
微创新是起点,只有通过持续的微创新,最后才有可能形成颠覆。
对于微创新的实践过程,周鸿祎介绍,微创新必须专注、必须聚焦;微创新的一个特点是快速调整,小步快跑。
过去做产品,讲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或者说,十年磨一剑。
但是,在这个时代,计划赶不上变化。
闭门造车的结果,是等你造出来了,这个世界早就变化了。
所以,如果要微创新,就要调整自己做事的方法,把闭门造车、十年磨剑变成快速调整、小步快跑,把产品研发周期从按年计算,改成按季度计算,甚至按月计算。
但是,每次研发不一定要提出特别宏大的目标,然后拿到市场上去检验。
赌错了没关系,因为只浪费了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的时间,还来得及调整。
任何伟大的产品,都不是在屋子里想出来的,都是通过一个点,通过持续改进打磨出来的。
所以,企业的研发流程和开发模式,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360董事长周鸿祎:颠覆巨头的16字心法以下所有内容出自老周两天前发布的亲笔著作《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老周所有。
A.用户至上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收入之上是“用户”而不是“客户”CEO是首席用户体验官解决用户的问题但不让用户动脑子及费力最好抓住普遍的强烈的并且是高频的需求忘掉概念,忘掉大趋势,专注解决用户巨痛足够多的用户基数是一切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重要的是创造用户价值,暂时不清楚如何赚钱不要紧B.体验为王要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快速且持续地改进产品做用户可以感知的改进一定要超出用户预期为了用户体验宁可挥刀自宫首先搞清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用产品好产品让用户离不开随时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小白用户无论产品名称还是功能名称,最好就是一目了然C.单点突破一、边缘切入从细节入手,从不起眼的地方出发从巨头没看到或看不起的地方起步打边缘战和侧翼战你在做什么不要大声说出来不能以藐视态度看待新事物大部分人看好的不是最好的机会最好远离主流市场,进入新兴市场二、多点试错先简单地做一点点到市场上试错最低成本、最小规模、快速试错三、聚焦单点找准定位,持续聚集,要极其专注不要想着做平台,100%拒绝平台思维使用拿来主义,避免重复造轮子刚开始不要定什么宏伟战略,把全部力量压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做到极致四、引爆单点用一句话说服用户不能做砸钱式推广利用社会热点进行营销找到对产品需要最强烈的用户D.颠覆创新一、创新模式1)用户体验创新复杂变简单,笨重变方便2)商业模式创新收费变免费,贵的变便宜免费后一定要延长自己的价值链,必须跨界二、持续微创新=颠覆式创新Think Different,与众不同创新一定要容易被用户感知紧紧围绕改善用户体验口碑是衡量创新的标准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三、重建游戏规则敢想敢干,宽容失败心怀做一件产品改变世界的雄心。
周鸿祎谈创业:只有颠覆性创新才能成功商海职场演讲实录:周鸿祎:因为我在这个行业做了很久,其实成功的经验谈不上,失败的教训倒是非常的多。
所以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大学生创业,我个人比较反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
虽然现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以大家都在说要忽悠他们去创业,忽悠他们去办公司。
其实我的一个观点是看你怎么去定义创业,有的人如果把创业定义成我去注册一个公司,我当CEO,我女朋友当CFO,我再找个同学当CTO,公司不大什么都有,我们过把瘾。
我觉得这种创业更多是为创业而创业,实际上它是一个形式。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广义的创业,我理解你希望去追求最后干成一件事情,你希望能够创造出来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如果你怀着这样一种创业的心态,我觉得你从一毕业开始你确实就在创业。
但是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根据你掌握的资源不一样,你创业的具体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举个例子,你刚毕业以后可能要找一份工作,很多人都说这是打工,既然是打工就是为老板干,为老板干当然是能混则混。
其实坦率的说很多打工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你在别的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平台都干不成事情,怎么可能你从公司出来突然就能做好事情呢?所以我觉得如果抱着这样一种打工的心态打工的人他一辈子都是打工者,他一辈子生活在社会食物链的底层,他创业不太可能成功。
创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态,你把这个过程是你学习如何创业的过程。
我觉得如果你怀着这样的心态,你无论去任何一个公司,你可能不会特别挑剔这个公司短期的待遇怎么样,你更多的看到你在这个公司学到什么东西,你是不是可以加强自己的实力。
如果大家很看重头衔,头衔就是一张纸,你花钱印名片就可以了,在今天这种CPI的情况下,我估计在北京也买不到一套房子。
但是只有你在公司通过实践,你学到了能力,我认为他是别人剥夺不走的,他属于你的财富。
所以我觉得在你什么资源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学习如何创业。
而且这种学习创业,不要把他看成是打工的过程,看成是老板发工资。
在昨天从人性角度颠覆是 360 成功以来周鸿袆一直谈到的一点,免费就是中国人乃至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人性之一,360 也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点而获得成功的。
很多创业者喜欢谈概念甚至是玩概念,在展示产品的时候用炫酷的视频和理念打动用户,但是其实这个基本上就是幻想。
颠覆并不意味着要和做一个用户从没有见过的全新的东西划等号,这样反而会让用户有接受成本。
要让用户相信你为他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
从人性上来说,经常说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说得最通俗的就是你让用户用你产品的时候,跟别人相比觉得特别简单,特别方便。
于是小白用户就都喜欢。
后来总有人问周鸿袆,为什么要歧视小白用户。
因为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认为小白用户是一种蔑称。
但周鸿袆却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小白并不是说这个人是白痴。
就像我们去餐馆点菜,我们一定要去研究地沟油吗?同样我们在做 APP 做软件的时候,我们老觉得琢磨出很多道理,用户就得用,其实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去思考,所以你把很多东西做得简单,你就是用户的一个趋势,就像苹果一样,大家说他这么成功,那么成功,我举一个例子,你给一个三岁的孩子,给他一个 iPad,你再给他一个电脑,他用哪个设备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苹果的用户体验简单到极致。
许多创业者磕磕绊绊的做了很久,其实换一种思路只要把一个痛点做到简单极致很有可能就诞生了一个颠覆性的产品。
现在物质那么丰富,创业者和巨头这么多,想要发明出一个没有竞争者的完全全新的产品太难了。
但是反过来说对用户来说,大家(用户)的本质就是想用产品的时候不动脑子。
我们已经告别了买一个产品还要看半天说明书的时代,但是现在很多软件还希望用户用之前先看看说明书,这可能么?这便是说创业团队更应该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体验与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因为某种新的概念火起来就一窝蜂的追上去。
第二个颠覆力的来源是感性力而不是理性力。
很多创业者非常理性客观中立的给投资人分析未来这片市场有多大,做营销的分析,做用户层的分析,分析的一点都不比企业高管和大型企业的差,但是恰恰这样你就输了?因为这些创业者在和大公司比分析能力,不论创业者自身的分析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由大公司专门做商业分析和决策的部门高级,所以如果和巨头们拼这些,做的再好也是输。
周鸿祎创业的三个寓言故事周鸿祎自述十大经典语录篇一周鸿祎,出生于湖北黄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曾供职于方正集团,后历任3721公司创始人、雅虎中国总裁等职务。
2023年,周鸿袆出任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并带领奇虎360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NYSE:QIHU)。
现为360公司董事长,知名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自述十大经典语录:1.我一直坚信如果有一天谁颠覆了360,我希望是自己公司的小孩,是我培养的。
要么是外面的创业者,是我投资的。
我觉得公司被颠覆,行业新陈代新是一种交替,我不希望市场、用户永远被一个公司长期垄断,从70年代到00后的年代,还是一帮互联网的老同志和大家讲互联网,这是不对的。
2.我经常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我结婚了,要不然我什么时候也弄个90后的妹妹搞点绯闻,一个绯闻就值几亿的广告,基本上公关部就不需要了。
3.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确实中国很多企业家包括一些伟大的企业家都病了,这种病就叫做互联网焦虑症。
过去在他们眼里互联网是一帮小屁孩搞得泡沫经济,只知道烧VC的钱,互联网离自己远着呢。
4.很多企业在规划产品的时候都不可能一上来就高瞻远瞩,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步步推演过来。
你连产品的问题都没解决,你连用户都没有呢,你就在那里琢磨赚钱,就像你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就琢磨入洞房,我觉得你有点操之过急。
而且我在中国见到最最可笑的事情,就是收到很多商业计划书,不客气的讲,有很多计划书上来就和我谈模式,说老周,我这个模式既不是B2B,也不是B2C,而是被B2B2C2B,我一听就晕菜了6.最近一家新上市的公司是9158,9158被称作是暧昧经济,有很多美丽的女主播在里面开着房间,有很多大老爷们给她们送花、送礼物。
这个很健康的,她们不见面。
这里面有一个秘诀,为什么那么多人给女主播送礼物,很多人想歪了,很多人觉得我给她送2000,晚上约出来。
对不起,郭美美可以约出来,但女主播是有节操的。
【好文分享20150310】周鸿祎:商业模式的颠覆,最彻底的是把收费变免费最近这一年,我去有些企业做交流的时候,主办方经常要求我讲一讲颠覆式创新。
这个时候,我就一般都会问:有没有大领导在场?有大领导在场,我就比较纠结。
颠覆式创新,英文是disruptive innovation。
Disruptive这个词本义是打破或者中止了旧有的秩序,让事物按照新的规则进行。
Disruptive innovation指的是这样一种创新,它创造了新的价值、新的市场,打破了旧有的市场,并取而代之。
我最怕大领导听完后,拍着我肩膀说:小周,讲创新是挺好的,但颠覆嘛,这个就不要讲了。
我心想,国内有人把disruptive innovation翻译成破坏性创新。
我讲破坏性创新?这不成了阶级敌人了吗?那也不行啊!其实,颠覆式创新最基本的定义,是很简单的,基本上分为三种:第一,你能把原来很不方便的服务或者产品做得特别的方便。
比如说,对于真正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数码相机的像素再高,也比不上胶卷相机。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冲洗胶卷太不方便,而且冲洗出来之后才知道到底拍得好不好。
不像数码相机,即拍即见,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联网上分享。
这就是用户体验上的颠覆。
第二,把原来很贵的东西变得异常便宜,或者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
我认为这是商业模式上的颠覆。
第三,技术革命的创新,比如你发现一种新材料,在应用科学上出现了重大的创新突破,从而产生革命的力量。
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特别是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商业模式的颠覆,最彻底的就是把收费变免费。
不管什么产品,一旦变成免费,价格变成零,彻底消除了价格门槛,改变游戏规则,这个对竞争对手的冲击力也是相当大。
中国互联网里面最早进行颠覆式创新,最早进行免费革命的,不仅有360,还有淘宝。
当年淘宝和易趣对战,市场规则都是实力强大的EBay制定的,例如EBay对买卖双方收取交易费,对卖家要收店铺入住费。
周鸿祎:创业者应从“收费变免费”的
微创新开始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一直被视为互联网行业的搅局者,但是,从周鸿祎的创业历程来看,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当下创业者学习的地方。
谈到360的崛起不得不提到360杀毒与安全卫士产品成功被用户所接受,一句“360杀毒终身免费”的口号,着实打开了国内杀毒软件新格局。
现在,作为创业成功者的周鸿祎,对于创业者提出“颠覆式创新”的问题,他也谈到了360的成功要诀,在微博中周鸿祎表示,“最近有创业者问我如何颠覆式创新?我说先别忙颠覆,它不是揭竿而起,更不是聚众闹事,没那么宏大。
你可以先把行业巨头做的产品看一看,收费的能不能变免费,贵的能不能变便宜,复杂能不能变简单,麻烦的能不能变方便。
如果能找到,那么恭喜你,你从微创新起步,有可能实现颠覆式创新。
”
收费变免费,复杂变简单,麻烦变方便。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微创新在360产品中确实得到了体现而印证。
此信息发布多日后,周鸿祎针对创业者的创新问题,再一次通过微博表示,“有的人一提创新,就觉得怎么着也得建一个研究院吧,得雇很多专家博士吧,不发明一个算法,不整出N个专利,或者弄一个可口可乐一样的秘方,都不好意思站出来谈创新。
其实,这种方式对创业者根本不适用。
”
文章来源于:/article-29493-1.html。
周鸿祎:关于创业和颠覆
大家在这里谈创业,谈颠覆,我们讲的话都对,大家学武术的人知道,都讲四两拨千斤,当然还有一句话叫一力降十会,你架不住对方是一个500斤的大胖子,现在中国互联网不好玩了,本来玩柔道,武术,现在巨头们都改相扑了,所以我看了一下环球形势,南极大陆有企鹅,北冰洋上有北极熊,这两大生物快把中国互联网所有的市场垄断了,用户增长的价值都算了,唯一我们很庆幸的说,我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公司,你看看他们大概等于所有上市公司加起来的总和,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创新还是很重要的。
我今天就在想,我讲这些话都是废话,因为面临500公斤,1000公斤的大胖子,我教大家如何上窜下跳可能都不是很有效果,但是既然大家选择了创业创新,我们只有硬着头皮把路走下去,最后狭路相逢。
我想讲讲我的理解,颠覆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所有的颠覆最本质来源于人性,所有的颠覆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去颠覆,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有太多创业者喜欢谈理论,谈概念,希望听那种成功的创业者分享一些故事,但是用户不会因为这个而选择你的产品,用户永远相信的是你给他创造什么价值,我们不要把颠覆老是划等号,我们做一个别人都没做过的东西,兄弟们,这个基本上是幻想,你说现在哪一个东西是我们没见过的?所以在今天的颠覆里面,我们能杀进去都是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但是颠覆把这件
事情换一种方式,其实这里边有两种方式,一种颠覆我觉得是简单而极致的那种,从人性上来说,经常说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说得最通俗的就是你让用户用你的产品时,跟别人相比觉得特别简单,特别方便,我们经常说小白用户,小白用户。
后来用户问我说,你怎么老是羞辱我们,我说有误解,小白并不是说这个人是白痴。
就像我们去餐馆点菜,我们一定要去研究地沟油吗?同样我们在做APP做软件的时候,我们老觉得琢磨出很多道理,用户就得用,其实用户选择我们的产品,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去思考,所以你把很多东西做得简单,就是用户的一个趋势,就像苹果一样,大家说他这么成功,那么成功,我举一个例子,你给一个三岁的孩子,给他一个iPad,你再给他一个电脑,他用哪个设备?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苹果的用户体验简单到极致,所以第一个颠覆你如果能在你身边发现说大家在用一些产品的时候,还有很多磕磕绊绊,还有很多痛点,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你能把它做到简单方便,你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个颠覆性的创新,而颠覆的本质实际上是大家不愿意多动脑子,今天物质这么丰富,选择这么多,同类产品这么多,你说我会为了用你的软件,再读上一本说明书吗?所以我是觉得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我也经常套句商学院的术语,商业模式的颠覆,但实际上用大实话来讲,商业模式的颠覆是什么?就是把很贵的东西,想办法把它成本降低,或者把别人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
实际上无论是360杀毒,大家想想,就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颠覆,包括说微信对运营商的颠覆,不就是把大家常用收费的短信和彩信,不仅把它变得更方便了,同时也变得彻底的免费。
你要从人性的角度可以想,为什么免费的力量有这么大,本质上人们都爱占便宜。
佛法中贪嗔痴,不光中国人爱占便宜,有人指责我们用盗版,美国人民更爱便宜,最早的团购网站是从美国起来的,他们为了能到餐馆吃到打折的大餐也很踊跃。
当年惠普公司买了一个IOS,据说当年比安卓还要好,他做了一个平板电脑,卖了399美金,好几年没卖出几台,后来惠普说我们停止这个生意,我们某年某月开始清仓,价格定为99美元,据说半天全美的存货一抢而空,这个说明降价和免费的力量是巨大的。
所以你会发现说,如果你能把一个事情做到特别便宜,或者说干脆就把它给免费了,让别人收费的实在卖不下去了,它也是符合人性的。
征婚交友网站在座的年轻人都比较熟悉吧,有个我也去看过,这两年才冒出来的吧,婚恋网站这么多,为什么他能做起来,一是简单,二是免费,有了这两个优势,是那些原有的市场领先者很难对付的。
我说了这两个颠覆,我其实觉得再补充几点,第一个,也是我前两天去了硅谷,我也不能像永福他们那样,他们都是成功企业家,到斯坦福做演讲,我一般都是到小创业公司去,我特别愿意见全世界各地创业者,我还是发现一些不同,所以我想再总结几点。
首先,我还是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颠覆力量应该源自于产品力,而不是概念力。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国内的创业者实话说,上来给我讲概念,甚至讲宏观世界形势,其实你们都是被类似这种年会,杂志,被类似的评价家忽悠,他们都登一些成功的案例,然后把它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大家听的特别有道理,今天流行O2O,相反所有的颠覆无论你有多么宏大的想法,他都源自于一个在针尖上能聚集的力量,都源自于一个产品的突破,包括我参加很多创业比赛的时候,很多人就5分钟的时间,洋洋洒洒讲了4分半,我还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所以首先要颠覆,你先说你做出来的是什么产品,可能你看不到它未来的大意,也不一定能预言说它未来赚多少钱,但是你要是说服他,他让在场的观众,投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我自己都需要的产品,那么你可能就突破了这一点。
第二个真正的颠覆是来自于感性力,而不是来自于理性力,很多创业者特别理性的给你做市场的分析,做营销的分析,去做用户的分析,你看完了他通篇的商业计划,你觉得分析的很好,很多这种大的企业高管出来创业往往也会做出这样一个创业的计划,但是他少了什么呢?他少了真正对市场贴近的观察。
在中国这种优秀的例子很多,有中国很多草根创业者,比如说最早做91的这帮人,他们可能没有这么多理性的分析,他们是有对市场和用户有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他对用户有一个近距离的观察,比如说很多人买了苹果,他不会安装系统,这个时候需要盗版免费的应用,然后我们91里面有,所以当年像hao123也是一样,你怎么做理性分析?道理讲的再多,在现实中不发生。
相反,到了这种能够观察用户的表现,所以我劝很多创业者,与其做这种理性的分析,不如多到网吧去,今天你就找很多民工,他们在那儿按,你就看一下,很多人在机场候机的时候,你真的认真的去观察,你会发现在现实中还有很多的机会,也就是说没有Wifi的时候干什么,这种机会也是产生颠覆的这种灵感。
其实谈到颠覆,我在网上写过一个文章,关于微创新,我也经常强调颠覆要的是微观力,而不是平台力。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很多创业者一出来就说我要做平台,平台是产生不了颠覆的,大公司也不是做平台,是因为大公司把他规模做大了,他自然就变成了一个平台。
而对我们没有资源,比较苦的创业者来讲,我们不会去做平台,所以真正的颠覆力来自于在微观的地方,把你的资源聚焦在一起,我们经常讲做得简单也好,做得便宜也好,最重要的是极致,所以有时候从单点突破才能形成颠覆。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写定位和再定位,有两个翻译,一个叫《商战》,一本书叫《营销战》是值得创业者值得去看的,这里面总结出来了一个很强的颠覆力在什么?就是颠覆力不在
主流热门市场,颠覆力实际上是在边缘。
他举了历史上很多例子,历史上所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说诺曼底登陆,盟军从来不是在德国防守最严密的地方去强攻,他是选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去攻破,其实我觉得颠覆不是敲锣打鼓来的,如果一个颠覆的趋势今天创业邦杂志都给你做了介绍了,对不起,巨头的战略部早就做了报告,干那些巨头认为非常罕见的新闻,巨头看了不屑一顾的事情,或者巨头根本看不懂的事情,因为今天所有的公司俞永福当年做UC的时候,或者胡泽民他们做91的时候,其实我们能够做到今天是因为巨头给了你三五年成长的时间。
如果今天你一做,巨头立马就反映过来了,就是你把俞永福、雷军绑在一块,他也做不成,就是我们真正的雷军小米做得这么成功,让我们仰望,但是你想想小米刚出来的时候,我去拜访他们,他们还不相信小米会颠覆他们。
所以我们作为创业者要有一种坐冷板凳的精神,如果你做了比较时髦的事情,媒体不给你报道,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也经常提醒一点,我们很多小伙伴,我们恨不得敲锣打鼓,今天去新浪做访谈,明天到哪亮个相,其实早期的时候最好还是让巨头看不见。
适度的参加这种会议,但是更多的时间应该猫起来跟小白泡在一起,琢磨琢磨他们有什么感性的需求,三年之后等你再亮相的时候,你会发现巨头就看不明白,他终于看明白了,就已经望尘莫及了,因为时间有限,剩下的在写微博的时候再说吧。
(整理: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