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策执行
- 格式:ppt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20
简述政策执行的过程1. 引言政策执行是指政府根据立法或行政决策,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效果的过程。
它是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的定义、过程、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政策执行的定义政策执行是指在特定背景下,政府按照既定目标和原则,通过组织、协调、监督等手段,将制定好的决策或法规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
它包括了各种活动和措施,如资源配置、行动计划、监测评估等。
3. 政策执行的过程3.1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之后进行的。
在制定阶段,相关部门会根据社会需求和问题形势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立法或行政程序形成正式决策文件。
3.2 政策传达与宣传一旦决策文件形成,就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传达和宣传。
政府部门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宣传政策的目标、内容、措施等,以便让更多人了解政策并参与其中。
3.3 政策解读与细化政策执行需要对决策文件进行具体解读和细化。
相关部门会根据决策文件的要求,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具体操作指南,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
3.4 政策资源配置政策执行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政府部门会根据政策目标和实际情况,确定资源投入的规模和方式,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物质设备等。
3.5 政策实施与监督政策执行的核心是实施和监督。
相关部门会按照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组织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地执行,并通过监测评估等手段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6 政策效果评估政策执行完成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
评估结果将反馈给政府部门,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4.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畅是常见问题。
这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工作任务重叠或缺失等情况。
第四章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指政府根据制定的相应政策方案,通过组织、调配资源、监督和评估等手段,推动政策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政府效能、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策执行的内容、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执行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公共政策的执行包括政策的具体实施和落地。
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制定行动计划、安排资源、组织相应的部门与社会力量参与,确保政策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和时间表实施。
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进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以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政策的落地是指政策在实践中产生的实际效果,政策落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策效果的可实现性。
其次,政策的执行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环节。
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策的效果以及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一方面,好的政策执行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提高政府效能,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政策执行的好坏也会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对于政府稳定和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政策的执行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政府提高自身能力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政策执行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政策执行的繁琐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政府的管理难度。
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政策能够顺利执行,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益平衡和博弈。
其次,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足等问题导致了政策执行的难度。
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监管不足或不完善,也可能出现政策执行的“摆设”现象,降低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
此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人为因素、腐败问题等,造成政策执行的失误和问题。
为了有效推进公共政策的执行,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政策执行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的执行机制和流程,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第四章政策执行[ 本章要求] 掌握政策执行的特点及在政策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影响政策执行及效果的各种因素,领会政策执行过程诸环节和执行的原则、手段,正确处理政策执行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创新性的关系。
第一节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原则一、政策执行的含义和特点政策执行政策运行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者通过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与管理手段,让政策对象接受并遵循公共政策,最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行为过程。
政策执行的主体包括执政党组织、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以及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成员。
在我国,主要的政策执行者是各级政府和政府所管辖或委托的行使行政权力的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成员。
政策执行的客体是公共政策受益和约束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政策执行具有以下特点:1 、强制性。
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权威性,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可以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方法和手段。
政策执行者依法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政策对象必须无条件的接受与服从,否则将会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处罚与制裁。
2 、综合性。
任何一项政策的目标和内容,所涉及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政策执行者要顺利实现政策目标,必须以系统思维为指导,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对所要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系统地加以解决。
3 、具体性。
政策都有较为明确而规范的要求。
它要求政策执行时要把握住三点:一是政策对象的适用性;二是政策范围的有限性;三是政策措施的针对性。
4 、效率性。
政策执行要求政策执行者坚决、彻底和廉价、高效地实现各项政策目标和任务。
衡量政策执行效率的标准,就是政策目标和任务实现与完成的速度和程度。
5 、动态性。
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过程。
任何政策的执行往往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求政策执行者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政策执行的动态性表现为政策执行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行政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后续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公共政策分析》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政策过程的理论教育与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政策问题,做到科学决策。
该课程对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以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国内外公共政策活动为背景,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政策过程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公共政策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研究以问题导向、关注政治过程的如何决策的课程。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熟悉政策规划与政策分析的概念、理论、方法与原则,着重介绍政策的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评估过程以及政策终结。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具体包括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特征、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的作用;以及了解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以及政策环境。
一方面让初学者对公共政策分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模块二:政策制定、执行分析具体包括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分析,其中公共政策制定分析包括政策问题的确认以及政策议程的建立,要求识记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搞清楚问题、社会问题与政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领会决策过程中的择案规则、心理效应,以及政策的合法性概念;公共政策执行分析要求了解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领会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并能理解分析目前我国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社会政策的执行案例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有失陕西某村农民连续自杀2003年7月,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乡的涌泉村,在五天之内连续发生了三起农民自杀事件。
为什么在同一个村庄里短短几天之内会出现连续自杀?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前往陕西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全村半数土地退耕还林县派工作组地毯式核查涌泉村三位自杀的村民分别是56岁的李立文、31岁的李祥和32岁的陈音富,李立文在7月11日自杀后被抢救过来,而李祥和陈音富分别在7月13日和15日自杀身亡。
李立文家有三口人,儿子外出打工但收入很少,难以补贴家用,妻子是聋哑人,智力不太正常,无法从事正常的劳动,他的家里只有两间土房,陈设十分简陋。
2003年7月11日下午,李立文一次喝下了10支农药企图自杀。
据他讲自杀的原因是因为“退耕还林的地里栽了桑树,套种了黄豆和红薯,但是工作组让拔了它,还要罚款,没有钱、没有办法。
”原来,李立文家里的两亩四分地,都属于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地块。
从1999年开始,按照国家改善大西北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民生活的方针,涌泉村实施了退耕还林计划。
根据国家的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以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为原则,对于退耕还林者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粮食补助、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
目前,涌泉村有50%,总共700多亩土地进行了退耕还林。
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退耕还林者应当按照作业设计和合同的要求植树种草,禁止林粮间作和破坏原有林草植被的行为。
2003年6月,旬阳县对全县28个乡镇的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7月,桐木乡在县里尚未出台核查整改方案的情况下,将涌泉村定为全乡退耕还林核查整改的试点。
计划派出工作组,在7天之内对涌泉村进行地毯式核查,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自行制定了凡在退耕还林地块中套种农作物(含经济作物)的,收回一年国家发放的粮食补助等规定。
二、误种粮食要被罚款,农民无奈选择自杀涌泉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100多名村民,由于村民居住得非常分散,各个村民小组之间的距离也较远,因此桐木乡对每一个村民小组都派出了由乡干部组成的工作组,相互独立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