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设施农业营养基质育苗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基质栽培实施方案基质栽培是一种现代化的植物栽培方式,它利用特定的基质来替代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和支撑。
基质栽培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土地的占用和污染,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一、选择适宜的基质。
在进行基质栽培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基质。
通常情况下,基质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以及适当的肥力和PH值。
常见的基质包括腐植土、珍珠岩、蛭石、腐殖土等,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和调整。
二、培育健康的种苗。
在基质栽培中,种苗的质量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基质栽培时,需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当的育苗管理和培育。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基质的湿润度和通风性,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三、科学施肥和管理。
基质栽培中的施肥管理是保证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定量的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基质的肥力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基质的保水和排水,避免养分的流失和积累,保持基质的肥力平衡。
四、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
在进行基质栽培时,作物的种植密度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作物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地利用基质和空间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控制作物的生长势和竞争力,避免作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竞争。
五、定期的基质管理和更新。
基质栽培中,定期的基质管理和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基质管理,保持基质的肥力和通风性,延长基质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的基质更新,避免基质的积累和老化,保证作物的生长健康和产量稳定。
总结:基质栽培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植物栽培方式,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合理选择基质、培育健康的种苗、科学施肥管理、合理种植密度和定期基质管理更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地的占用和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产。
基质育苗技术基质育苗技术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合理配制和利用生长基质来改善苗木生长环境,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在本文中,我将从基质的选择、配制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全面探讨基质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基质的选择1.土壤基质土壤基质是基质育苗技术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在选择土壤基质时,应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因素。
常见的土壤基质有腐叶土、泥炭土、园土等,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适合于各种苗木的生长。
2.无土基质无土基质是一种不含土壤成分的育苗基质,常见的无土基质有腐植酸、腐熟的鸡粪、腐熟的鱼骨粉等。
无土基质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害和杂草生长。
二、基质的配制1.便携育苗盘便携育苗盘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育苗设备。
在便携育苗盘中,可以根据苗木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育苗基质,并将基质放置在盘中。
这种育苗方式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空间和节约用水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育苗。
2.大型育苗设备大型育苗设备适用于大规模育苗。
在这种育苗设备中,基质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混合和配制。
根据苗木的需求,可以调整基质的pH值、养分含量等,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基质育苗技术的使用方法1.基质的消毒处理在使用基质育苗技术之前,应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和杂草的传播。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消毒处理后的基质具有较低的病原菌和杂草含量,有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
2.合理浇水和施肥基质育苗技术中,合理的浇水和施肥对苗木的生长至关重要。
应根据苗木的需求,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并确保水分和养分的均匀分布。
应避免过度浇水和施肥,以免造成根部窒息和养分过多的问题。
四、基质育苗技术的优点和亮点1.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基质育苗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苗木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相比传统的土壤育苗方法,基质育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
2.降低病害和杂草的发生基质育苗技术中,基质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和杂草的发生。
基质土育苗的使用方法基质土育苗是一种育苗方法,其使用基质土作为育苗的介质。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从而帮助植物生长。
下面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详细介绍基质土育苗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准备种子和基质土在进行基质土育苗之前,需要准备好种子和基质土。
种子的选择应该根据所需要生长的植物种类来确定。
基质土则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经过处理的纤维素、泥炭、珍珠岩和肥料等。
在使用之前,应将基质土适当浸泡,以便使其变得湿润。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合适的容器来育苗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这个容器可以是任何有盖的容器,如盆、盘子、花盆或塑料袋。
然而,在选择容器时,需要确保它们有透气性和排水性。
如果容易受到水浸泡和温度波动的冲击,那么成长因素将会受到影响。
第三步:填充基质土当准备好种子和容器后,可以将任何所需的物品放入容器中(如木屑、树皮等),然后将基质土填充到容器中。
在种子上播种第一次之前,请务必将其深深地浸入到基质土中。
如果育苗土不够,起始空间不足,种子将无法生长到所需高度。
第四步:播种播种之前,应对基质土进行彻底的湿润处理。
把种子轻轻地放在基质土表面,然后轻轻地用手靠近,作为将种子紧密地附着于基质土的准备工作。
如果你将其覆盖过去,需按照规定的深度覆盖冲刷,以避免种子被露在太阳下,让其保持充足光线。
第五步:定期浇水、光照施肥后,定期浇水和光照非常重要。
浇水或光照过多或过少,实际上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育,因此应根据所需光照和水分量选择它们的目标。
光照越多,浇水也越多,但仍然需要避免过量。
综上所述,使用基质土育苗的步骤包括准备种子和基质土,选择合适的容器,填充基质土,播种和定期浇水光照。
这种方法是一种可行的不使用土壤的育苗方法,在家庭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章设施育苗技术(4学时)分别介绍育苗的意义及种子处理技术、穴盘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和电热育苗技术。
以嫁接育苗技术为重点进行讲解。
第一节概述我国是应用蔬菜育苗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多种育苗方式,如早期的风障、阳畦、酿热温床、电热温床等,并总结出了一系列传统的蔬菜育苗技术,对蔬菜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给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蔬菜生产日趋规模化、产业化,传统的育苗方式和育苗技术已不能适应较大规模蔬菜种植的需要,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推广应用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于80年代初在我国北京、广州、江苏等地开始引进和研究,1987年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工厂化穴盘育苗场——花乡工厂化育苗场,进行穴盘苗商品化生产示范推广,目前,工厂化穴盘育苗已日益成为我国园艺作物育苗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种子处理技术传统的蔬菜育苗,一般是农户自育自用,设施、设备简单,规模较小,而且育成苗所需时间较长,有的在质量上也较差。
实行秧苗的工厂化生产,所用设施设备精良,规模较大,育成苗的质量也好。
要快速育成高质量的幼苗,就必须保证有高质量的种子,这首先就需要从种子生产到加工贮藏过程严格把关,才能获得高发芽率和高纯度的优良种子。
适用于工厂化穴盘育苗的种子,其质量好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种子的外形是否适于精播机械;适宜条件下发芽率的高低,发芽率低于85%的不能做精量播种用;适宜条件下发芽快慢及整齐度;不适条件下发芽快慢及整齐度;出芽及幼株发育状况;有无病虫害。
同时必须进行播种前的处理,以保持并进一步提高种子的质量,适应工厂化穴盘育苗的需要。
一、种子处理的意义种子处理技术是罗马的Piing公元1世纪首先提出的(用酒和柏树叶混合,产生氢氰酸防虫),但人们一般认为MathieuTiuet是第一个用实验证实种子处理的成功者,1750年他通过用盐和石灰处理被污染的种子,降低了小麦腥黑穗病感染。
基质育苗技术一、背景介绍基质育苗技术是一种将种子直接播种在特定的基质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土壤育苗,基质育苗具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控制能力和更高的成活率,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选择合适的基质1. 基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以便于根系正常呼吸和吸收水分。
2. 基质应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以避免幼苗倒伏或移栽时易碎。
3. 基质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为幼苗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4. 基质应无害于幼苗生长,并且易于消毒。
常用基质包括蛭石、腐殖土、珍珠岩、腐植酸等。
其中,蛭石是最常用的基质之一,因其通气性好、保水性强且不易分解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三、基质处理1. 消毒:将基质放入高压锅中加热蒸汽消毒,或者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以杀死基质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杂草种子。
2. 调节pH值:根据作物的要求,调节基质的pH值。
通常情况下,作物对pH值的要求在5.5-6.5之间。
3. 施肥:在基质中添加适当的肥料,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
四、种子处理1. 种子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种子。
2. 种子浸泡: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2小时,以促进种皮裂开和胚乳吸水。
3. 种子消毒:将种子用0.1%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其他消毒剂进行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五、育苗环境控制1. 温度控制:不同作物对温度有不同要求,在育苗过程中应根据作物需求控制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2. 湿度控制:育苗初期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上,幼苗生长后逐渐降低至60%左右。
3. 光照控制: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作物需求进行光照控制。
六、管理技巧1. 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避免积水和根部缺氧。
2. 适时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添加适量的肥料。
3. 定时通风:通风可以提高空气流通性和降低湿度,有利于幼苗健康生长。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通知正文:----------------------------------------------------------------------------------------------------------------------------------------------------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通知各乡镇(场)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助农增收“五大举措”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农村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提高产出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一)发展思路201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路是:坚持“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和“节水”的原则,引导农民成为设施农业投入和生产的主体。
深化科技服务,大力培养农民技术员,重点建设一批“建设科学、农民参与、配套完善、效益明显”的示范基地。
继续完善以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依托,以农民技术员为支撑,以供销社为外销联结平台的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建设乌昌、准东地区蔬菜供给县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加强对原有3457亩设施农业基地的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科技含量,巩固经济效益。
2010年计划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800亩。
重点建设一批千亩规划百棚启动,800亩规划80棚启动,500亩规划50棚启动的示范基地和示范区,提升规模化发展水平。
全县“万元棚”比例占到总棚数的35%以上。
进一步优化设施作物结构,巩固以阿魏菇为主的菌类生产基地。
二、关于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与管理1.巩固老基地建设成果。
各乡镇(场)、县设施农业发展办要将老基地纳入整体管理服务体系,补充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程度,坚决杜绝建新棚、丢老棚的现象,做到历年大棚全部投入生产,充分利用资源。
木垒县沙漠区域提高梭梭成活率的几点建议作为沙漠区域重要的护林树种,梭梭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更是维系沙漠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是,由于沙漠环境的苛刻和基础配套设施的缺乏等原因,梭梭的成活率一直较低。
以下是提高木垒县沙漠区域梭梭成活率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选址,确保土壤条件梭梭喜爱湿润的沙质土壤,对于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盐碱含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梭梭种植前,应进行科学选址,充分了解土壤情况,确定最适合生长梭梭的土地。
在选址时,可以利用一些科学手段如土壤检测和GPS测量等仪器,来确保土壤条件符合梭梭生长的标准。
二、灌溉管理,保证水分供应梭梭生长环境苛刻,对水分需求极大,因此灌溉管理至关重要。
在木垒县沙漠区域,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地区,雨水资源严重不足,灌溉成为了最为关键的环节。
梭梭的生长速度与土壤中水分的供应量直接相关,因此,应合理安排浇水的时间、量和频率,以满足梭梭生长最优的水分需要。
三、加强防治病虫害措施梭梭生长在横跨祖国西北的广袤沙漠地带,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
而在木垒县沙漠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少,病虫害活动的频率和数量更加激烈。
因此,必须坚持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梭梭的正常生长。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机械清除、化学处置、生物防治等。
四、人工培育,加速成活率梭梭在自然生长环境中,成活率较低,而通过人工培育,可以较快地促进梭梭的成长。
在木垒县沙漠区域,可以充分利用人工培育的手段,如营养液培养、灌溉控制、肥料喷施等措施,来加速梭梭的生长。
创造良好的人工培育环境,有助于提高梭梭的成活率和抵抗力。
五、周边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平衡梭梭作为沙漠环境中的重要物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
而与梭梭共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为了促进木垒县沙漠区域的生态平衡,应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同时,可以继续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梭梭与其他生物种类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生态平衡保护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019·09刘金霞张磊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塔里木大学摘要: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小麦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木垒县小麦生产状况,分析了木垒县当前小麦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该地区小麦生产能力。
关键词:小麦;生产现状;病虫害防治;发展对策;木垒县1木垒县农业资源及小麦生产现状1.1木垒县农业资源概况木垒县位于天山北麓东段(北纬43°14′~45°16′,东经89°56′~92°19′),土地总面积22171km2,耕地面积6.33万hm2,年播种面积5.93万hm2左右,其中山旱地2.33万hm2。
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294.9mm,年平均气温5.0~6.6℃,6~7月常有严重的“卡脖旱”。
全县≥10℃年有效积温2567.9~3100.0℃。
年日照时数3073.8h,无霜期150~154d。
丘陵耕地广阔,土壤以优质的山地黑钙土与养分较高的旱耕栗钙土构成复合区,土地肥沃,质地为中壤,团粒结构较好,有机质含量20~ 40g/kg,全氮含量0.10~0.15g/kg,全磷含量0.06~0.08g/kg。
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鹰嘴豆、豌豆及打瓜等,2018年小麦年播种面积3.81万hm2。
1.2木垒县小麦种植现状小麦是木垒县主栽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木垒县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大了小麦种植面积。
2018年木垒县各类农作物收获面积5.95万hm2,其中小麦收获面积3.81万hm2,占粮食收获总面积的63.9%。
1.3木垒县小麦主栽品种与主推技术结合木垒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木垒县组织专家进行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遴选与推广。
确定小麦、玉米、鹰嘴豆、马铃薯4个主导产业,并形成地方标准技术操作规程。
木垒县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海拉提·扎克利亚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在我国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
在农业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玉米的农业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其种植生产重视力度也不断提升。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需不断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良,改善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帮助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助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种植现状及问题玉米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中也可种植,但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其产量和品质的高低都有着直接关系。
为使玉米产量实现稳步上升,就需要大力推广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为农民带来更加理想的生产效益。
土壤性质、天气气候、地势地形等,都与玉米存活及生长情况息息相关。
基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增产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技术的优化及创新进行较慢,玉米栽培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并且,在农田长期使用过程中,其肥力会逐渐减弱,而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很难在技术水平上有所突破。
二、如何增产增效1、推行区域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区域化生产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对于玉米产量及品质的提升作用显著。
玉米种植生产中,需立足于农田具体情况,做好布局规划,分别设置大小区域,做好市场调研,在种植区域内选择与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品种,通过优选品种,达到饱收丰产的效果。
依据产业化对玉米产物的不同需求,在玉米自身的内部区域内种植针对不同需求的玉米,避免盲目扩大单一的某一品种种植比例,要突出高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玉米产量,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2、巩固常规技术措施,标准化作业以往常规的技术措施体现出生产经验的总结,经过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有着提升品质,增产增效的作用。
例如玉米的催芽坐水种、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配方施肥等常规性技术,要继续抓好,为增产增效提供基础保障。
营养基质花菜育苗的正确方法
使用营养基质育花菜苗的正确方法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营养基质
粒径0.3-1cm的发泡珍珠石、蛭石或复Mixed 基质较好,保证通气性。
避免单一基质致盐分积聚。
2. 加入肥料配置培养基
按一定比例加入有机肥、复合肥等,提供养分。
也可用水溶性肥料配置培养液。
3. 灭菌杀灭有害微生物
121C高压灭菌器灭菌基质,或加入杀菌剂如过氧化氢消毒。
4. 浇定量的培养液
加入适量培养液濡湿基质,既保证含水量,又防止过湿。
5. 种植花菜种子
在表面均匀散播花菜种子,轻轻覆土,不能过深。
6. 遮阳维持温湿度
用遮阳网调节光照,保持25-30C温度和60%-80%湿度。
7. 加强通风
每天打开3-5次通风口,换气。
防止年轻seedling 因气阻生长缓慢。
8. 追肥浇水
根据生长状况追加浓度稀释的液肥,保证养分;适时浇水,防止脱水。
9. 移栽花盆
3-4片真叶时,选择盆土种植,品的埋!important;,生根恢复生长。
10. 适应环境
移栽后放置半阴处,让幼苗适应自interactional 条件,促进继续生长。
综上,为花菜提供适宜的营养基质,控制培养条件,加强管理,是获得强健花菜seedling 的关键。
木垒县设施农业营养基质育苗技术
摘要介绍了木垒县设施农业营养基质育苗技术,包括育苗条件、播前准备、营养基块育苗浇水与播种、催芽管理和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营养基质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农业;营养基质;育苗技术;新疆木垒
中图分类号s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236-01
育苗营养块是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原理和基础数据,以泥炭为主要原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采用定向回弹压缩技术精制生产而成。
是精心配制、养分齐全、配比科学、缓释和控释、营养均衡的绿色环保配方产品。
2008年,木垒县农业局引进营养基育苗技术在设施农业绿色食品蔬菜上使用,此项技术具有九大优势特点:一是原料天然,营养安全;二是改
良土壤,培肥地力;三是酸性无菌,防病控病;四是操作简便,省工省力;五是出苗率高,用种量少;六是节约用种,苗全整齐;七是养分均衡,苗好苗壮;八是带基定植,无需缓苗;九是基础好,品质优,产量高。
采用此项育苗技术,解决了农民传统育苗方法中费肥、费工、病害多、难保全苗等诸多问题,为作物高产、优质、提前上市、增加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育苗条件
1.1温室
木垒县属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294mm,年平均气温5~6℃,无霜
期136~154d左右,全年日照时数3 070h,有效积温2 567~3 100℃。
具有丰富的逆温带资源,具备发展设施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在木垒县温室要求建在逆温带,确保保温、通风条件好,做到冬季不用生火。
温室大棚要选择无滴膜,膜要有韧性,透光性能好。
膜上必须覆盖草帘等保温材料。
1.2供水
水源要有保障,一般在温室修建加热蓄水池,以便在地温下降时
灌水。
蓄水池用水泥修建,要求水质好,含盐量低,浇水用小水泵或手提喷雾器进行洒水,以便浇得均匀。
1.3营养基摆放方式
先把地整平,按照南北走向建宽1.5m、长2.0m的育苗池,池埂高15.0cm,在育苗床上铺塑料薄膜,并盖住池埂,然后把营养基块摆在薄膜上,基块间距1.5cm,叉开摆放,目的是让基块充分吸收水分、光照,保持通风。
2播前准备
2.1设施准备
在6月中旬做好温室及设施的准备工作,清洁温室卫生,清除杂草、垃圾、废弃病残叶,检查塑料棚膜、草帘、卷帘机、蓄水池,以备温度下降时提高宅温。
2.2温室消毒
(1)棚室消毒。
在播种或定植前7~10d,每1m3空间用硫磺4g、锯末8g混匀,放在容器内燃烧,一般在晚上进行,熏烟密闭24h。
也可
以按每1m3用25%百菌清1g、锯末8g混匀,点燃熏烟消毒。
(2)土壤高温灭菌。
耕松耕层土壤,覆盖地膜,在晴天闭棚升温,使土温达60℃以上,连续进行2~3d。
为提高灭菌效果,还可于曝晒前在土壤中施药。
2.3营养基质
按照基质的摆放要求,保持合理的基质间距,除去有损伤的基质。
2.4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抗病、高产、优质、耐储运、商品性好、适销对路的早熟品种。
早期温室育苗一般选用早熟品种,生育期在100d以内,如黄瓜,津玉3号、4号;西红柿:以色列石头番茄;辣椒:龙椒2号、3号等。
2.5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是利用干种和病菌对高温耐受力的不同,通过高温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的方法。
将干种投入55~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并不断添加热水,保持55~60℃的水温10min。
温度降低到28~30℃再浸种4~6h,淘洗干净后催芽。
3营养基块育苗浇水、播种
根据生产需要及移栽期确定播种时间,秋延晚果菜,一般播种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5日,移栽期为8月10日,苗龄控制在
35~40d,3~5叶1心开始移栽。
3.1浇水
用喷雾器喷基块的上部,最低喷2次。
全喷湿之后用水管从基块
底部小流灌水,水面高度应是营养基块高度的2/3, 30min后用牙签扎块看是否泡透,每个池子从不同部位选择扎块,最低选20块,其中有未透的,应再从底部灌水继续浸泡,直到泡透为止,剩余的水应排出,防止泡坏基块。
浇完水24h后才能播种。
3.2播种
在每个营养基块上用牙签扎1穴,每穴播1粒种子,然后加盖1cm 厚的无菌稀土或沙子,加完后轻压,严禁在加盖土中加入肥料和农药,播完种后冬季用塑料薄膜把苗床盖住,以便保湿,待苗出70%后再揭去。
4催芽管理
根据基质的湿度情况,播种浇水后至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
25~30℃,夜间温度可适当低些,但不能低于15℃。
当有10%的幼苗开始顶土时,立即降低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为13~15℃,以防幼苗徒长。
一般6~10d内出全苗,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5苗期管理
5.1温度
小苗出齐后,白天保持18~25℃,基质温度15~22℃;夜间温度适当低些,保持10~13℃。
5.2水分
育苗期发现缺水,应从基块下部用水管浇水,水面高度应是块高的1/2,湿透基块后即可,防止用喷壶在块上浇水,这样能把基块浇
坏,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及外界天气情况,一般早上浇水,晚上补水,浇水不能太多。
5.3光照
增加光照,光照太弱,易造成小苗徒长,在2片真叶后,可以把基质间距拉开5cm左右,以利于通风透光,控制小苗徒长。
采用无滴膜,要经常擦洗棚膜,以增加光照。
5.4湿度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棚内湿度要低于70%,否则应通风降湿。
5.5补苗
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抓紧时间将缺苗补齐,及时浇水。
5.6放风
先放顶风,后放底风,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大通风,小心底风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