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作文: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作文: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作文: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作文: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

【题目再现】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网组织了一场关于网络语言的讨论,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甲:对网络语言的粗鄙化,我是深有同感的。像这些过去连一般人都比较忌讳的语言,现在网络上面比比皆是。

乙: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面有那么多粗俗的语言,还有那么多的争吵、辱骂,包括组队的团骂,很是“壮观”。

丙:自从有了网络以后,实现了彻底的平等,新的网络语言,它来自网络大众,来自民间,又有创新。

丁:新的网络语言似乎有一种填平现实社会中等级的功能,用这样的方式与学生、部下聊天,会给对方一种亲近感,气氛一下变得轻松、活泼。

如果你参与“网络语言”的讨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柝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解析】

此材料作文选取了社会生活类的材料,要求学生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样式进行思考。审题难度不大,但供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大,思辨性强。

立意举例:

(1)语言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网络语言颠覆传统语言文化是因为网络语言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语言既有传承性,也有发展性。对符合语境、能够准确表意并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络用语,就可以适度使用。毕竟,它有传播准确、生动的语言价值。

(2)网络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公平和释放个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面发出自己的声音,过去主宰媒体的精英语言被淹没了。

(3)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把守网络这个重要阵地,加强引导,弘扬主流文化价值。

一句话,你是批评网络语言的粗俗、争吵、辱骂、甚至团骂;还是褒扬网络语言的平等、亲近感、轻松、活泼;还是辩证分析网络语言的利弊。

【月考作文存在问题】

1、偷换概念,文章论述“网络”而非“网络语言”;

2、扩大范围,笼统论述网络语言;

3、结构层次混乱,随意性大;

4、缺乏事实论据;

5、语言表达不严密,喜用绝对性语言。

【拟好标题】

1、别让“语言任性”弄脏网络

2、“拉黑”低俗网络语言,全民“给力”净语良言

3、粗俗跟风,别让“网语倒灌”绑架媒体

4、去“俗”取“亲”,网络更“给力”

5、心有明镜台,“通”“粗”俗自明

6、网络语言要去“腥”“创新”

7、网络语言随“宜”不随意

8、网语不“妄语”

【考场范文】

亲民的网络语言,何过之有

大家对近年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有人认为它是粗俗的,也有人认为它实现了填平现实社会中等级的目标。(概括材料:简明)在我看来,同任何一种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一样,本质亲民的网络语言,何过之有?(引:简括材料,亮明观点)诚然,网络是一个彻底平等的舞台,这不仅使大众可以畅所欲言,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创新,但也不免有人在网络上发表粗俗的言论,甚至进行所谓“壮观”的团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责备网络语言,认为它抛弃了中国汉字数千年的优良特性——高雅。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应受责备的并非是网络语言,而应该是使用粗俗语言的那些网友。∥一个道德素养不高,说得严重点,一个粗鄙的人!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使用网络语言还是传统的汉字,他的言论都是粗俗的,而不该让网络语言为他的过错来买单!(议1:由网络到网络语言,再到网友,指出材料实质——应受责备的并非是网络语言,而应该是使用粗俗语言的那些网友)

不要简单地将部分人惯用的那些粗俗的网络语言等同于所有的网络语言,否则,就太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了!其实,网络语言的本质是亲民的,更是实用的;它的创新性更社会发展所需的。(议2:指出网络语言的本质是亲民的,更是实用的。)

网络是没有等级的社会舞台,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由此基础上产生的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是亲民的。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因其来自网络大众,来自民间,所以它代表了群众的呼声,而这也是决定其本质是亲民的。(议3:点出网络语言亲民的特点)去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使用网络语言,此举不仅将原本深奥枯燥的专业术语变得生动有趣,还将人民大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而且还让百姓感到亲近了。这难道不是依靠网络语言的结果吗?(议4:举例证明)大到国家总理,小到普通市民,网络语言都可轻而易举地将其联结起来。而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常见。老师与学生在网络上聊天时,若使用网络语言,会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代沟填平。学生会因此更乐意与老师交流。若上司与部下网络上聊天时能使用网络语言,不仅气氛显得轻松与活泼,而且让人感到亲近感。从这些现象,亲民的网络语言,何过之有?(联:仅仅联系到聊天)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理性对待网络语言,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素质的网民,善于利用网络语言的亲民特性,创建一个平等的社会。只有这样,大众才会认为:亲民的网络语言,无过之有!(结:呼吁大家理性对待)

关于网络热词的英语作文

关于网络热词的英语作文 (1)如今网络流行语频频掀起风潮,热的一塌糊涂。 (2)网络热词是否该在考试作文中被考生频繁使用。 (3)你的看法。 例文: In such a networked society, people are tend to use hot words on the internet, which has been tagged with fashion and trend. These buzzwords are form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which means that without the internet those works make no sense. But we can’t deny that they do enrich our communication words and contribute a lot in entertaining people. Internet buzzwords are extremely popular in the internet used by netizens, especially in the microblog, even in the students’ examination paper. In my point of view, internet buzzwords are undoubtedly hot and fashionable on the internet, but in the real life people are not so familiar with those words. Some people feel puzzled at those words. In other words, internet buzzwords can only make sense with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Therefore, these words are limited in certain condition and can’t be generalized for their unfamiliarity to some people. They aren’t supposed to be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研究 摘要:网络语言,它在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它脱胎于现代汉语,既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又给现代汉语带来了影响和冲击,但并非全是负面的影响,它同时也给现代汉语汉字带来符号化的改革。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冲击 1语音方面 网络语言对语音的影响应该说是比较小的。由于在网络虚拟社区里人与人的交流必须经过人和计算机的对话,而大多数网民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为了快捷输入和节省费用,往往不能顾及词语的准确性,大都用同音词代替原词,如“大侠”打成“大虾”、“版主”打成“斑竹”、“邮箱”打成“幽香”、“信箱”打成“馨香”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或好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方言读音或随意缩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后面的写法是错误的,可是错误却被延续下来,正确的写法反而很少被网民们使用了。不过,有些网络新词是某些网民为了好玩或者彰显个性而创造的。比如,Pn(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一种)被称作“屁兔”、WIN98(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种)被称作“瘟酒吧”等等。这些利用谐音创造出的新词,在网络语言中占有极大的市场。 2语法方面 网络语言由于受网民“自我”意识和追求新异思想的影响,在语法上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语法使用的不规范。如“??的说”、“我走先”、“我下午看书在图书馆”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这些可能是受到广东话“你行先”,英语中“I have read my hooks in the library this aftermoon”这样一些句子的影响。(2)语法结构上的创新。如“他很阳光”、“非常男女”、“真是286”、“难过得死掉了”等都是在词法上的随意组合和任意搭配。(3)句式上出现新的特点。短句多,长句少,超过10个词以上的句子都不多见:单句多,复句少。(4)标点符号被赋予新的意义。如“??(无言)”、“!?”(由信而疑)等等。 3词汇方面 词汇是现代汉语构成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对汉语最明显的影响也表现在词汇方面。主要为:(1)新词的大量涌现。有些词语甚至已被人们接受并用于日常交际,如网民、网虫、黑客等。这些词语经过人们的不断使用和时间的考验,已得到普遍认可,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另外,有很多网络新词,是否可以被人们接受,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如大虾(网络高手)、美眉(漂亮妹妹)、东东(东西)等。(2)借词大量增加。如伊妹儿(E-mail)、猫(modem)等。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作者:————————————————————————————————日期: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中学语文论文 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21世纪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富于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课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引发了教育界的思考与探索。桑新民教授认为,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也被视为传统教学的三大基石。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学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裂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或者说网络文化的复杂化,对作文教学既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作用。网络语言正是复杂的网络文化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既有积极一方又有消极一面的产物。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如何恰当地利用这一语言进行作文教学,是当今教育界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学习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可能存在的冲击,并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持的态度进行探究和讨论。一.网络文化与学习环境 网络文化虽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但有两点是得到认可的,首先网络文化是一种信息文化,其次网络文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融合的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 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具有:①虚拟性;②开放性和交互性;③便捷性;④多元性;⑤内容的广泛性;⑥创造性。 从这些特征看出,网络文化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引发了一场重大的变革。桑新民教授认为网络文化主要从三方面对传统教学进行变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年级 : 高一 班级 : 500班 组员 : 刘悦 秦宇 刘心怡 刘栋 赵丽媛 颜株伟 吴超 陈雄海 刘吕嘉 谭文彬 网络暴语言力的影响

亲爱的朋友: 您好!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暴力的不断升温,网络安全及网络犯罪文体引起了更多政府机构和人群的重视,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提供的宝贵信息与观点将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极大帮助,谢谢! Q1:你的性别是 ○男 ○女 Q2:你的年龄是 ○0-15 ○16-25 ○26-35 ○36-45 ○45以上 Q3:你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在 ○0-1小时 ○2-5小时 ○5-7小时 ○7小时以上 Q4:您上网主要的目的是:(请选择最主要的1~3项,不要超过3项)* □互联网基础应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 □浏览新闻、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 □数字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上支付) □网络社区(论坛访问及发帖) □其它(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网络教育等) Q5:你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如何? ○很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Q6:你是否有过遭受(见过)网络暴力的经历 ○没有 ○有但很少 ○经常 Q7:当你遭受网络暴力时,你会采取哪种手段回击? ○直接掀起网络骂战 ○以法律手段解决 ○现实中实施报复 ○不以理会 Q8:你认为网络暴力集中于那些群体? ○宅男宅女 ○追星族 ○学生

○白领(有稳定工作的成年人) Q9:你认为网络暴力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哪个文化程度群体 ○未完成义务教育者 ○高中生 ○大学生 ○高知识分子 Q10:你认为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网络暴力?多选 □身份匿名性 □群体娱乐性 □商业性炒作 □正义心理(社会不公) □网民素质问题 □法制精神文明滞后 Q11:当您得知您参与的某次网络暴力行为对他人现实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您觉得○非常解恨,他(她)这是罪有应得 ○内疚 ○跟我无关,别人干的 Q12:你对“人肉搜索”持什么态度? ○需要正确引导 ○强烈要求禁止 ○恐怖,怕被搜到 ○易引起网络暴力 ○无条件支持 ○说不清 Q13:网络暴力问题日益严重,你认为哪种手段较好维护网络秩序?多选 □政府颁布网络法律 □靠个人自觉 □存在及合理,不干涉 □举办文明网络活动宣传 Q14:对于网络语言暴力,你有什么看法? Q15:你认为应怎样避免网络语言暴力?

浅谈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一)

浅谈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一)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广义的还包括交际情景(交际场景、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话题、面部表情等副语言手段)和民族文化背景等。1]语境对言语交际具有制约作用。网络交际语境在某些方面跟日常交际语境很不相同,网络语境对网络语言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所说的网络语境主要指聊天室、QQ、MSN、小纸条对话等典型的网络即时交际语境。 一、网络语境的特点 言语交际要么是即时的口语交际,如面对面谈话、打电话等;要么是非即时的书面交际,如写信、拍电报等。前者是双向的,后者是单向的。以网上聊天、QQ对话为代表的网络交际兼有了双向交际的即时互动性和单向交际的书面表达形式,同时还具有交际双方互不相识(多数情况如此)的双盲特性。总体上说,典型的网络交际是一种动态的双盲书面交际。这样的语言交际具有不同于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的特点,具体说有以下三个。 1.网络交际空间的无限开放性。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交谈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是相同的、共有的。电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交际的时空限制,两个身处异地的人通过电话也可以进行言语交流。网络与电话一样打破了现实时空对交际主体的限制,而且更彻底。网络覆盖全球,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的网络中,网络交际空间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际“时空无阻碍”。2] 2.语码输出的低效性。面对面语言交流,可以同时传递听觉信息(词语、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和视觉信息(表情的、眼神的、肢体动作的等),在有限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在网络语境中,信息的交流受到了明显的限制。首先,有声语言必须转换成无声视觉符号;原来辅助性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传递的信息,也必须转换成视觉语言符号。其次,信息传递过程中多出一个信息码转换环节(键盘输入),而且多种信息要通过单一的网线传递。要言之,网络交际中要传递的各种信息必须用视觉符号通过网线一个一个地进行传输。 与面对面的口头交际相比,视觉符号的线性传输的速度很慢。我们统计了一段长度为2分2秒的视频新闻,播音员和画面人物说出的总字数为588个,平均语速为289字/分钟。普通人语速大约为170字/分钟,而打字速度受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输入法的科学性、字库选字的准确率等因素的影响,普通人输入汉字的速度只有每分钟30-50字左右。另一方面,面对面的口头言语交际,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同时传输,而网络信息交际只有单一的书面化视觉信息传输,所以,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的信息量必然大大小于面对面的自然交际。也就是说,网络信息输出效率是较低的。 人们通常认为网络交际有快捷高效的特点,但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与书信、电报交际相比,网络交际有即发即收的特点,当然是快捷高效的。与电话交际相比,电话是口语的自然编码,速度较快;网络编码是书面的人工编码,速度较慢。与面对面交谈相比,网络交际传输的效率就更低了。 3.网络匿名促成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网络交际语境是交际双方互相不见面的“双盲”语境,这是构成语境虚拟性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网络匿名的使用更提高了语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 人们上网聊天目前通行的是使用网络匿名,即上网的“现实人”需要在网络上申请一个网络虚拟身份(ID),这个虚拟身份就成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虚拟人”。通常,虚拟身份隐藏(不显示或不完全显示)了现实人在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特征,如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地位甚至性别等。这样的匿名制实际上是把特定的“虚拟人”与特定的“现实人”之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隔离,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了隔离,把言语交际的自由权利与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了隔离。这对网络虚拟语境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匿名制掩盖了交际者的真实身份特征。虚拟ID在身份特征设定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

互联网语言对写作影响及应对措施

网络语言对写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学号:209231042143)李连东 【摘要】网络语言因其新奇怪异、富有创造力的特征征服了广大学生,并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传统语言表达形式,对学生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语言;写作;影响 镜头一、学生作文充斥着大量的网络语言 在与同事中的语文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在最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网络语言,如一个初中生在某次作文中写的一段话:我只是一只菜鸟(初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一新生),一晃三年,已是初三的大虾(能够熟练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三老生)了。在我的主页(这里指学习生活)上找不到“欢乐”。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睡觉),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防木马、黑客的程序。这里指不做练习的想法),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初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操场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气死我了)……。除此以外,甚至连一些类似“:)”(笑脸)、“o_o”(戴眼镜的人)的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这些网络化语言的使用,给多少年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写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但也对一直以来在学生写作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正规书面语言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镜头二、50万篇参赛作文因涉网络语言落选中学生作文赛 据媒体报道:在一场参赛者多达100余万人次的全国性作文比赛中,曾有至少50

万篇参赛作品因使用网络语言而在初选中落马。究其原因,这50余万篇参赛作品无不是在文中使用了诸如“囧”、“偶”(我) “努力ing”等的网络语言。“并非是我们排斥网络语言,甚至有些网络语言还挺有意思,但更多的是用网络语言写的作文不忍卒读。”组委会成员祝玖宏老师如是说。语言运用清楚、活泼是该届作文比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参赛者用网络语言写作时,随意性强、错别字较多、有些用语啰嗦且无实际意义,严重干扰了阅读,让人不知所云。“这些作品在初选时就被淘汰了。” 透过以上两个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深深地体会到网络语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然改变了广大中学生的网络生活,也正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说话和写作方式。在他们的日记、周记里,甚至作文里面充斥着大量“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它”的大杂烩式的网络语言,可以说,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网络语言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曾表达过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担忧。他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是啊,当学生们在网络语言的新奇中把粗俗的网络语言当成有个性,把怪词、别字当作了幽默,把不规范的语言变成了调侃,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写作习惯。主要表现在: 1.学生作文中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一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词汇语言概括为“网络词汇=汉字+数字+符合+外文+其它”。如今已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用同音或谐音字词替代通用字。例如:用“偶”替代“我”;用“斑竹”替代“版主”; ②、用字母替代通用字。例如:用“MM”替代“妹妹”;

高三作文:网络流行语作文800字

网络流行语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语言文字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除了古代文言文、现代白话文这种正式的语言文字形式,在网络时代,丰富多彩的网络词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语正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简洁生动、风趣幽默,深受网民喜爱。纵观2014年和2015年的网络流行语,语重心长的有之:“且行且珍惜。”因为得来皆不易;情怀浪漫的有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受束缚,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卖萌撒娇的有之:“吓死宝宝了”、“怪我咯”、“萌萌哒”,无辜可爱的样子惹人欢喜;花式夸赞的有之:“明明能靠长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夸起人来或自夸起来不亦乐乎;无奈至极的有之:“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醉了”;炫富豪放的有之:“有钱,就是任性”、“买买买”。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贴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形象生动幽默,多有调侃夸张的成分在其中,往往由一个小事情或随机事件迅速传播扩散并流行开来。这些简单直白的语言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展现了网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也给沟通交流带来润滑剂。网络流行语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有些词语还被收录进正规词典,如“晒”增加新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奴”增加新释义“为了支付贷款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 新鲜事物的出现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很多刚接触语言文字的孩

子还未建立稳定的语文基础,“屌丝”、“SB”等一系列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语言被广而告之,鱼龙混杂的词汇让他们学习起来难以分辨好坏,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想要学会好好说话、文明用语实在不易。另一方面,过于通俗化的网络语言表达是简洁、是轻松,但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大部分流行语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深意。中国语言文字是历经千百年锤炼的,是有着规范化的语法和字义、词义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好玩搞笑,而忽视了正统的语言,实在是得不偿失。 网络流行语凝聚了网民们奇思妙想的智慧,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它的流行传播顺应了语言文化发展的潮流,丰富了语言文字。我们应该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去接纳顺应时势而产生大量新的词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中的优胜劣汰是一个社会顺其自然选择的过程。同时,我们要对网络流行语加以规范化的引导,让它更加“给力”。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论文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征 论文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社会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最流行的用语,它不同于现实中的语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流行语,讨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0引言窗体底端 所谓社会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①从一门语言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再是孤立着的,而是同社会密切相关的,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而我国是一个拥有4.2亿网民的国家,由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日渐庞大,在这个网络社会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一些区别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1特征 (1)从语言全民性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汉语普通话里的谐音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语言既不是由社会的某些集团或个人创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团和个人所专用;语言对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共同的,是各种社会集团通用的交流沟通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全民性。”②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每个汉族人都有使用普通话的权利。在网络社会同样如此,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统一的语言社群。只有使用普通话才不会引起交际障碍。有些网络流行语甚至直接利用普通话中相谐音的词汇。例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菜价普遍上涨的客观事实,也反映了这种现象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这种故意改变“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方式,既生动形象又不乏力度,最重要的是这种谐音所有人都听得懂,这也是它能够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反映了语言的全民性。 (2)从语言地域变体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方言的影响。所谓地域变体,简单说就是指不同地区的方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通过有声语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读音不同,但书面文字还是相同的,例如“鞋子”在有的方言中读成“孩子”,但书面语写出来都是“鞋子”这两个字。而在网络交际中,语言没有声音,全部由文字所代替。但网民来自全国各地,出于自身习惯,他们常常会根据自己方言的读音来书写词汇,这就创造出了若干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语素拼凑起来的新词。 例如有的人把“非常”写成“灰常”,这说明这个地区的人h和f不分;有的人把“感觉”写成“赶脚”,这出自湖南一带的方言。久而久之,这些词就成了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8475320.html,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 作者:杨晓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样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凭借它幽默、丰富、时尚的特点,迎合了很多人的审美需要,也体现了新时代网民的审美心理倾向;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浅显直观也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意韵进行了挑战,使得传统语言的音乐美无法体现,准确、凝重、精练的特点也无法彰显,直接冲击了汉语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只有充分了解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并加以创新,使中华民族的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统汉语语言;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210-02 一、前言 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网络使用者数量也随之出现了飞速增长,使用网络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并且渐渐被人们引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即可视化语言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宰。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传统汉语言,使得传统汉语言的语言模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很自然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大、中、小学的教学、传统汉语运用也带来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使得网络语言成了一类备受人们关注的现代汉语。日益丰富的网络语言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汉语言,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还能保持传统汉语言的精髓,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二、网络语言推动现代汉语的创新 网络语言具有新型的语言样式,本身不仅兼有传统语言的精粹部分,而且还突破了传统语言的约束,使得现代汉语体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再加上网络语言本身的跳跃性很强,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增加了现代汉语的美学价值。 (一)美学中体现出的幽默性 网络语言的普及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传播的,所以有着较为突出的幽默性。在这种幽默扩展蔓延中,网民不断地创造新词语,淘汰旧词语,活跃性很强,具有很明显的“进化”性。它的幽默性从美学角度是这样体现出来的:首先,网络用户在运用网络语言时能享受到打破传统规则的快感,同时又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运用自己的语库进行新的加工,这样,网络语言可以不断地进化。第二,对语法进行改造也体现了网络语言在美学上的幽默性。网民用其灵活的思维方法对传统语言符号进行重组,改变语法规则和词性,形成一种幽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

【改编】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咬文嚼字》列出“2017年十大流行语”,“油腻”“有温度”“怼”“不忘初心”等网络流行语入选,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汉字语文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表现,对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肯定和鼓励;也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在汉语文字规范等方面影响负面,应当警惕和反思;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加以阐述。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任何一种语言的流行,都有着某种合理性.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盛行,源自其鲜明的特点:或语料灵动鲜活,或紧契时代脉博,或风格诙谐幽默…网络语言以其颠覆性、时代性、趣味性获得了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青睐.但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其限定语是“网络”,决定了其生长的土壤性质﹣﹣缺乏理性,不规范,不严谨,有些甚至是低俗的,充满了暴力等不健康色彩的.这些语言,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其生存的空间也仅限于网络.其次,“流行”的特性,也暗示了这种语言的局限性:没有受到时间的检验,有些可能是短时的,速朽的,很难成为永恒,更难成为经典.而网络上许多宣扬低俗乃至恶俗理念的流行语,其本质是社会庸俗、浮躁、喧嚣等思想在网络上的投射.参考立意: 1、流行语是对语言文化的传承; 2、流行语凸显语言的生命力; 3、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优秀例文: 流行与遗忘 当新世界踏过旧山河款款而来,纷繁的网络流行语以不可抵挡之势从虚拟涌向现实,成为众人借以调侃的语言载体.面对此现象,有人加以赞赏,亦有人持以批判,而在我看来,“流行”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遗忘”.在当今自媒体社会,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实属必然. 通讯手段的多样化与社交平台发布的即时性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试想当一条恰好切中大众心理的调侃或吐槽发布于网上,势必会引起上亿的网友关注及转发.当简单的语言以“指数爆炸”的速度在网络上疯传,流行语便诞生了. 诚然,网络流行语的确有诸多利处.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创造由精英智慧向大众智慧发展的趋势,是网民创造性的体现.其次网络流行语也是社会情绪的另类体现.当今社会压力过大,这使得民众偏向于用轻快、玩笑化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负面情绪,“蓝瘦、香菇”正是此类心理的体现,这是无可厚非甚至应予鼓励的. 林达曾言:“刺破水面的锐利冰锋,它可能只露出一角.”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流行语的盛行这一表象,更应看到表象之下犹如冰山之重的本质,那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

浅谈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网络语言的特征 摘要: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与现实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重点从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风格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做了简要的论述。具体对网络语言词汇的新颖奇特、缩写词、符号代词、网名及网络语言语法上的随意、语码干扰,还有网络语言风格上的诙谐、侃风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关键词:网络语言;基本特征; 词汇; 语法网络语言是一种“另类”语言。说它“另类”,是因为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什么是“网络语言”呢?我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作为网络语言的生存基础——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网语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网络语言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借助其它工具。而在网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 [1]网络语言是支撑网络世界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语言孕育于自然语言的母体,又与民族语言有着血脉的联系,它在语言形式上虽然会有所突破,但它又不能脱离现实语言的基本规律。另一

方面,网络语言又与现实语言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它即要受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对现实语言施加影响。因此,搞清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有利于汉语本身的研究。一网络语言的词汇特征网络语言的词汇根据使用人群、使用方式上的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 .造词新颖怪奇,形象幽默,简捷实用。网络上的新词触目皆是,有不少词初见者会觉得怪异而不知所云,不过也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比如,“偶”就是“我”,这同粤语“我”的发音有关。“泥”是“你”,音近。“大虾”指网上高手,或乐于助人者。据说此词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写作“大虾”,后一种写法很能表现弓背于电脑前的网络高手的形象。“东东”是“东西”,而故意变着说。“美眉”是用来称网上的年轻女性的,原来是MM即“妹妹”,经过一番选择构想便写成“美眉”。“菜鸟”是电脑水平比较差的人。“竹本一郎”用来称愚笨者,“竹本”是“猪一样笨”的意思。有的新造词是借用已有的词形而赋予新的词义,如“狂”,网络速度很慢叫“狂慢”,“很难看”叫“狂难看”。再如:“泥巴”是指一种网络游戏MUD(Multi-User Dungeons,多人城堡戏),玩这种游戏叫“挖泥巴”。[2]这是意译(mud 有“泥巴”义),同时也把游戏迷们沉迷不起如陷泥淖之中的景况生动表现了出来。“斑竹”是网上聊天,讨论中负责专题版面维护的人,“版主”的谐音。虽然“斑竹”、“版主”字面意义毫无联系,但写成“斑竹”却使平实而缺乏生气的“版主”平添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意境。还有一种洋径风的词语,如“开玩笑的”说成“jokingde”,也属于怪奇之列。等等。2、缩小词语丰富。网络的缩小词语很大一部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摘要:网络语言特征鲜明:广泛运用数字符号、缩略语,通俗简明,等义词现象普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乱造、滥用汉字,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随意遣词造句,以及表现出的色情、暴力倾向等,有碍现代汉语的健康、规范化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对网络语言加以引导和规范,倡导正确的语言观,提高规范意识,加强学校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当前,对网络、网络语言的研究渐成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以传播媒介网络来命名的,正如其他语言样式并不仅仅决定于呈现方式一样,其特征不仅体现于独特的载体,更决定于它独特的语言特点。网络平台赋予的虚拟即时交流性、开放性、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领域使用的语言。网上交流具有快捷性、视觉性强、时效性强的特色,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就形成了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的特点。 1.符号数字化。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面部表情”是一个个常用字符组成的画,看似一张脸。这是一套眉目传情的文化,而且国际通用。如:—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C(表示生气)、@:—)(表示一头卷发)、o—o(表示戴眼镜)等。这些符号组成的脸谱,有的含义在一种以上,有的含义还截然相反,这正是比汉字更形象生动、简约丰富的网络符号语言的魅力。 数字网络语在聊天室以及OICQ中最常见,以简洁的数字来表示发言者的思想感情。如:555(呜呜呜,表示哭)、9494(就是就是)、526886(我饿了拜拜了)等。这些数字谐音语言让初涉网络者很难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还有些数字网络语特别另类,如:—7(夫妻)、286(反应迟钝的人或落后被淘汰的事物)等。 2.广泛运用缩略语。网友们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往往把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语言单位,取其汉语拼音词语的首个字母合成缩略代码,如:GG(哥哥)、JJ(姐姐)、MM(美眉,即漂亮妹妹)、GXGX(恭喜恭喜)等。 在网络交流中,网友们使用英语字母的缩略语也广泛存在,如:LOL(放声大笑,Langhing out loud)、HTH(希望能帮上忙,hope that helps)、TIA(先谢了,thanks in advance)、FTF(面对面,face to face)等。这些词最明显的特点是英语单词首字母构成的常规缩写,其中,有的是名词词组的缩写,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如DOS、BF;有的是动词性词组的缩写,可作谓语,如DIY。 3.通俗简明化。网友们为了节约时间或求新求异,常常在交流时创造一些通俗而言简意赅的新词新语,如:把E-mail叫做“伊妹儿”,把Java戏称为“娇娃”,把Cookie称为“甜饼”,把丑女称为“恐龙”。网络酷爱者被称为“网虫”,初涉网络者被称为“爬虫”,网络高手被称为“大虫”,男性网民被称为“网蜂”,女性网民被称为“网蝶”。这些通俗简明的网络称谓是网络语言

网络作文之网络语言作文

网络语言作文 【篇一:网络语言可以进入学生作文】 网络语言可以进入学生作文 [摘要]自网络语言产生以来,关于网络语言是否能登大雅之堂,能否进入学生作文的问题,就是语言学界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本 文试图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语言发展演变的轨迹来探析 这个焦点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学学生作文 有媒体报道说,在2007年的高考作文中,学生如果使用网络语言 将会被扣分。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确切。《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 国统一考试招生大纲》规定:“语文不考繁难字,作文要平时训练各 种文体,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在笔者看来,高考作文 并未封杀网络语言,尽管不提倡,但是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也绝非禁用,而是慎用。“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一句话中的关键 在于“生造”,而不是“网络语言”。换句话说,网络语言完全可以出 现在学生作文中,前提是这些被使用的网络语言应该是大众所熟知 了解的,同时也要符合当时的语境;而不是学生一味地求新求奇, 生编硬造的产物。笔者认为新大纲对高等学府入学考试的这种态度 是正确和负责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提到网络语言,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新颖奇特 的词汇,超乎常规的语法运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甚至是数量惊 人的粗话脏话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才使得一部分人认 为网络语言是跟规范化的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他们主张倡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事实上,网络语言并不是每句话都与现代汉语背道而驰,尽管在虚 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们为了节省资金,尽可能地提高交流的速度,任意改造、省略或者链接了一些文字、数字和符号,但是绝大部分 的网络语言还是遵守现代汉语用词造句的原有规则。网络语言只是 语言的一种社会变异,它根本不可能完全超越或者替代现有的语言 体系。显然,那些大骂网络语言的人真的有些杞人忧天了。当然, 对于网络语言的现状而言,其过于自由和主观的一面确实需要适当 引导,但是语言规范的实质也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习惯,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逐渐建立起来。网络语言随着时代

网络语言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影响 摘要 随着电脑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后,网络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开始 步入我们的日常交流之中。网络语言的出现使网民们的交流快速 简洁化,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使得人们的交流 语言也越来越丰富。使现代汉语的构成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词汇 的构成具有多样性。网络语言使得网民的语言创造能力能到了彰 显,同时也使得交流变得特别的方便,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的费时 费力,所以网络语言简练而又经济。网络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使得他们用语不够规范,这加重了教学的难度。我们既要看到网 络语言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缺点,网络语言粗俗泛滥,使现代汉 语失去语音的美感,必然是不符合时代的潮流。所以我们要辨证 的看问题。 关键词:电脑网络语言网络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前看似高不可攀的,价格昂贵, 体形笨重的电脑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而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情 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人们可以任意的表达自己的思维, 所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追求更快的表达, 而不求表达的质量,所以所写出的语言形式难懂。国内外都有 许多学者对网络有研究,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 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异彩纷呈,甚至也受到 一些不常上网人士的密切关注,其迅猛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人不 能小觑。网络语言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 小觑,它甚至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情况,使老师非常的头疼,但 是网络语言是既有利又 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 了如下定义 :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 拟空间里 ,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 习惯有所不同 , 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 网络语言。大部分网络语言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 对一些汉语 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 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 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 网络语言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 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 完全是病句。 但是在网络中 , 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 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 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信息高速公路等。第三类 是网民在聊天或是 BBS 上的常用词语,也就是“口头语”如:美眉、大虾、斑竹、菜鸟等。其中第三类网络新词语是人们争论 的焦点。这些由敲起键盘来劈里啪啦的网上高手们,用他们灵 活的脑子制造出来的一连串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着实 让不熟悉网络的人匪夷所思。然而,这些新词语却是众多网民

关于网络语言作文800字

关于网络语言作文800字 800字左右的网络语言作文: 如果说网络是一个时代的丰富,那么网络语言就是这个时代的点睛之笔,毫不留情,一针见血。没错,网络语言毫不留情地把社会解剖成 参差不齐的碎片,一针见血,像廉价的促销品一样展示出来让人评判。 看看现在的年轻朋友。他们的文字甚至作文都充满了“恐龙”、“哇”、“酷”、“晕”等新的“元素”。这些词是什么?从哪里来的?他会很骄傲的告诉你,这是为了方便网上聊天的“网络语言”。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此, 网络语言也以迅猛的趋势席卷而来。最近网上流行的语言大家一定都 知道了:网友们说神马是云,以示开明;咆哮各种伤害,抱怨无奈; 号称鸭绿山,说明负担重,压力大. 第一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昨天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 会公布的。在本次报道中,首次公布网络语言使用频率列表,排名第一,而一些被各种媒体反复引用的大虾和菜鸟排名较低。 作业是晚上10点写的。真是一杯茶!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老师和家长都看不懂。昨天在《重庆晨报》和《课堂内外》杂志联合打造的2021寒假快乐作文大本营报名处,负责培训的钟老师说:杯子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在外太空,终于看到了这个sp。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居然用的是久违 的khbd。我头晕。外星人也用过这个x3l的招数。我当时晕乎乎的,曾老师看到他六年级儿子的作文,真的晕过去了。他绞尽脑汁,不明 白儿子写的是什么。 1982年9月19日11点44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法曼(Scott farman)在一个互联网电子公告板上首次使用了微笑符号:-)。这个符号由一个冒号、一个连接号和一个半括号组成,已经成为最流 行的网络语言之一。 在这场争论中,对方好辩的朋友自始至终都认为网络语言过于粗俗, 是对我们深厚文化的一种侵犯和诋毁。一个好的广告不会出错,但是 人会。汽车不会犯错,但人会犯错。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白话文现在已经落后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语言。现在,许多人用网络语言在qq上聊天,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在论坛上发帖和回复帖子。更重要的是,日常对话充满了网络语言。 我认为网络语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新 鲜事物。由此,网络语言也以迅猛的趋势席卷而来。 700字关于网络作文:你懂网络语言吗?有人说你吗?你喜欢山寨货吗?如果你不知道这些话的意思,我只能说你落伍了!时至今日,语 言与时俱进,一些陌生而莫名其妙的词语逐渐产生。

浅析网络语言的语法特点

浅析网络语言的语法特点 摘要: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世界各地和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出现了。以QQ、网上论坛、虚拟社区、短消息等为主要载体,网民们创造出了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催生出了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它脱胎于现代汉语, 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拟从语法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各层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法特点“甄嬛体”“白骨精”句法特征 一、网络语言的构词特征 1、数字化 运用数字及其谐音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88(拜拜,英语单词Bye-bye的谐音)、520(我爱你的谐音),还有,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了;V587=威武霸气等等。 2、字母化 造词方法分三种。一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S=死;u=you;r=are;二是缩写,有汉语拼音缩写如JS=奸商;BT=变态;GG=哥哥。还有英文缩写,这个在语言学上也比较常见,如OMG=Oh My God BTW=By The Way等等。还有比较特殊的通过象形的方法创造的,比如OTZ =拜倒小人。 3、外来化 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瘟都死=Windows(微软出品的操作系统品牌名,意为窗口,港台地区一般意译为视窗);荡=download(下载)等等。 4、口语化 网络交际语言用于网上交流,在表达上更偏向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如:“甭管”等。 5、同音化 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明明想输入“大侠”,输入法呈现的首选项却是“大虾”;想输入“同学”,却出来的是“童鞋”……但很多网民为了便利节约时间,在一些私人场合,也就不在乎这种“明知故犯”了。于是,满足语言省力原则与经济原则的谐音错别字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6、拟声字 网络语言由于不是面对面的交流,缺少表情用来达意。为了弥补缺憾,网络语言充斥着大量的拟声词。如:555~~~~`=呜呜呜(哭泣声);“吼吼、hoho”是惊喜的声音;“咣当”表示晕倒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