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3.00 KB
- 文档页数: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7 小题,每小题3 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涉及的化学相关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
用铁质自来水管与铜质水龙头连接使用时,连接处的铁水管锈蚀更快C.1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20.9kJ,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
8kJ·mol-1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2、下列实验装置图合理的是A。
装置①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B.装置②能构成锌铜原电池C。
装置③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D。
装置④四(搅拌棒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可用于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C。
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一定越明显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
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1N AB。
25℃时,1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
2N AC.常温下,20L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
2N AD.某密闭容器盛有0。
1molN2和0。
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6N A5、下列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6、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7、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8、C。
测定溶液PH 的实验中,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高9、D.现需90mL1。
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pdf河南省郑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u:64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KCl和ZnCl2的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答案】C【点睛】:明确电池或电解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根据Zn的金属性强于Fe,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与电镀时所发生的反应为不同的两个反应,故电镀过程不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电镀时,每转移2mol电子析出1molZn,通过的电量与析出的锌的量存在确定的关系,与能量的其他转化无关;电镀时保持单位时间内转移的电子数恒定,则消耗的反应物与产生的生成物的量恒定,也就是反应速率恒定,与温度无关;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后,易形成Zn-Fe原电池,Zn作负极优先被腐蚀,铁制品仍能受到保护。
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0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答案】C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会升高,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
相关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 —23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在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B.CO(g)的燃烧热△H =—283。
0kJ/mol,则2CO2(g)===2CO (g)+O2(g)反应的△H=+2×283。
0kJ/molC.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D。
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2、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 △H=+49。
0kJ/mol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
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OH的标准燃烧热为△H=192。
9kJ·mol—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C.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D。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增加水的量或温度,都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③对反应3H 2(g)+N2(g)2NH3(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充入氦气,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不改变。
④对于反应3KSCN(aq)+FeCl 3(aq)Fe(SCN)3(aq)+3KCl(aq),加入KC1固体,逆反应速率瞬时增大,随后正反应速率增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④ D.无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工业合成氨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水蒸气变成液态水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Na在Cl2中燃烧⑥食物腐败⑦浓H2SO4稀释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50分)1.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世界性能源危机,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①核能②柴草③焦碳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A. ①④⑤B. ②③⑥⑦C. ③⑥⑦⑧D. ①②④【答案】A【解析】新能源是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可再生和清洁,①核能④太阳能⑤氢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新能源;②柴草③焦炭⑥液化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是常规能源,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新能源的含义判断,所谓新能源是区别传统能源而言,传统能源主要是三大化石燃烧,即煤、石油、天然气,另外还包括它们的再加工能源。
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H3COOHB. Cl2C. (NH4)2CO3D. SO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在水溶液里,CH3COOH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醋酸是电解质,故A错误;B、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碳酸铵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所以碳酸铵是电解质,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注意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特别注意: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属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 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 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错误;B.中和反应产生水,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正确;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错误;D.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错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50分)1.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世界性能源危机,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①核能②柴草③焦碳④太阳能⑤氢能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⑧天然气A.①④⑤B.②③⑥⑦C.③⑥⑦⑧D.①②④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OOH B.Cl2 C.(NH4)2CO3 D.S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4.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红棕色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5.反应①Fe(s)+CO2(g)FeO(s)+CO(g)△H>0反应②Fe(s)+H2O(g)FeO(s)+H2(g)△H<0若反应①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②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c(CO2)>c(H2O) (其他条件均相同),下面对两者反应速率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快B.反应②快C.一样大D.无法判断6.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焓变B.温度C.压强D.熵变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8.实验室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所用的其他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A.0.50 mol·L-1 盐酸,0.50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B.0.50 mol·L-1 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C.0.50 mol·L-1 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D.0.50 mol·L-1 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9.25℃时,水的电离可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10.下列关于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C.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作为强酸滴定强碱的指示剂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8.5,此溶液一定是某种碱的溶液11.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2.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mol-1。
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共42分。
) 1—5CBDAD 6—10BCCCD 11—14CDDD15.(10分)(1)① 放热(2分) ②N 2(g)+3H 2(g)2NH 3(g) △H=-92kJ/mol (2分)(2)-817.6(2分)(3)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 0.55(2分)16.(8分)(1)正极(1分) 阴极(1分)(2)↑+=-+-22442O H e O H (2分)O H Cl Mg 2222++-+↑+↑+↓222)(Cl H OH Mg (2分)(3)2.9(2分)17.(6分)(1)碱(1分);由于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 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 32-水解程度大于NH 4+水解程度,溶液中c(OH -)>c(H +),溶液呈碱性(2分)(2)a c d (3分)18.(14分)(1)+3(2分) NaAlO 2、NaOH (2分)(2)将Co 3+还原为Co 2+(2分) Fe 3+(2分) (3)温度升高,H 2O 2分解速率加快,参与酸浸反应的H 2O 2的量减少,导致浸出率下降(2分)(4)H 2SO 4溶液(2分)(5)Co 2++2HCO -3==CoCO 3↓+CO 2↑+H 2O (2分)19.(1)B (2)A (3)D20.(11分)(1)6s 26p 2 (1分) 2 (1分)(2)基态锌原子的价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的稳定结构(2分)(3)平面三角形 (2分) sp 3 (2分)(4)①22C -(或22O +)(1分) 1:1 (1分) ②CN - (1分)21.(1)B (2)A (3)D22.(11分)(1) —CHO (1分) 羟基(1分) 3 (1分)(2)②2CH3CHO +O 22CH 3COOH (3分)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3分)(3)bd(2分)。
豫南九校2023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家王中林院士获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EniAward),以表彰他在纳米发电机和海洋“蓝色能源”技术领域对世界能源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下列与海洋能一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C.H+的物质的量D.CH3COOH的物质的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Na+、SO42﹣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4、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B.用装置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C.用装置丙蒸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D.用装置丁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ˉ+5OHˉ=FeO42ˉ+4H2OC.放电时每转移3 mol 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ˉ+2OHˉ=Zn(OH)2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7、有酚酞的0.1 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深B.变浅C.变蓝D.不变8、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7高三上·白山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 . 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 . 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易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 .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 ,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3.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Na2SO4溶液;③KNO3溶液;④H2O;⑤CH3CO ONa固体;⑥NH4Cl 固体;⑦CuSO4固体⑧CaCO3固体()A . ①②⑤⑦B . ②③⑥C . ②③④⑤D . ②④⑤4. (2分)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 .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时,砝码放在右盘C .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 . 给烧瓶里的液体加热时,垫上石棉网5. (2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 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 . X Y Z的浓度都相等C . X Y 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 . X Y Z的分子数之比为1:3:26. (2分) (2018高二下·山东开学考) “神舟7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P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32-→CO2↑+H2O+2e-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 . 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移动B . 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C .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O2↑+2H2O+2e-D . 通氧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7. (2分) (2017高二上·武汉期末) 体积为1L的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表所示:用Pt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mol电子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解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离子Cu2+Al3+NO3﹣Cl﹣11a1A . 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B . a=3C . 阳极生成1.5 mol Cl2D . 电解后溶液的pH=08. (2分) (2016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 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B . 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a>bC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D . 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9. (2分)(2016·六安模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B . pH=4.5的番茄汁中c(H+ )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C . 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pH=7):C(Na+)=c(CH3COO﹣)>c(CH3COOH)>c(H+)=c(OH﹣)D . 常温下,Cd(OH)2和Co(OH)2的混合悬浊液中,c(Cd2+)是c(Co2+)的3.5倍,已知:KSP(Cd(OH)2)=7.2×10﹣15 , Ksp(Co(OH)2)=1.8×10﹣1510. (2分) (2016高一下·延川期中) 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离子一定能共存的是()A . H+ Cu2+ Cl﹣ SO42﹣B . HCO3﹣ NO3﹣ Na+ H+C . SO42﹣ Cl﹣Na+ K+D . Na+SO42﹣H+ AlO2﹣11. (2分) (2016高三上·江西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NaHS溶液水解的方程式为:HS﹣+H2O⇌S2﹣+H3O+B . 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C . 在100 mL 2 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4.48 L氯气(标况下),充分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 ﹣D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 H2↑+Cl2↑12. (2分)25℃时,将amol/L、pH=m的一元酸HX溶液与bmol/L、pH=n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二化学试题注意:•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共页,答题卡共页.考试时间分钟,试卷满分分. 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 相对原子质量:C一.选择题(包括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思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天然气、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电能是一次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明矶水解形成的()胶体能杀菌消毒,可用于水的净化•镀锡的铁制品比镀锌的铁制品耐腐蚀的某溶液一定呈酸性•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一f•() •——fF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和反应的中和热△•,则和()反应的反应热为△ x () ••()的燃烧热是•,则()——()()△••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F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反应+ —△ <,工业上采取高温的措施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向溶液中滴入浓的溶液后,溶液黄色加深•反应+ 一 △ <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__() △< 。
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少量铁粉与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量,可以使用 如下方法中的()①加②加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固体⑤加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 (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 盐酸 •在c 时,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的溶液中: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一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 +在。
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上期期末联考
高二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共42分。
)
1—5BCCBA 6—10ADDBB 11—14BBDD
二、(本大题为必答题,包含4个小题,共38分)
15.【答案】(6分)
(1)淀粉溶液(1分)(2)碱(1分)
(3)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2分)
(4)B(2分)
16.【答案】(8分)
(1)Cu2++2H 2O Cu(OH)2+2H+(2分)
(2)因为Cu2++2e-−−→Cu,使Cu2+水解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pH上升(2分)
(3)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降低(2分)
(4)CuCl 2电解Cu+ Cl2↑,Cl2+H2O HCl+ HClO,使溶液酸性增强,pH降低(2分)
17.【答案】(10分)
(1)CO(g)+1/2O2(g)=CO2(g)△H=-283 kJ·mol-l(2分)
(2)大于(1分)AC(2分)
(3)①10-3.45(或3.5×10-4)[当c(F-)=c(HF)时,K a=c(H+),查图中的交点处即为c(F-)=c(HF),故所对应的pH即为K a的负对数] (2分)
②当pH=4.0时,溶液中的c(F-)=1.6×10-3mol/L,溶液中c(Ca2+)=2.0×l0-4 mol/L,c( Ca2+)×c2(F-)= 5.l×10-10>
K sp( CaF2),有沉淀产生(3分)
18.【答案】(14分)
(1)增大(2分)
(2)200(2分)
(3)①<(2分);②0.1(2分);③2(2分)
(4)A(2分);D(2分)
三、(本大题为选做题,请在下列两个考试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请先把要选择答题的模块涂黑,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