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动力车操作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949.50 KB
- 文档页数:11
八年级物理实践作业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制作今天我们来聊聊做一个橡皮筋动力小车的事情。
别小看这小小的橡皮筋动力小车,它可是能让你感受到物理的魔力,体验一下什么叫做“动能”啊“弹性力”啊。
你可能会觉得,橡皮筋?动力?不就是拉拉它然后放手看它跑吗?可没那么简单,咱们要把它做得既好看又能跑得飞快,绝对让你眼前一亮,心里一阵自豪!做这个小车呢,最简单的材料就那么几个:木条、橡皮筋、塑料瓶盖、吸管,甚至是几根废弃的饮料瓶。
别看这些东西平时没什么用,拼起来竟然能变成一个小车,简直是神奇!话说回来,做这种小车不光是为了实验,顺便还能挑战一下咱们的动手能力,谁说“男生不做手工,女生不做实验”?我们大家都能一起动起来,打破界限,顺便还能玩得开心。
嗯哼,那些初学物理的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得来一个小框架。
用木条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是小车的底盘,底盘决定了小车的稳定性和速度,别小看这一块,它的大小可是关系到小车能不能“稳稳地”在地上跑的关键!然后,得来几根吸管,裁成小段,固定到底盘的四角,这就是车轮的支撑点,等下我们要把瓶盖装上去,想象一下,车轮稳稳地转动,小车像箭一样飞出去,哈哈,想想都兴奋。
好了,接下来最刺激的部分来了——安装橡皮筋动力系统!你肯定觉得这是最简单的步骤,拉个橡皮筋,固定在车身上,放开它不就能跑了吗?其实啊,还是有技巧的。
橡皮筋的长度、拉力、固定方式都能影响小车的速度。
如果橡皮筋太紧,车子可能跑得太快,控制不住;如果太松,又没力气,车子连前进的勇气都没有。
想要小车跑得又快又稳?就得学会掌握这个“平衡术”,拉力适中,橡皮筋要紧但不能过度,咱们的动力源泉才会平稳释放。
安装的时候,我们要把橡皮筋一头固定在车轮的轴心上,另一头呢就绕在车后面,等一切准备好,直接拉开,记住哦,手不要抖,心要稳!然后一松手,橡皮筋就开始“嗖”的一声,把小车推得飞快,简直像脱缰的野马。
不过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小车有时候会转弯跑偏。
别着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是轮子装得不够平衡,或者是底盘的平直度出了问题。
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制作原理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是一种利用橡皮筋的弹性能量驱动的小型车辆。
制作这样的小车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步骤,下面将介绍其制作原理。
制作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所需的材料包括橡皮筋、轮子、车架和连接杆等。
橡皮筋是小车的动力源,轮子是用于行驶的部件,车架则是连接所有部件的支撑结构,连接杆用于固定橡皮筋和轮子。
其制作原理如下:首先,将车架组装好,确保车架稳固且能够固定轮子。
然后,将轮子固定在车架的底部,确保轮子能够自由地转动。
接下来,将橡皮筋固定在车架的一端,并用连接杆将另一端连接到轮子上,确保橡皮筋与轮子之间有一定的拉力。
最后,将橡皮筋拉紧,然后释放,橡皮筋的弹性能量将转化为轮子的动能,推动小车前进。
这个制作原理的关键在于橡皮筋的弹性能量。
当橡皮筋被拉伸时,橡皮筋会储存弹性能量。
一旦释放橡皮筋,其弹性能量将迅速释放,推动轮子旋转。
而由于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轮子的旋转将推动小车向前移动。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橡皮筋的拉力和车架的稳固性。
橡皮筋的拉力越大,橡皮筋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小车前进的力度也就越大。
而车架的稳固性则能确保小车能够平稳地行驶。
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原理相对简单,适合于学生等初学者进行制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橡皮筋的弹性能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制作这样的小车也可以作为科学实验的一部分,通过调整橡皮筋的长度和松紧程度,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和速度的变化,从而学习和探索物理原理。
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原理是利用橡皮筋的弹性能量驱动轮子旋转,从而推动小车前进。
通过制作这样的小车,不仅可以增加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简易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制作原理。
橡皮筋动力车制作方法
一、准备工具
需要准备的工具有:
1. 一张长方形的厚度大于3毫米的硬木板,大小根据要做的车大小而定,一般可以准备30x20厘米左右的小汽车板材;
2. 一把小斧子,用来切割木头;
3. 钉子,用来固定木板;
4. 橡皮筋;
5. 一只剪刀,用来剪开橡皮筋;
6. 一把螺丝刀,用来直接固定木板;
7. 一把热熔胶枪,用来固定橡皮筋;
8. 一只热熔胶,用来固定橡皮筋;
9. 一把刷子,用来涂漆。
二、操作步骤
1. 用小斧子切割长方形木板,把木板切成4段,长度分别为:7厘米,7厘米,14厘米和14厘米,宽度都为3厘米;
2. 用钉子将4段木板定位在一起,如图1所示,即可构成一个车底;
3. 用螺丝刀将车底底部固定,以固定车底位置;
4. 用剪刀将橡皮筋切成2段,长度分别为:20厘米和14厘米;
5. 用热熔胶枪固定橡皮筋,如图2所示,其中20厘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底另一端,另一端固定在车身前部;14厘米橡皮筋的
一端固定在车底另一端,另一端固定在车身后部;
6. 将橡皮筋固定完成后,可以用颜料涂漆车身,并将车身涂漆完成后,拉动橡皮筋,即可完成一辆动力汽车的制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小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橡筋动力小车引言: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其中,橡筋动力小车是一项非常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它能够让学生亲自制作小车并了解橡筋动力的原理。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标1.了解橡筋动力小车的原理与制作方法;2.学会运用橡筋动力小车进行观察实验;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精神。
二、准备材料1.橡筋:一段长橡筋;2.木板:一块较硬的木板,用来制作小车的底座;3.轴承:一两个轴承,用于连接后轮;4.橡皮筋:一段较短的橡皮筋,用于连接橡筋轮和后轴;5.橡筋轮:用于获得动力的橡筋轮;6.胶水:用于固定零件。
三、活动过程1.介绍橡筋动力小车的原理(约200字)橡筋动力小车利用橡筋的弹力储存能量,当橡筋收缩释放能量时,产生的推力会驱动车轮转动,使小车前进。
而我们手工制作的橡筋动力小车主要由底座、轮轴、橡筋轮和后轮组成。
当橡筋轮向后转动时,橡皮筋处于拉伸状态;当放开橡筋时,橡筋收缩并释放能量,推动橡筋轮迅速转动,进而带动小车前进。
2.引导学生制作橡筋动力小车(约800字)(1)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车,每组4-5人。
(2)提供所需材料,并在黑板上展示制作步骤。
(3)讲解制作步骤:a. 准备一个较硬的木板,作为小车的底座。
可以使用锯子或切割工具将木板切割成适当大小。
b. 在底座上用尺子和铅笔标记出前轮和后轮的位置。
c. 将底座固定在桌面上,然后在前轮和后轮的位置钻孔,用以固定轮轴。
d. 将轴承安装在轮轴孔上,确保轮轴能够自由旋转。
e. 在轮轴上固定橡筋轮,确保橡筋轮与轮轴紧密连接。
f. 将橡皮筋连接到后轴上,并将橡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4)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协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橡皮筋动力车教案(知识点:弹性势能)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橡皮筋动力车实验的探究,了解对橡皮筋动力车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科普的趣味性,爱上科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橡皮筋动力车的原理,并由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掌握弹性势能原理。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橡皮筋动力车实验材料包;对应的PPT课件一份。
五、教学过程:(课堂纪律、规矩强调)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又到了我们开心的科学课。
猜猜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生:制造机器人!制造玩具!做化学小实验!师:你们猜的都是科学课以后会上的内容,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师:不过在上课之前,老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
1.实验前有序进入实验室,不能乱碰器材。
2.进入实验室要穿戴整洁,不可带食物进入实验室。
3.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仔细观察,精心操作,积极思考实验中的问题。
4.在实验结束后,记得保持好自己座位上的清洁,检查完毕后再离开。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科学课,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信心好像不是很足!大声地告诉老师,能不能做到?生:能(大声)(课堂导入)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最喜欢吃什么呢?(PPT第5张)生:老师,我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汉堡,鸡翅等。
生:老师,我喜欢吃零食。
师:看来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很多啊!小朋友们,吃剩的零食,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它们保存好吗?(PPT第6张)生:老师,妈妈通常会拿一条橡皮筋将零食袋捆住呢。
师:这个方法很聪明呢!为什么橡皮筋可以灵活地将零食袋扎捆好呢?(PPT第7张)生:因为橡皮筋是具有弹性的。
师:这位小朋友说对了!橡皮筋是一种用橡胶与乳胶作成的短圈,一般用来把东西绑在一起。
橡皮筋动力小车制作思路一、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原理橡皮筋动力小车是一种利用橡皮筋的弹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小车运动的玩具。
其原理是将橡皮筋绕在车轴上,当释放橡皮筋时,橡皮筋的弹性能量会驱动车轴转动,进而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二、所需材料和工具•橡皮筋•木板•轮子•轴承•螺丝•螺母•锉刀•钻孔机•锉刀•锉刀•锉刀三、制作步骤1. 制作车身1.使用锉刀将木板锉成所需的车身形状,可以选择长方形或者其他形状。
2.使用钻孔机在车身上钻孔,用于固定轮子和轴承。
2. 安装轮子和轴承1.将轮子装入轴承中。
2.将轴承固定在车身上的钻孔中,使用螺丝和螺母进行固定。
3. 安装橡皮筋驱动装置1.在车身的一端钻孔,用于安装橡皮筋。
2.将橡皮筋穿过钻孔,并将其两端固定在车身上。
4. 调试和测试1.确保橡皮筋能够顺利地绕在车轴上,并且有足够的弹性能量。
2.测试小车是否能够利用橡皮筋的弹性能量驱动车轴转动,并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四、注意事项1.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时造成伤害。
2.确保车身结构稳固,轮子和轴承安装牢固,以保证小车的正常运行。
3.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改进和创新,例如增加刹车装置、改变车身形状等。
五、总结橡皮筋动力小车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按照步骤进行制作即可。
通过这个制作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了解橡皮筋的弹性原理和机械能的转化。
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调试和测试来提高小车的性能和稳定性,让它能够更好地运行。
希望这个制作思路能够帮助到对橡皮筋动力小车感兴趣的朋友们。
3.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科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3节“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橡皮筋的弹性可以转化为小车的动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弹性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认识到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从而推动物体运动。
2.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弹性现象。
3.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得出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并在实验中寻求答案。
5. 科学责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责任感。
6. 科学精神: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弹性势能的概念及其与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2.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橡皮筋的固定方式、小车的平衡等。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结论。
难点:1. 弹性势能的概念难以理解。
2. 实验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如橡皮筋的固定方式、小车的平衡等。
3. 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规律。
解决办法:1. 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2. 在实验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寻找规律,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突破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2. 分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3. 设计有趣的数据分析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橡皮筋具有弹性,可以拉伸。
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2、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第二步: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3、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4、在“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实验时,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不一样。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产生的力小,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
5、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不一样。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
6、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于绕缠在车轴上上的橡皮筋的弹力。
7、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圈数的关系: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缠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短。
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越(长),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8、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9、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橡筋车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橡筋车是一种简易的玩具车,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
为此,进行橡筋车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关于橡筋车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内容。
一、橡筋车的基本知识1.1 橡筋车的定义:橡筋车是利用橡皮筋的力量,通过释放和收缩橡皮筋的能量来驱动的玩具车。
1.2 橡筋车的构造:橡筋车通常由车身、轮子、橡皮筋和传动装置组成。
二、橡筋车的安全要求2.1 使用合格的橡皮筋:选择弹性适中、质量可靠、没有明显破损的橡皮筋作为动力装置,避免使用老化、断裂或者使用次数过多的橡皮筋。
2.2 安全的橡筋车体:橡筋车的车身应该选择坚固耐用、没有锐角和棱角的材料制作,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2.3 确保轮子可靠:检查橡筋车的轮子是否牢固,是否能够顺畅转动,如有异常及时修复或更换。
2.4 适当调整橡筋力度:橡筋的力度要适中,过大的力度可能导致橡筋车过快或者不受控制。
三、橡筋车的安全操作规程3.1 安全使用橡皮筋:将橡皮筋固定在橡筋车传动装置的两端,注意不要将橡皮筋直接拉伸在自己的身体上,以防止橡皮筋因突然断裂而造成伤害。
3.2 安全的启动方式:在启动橡筋车之前,要确保将车子放在平坦、开阔的地面上,并远离其他人和障碍物,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或车子损坏。
3.3 禁止将橡筋车指向人或动物:避免将橡筋车的方向指向他人或动物,以免造成伤害。
3.4 不要将橡筋车放入口中:橡筋车的材质通常是塑料等非食用材料,不要将橡筋车放入口中,以免误吞或噎住。
3.5 注意场地选择:使用橡筋车时,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场地,以免发生碰撞或翻车等意外情况。
3.6 不要触碰车轮和传动装置:启动橡筋车后,不要用手或其他物体触碰车轮和传动装置,以防止手被夹伤。
3.7 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橡筋车行驶过程中,要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观察周围环境,及时避开障碍物和其他车辆。
四、事故应急处理4.1 伤者救治:若发生人身伤害,应及时进行伤者救治,如果伤势较重需要紧急治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动力小车橡皮筋的制作方法
制作一个动力小车橡皮筋,可以做出一个精彩可爱的玩具小车,也可以滑动在室内玩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制作一个动力小车橡皮筋。
第一步:准备材料。
需要准备橡皮筋、活动轮、电动机、电池、插座、布料和装配元件。
第二步:准备装配部件。
需要将电动机和车轮固定在橡皮筋上,将电池和插座安装到电动机上,并在电动机两侧装上布料,形成小车的外观。
第三步:将橡皮筋拉伸并固定。
将橡皮筋拉伸并固定在电动机两侧,并将四个车轮分别固定在橡皮筋的正中央和正外外四边。
第四步:将电池连接到电动机。
用插座把电池与电动机连接起来,然后把电池的正反极插座插入相应的插孔,以确保电动机工作正常。
第五步:打开电源,操纵电动机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
小车把橡皮筋固定的位置,把它当做弹簧来来伸缩,控制着小车的前后滑动。
以上就是如何制作一个动力小车橡皮筋的方法,准备材料、装配部件、拉伸固定、连接电池和操纵电动机,便可以制作出一个动力小车橡皮筋。
此外,需要注意安全,以避免受伤。
橡筋气球风动力小车
风能车暂时只是一种设想,现阶段比较靠谱的是利用风能来催动机械带动汽车,但风能的限制比较太阳能更大,现阶段参考风能发电也只是起步阶段,只能在西北一些风能资源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发电,现阶段自然能动力汽车最大的瓶颈我觉得是持续性,新发明创造出来是要用于日常生活,不是说造出来试验下确实可以开几步路就算研究成功。
想造风能汽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具体的制作方法也是没有定论的。
安装螺旋桨,钢丝和桨钩
1、把钢丝插入螺旋桨及桨钩中,用尖嘴钳将钢丝前端略微弯折然后放入螺旋桨的槽中,后端弯成勾状。
2、调好四轮的方向,面对螺旋桨逆时针旋转约100圈,释放时置于地面,先松开螺旋桨,待转动稳定后,扶好车尾的手再松开,以防橡筋的扭力导致车身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