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接收头的产品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42.00 KB
- 文档页数:32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
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
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
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HS0038信号电平:38kHz红外发射接收到时:OUT低电平输出38kHz红外发射接收不到时:OUT高电平输出Hs0038的使用注意事项:1:38kHz红外发射信号在HS0038接收角度范围边沿区域时,接收信号不断振荡无法稳定,因此为保证信号质量,使用时发射接收尽力正对为好;2:HS0038用于数据通讯时,在标准RS232下,波特率设置不要大于2400bps,否则HS0038无法区分到接收的信号(2400bps接近其带宽极限了)。
红外线一开始发送一段13.5ms的引导码,引导码由9ms的高电平和4.5ms 的低电平组成,跟着引导码是系统码,系统反码,按键码,按键反码,如果按着键不放,则遥控器则发送一段重复码,重复码由9ms的高电平,2.25ms的低电平,跟着是一个短脉冲。
以下是SON-2008+遥控器已经解出来的码值,供大家参考。
SON-2008+是索尔公司推出的最新一款万能电视机遥控器,适用于世界绝大部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时期制造的电视机。
本品采用原装进口加强高存储芯片,增加新机型,内置1000组新代码,功耗低,性能强,具有未知代码识别功能,操作使用更方便、更简单,真正是电视机遥控器丢失、损坏、失灵的最佳选择。
红外线接收器使用介绍LF0038K一、LF0038K的主要特点1.高灵敏度:LF0038K可以接收到远距离的红外线信号,兼容常见的红外线遥控器。
2.宽工作电压范围:LF0038K可在宽广的电压范围内工作,从2.7V 到5.5V,适用于多种电源情况。
3.快速的响应时间:LF0038K的响应时间非常短,可以在微秒级别内接收到红外线信号。
4.高信噪比:LF0038K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可以准确地接收到红外线信号,避免误操作。
5.稳定性高:LF0038K的工作温度范围广,可在-25℃到85℃之间正常工作,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二、LF0038K的使用方法1.连接电源:将LF0038K的引脚连接到合适的电源引脚上,确保电压符合要求。
可以使用3.3V或5V的电源。
2.连接到微控制器:将LF0038K的信号引脚连接到微控制器的GPIO 引脚上,以便接收到红外线信号。
3.编程设置:在微控制器上编写相应的程序,配置GPIO引脚为输入模式,并设置中断,以便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触发相应的事件。
4.测试红外线接收功能:使用红外线遥控器发送红外线信号,观察微控制器是否能够接收到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响应。
三、注意事项1.供电要求:LF0038K的工作电压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否则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工作或损坏。
2.环境条件:LF0038K的工作温度范围是-25℃到85℃,在这个温度范围外使用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工作或损坏。
3.避免干扰:在使用LF0038K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红外线设备的干扰,以免影响接收效果。
4.引脚连接:在连接LF0038K的引脚时,要确保连接正确,防止引脚短路或接反。
5.稳定电源:为了保证LF0038K的正常工作,要使用稳定的电源,避免供电波动或噪声。
总结:LF0038K是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红外线接收器,广泛应用于遥控器等领域。
使用LF0038K时,要注意供电要求、环境条件,避免干扰,正确连接引脚,并提供稳定的电源。
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1. 引言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的遥控器是怎么一按就能控制电视、空调等电器的呢?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其中红外一体接收头就起着关键的作用。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究一下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从它的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再到常见的问题误解,让你全面了解这个小小的神奇部件。
这其中会包含它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在生活和高级领域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等。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红外一体接收头,说白了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红外线信号的一种装置。
红外线呢,是一种不可见光,它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红外线。
从那以后,人们就开始不断研究红外线的特性并加以利用。
红外一体接收头的发展也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逐步完善的。
它主要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原理。
简单来讲,就是当光线照射到某些物质上的时候,会使物质内部的电子逸出或者产生电信号的变化。
对于红外一体接收头来说,当红外线照射到接收头内部的光敏元件上时,就会引起电学性质的改变。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当遥控器按下按钮时,遥控器内部的电路会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线信号发送出去。
红外一体接收头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耳朵在等着接收这个信号。
接收头里有一个滤光片,这个滤光片就好比是一个门卫,它只允许红外线通过,其他光线都被拒之门外。
红外线通过滤光片后,就会照射到接收头内部的光敏二极管上。
这时候,就像是给光敏二极管注入了一股能量,光敏二极管中的电子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是很微弱的,就像涓涓细流一样。
然后呢,这个微弱的电流会通过接收头内部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这就好比是把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河。
经过放大后的电信号再经过解调电路,解调电路就像是一个翻译官,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接收设备能够识别的信号,最后将处理好的信号发送给相应的电器设备,这样电器设备就知道该怎么操作了。
红外发射、接收头(红外基础知识)目前市售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有两种:电平型和脉冲型,绝大部分的都是脉冲型的,电平型的很少。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
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
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所以不能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一般遥控用脉冲型的,只有特殊场合,比如串口调制输出,由于串口可能连续输出数据0,所以要用电平型的。
一般遥控器用455K经12分频后输出37917HZ,简称38K,10米接收带宽为38+-2K,3米为35~42K。
在没有环境反射的空旷空间,距离10米以上方向性会比较强。
在室内,如果墙是白色的,则在15米的空间基本没有方向性。
接收头要有滤光片,将白光滤除。
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会影响接收,甚至很严重:1、强光直射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
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比灵敏度更好。
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
最好有间歇。
电平型的接收头只要接收到38K红外线就输出持续低电平,用起来非常爽,以前的老式接收头多半是这种类型,但其有个致命弱点:抗干扰性太差,传输距离短(小于1m)。
而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必须接受一定频率38K的载波的基带信号才有正常输出,如发送500HZ的38K载波,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输出500HZ 方波,而如果发送连续的38K载波就会出项有瞬间低电平其后为高电平的现象。
这种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克服了传统电平型接收头的不足:传输距离相对更远,稳定性大大增加,抗干扰性更强。
因此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平型接受头,在电子市场如不说明店主给你的绝对是脉冲性的。
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是一种用于接收红外信号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的特性和红外传输的原理。
红外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其波长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人眼无法直接看见。
红外光可以被用于通信、遥控、距离测量等领域。
红外接收头一般由红外光敏元件、前置放大电路和解调电路组成。
红外敏感元件通常采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或者铟铍锗等化合物材料制成,利用材料对红外光的敏感性能,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当红外信号照射到红外敏感元件上时,红外光的能量会激发半导体中的载流子。
这些载流子的产生会导致半导体内部的电流变化,进而产生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会经过前置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增强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强度。
解调电路在红外接收头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红外信号常常是以脉冲的形式传输的,解调电路可以将这些脉冲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解调电路通常采用滤波器、整流器、比较器等元件,可以通过调整其工作参数,使其只接收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头接收到解调后的数字信号后,可以通过与其他电路的连接,将信号传递给其他设备进行处理。
例如,当红外接收头用于遥控设备时,解调后的数字信号可以被传递给遥控器的
处理电路,进而控制被遥控设备的运行。
总之,红外接收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敏感元件将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解调电路将信号解码为数字信号,以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和处理。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型号及参数:红外线遥控接收头 HS0038B第1脚为信号输出第2脚为电源地第3脚为电源正接收电路工作原理为:当接收到载波频率为38KHz的脉冲调制信号时,首先,HS0038B内的红外敏感元件将脉冲调制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然后通过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信号由解调电路进行解调,最后由输出电路进行反向放大并输出低电平;未接收到载波信号时,电路则输出高电平。
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头SH0038、SCR638型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头型号:PNA4602M 型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RPM-638CBR型管脚识别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型号:T?S?O?P?1?8?3?8管脚识别: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及管脚排列什么是遥控接收头?所谓接收头就是将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组合到一起的元件,这些元件完成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
所有红外线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的串行数据对30~56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芯片系统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先要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测量。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红外线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
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输出端可与CMOS、TTL电路相连,这种接收头广泛用在空调,电视,VCD等电器中。
早期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一般由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完成的,这种接收头具有体积大的缺点,现在的接收头是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不可拆,不可修,体积很小。
大多数接收头供电为5V,有极少数早期的接收头为12V供电。
亿光红外线发射接收管红外系列产品基础知识解答
亿光的光电元器件产品型号有上千种,亿光代理商超毅电子跟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亿光的红外系列产品的基础常识,让大家更加熟悉亿光的产品。
亿光红外线发射接收管红外系列产品基础知识解答:
问:亿光IRM接收头主要分为哪种类型?
答:M-Type、C-Type、M2-Type、M3-Type、T-type
问:无线鼠标对LED的要求是低电压以省电,有哪些亿光发射管适用于无线鼠标?
答:HIR8383C/L289、SIR8383C/L492、HIR8323C
问:适用于电表行业的亿光元器件有哪些?
答:红外发射管:IR333/H0/L10、IR323/H0-A,接收头:IRM-3638MF4、IRM-3638TF4
光耦:EL816S1(D)(TA)-F、EL816S(D)(TA)
指示灯5mm:333-2SURD/S530-A3-L、333-2SYGD/S530-E2-L、
333-2UYD/S530-A3-L
指示灯3mm:204-10SURD/S530-A3-L、204-10SYGD/S530-E2-L、
204-10UYD/S530-A3
问:智能水表能用到亿光的型号有哪些?
答:MPT6036C/3T接收管、MPT6036T接收管、19-217/R6C-Al1M2VY/3T 0603红灯
问:亿光红外线产品中SIR和HIR的光波波分别长是多少?
答:875nm和850nm
问:亿光红外线IR333C/HO/L10产品编码原则中晶高代码是哪一个?
答:HO
问:亿光红外线产品中IR/PT/PD的生产流程主要是怎么样的?
答:固晶-焊线-封膠(壓模)-切腳-測試-包裝-送檢-入庫。
红外接收头入门宝典提要:这份资料里包含红外接收头所有基础资料,从最基本的红外是什么讲到红外接收头的应用,如果让老师在课堂上讲,真是讲到口水都干。
因此这是一份古今中外入门宝典,是菜鸟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
红外:在弄懂红外接收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红外”。
红外其实是红外线的简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节俭,所以能省一个字就省一个),是一种光谱(电磁波)里在0.75至1000微米之间你我都看不到的光线。
只是说的话你可能不太明白,没图没真相,还是看图最直接,请看下图:现在你应该有点概念了吧,红外线就一种我们看不见的光而已。
所以嘛,眼见不一定为实,眼不见也不一定为虚。
名称:继续讲正题,从上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推出,红外接收头就是一种用来接收红外线的东西。
这个东西有很多种称呼,一般叫红外接收头,简称接收头,还可以叫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模块,遥控接收头,也可以复杂一点,就是在红外后加个线字,如红外线接收头,然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再接再厉了。
除了中文名字,红外接收头还有英文名字,叫Infrared Receiver Module,简称IRM,与国际接轨。
外观:接着,我们来看看红外接收头长什么样子,其实还蛮帅的,而且各具个性。
虽然样子很个性,但是按外观还是可以分两类的:鼻梁型,圆球型(圆点型)。
而鼻梁型里可以细分为大鼻梁,标准鼻梁,小鼻梁。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特殊的,如超薄型,迷你型,草帽型,贴片型,带线接收头。
分类:除了从外观上分类之外,还可以按封装方式分类,这样比较准确。
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接收头从封装方式上分主要有两大类:压模型和灌胶型。
一般来说,鼻梁型属于灌胶型,圆球型属于压模型。
从两种封装工艺上来说,压模型设备投资较大,所用胶饼价格较贵,所以整体价格要贵些,当然其抗光干扰能力要强,接收角度要大(圆型360度接收);灌胶型设备投资小,现在国内厂所作的大多是灌胶型产品,优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抗光干扰能力差,接收角度要小(270度接收)。
红外遥控接收头的使用方法
红外遥控接收头使用方法:
①首先确保购买的红外接收头与所需应用相匹配通常标识有工作电压和视接收角度以及频率响应范围;
②使用前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引脚定义一般情况下有三个引脚分别为电源地线与信号输出根据颜色或者长度区分连接电路板对应位置;
③在焊接之前测试接收头功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正常情况下当遮挡发射管测得电阻应该接近无穷大移开障碍物后电阻变小表明内部光敏三极管导通;
④将接收头焊接到电路板上注意不要让焊点过大以免短路并保证其方向正确特别是对于表面贴装型防止反向安装导致无法工作;
⑤连接好电源确保供电稳定且符合接收头要求通常为3到5伏特过压可能会损坏设备然后接地最后连接信号线至微控制器相应端口;
⑥编写程序代码配置微控制器读取信号线状态大多数时候需要初始化GPIO端口为输入模式并设置中断来捕捉脉冲变化;
⑦在代码中实现解码算法用于解析从信号线读取到原始脉冲串转换成有意义指令通常红外通信协议如NEC RC5或者Sony SIRC定义了起始位标记位以及数据位格式;
⑧考虑增加软件滤波功能过滤掉因干扰造成误触发如重复检测信号有效性或者增加延迟来确认真正按键动作;
⑨测试整个系统通过按下遥控器上不同按钮观察是否能准确触发预期功能如果出现错误检查硬件连接及软件逻辑直至问题解决;
⑩实际部署过程中注意遮蔽或者导向措施以增强接收性能例如在接收头前加装导管限制接收角度避免非直接信号干扰;
⑪对于复杂应用场景可能需要支持多种遥控设备此时应该扩展解码库支持更多协议并且优化资源利用减少延迟提高响应速度;
⑫最后在长期运行下定期检查接收头及连线是否有物理损伤特别是在移动装置上震动可能导致接触不良定期维护可确保系统持续可靠运行;。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原理:三条腿的红外线遥控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接收头输出的是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具体的信号格式,搜“红外信号格式”一大把),单片机里面需要相应的读取程序。
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
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
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息,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的简介:红外线遥控接收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红外线专用接收头的封装形式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洞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UT)。
红外线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数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非常方便。
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波形,在接收端收到接收信号时,接头的输出的波形正好和遥控芯片输出的相反。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 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 kHz、40 kHz、56 kHz 等,一般由发射端晶夺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线接收头参数:工作时消耗电流0.8mA-1mA,接收频率:38kHz-56kHz,峰值波长940nm,接收距离L0°=15m、L45°=8m,高水平脉冲宽度400-800μs,低电平脉冲宽度400-800μs,高电平输出电压2.7V,低电平输出电压0.25V。
请问遥控器红外头是什么?怎样安装?
遥控器红外头也就是红外接收头,其是一种可以接收红外遥控信号的红外器件,广泛用于各种带红外遥控的家用电器中,这种红外遥控接收头的外形如下图所示。
▲ 红外遥控接收头的外形。
红外遥控接收头一般采用黑色半透明树脂封装,内部包含有红外接收二极管、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及带通滤波器,其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一般为38KHz,使用时,只要接收头接收到载波频率为38KHz 的红外遥控信号,其输出端便会输出相应的解调信号。
由于这种接收头内部已包含有红外接收、放大及解调电路,故使用非常简单,不像红外接收二极管那样,需要外接上述电路。
▲ 红外遥控接收头的引脚排列。
这种红外接收头一般有三个引脚,分别为电源端、GND端及Out 端,其有凸起的一面为受光面,使用时,受光面需要面对红外遥控发射器。
▲ 红外遥控接收头电路图。
红外遥控接收头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其电源端接+5V电源,GND端接5V电源的负极,Out端与后级电路连接即可。
由于红外接收头一般为集电极开路输出,故在使用时通常在其Out端与电源正端之间接一个10KΩ左右的上拉电阻。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简单了解红外遥控器工作原理红外遥控是生活中除无线电波遥控以外最常用的一种无线控制方式。
红外遥控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如电视机、空调、机顶盒、音响、儿童玩具等都被广泛应用。
红外遥控器采用的是载波通信方式,它将经过编码的数据与固定频率的相叠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通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射效率,同时会降低功耗。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所以在红外遥控器中会见到频率为455kHz的晶振,晶振通过分频器进行12分频后得到约为38kHz 的频率。
红外遥控器中常见的455kHz陶瓷晶振经过编码和调制之后的信号会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之后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接收电路接收到红外信号之后,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之后,送至后级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出遥控器所发出的按键功能。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由于环境光线中的可见光以及其他频率的红外线都会被红外接收部分接收,为了防止这些光线对信号造成干扰,就需要通过滤光、滤波电路等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筛选”。
普通的红外线二极管外壳会做成红褐色,从而对部分可见光进行滤除,但是无法滤除其他频率的红外光。
常见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一体红外线接收头除对部分可见光进行滤除外,其内部滤波电路会对某个特定频率范围之内的红外线进行“筛选”,由于大部分的红外遥控器为38kHz的载波频率,所以常用的一体红外接收头的中心频率为38kHz,并且内部集成了放大电路,其输出的信号可直接进入解码电路使用,无需增加额外的电路。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内部结构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内部包含红外接收电路、滤波电路、限幅电路、放大电路、积分电路等几部分。
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外壳的滤光之后进入内部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二极管输出的信号经过初级放大和限幅电路后,将信号幅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样不会因为遥控器的距离远近而造成信号的过大浮动。
经过初步放大的信号会进入滤波和积分电路,最终的会通过比较器或触发器等电路,将输入的信号还原成方波信号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