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九月护理教学查房带状疱疹6
- 格式:docx
- 大小:22.41 KB
- 文档页数:4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病例介绍:陈某某,男,78岁,因左侧胸痛10天入院。
入院前未及时就医,现在诊断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患者有高血压、肝癌、痛风等病史。
入院时出现群聚性水疱疹,无黄染和出血。
辅助检查提示多种疾病。
概念: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常伴有神经痛。
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多发于胸肋部。
患者的水疱疱液内存在大量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
疱疹病毒四大特点:1、嗜食性,喜食神经外周皮的粗纤维,导致后遗神经痛;2、游走性,可能在别处出现皮疹;3、传染性,可以传染给未患过水痘的人;4、易复发性,极少数患者可多次发病。
护理:1、隔离措施:患者应单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医护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2、皮肤护理:患者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磨擦和感染;3、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如普瑞巴林等;4、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5、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1.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物,如普瑞巴林等,并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
2.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并注意患处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3.给予营养支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免疫力。
4.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提供舒适的环境,如调节室温和光线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疼痛,促进睡眠。
5.预防跌倒坠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协助,如安装扶手、使用床栏等,避免患者因疼痛和虚弱导致跌倒坠床。
6.提供相关知识: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1.病房环境要求包括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使用床栏、保持地面干燥,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和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
2.在疼痛护理方面,可以尽量减少刺激因素,如穿宽松的棉质衣服,指导患者使用分散注意力技术或学会放松技术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艾灸患处时要注意防烫伤,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2014 年九月护理教学查房时间:2014-09-02 主持人:地点:护士办公室记录人:主题:带状疱疹护理查房查房形式: 参加人员:副主任护士:护师:责任护士()报告病例:患者,女性,年龄63 岁,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退休,已婚,于2014-08-12 09:36 步行入院。
主诉:右侧颈项部疼痛7 天,起红斑水疱 5 天现病史:患者自诉7 天前不明原因开始出现右侧颈项部针刺样疼痛,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但是患者认为与颈椎病有关,未予重视, 2 天后右侧颈项部开始出现红斑及水疱、血泡,疼痛加重,患者遂到卫生院就诊,诊断考虑为“带状疱疹”予调节免疫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疼痛无减轻,局部红斑及水疱增多,部分表面有破溃,患者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收住我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可,睡眠因夜间疼痛较差,食欲可,二便通畅,体重无明显减轻.患者既往于2013 年9 月9 日因“头痛头晕 2 天”第一次入住我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患者既往还有“颈椎病、慢性胃炎”病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初步诊断为: 1.带状疱疹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颈椎病 4.慢性胃炎。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余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详见第一次入院记录。
入院一般情况体温:36.4 C,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面容,神志清楚,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
外鼻无畸形。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带状疱疹患者往往伴有疼痛、皮肤损害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因此,做好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次关于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查房记录。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_____岁,因“左侧胸背部疼痛伴皮疹5 天”入院。
患者5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呈阵发性刺痛,可忍受,未予重视。
2 天后疼痛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逐渐形成水疱,疱液清亮,疼痛加剧,影响睡眠,遂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左侧胸背部可见大片红斑,其上簇集性分布水疱,部分水疱破溃,有渗液。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 7 分。
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劳累、感冒、发热等情况,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状况、过敏史。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观察皮疹的分布、形态、大小、颜色、有无破溃及渗液;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疼痛和皮肤损害,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
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病毒侵犯神经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水疱形成、破溃有关。
3、焦虑与疼痛、担心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四、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在 3 天内得到缓解,VAS 评分降至 4 分以下。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促进皮损愈合,无感染发生。
3、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患者在出院前能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
五、护理措施1、疼痛护理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 VAS 评分法,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为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护理查房,是个需要细致入微的过程。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方面的内容,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关怀和专业的结合。
一、带状疱疹的基础知识1.1 带状疱疹的成因带状疱疹,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大家应该都听过水痘。
没错,带状疱疹就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
它在体内潜伏多年,等免疫力一下降,嘿,瞬间就冒出来了。
疼痛、瘙痒,甚至刺痛,像是小虫子在皮肤上爬。
真是让人受不了。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或者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中招。
1.2 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带状疱疹会先在皮肤上出现红斑,随后是水泡。
这些水泡聚在一起,形成一条带状的疱疹。
常常伴随剧烈的神经痛。
那种痛,形容不出来,简直让人想哭。
很多患者说,连睡觉都不安稳。
这个时候,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查房的重点2.1 病情观察护理查房,首先得做的就是观察病情。
每天都要关注患者的皮肤变化,看看水泡的情况,是否有破裂或感染。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用一些专业的疼痛评分表。
这个很重要,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2.2 心理支持光关注身体的痛苦还不够。
心理支持同样关键。
带状疱疹的疼痛不仅肉体上折磨人,精神上也是个挑战。
我们要与患者多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有时候,听一听就是最大的安慰。
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
陪伴,能让人觉得温暖。
2.3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要到位。
可以采取一些局部护理,比如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二次感染。
同时,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很多时候,患者对药物的使用不太了解,可能会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
我们要手把手教会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三、患者教育3.1 生活方式的调整带状疱疹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也需要做些调整。
要鼓励他们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这些小细节,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3.2 注意皮肤保护皮肤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患者在疱疹愈合期间,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可以涂抹防晒霜。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小紧张。
其实,它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很多人小时候得过水痘,长大后可能会经历带状疱疹。
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疼痛、瘙痒,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病人脆弱的时候。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病因分析1.1 带状疱疹的成因带状疱疹其实是因为免疫力下降,病毒趁机而入。
很多老年人或者压力大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病毒潜伏在神经根部,一旦被激活,就会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1.2 症状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局部疼痛和瘙痒,水疱一旦破裂,可能会有渗液,甚至感染。
这种疼痛常常被形容为刀割般的刺痛,让人难以忍受。
二、护理要点2.1 皮肤护理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很重要,避免用力摩擦。
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洗,之后涂上医生开的药膏。
保持水疱不破是关键。
2.2 疼痛管理疼痛控制是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
还可以通过冷敷来缓解局部疼痛,让患者舒服一点。
2.3 心理支持得了带状疱疹,患者常常情绪低落。
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烦恼,有时只需一句“你不是一个人”。
三、日常生活建议3.1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B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免得加重症状。
3.2 适度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休息是最好的良药。
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活动,但千万别过于劳累。
3.3 适量运动适当的锻炼能提高免疫力,比如散步、瑜伽之类的轻运动,心情也会变得更好哦。
四、总结带状疱疹虽然让人烦恼,但通过合理的护理和生活调整,我们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
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让这些不适的症状逐渐减轻。
记住,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阳光。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汇报人:日期:•病例介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健康宣教与随访计划•总结与反思01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职业:退休姓名:张三年龄:65岁婚姻状况:已婚性别:男家庭住址:XX市XX区XX路XX号主诉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伴水疱形成2周。
病史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3天后,疼痛部位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迅速演变为水疱,疱液澄清,周围绕以红晕。
患者曾自行涂抹止痛药膏,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
无药物过敏史。
病情概述010204护理查房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护理需求。
针对患者的带状疱疹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0302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皮肤疼痛的严重程度,如轻度、中度或重度疼痛。
皮肤疼痛程度皮肤破损情况皮肤颜色与温度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出现破损、渗液、感染等情况。
评估患者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以判断皮肤血液循环情况。
030201皮肤状况评估疼痛评估疼痛部位与性质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如灼痛、刺痛、跳痛等。
疼痛程度评估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患者因疼痛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情况,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观察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情绪状态了解患者面对疾病的心理应对方式,如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心理应对方式评估患者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情况,以判断其社会支持网络是否健全。
社会支持情况心理状况评估03护理措施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避免汗液和尿液等刺激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或搔抓患处,以免继发感染。
避免摩擦和搔抓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如中药膏、抗生素软膏等,以促进皮肤愈合。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带状疱疹通常在身体一侧的皮肤上出现水泡样疱疹、疼痛和瘙痒,伴随着神经痛和过敏反应。
对于护理带状疱疹的患者来说,我们需要提供有效的护理和管理,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并促进康复。
作为护士,我们负责提供需要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下面是一份带状疱疹护理查房的建议:1.观察病情变化:在护理查房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记录患者的病史、病因和症状,以及既往的治疗经验。
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记录疱疹的分布和数量。
还要注意患者的疼痛水平和药物反应。
2.疼痛管理:带状疱疹病人可能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药的酒石酸福他林或华法林、处方药的类似三环抗抑郁药的阿米替林、曲马多或左布洛芬等。
此外,使用冷敷或局部麻醉剂(如局麻药或膏剂)对疼痛局部进行处理。
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刺激。
建议患者使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用力搔抓或揉捏。
推荐患者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以避免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4.避免继发感染:带状疱疹破皮后容易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护士要求患者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并加强手卫生。
使用适当的创面敷料,以保护破裂的疱疹不受细菌感染。
5.辅助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
护士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助治疗来缓解这些症状。
例如,给予退烧药来降低发热,给予头痛药物来缓解头痛,或进行物理治疗来缓解肌肉疼痛。
6.心理支持:带状疱疹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可以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与患者沟通,并鼓励他们通过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监测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此外,为了预防传染,护士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建议患者使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而不是用手捂嘴打喷嚏或咳嗽。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表现为带状丘疹疱疹分布于胸部、背部、腹侧等皮肤区域,并伴有神经痛症状。
对于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下面将介绍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工作。
首先,带状疱疹护理查房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进行查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皮肤病灶:仔细观察患者身体上的疱疹分布情况、形态和数量。
疱疹应以带状分布为主,如果出现单个的、离散的疱疹,应考虑其他可能性,如天疱疮或荨麻疹等。
另外,观察疱疹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变化,特别是是否出现溃烂、流脓的现象。
2.评估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灼热、痒感等不适症状,并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这些症状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患者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护士可以通过询问量表来评估疼痛程度,并及时向医生反馈,采取相应的措施。
3.检查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包括疼痛是否减轻、疱疹是否扩散等。
观察是否有新的疱疹出现,以及疱疹的变化情况,如颜色、形态、渗出液等。
同时,查看患者的一般状况,观察是否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评估并监测并发症: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眼部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眼睛周围的疱疹、流泪、畏光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如肌无力、感觉异常等,也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监测。
5.杜绝交叉感染: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病,患者病程中的疱疹有感染性,护士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其他患者产生交叉感染。
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器材,并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1.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等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
护士需要定期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一、引言带状疱疹,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它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通常发生在经历过水痘的人身上。
带状疱疹的疼痛感和皮肤症状常常让患者感到痛苦。
护理查房不仅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1.1 患者基本情况在护理查房中,我们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比如,这位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之前健康状况良好。
几天前,她感到右侧胸部有刺痛感,开始以为是肌肉拉伤,没想到过了几天,皮肤上出现了红色水泡。
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诊为带状疱疹。
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表情有些沮丧,但更多的是对疼痛的恐惧。
1.2 疼痛评估在查房过程中,疼痛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使用了0到10的疼痛评分法,患者的疼痛评分是8,疼痛的性质为刺痛和灼烧感。
根据患者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疼痛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连睡觉都很困难。
她在和我们交流时,眼中流露出无奈与无助。
二、护理措施针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特殊需求,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疼痛管理是重中之重。
2.1 药物治疗医生为患者开了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
我们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护士在查房时,细心叮嘱患者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2 皮肤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比较敏感,护理中我们需要特别小心。
我们为患者准备了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产品。
查房时,我们还为患者进行了局部护理,轻轻清洗水泡周围的皮肤,确保其干燥。
看到患者在这过程中露出舒缓的表情,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2.3 心理支持护理带状疱疹患者,心理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我们在查房时,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
她说,刚开始很害怕,不知道这种病会持续多久。
我们认真倾听,并告诉她,带状疱疹虽然会带来痛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
与她分享一些其他患者的经历,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
2014年九月护理教学查房时间:2014-09-02 主持人:地点:护士办公室记录人:主题:带状疱疹护理查房查房形式:参加人员:副主任护士:护师:责任护士()报告病例:患者,女性,年龄63岁,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退休,已婚,于2014-08-12 09:36步行入院。
主诉:右侧颈项部疼痛7天,起红斑水疱5天现病史:患者自诉7天前不明原因开始出现右侧颈项部针刺样疼痛,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但是患者认为与颈椎病有关,未予重视,2天后右侧颈项部开始出现红斑及水疱、血泡,疼痛加重,患者遂到卫生院就诊,诊断考虑为“带状疱疹”予调节免疫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疼痛无减轻,局部红斑及水疱增多,部分表面有破溃,患者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收住我科,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可,睡眠因夜间疼痛较差,食欲可,二便通畅,体重无明显减轻.患者既往于2013年9月9日因“头痛头晕2天”第一次入住我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予相关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患者既往还有“颈椎病、慢性胃炎”病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初步诊断为:1.带状疱疹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颈椎病4.慢性胃炎。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余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详见第一次入院记录。
入院一般情况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面容,神志清楚,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
外鼻无畸形。
唇无紫绀,口腔粘膜无出血点,伸舌居中,无震颤,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未触及细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无明显增强和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肝及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皮肤无色素沉着。
四肢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肛门、外生殖器未查。
专科情况:右侧肩颈部见有片状红斑,表面见有大量群集性血疱及水疱,部分有破溃。
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糖尿病项目、免疫全套、电解质、CEA、AFP、CA125、CA153、CA199、病毒全套均阴性,降钙素原定量0.15↑ng/ml,超敏c-反应蛋白30.60↑mg/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入院后诊断:1.带状疱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混合型颈椎病慢性胃炎。
主要诊疗经过: 患者,女,63岁,病程7天,因右侧颈项部疼痛7天,起红斑水疱5天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4℃,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入院予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病毒全套、免疫全套、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更昔洛韦”抗病毒、“腺苷钴胺”营养神经、“多塞平”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
现患者一般情况:现患者T 36.5 ℃P 78次/分R 20次/分BP 136/86mmHg患者目前病情较前好转,局部水疱较前有所吸收。
现存的护理问题:疼痛:与病毒侵犯神经有关2.瘙痒3.睡眠形态紊乱:与皮肤瘙痒,疼痛有关4.舒适度改变:与皮肤瘙痒有关(病人坐立不安,情绪烦躁,夜间难以入睡)5.有感染的危险:与瘙痒,免疫力下降有关6.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带状疱疹引起的皮肤损伤有关7.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导致皮肤起水疱甚至破溃有关8.焦虑:与担心预后、瘙痒、疼痛有关现主要护理措施:1.疼痛⑴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⑵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⑶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⑷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⑸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
2.瘙痒⑴嘱患者勿抓破皮肤,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摩擦及外界的刺激;⑵穿布质柔软的纯棉内衣、裤;⑶遵医嘱应用止痒药物。
睡眠形态紊乱⑴减轻患者的疼痛、瘙痒;⑵尽可能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⑶指导病人睡前减少活动量,避免饮咖啡和浓茶,不可喝过多的水。
舒适度改变⑴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瘙痒;⑵保持床单清洁干净,勤换内衣,穿柔软的棉制内衣。
有感染的危险⑴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⑵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⑶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⑷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⑸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⑹观察体温变化及遵医嘱抽血查白细胞。
皮肤完整性受损:⑴加强局部皮肤护理治疗:中药涂擦,每日2次,紫外线照射等;⑵多休息,给以清淡、易消化饮食和充足的水分,忌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⑶保持床单清洁干净,勤换内衣穿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以防皮肤进一步破溃。
自我形象紊乱⑴积极治疗,加强皮损区的护理,避免疱疹受到摩擦,紫外线烤灯照射水痂;⑵及时向患者宣教疾病知识,指出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的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只是暂时的,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焦虑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解释发病原因,疾病的转归,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补充发言:(护士):针对护理问题:1.疼痛补充护理措施如下:①予以饮食健康宣教,嘱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发物,以免诱发疼痛或加重疼痛。
②予以心理护理。
(护士):针对护理问题:3.睡眠形态紊乱补充护理措施如下:睡前应用止痛药;针对护理问题:4.舒适度改变补充护理措施如下:①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摩擦。
②如果出现大水泡,予以抽吸脓液并保持其表皮的完整,以免引起感染。
(护士):针对护理问题:5.有感染的危险补充护理措施如下: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严格做好手卫生(既是对病人的保护,也是自我保护)。
(护士):针对护理问题:6.皮肤完整性受损补充护理措施如下:若患者出现大面积破溃,可采用暴露疗法以及中换药,以免诱发感染。
(护师):针对护理问题:7.自我形象紊乱补充护理措施如下:①避免涂抹化妆品。
②尽量不用络合碘消毒患处,以免色素沉着,影响形象。
(护师):补充护理问题:9.知识缺乏:与缺乏皮肤护理及药物应用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如下: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嘱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副主任护士):护理问题2.瘙痒不是护理问题,而应该是护理问题4.舒适度改变的相关因素。
互动环节:护师问:带状疱疹有哪些潜在并发症?护士答:⒈引发肺炎或脑炎:带状疱疹如全身泛发,常伴有高热,并出现,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⒉遗留顽固的神经痛:约有半数以上的中老年病人,疱疹消褪以后,源病灶处还会出现长时间的持续疼痛。
⒊引发胃肠道及沁尿道疾病:如疱疹出现在胸、腰及腹部,可诱起发生阶段性胃肠炎及单侧性膀胱粘膜溃疡等。
⒋遗留疤痕:病情严重者,皮肤还出现大疱、血疱及坏疽,痊愈后遗留大量疤痕,如散在于面部则严重影响容貌。
⒌导致失明:疱疹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者,可以发生结膜及角膜疱疹,导致角膜溃疡而引起失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⒍导致运动性神经麻痹: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出现耳壳及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以及舌前1/3年味觉消失。
护士问:带状疱疹的共同特征?护师答:(1)皮疹出现前5~7天一般在发病部位有异样感(痛、痒、木、紧束感),若出现在腰部极易误诊为胆结石、肾结石;若出现在胸极易误诊为心脏或胃病。
直到出现了皮疹,大夫才会恍然大悟。
(2)必然会出现皮疹,即出现如痱子一般的红色丘疹或透明的大小水泡,成簇带状发生。
(3)身体各个部位均可发生,绝大多数单侧发病。
(4)由于本病由水痘一代疱疹病毒感染引发,而此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噬食神经,所以疼痛是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30%的病人甚至会出现后遗神经痛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护士问:为什么有人留下后遗症有人没留下呢?副主任护士答:这与下列因素有关:一、疱疹类型:凡大水泡型及疤痕性(即坏俎型疱疹)的带状疱疹易留下后遗症。
这两种疱疹由于结痂时间长,此期间病毒活动猖獗,易把神经外周的组纤维严重破坏,而导致掉痂后留下后遗神经痛,前者较好治,后者则更难治。
二、年龄、体质:凡60岁以上,又多病丛生,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留下后遗症。
三、治疗方法和时间:未及时治疗者易留下后遗症。
主持人总结: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火腰缠身”,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上升。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
带状疱疹的处方为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如发现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时要及时就诊。
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头晕而发生意外。
带状疱疹的预防:增加营养,多食鱼,蛋,瘦肉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毒性物质,防止外伤。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①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②预防感染。
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
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③防止外伤。
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④避免接触毒性物质。
尽量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⑤保持床单清洁干净,勤换内衣穿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以防皮肤破溃。
⑥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还包括增进营养。
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⑦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解释发病原因,疾病的转归,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