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网络与总线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1.72 MB
- 文档页数:166
---------------------------------------------------------------最新资料推荐------------------------------------------------------车载总线分类及应用车载总线分类及应用总线分为:外部总线,内部总线,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汽车的各种操纵系统正向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 5~10 年里,传统的汽车机械操纵系统将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信总线与高性能 CPU 相连的电气系统。
如汽车将采用电气马达和电控信号来实现线控驾驶、线控制动、线控油门和线控悬架等,采用这些线控系统将完全取代现有系统中的液压和机械控制。
在新一代雅阁 V6 轿车上采用的 DBW 就是新技术之一。
DBW 是线控油门的英文缩写,也可称之为电控油门,即发动机的油门是通过电子控制的。
传统的油门控制方式是驾驶员通过踩油门踏板,由油门拉索直接控制发动机油门的开合程度,从而决定加速或减速,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动作之间是通过拉索的机械作用联系的。
而DBW 将这种机械联系改为电子联系。
驾驶员仍然通过踩油门踏板控制拉索。
但拉索并不是直接连接到油门,而是连着一个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将拉索的位置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至汽车的大脑1 / 7ECU(电子控制器) , ECU 将收集到的相关传感器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命令至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油门作动器控制模块再发送信号给油门作动器,从而控制油门的开合程度。
也就是说驾驶员的动作与油门的动作之间是通过电子元件的电信号联系的。
虽然从构造上来看, DBW 比传统油门控制方式复杂,但油门的控制却比传统方式精确,发动机能够根据汽车的各种行驶信息,精确调节进入汽缸的燃油空气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状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使用线控技术的优点很多,比如使用线控制动无需制动液,保护生态,减少维护;质量轻;性能高(制动响应快) ;制动磨最小(向轮胎施力更均匀) ;安装测试更简单快捷(模块结构) ;更稳固的电子接口;隔板间无机械联系;简单布置就能增加电子控制功能;踏板特性一致;比液压系统的元件更少等。
四种主流的汽车总线:CAN、LIN、FlexRay和MOST总线技术详解车用总线就是车载网络中底层的车用设备或车用仪表互联的通信网络。
目前,有四种主流的车用总线:CAN总线、LIN总线、FlexRay 总线和MOST总线。
用一张表格来说明各种总线的区别一、汽车总线的诞生汽车总线的诞生离不开汽车电子的发展。
汽车电子化的程度也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
传统的汽车电子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少有联系,这样必然会形成庞大的布线系统。
据统计,一辆采用传统布线方法的高档汽车中,其导线长度可达2000米,电气节点可达1500个,而且该数字大约每10年就将增加1倍。
这进一步加剧了粗大的线束与汽车上有限的可用空间之间的矛盾。
无论从材料成本还是工作效率看,传统布线方法都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的发展。
另外,为了满足各电子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须对汽车公共数据(如发动机转速、车轮转速、节气门踏板位置等信息)实行共享,而每个控制单元对实时性的要求又各不相同。
因此,传统的电气网络已无法适应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于是新型汽车总线技术便应运而生。
二、CAN总线CAN总线又称作汽车总线,全称为“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
它将各个单一的控制单元以某种形式(多为星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CAN总线最早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电控模块(ECU)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通讯协议。
现今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欧洲汽车制造业的主体行业标准,代表着汽车电子控制网络的主流发展趋势。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如Volkswagen(大众)、Benz(奔驰)、BMW(宝马)、Porsche(保时捷)、Rolls.Royce(劳斯莱斯)等公司都已经采用CAN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
车载网络知识点总结一、车载网络的概念车载网络是指将汽车内部的电子设备、传感器、控制单元等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车辆信息传输和互联的一种网络系统。
通过车载网络,车辆可以连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互联互通。
车载网络的发展与智能化汽车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驾驶人员、乘客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和更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车载网络的技术架构车载网络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车辆内部网络、车辆对外通信、车辆与云端通信等几个主要部分。
1. 车辆内部网络:车辆内部网络是指车载网络中用于连接车辆内部各种设备和传感器的网络系统。
通常采用CAN总线、LIN总线等方式进行连接,实现车辆内部各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 车辆对外通信:车辆对外通信是指车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外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部分。
车辆可以通过3G/4G/5G网络连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车辆信息传输等功能。
3. 车辆与云端通信:车辆与云端通信是指车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部分。
通过车辆与云端的通信,可以实现车辆数据的上传、下载,车辆远程控制和管理等功能。
三、车载网络的应用场景车载网络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车辆信息服务、车辆远程控制、车辆安全监控等几个方面。
1. 车辆信息服务:通过车载网络,车辆可以连接互联网,实现导航、音乐、视频、在线购物等丰富的信息服务。
驾驶人员、乘客可以在车辆内部享受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娱乐和工作方式。
2. 车辆远程控制:通过车载网络,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互联网远程控制车辆的启动、熄火、空调、车窗、车灯等功能。
提高了车主对车辆的便捷控制。
3. 车辆安全监控:通过车载网络,车辆可以实时上传自身位置、状态信息到云端服务器,可以实现车辆追踪、监控和报警等功能。
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四、车载网络的安全性车载网络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发生安全漏洞或攻击,可能对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汽车网络与总线标准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目前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现代科技已经将网际网络、无线连接、个人通讯电子装苣、娱乐设备等整合到汽车内部,与动力系统相结合,为乘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汽车网络技术,它是汽车电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过去,汽车通常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将电子控制单元及负载设备连接起来。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势必造成导线数量的不断增多,从而使得在有限的汽车空间内布线越来越困难,限制了功能的扩展。
同时导线质量每增加50 kg,油耗会增加0. 2 L/100 km.此外, 电控单元并不是仅仅与负载设备简单地连接,更多的是与外囤设备及英他电控单元进行信息交流,并经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发出控制指令,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地连接所能完成的。
而单从线朿本身来说,它也是汽车电子系统中成本较高,连接复杂的部件。
随着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以及汽车电子装巻的不断增多,采用串行总线实现多路传输,组成汽车电子网络,是一种既可靠又经济的做法。
同时现代汽车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正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电控系统代替原有的机械和液压系统。
1.俺孑电孑网僖辖枸在汽车内部采用基于总线的网络结构,可以达到信息共享、减少布线、降低成本以及提高总体可靠性的目的°通常的汽车网络结构采用多条不同速率的总线分别连接不同类型的节点,并使用网关服务器来实现整车的信息共享和网络管理,如图1所示。
车身系统的控制单元多为低速马达和开关量器件,对实时性要求低而数量众多。
使用低速的总线连接这些电控单元。
将这部分电控单元与汽车的驱动系统分开,有利于保证驱动系统通信的实时性。
此外,采用低速总线还可增加传输距离、提髙抗干扰能力以及降低硬件成本。
动力与传动系统的受控对象直接关系汽车的行驶状态,对通讯实时性有较髙的要求。
因此使用髙速的总线连接动力与传动系统。
传感器组的各种状态信息可以广播的形式在髙速总线上发布,各巧点可以在同一时刻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
1、 列举5种车载网络(名称,应用,国家,速率)
名称 应用
国家 速率 CAN 车身∕动力传动系统
1Mbps V AN 车身系统 以法国为中心 1Mbps J1850 车身系统
以美国为中心
10.4kbps---41.6kbps
LIN 车身系统,液压组件、传感器、
执行器专用
20kbps MOST
娱乐及信息系统
以欧洲为中心,由克莱斯勒、宝马和奥迪推动
22.5kbps
2、 车载网络分类(分类依据:功能和速率)
概述 应用 主流协议
A 类 面向执行器、传感器的低速网络 电动门窗、座椅调节、灯光照明 LIN
B 类 面向模块间数据共享的中速网络
电子车辆信息中心、故障诊断、仪表显示
低速CAN 、J1850、V AN C 类 面向多路、实时闭环的高速网络 动力系统 高速CAN 、FlexRay 、TTP ∕C
D 类 面向信息、多媒体系统的网络(称之为智能数据总线) 信息、多媒体系统 MOST 、IDB1394
E 类
面向乘员的安全系统
车辆被动安全性领域
Byteflight
3、 车载网络常用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4、 数据的优先权:
答:在信息数据列中有八位仲裁区,这八位二进制中前七位既是发送信息的控制器标识符,同时又表示了它的优先权。
仲裁规则如下,标识符中的号码越小,即从前往后数,前面零越多,优先权越高。
介
绍
种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