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杀菌剂具有内吸性
- 格式:docx
- 大小:22.95 KB
- 文档页数:7
粉锈宁的作用,粉锈宁的使用方法
粉锈宁为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在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的药效,且持效期较长。
对人、畜、鱼、蜜蜂低毒,对人粘膜和皮肤均无刺激性。
下面为大家介绍粉锈宁的作用,以及粉锈宁的使用方法。
粉锈宁的作用
粉锈宁又称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
粉锈宁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用作喷雾、拌种和土壤处理。
粉锈宁的使用方法
(1)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白粉病、炭疽病,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间隔15天1次,连喷3-4次;防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连喷2-3次即可。
(2)防治温室、塑料棚等保护地设施内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耕层土壤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拌和,作栽培土,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
右。
(3)防治豇豆锈病,豌豆白粉病,蚕豆锈病,用25%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每隔15-20天喷1次,连喷2-3次。
(4)防治西红柿白绢病,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浇灌根部,每隔10-15天灌1次,连灌2次。
一、酰胺类? ?? ?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剂)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性。
(霜、疫霉病特效药)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性。
(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
(对白菜根肿病特效,可防治根肿、根腐、猝倒病)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 ??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
(对担子菌特效,可防治立枯、黑粉、锈病)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
(白粉病特效)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
(小麦全蚀病)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
(防治粉锈、霜霉、菌核病)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
(防治灰霉、黑斑、菌核病)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
(防治晚疫、霜霉病)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
(防治稻瘟病)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
(防治白粉、霜霉、稻瘟病)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防治稻瘟病)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
(防治霜、疫、腐霉病)17、高效苯霜灵:防治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
(防治黑穗、锈病)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
(防治水稻纹枯病)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
[防治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
(稻纹枯特效,防治立枯、纹枯、雪腐病)二、甲丙烯和咪唑类? ?? ?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
噁霉灵(恶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噁霉灵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
噁霉灵(恶霉灵)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植物厌菌素类合成药剂来使用,喷施在植物茎叶部位,通过茎叶内吸收,储存厌菌素,如果病菌接触到植物时,因厌霉灵的排斥效应,从而使病菌因厌霉效应而躲避,远离植物茎叶,避免植物感染,减少病害发生,使植物正常发展。
噁霉灵(恶霉灵)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真菌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该产品在世界之所以被公认属无公害农药,它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用它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完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
噁霉灵(恶霉灵)对很多种病害也有很大的预防防治效果,如植物的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赤霉病、疫病、叶斑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等,喷施后能有效预防防治和缓解病害。
多菌灵,多用于预防和防治由多种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和效果。
该药物在喷施后,经过茎叶内吸收传导,使植物茎叶产生菌类抗体,增强对菌类的抗病性,从而预防植物被病菌侵蚀和传染,避免病菌在茎叶滋生,达到预防效果,让植物减少病菌侵害,正常生长。
多菌灵多用于植物病发后喷施,可有效触杀病菌,缓解病害。
多菌灵在治疗以上病害时高效性和多样性兼备,对大多数病害有很好的预防和兼效果,如植物的菌核病、炭疽病、叶斑病、果锈病、枯萎病、叶霉病、灰霉病及种子、土壤消毒等,都有明显效果。
那么两种农药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在于噁霉灵(恶霉灵)属于一种专用农药,针对症状相对来说比较转一,主要针对霉菌类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多菌灵”用途广一些,尤其是预防和触杀范围广,涉及细菌、真菌和病毒病害。
但从专一的病症预防来说,噁霉灵(恶霉灵)对蔬菜类的叶霉病、灰霉病、叶霉病、猝倒病、疫病等霉菌类病害,效果要比多菌灵症对性强,效果明显。
从范围看,多菌灵适用性广,对很多植物病害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噁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噁霉灵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
噁霉灵(恶霉灵)又称土菌消,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
产品为浅黄色晶体,化学名称为3-羟基-5-甲基异恶唑。
1970年由日本三井公司提出作为农药使用,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真菌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该产品在世界之所以被公认属无公害农药,是因为它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用它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完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
噁霉灵(恶霉灵)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农药,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在使用过程中噁霉灵的渗透率极高,两个小时就能移动到植株茎部,20个小时就能移动至植物全身。
虽然噁霉灵(恶霉灵)是一种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
绿色环保、低毒、无公害产品。
适合作物果树、蔬菜、小麦、棉花、水稻、豆类、瓜类等。
可用于水稻、甜菜、茄子、辣椒等多种作物之上,经常被用来防治作物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多种病害,但噁霉灵也不是随便使用的,要遵循一定的使用方法那么,在使用恶霉灵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1、使用时须遵守农药使用防护规则,不能滥用。
用于拌种时,严格掌握药剂用量,拌后随即晾干,不要闷种,防止出现药害。
2、适宜在无风晴朗天气喷施,喷后4小时遇雨不需补喷。
3、如有不小心误服,饮用大量温水催吐,洗胃,并携带本标签立即就医救治。
4、本农药产品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相互增效。
具体禁忌参照本公司其他文档。
日常噁霉灵使用有以下几种方法,随方法附上具体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浸种不明思义就是用噁霉灵进行种子浸泡,尤其是在防治水稻立枯病、恶苗病时,一般使用恶霉灵15%水剂或15%可湿性粉剂1000~1 500倍液,或30%水剂2000~3000倍液,或70%可湿牲粉剂或70%可溶性粉剂4 000~6 000倍液浸种。
噁霉灵(恶霉灵)又称土菌消,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是新一代新型农药杀菌剂,是一种新型内吸性土壤真菌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该产品因为它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完全符合环保要求,被公认属无公害农药,用它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完全可以达到绿色食品的相关标准。
噁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噁霉灵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
那么噁霉灵具体用来治疗什么?能够治疗哪些植物适用症呢?噁霉灵由于其特性和适用性,在防治病害方面应用广泛,被广泛应用于以下作物和病症,如果您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以下症状可以使用噁霉灵来进行救治和缓解病症:花生:立枯病、白绢病、根腐病、茎基腐病;水稻: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以及引起烂秧的多种病害;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雪霉病、根腐病、颖枯病;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疫病、枯萎病、黄萎病;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烟草:猝倒病、黑胫病;西瓜、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绢病、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枯萎病;茄子: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菌核病;甜辣椒:灰霉病、疫病;白菜、甘蓝:黑根病、菌核病;豆类: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葱、蒜类:灰霉病、紫斑病;果树: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草坪: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
噁霉灵(恶霉灵)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农药,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在使用过程中噁霉灵的渗透率极高,两个小时就能移动到植株茎部,20个小时就能移动至植物全身。
目前恶霉灵已经在百合、草莓、黄瓜、番茄和大姜等经济作物上全面推开。
如应用土壤消毒及配套种苗消毒技术而有效地解决连作障碍问题之后,高产的高品质百合与明显下降的综合成本所形成的效益,正在显得越发突出。
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
作者:李明
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09期
一、产品性能
该产品是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具有保护、治疗作用。
有效成分含量430克/升,剂型为悬浮剂。
二、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1.梨树黑星病:在发病初期,对水制成3000~4000倍液,以每株喷液量2~
2.5千克喷雾,间隔7天,共施药2~3次。
2.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在发病初期,对水5000~7000倍,以每株喷液量1.5~3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共施药2~3次。
3.防治稻曲病,每667平方米用药10~20毫升,建议在水稻破口前5~7天进行第一次用药,7~10天后再次施药。
4.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有雨,请勿施药。
三、注意事项
1.安全间隔期:在苹果和梨上最多施药次数为4次,安全间隔期为21天;在水稻上每季最多施用次数为3次,安全间隔期为35天。
2.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时应有劳动防护措施,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吸烟、饮食。
3.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4.包装物不得挪作他用。
5.建议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6.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本品。
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异同点两者之间一字之差,在防治病害方面却是大大的不同,下面简单说一下:相同之处:1、结构相同: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是吡啶酰胺类杀菌剂。
2、都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都是内吸性很好的杀菌剂,都能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片等部位吸收并通过韧皮部在植株体内进行传导。
3、开发单位相同:两个化合物均由德国拜耳研究开发。
4、都可用于土壤:氟吡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均可从根部沿着植株的木质部向整株植物分布,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
使其在耕作层范围内能够有效且持续地保护根系免于病原菌的侵染。
不同之处:1、防治对象: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类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晚疫病等;氟吡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害,如叶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蔓枯病、靶斑病等,同时对根结线虫有很好的防效。
2、作用机理:氟吡菌胺主要作用于病原体内的类血影蛋白,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病菌无法正常进行分裂,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氟吡菌酰胺是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体内的能量物质“线粒体”中的呼吸链的复合体,病菌失去能量,最终导致死亡,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3、渗透性:氟吡菌胺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药剂能从叶片表面向下渗透,从叶基向叶尖传导,对幼芽处理后能够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染;氟吡菌酰胺在这方面不如前者。
4、使用方法:氟吡菌胺主要与霜霉威、三乙膦酸铝等药剂混配使用,通过叶面喷雾方式,用于防治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晚疫病等病害;氟吡菌酰胺主要与肟菌酯、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复配,通过叶面喷雾,防治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菌核病等病害,同时还能通过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灌根等方式来防治根部病害和根结线虫。
5、持效期:氟吡菌胺主要通过叶片喷雾防治卵菌纲真菌病害霜霉、猝倒、疫病等,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一般在一周到10d左右,一季可以使用2~3次;氟吡菌酰胺可用多种用药方式(灌根、滴灌、冲施、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等),该药剂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每季只施用1次。
甲基硫菌灵<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
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
能够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
基本信息英文通用名Thiophanate-Methyl其他名称:甲基托布津日友甲托(PD20081302)化学名称:1,2-二(3-甲氧碳基-2-硫脲基)苯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结晶,原粉(含量约93%)为微黄色结晶。
比重1.5(20℃),熔点172℃ (分解),蒸气压949.1× 10-8Pa(25℃)。
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对酸、碱稳定。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含有甲基硫菌灵500克/升,表面活性剂及水。
外观为淡褐色悬浊液体,比重1.2(20℃),沸点100~110℃,蒸气压2332.8Pa(20℃),悬浮率≥80%,原包装贮存在阴凉、遮光条件下稳定2年。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由甲基硫菌灵、表面活性剂及载体组成。
外观为无定形灰棕色或灰紫色粉剂,可通过300目筛以上,密度为0.13~0.23,悬浮率大于70%,常温原包装贮存在阴凉、干燥条件下稳定2年以上。
生产方法将氯甲酸甲酯与硫氰酸钠经硫氰化后,再与邻苯二胺缩合制得甲基托布津。
原料消耗定额:甲醇400kg/t、液氯1100kg/t、硫氰酸钠740kg/t、邻苯二胺420kg/t。
1、氯甲酸甲酯的制备甲醇与光气于5~15℃合成氯甲酸甲酯,由于光气遇水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干燥,温度过高易生成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2、异硫氰基甲酸甲酯的制备以丙酮为溶剂,氯甲酸甲酯与硫氰化钠作用制得。
要控制好反应温度,若温度过高,异硫氰酸酯易分解,温度较低不易发生异构化,一般以45~59℃为宜。
注意在滴加氯甲酸甲酯时,温度过高,极易暴沸溢出,以38℃为宜。
3、甲基硫菌灵的合成邻苯二胺与异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加成制得甲基硫菌灵。
严格控制原料配比为1:2。
药物毒性属低毒性杀菌剂。
的内吸性杀菌剂:有多菌灵、三唑酮、戊唑醇,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常见的保护型杀菌剂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以上农药均可用于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其中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属于碱性药剂,不可与其他药剂混用。
代森铵
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病。
百菌清
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
也可用40%粉剂喷粉,用量3-4克每平方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托布津
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只要明白草莓每个时期的发病种类,便对症下药,没有固定的用药时期,比如说每个时期都能用多菌灵这种广谱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