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104
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资料整理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资料整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1.1信息检索基础简述1.信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知识是人类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大量有组织的信息,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的陈述,提供某种思考的判断和某种实验的结果。
3.知识的分类:①“知事”(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也可理解为know-when、know-where,即在什么样的时间(know-when)、什么样的地点或条件下(know-where)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②“知因”(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的产生是在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
③“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被称为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其典型是企业开发和保存于其内部的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
④“谁以及是怎样创造知识的”(know-who):侧重对创造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及特点等的了解。
4.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载体进行存储和传递。
构成三要素:①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②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③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特点:知识性(本质)、传递性、动态性。
分类标准:内容加工程度划分:①一次文献信息:指作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和撰写的、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
②二次文献信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而成的文献,如目录、文摘、索引等各种书目信息,它具有汇集性。
③三次文献信息:是对一次、二次信息综合、分析等深加工的产物,如评论、进展报告、评述、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期刊书目等。
载体形式划分: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五大类。
5.文献信息链:文献作为人类文化信息的承载物,从其产生、替代、反复被利用、再创造,直至产生新知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运动过程。
6.信息、知识和文献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信息>知识>文献信息、知识和文献的联系在于:信息作为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所需信息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检索的原理主要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组织、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技术。
首先,信息检索的原理之一是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是指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它是信息检索的出发点和基础。
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所要检索的信息内容和范围,这就需要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检索的关键词和检索策略。
其次,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关键环节。
信息组织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分类、整理和描述,以便于检索和利用。
信息组织包括信息的分类、索引和标引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可以使得信息更加有序和易于管理,也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检索。
信息存储也是信息检索的重要环节。
信息存储是指将已经组织好的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于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检索和获取。
信息存储一般采用数据库或文档库的形式,通过这些存储介质可以方便用户进行信息的存取和利用。
最后,信息检索技术是信息检索的核心。
信息检索技术包括检索模型、检索算法、检索模式等,它们是实现信息检索的关键工具和手段。
检索模型是指根据信息检索的特点和需求,建立相应的检索模型和理论,以便于实现信息的有效检索和利用。
检索算法是指根据检索模型和用户需求,设计相应的检索算法和策略,以便于实现信息的快速和准确检索。
检索模式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信息特点,设计相应的检索界面和交互方式,以便于用户进行信息的方便检索和获取。
综上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主要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组织、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技术。
通过这些原理,可以实现对大量信息的有效检索和利用,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检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未来信息检索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更加精准和全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