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1]
- 格式:ppt
- 大小:563.00 KB
- 文档页数:48
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资料整理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资料整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1.1信息检索基础简述1.信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知识是人类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大量有组织的信息,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的陈述,提供某种思考的判断和某种实验的结果。
3.知识的分类:①“知事”(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也可理解为know-when、know-where,即在什么样的时间(know-when)、什么样的地点或条件下(know-where)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②“知因”(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的产生是在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
③“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被称为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其典型是企业开发和保存于其内部的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
④“谁以及是怎样创造知识的”(know-who):侧重对创造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及特点等的了解。
4.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载体进行存储和传递。
构成三要素:①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②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③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特点:知识性(本质)、传递性、动态性。
分类标准:内容加工程度划分:①一次文献信息:指作者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和撰写的、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文献。
②二次文献信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整理而成的文献,如目录、文摘、索引等各种书目信息,它具有汇集性。
③三次文献信息:是对一次、二次信息综合、分析等深加工的产物,如评论、进展报告、评述、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期刊书目等。
载体形式划分: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五大类。
5.文献信息链:文献作为人类文化信息的承载物,从其产生、替代、反复被利用、再创造,直至产生新知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运动过程。
6.信息、知识和文献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信息>知识>文献信息、知识和文献的联系在于:信息作为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