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精讲1:翻译误区与备考策略
- 格式:pptx
- 大小:433.06 KB
- 文档页数:67
高考语文精讲:文言文翻译规避6大丢分点文言文翻译是全国卷一个综合考查文言积累、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阅读思辨能力的重点题型,分值大,出错多。
根据阅卷反馈,考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6大失误点,造成失分,殊为可惜。
下面一一分解,强化矫正。
一、丢分点一:以今律古,不伦不类[例1] (谭澄)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
(《元史ꞏ谭澄传》)[考场答卷] 谭澄到任后,掩埋暴露在外的尸骸,修理焚尸炉,赈济饥饿贫寒的百姓,召集逃亡的人,民心渐渐安定。
[失分评析] “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何来“炉”之说?答案: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
[例2]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
……(袁)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
(《后汉书ꞏ赵壹传》)[考场答卷] 袁逢就收紧衣服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方的事,非常高兴。
[失分评析] 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古人“敛衽”是“将衣襟夹于带间”,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二是“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前文有交代,“赵壹……汉阳西县人也”,句中所说“西方”即指“西县”。
答案: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
[总结] 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
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幼而丧父)”“妻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
2020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汇总文言文的翻译,是高考语文考试的必考点。
考生想要翻译好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汇总,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汇总一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厚禄等。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2020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汇总二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来确定其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除倒装句外,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对应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
专题文言文,翻译
1.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2.命题特点
文言语句翻译为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占文言文阅读的半壁江山。
命题特点如下:
(1)选句有二,句子不甚长,多为叙事性的,兼有陈述句、问句或感叹句。
(2)考点全面而突出。
全面: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要虚词到特殊句式,乃至语气、文意通顺,多有涉及。
突出:对关键实词、文意通顺的考查。
(3)赋分点多,几乎一字关乎一分,不可不慎。
2020年高考命题将继续保持这些特色,命题趋向平稳、平易、平和。
3.备考建议
①加强知识积累,加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清晰活用、句式的知识。
②提升知识迁移能力、语境分析能力。
文言翻译“三方法”
一、知识迁移法
在文言翻译中,知识的积累是基础,迁移是目的;只知积累,不能迁移,是知识的“书橱”;只想着考场发挥,不注重积累,结果必然是竹篮打水。
文言文需要综合的知识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知识;实词又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反义、偏义复词等。
积累的途径包括课本、成语、做过的题目。
(一)从课本中迁移
试题中的重要实词、活用、句式常常可以从课本中找到依据,下面几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示例。
1.(2017·全国Ⅰ卷)把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的翻译。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
..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答案而谢曜喜欢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1。
2020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 翻译方法“留”,就是保存。
凡是古今意义同样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胸怀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存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不必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方“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补”,就是补充。
(1)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 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代。
用现代词汇替代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切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涛不惊”,可活译成“( 湖面 ) 海不扬波”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次序,首览全篇,掌握粗心 ; 先明主题,收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接一同,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料前文,联系后句,认真商酌,推测语气,力争做到,通情达理,词句之间,联系密切。
如有省略,补出本义,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用翻译,人身称呼,依照贯例, " 吾"" 余"为我, " 尔"" 汝" 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以后,还须认真,逐句比较,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再行搁笔 ( 二). 归纳重点归纳中心1、整体阅读,整体掌握,依照文体特色抓重点。
“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阅读是基础。
阅读时要一直带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虑:(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怎样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 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照的。
详细说,对记述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前因结果; 一般的列传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色和精神风采。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观句式、辨用法观句式——特殊句式要留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的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
特殊句式往往都有特殊的词语标志,只要抓住这些标志便可判断出来。
而无标志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尚需借助语意、语境作出判断。
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翻译要求,译时要把这些要求体现出来,如判断句要加“是”或“不是”,被动句要加“被”或“受”,倒装句式要回归到现代汉语语序中。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
金亡,还乡里。
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
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
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
(节选自《元史·张昉传》,有删改)译文:答案: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
(采分点:“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事觉逮捕”被动句,“诖误”,大意对)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落实。
宗越,南阳叶人也。
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①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
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市马。
臧质、鲁爽反,越率军据历阳。
越以步骑五百于城西十余里拒战,大破斩胡兴、蜀等。
爽平,又率所领进梁山拒质,质败走,越战功居多。
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②。
寻被宥,复本官,追论前功,封筑阳县子,食邑四百户。
(节选自《宋书·宗越传》,有删改)注:①楯:盾牌。
②尚方:服苦役的监所。
(1)家贫无以市马,常刀楯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
译文:(2)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
译文:答案:(1)宗越家中贫穷,没有办法买马,常提着刀和盾步行出阵,单独挺身出战,敌众没有人能抵挡。
(采分点:“无以”,固定结构;“市”“当”;“刀楯”,名词用作动词;大意对)(2)(后来)宗越又胁迫掠夺南郡王刘义宣的子女,因此获罪而被免官,被囚禁在监所服苦役。
语言文字运用:第6讲文言文翻译原则、关键、方法和误区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题的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从选材上看,选文多出自二十四史,多为人物传记,传主品质与当前社会价值观相吻合的文章为重点考查篇目。
翻译类题目多为主观题,每小题5分,共2小题,10分。
题型、分值稳定。
理解并翻译句子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2016--2018年全国卷都对理解并翻译句子类题目进行了考查,难度较大,容易失分,涉及考点较多,包括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
预计2019年高考对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考查仍将继续,并延续上述考情趋势。
考查内容肯定还是涉及以上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技巧:(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2)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
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①“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1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保留词语,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策定丹阳,吕范[注]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
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
”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