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计算题..
- 格式:ppt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16
大气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科学中,大气层的厚度约为:A. 10公里B. 100公里C. 1000公里D. 10000公里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3. 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热源是:A. 地球内部热量B. 太阳辐射C. 地壳活动D. 火山爆发4.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积雨云B. 高层云C. 卷云D. 积云5.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形差异D. 海洋深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大气科学中的“三圈环流”包括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和________。
7. 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波段。
8.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9. 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________和超强台风。
10. 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________、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引起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大气科学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区别。
12. 描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4. 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四、论述题(20分)15. 论述大气科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可行的研究方向。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沃克环流7. 可见光、红外8. 海洋蒸发、陆地蒸发9. 强台风10. 二氧化碳三、简答题11.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厚度约为10-15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现象较少。
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大气科学基础(一)习题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大气由()几种组成。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水汽C.均匀大气、非均匀、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B2.干洁的主要成分有()等几种。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大气气溶胶、水汽C.原子、电子、带电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3.在气象学中,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B.对大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C.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气体状态【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B4.大气气溶胶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 影响大气光学特性;B. 能够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C. 对维护大气辐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D.能够作为云凝结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CD5.以尺度分,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类型有()(可多选)A. 爱根核B. 云凝结核C. 固液态颗粒D.巨核、大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D6.下列哪些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可多选)A. 2O 和3OB. 氮气和氮氧化合物C. 2CO 、4CH 、2HD .2CO 、s CFC 、2SO【知识点】:1.1【难易度】:C【答案】:D7.设两气层气温直减率分别为γ1和γ2且γ1<γ2<0,随高度增加则()A.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慢B.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快C.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慢D.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快【知识点】:1.2【难易度】:A【答案】:D8.以温度随高度分布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可多选)()A.对流层、平流层B.热层、臭氧层C.热层、中层D.电离层、散逸层、磁层【知识点】:1.2【难易度】:D【答案】:A 、C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满足地转平衡条件D.垂直混合强烈【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ABD10.一般来说,垂直混合强烈的气层,具有()A.0<γ,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摩擦力特别大D.0>γ ,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D11.如果气层具有0>γ的特点,说明()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气层是逆温层D.气层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2.逆温层内气温直减率 γ的值()A.>0B.<0C.=0【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3.空气状态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空气必须为实际大气B.空气必须看着为理想气体C.任何条件均适用【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4.如果湿空气实际水汽压为e ,温度为T ,虚温为Tv ,水汽密度为v ρ,水汽状态方程应为:()A.v d v T R e ρ=B.v v v T R e ρ=C.T R e v v ρ=D .T R e d v ρ=【知识点】:1.3【难易度】:A【答案】:C15.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与干空气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大B.干空气大C.不能比较大小D .两者一样大【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干空气与水汽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最大,水汽最小B. 水汽最大,干空气最小C. 干空气最大,水汽最小D.水汽最大,湿空气最小【知识点】:1.3【难易度】:A【答案】:C17.以下哪些量是表示湿度的参量()(可多选)。
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P20A 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 、 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 、 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ID 、 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 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 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 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C ,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 ,求该气块的 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 )A 、H 2、He 和 CON ;和 O 2 B 、CQ 、CH 4、NH 3和出0 2、已知气压为P (hPa),气温为t 「C)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 P d (kg/m3) 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 e (hPa )的湿空气密度P (kg/m3) 的表达式; 的表达式。
P d L R d T R d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 ) A 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C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B 、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B )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C 、比湿D 、水汽压 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 生大气主要成分是 CQ 、Cf 、(H 2O)和(NH)等 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 C ),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 (T /和 0・608巒273.^^608金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d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 小核(r<0.1)B、大核(0.1vrv1)[d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巨核(r>1)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13、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之比(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14、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到饱和时(相对于水面)的温度)15、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16、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湍流和扩散)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2、已知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e(hPa)的湿空气密度ρ(kg/m3)的表达式。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模拟试题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_______ 和_______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______ 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___________ ;A + B- _________ 。
4.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__________ 出发,以理查孙数Ri为代表;另一类是以_________ 为基础,以MoH0ii-O6yxoB(M-O)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由Kf(KJ = nS(n)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________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______相同。
6.无量纲量口2=¥ = “因含L,可代表 ______________ o7.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________外,还应加上一个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大气边界层2.闭合问题3.中性层结4.通量理查逊数Rf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2.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尺度?4.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5.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e。
答案:(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湍流粘性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粘性副层、近地层(常通量层)和Ekman层(上部摩擦层)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B+TF;A±B=A±B O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湍流能量方程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 一类是以相似理论、量纲分析 为基础,以MoHnn-O6yxoB (M-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大气科学专业考研真题试卷【题目一】大气科学专业考研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大气中的水蒸汽的浓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参数?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气压2. 下列哪个是大气圈的最外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外层3. 大气科学中,下列哪个参数用来表示湍流的程度?A. 湍流强度B. 湍流涡度C. 湍流速度D. 湍流震荡4. 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是以下哪个?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风5. 下列哪个是大气科学中常用的观测仪器?A. 雷达B. 卫星C. 气球D. 望远镜6. 大气中最常见的气体是以下哪个?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7. 现代大气科学中,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是基于什么?A. 数学模型B. 实地观测C. 大气化学D. 统计分析8. 大气温度的单位是以下哪个?A. 摄氏度B. 华氏度C. 开尔文D. 法拉氏度9. 大气层中最丰富的气体是以下哪个?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汽10. 散射在大气微粒上的太阳光会产生什么现象?A. 天气变冷B. 反射C. 折射D. 天空发光……(题目继续)【题目二】大气科学专业考研试卷第二部分:主观题(共4大题,每大题25分,共100分)一、简答题1. 请简述大气湍流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二、论述题1. 请论述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计算题1. 已知某地大气温度为30摄氏度,湿度为70%,求该地的湿球温度。
四、综合题1. 请结合实例论述天气预报的可行性和不确定性。
【题目三】大气科学专业考研试卷第三部分: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一、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不同气体在低温条件下的凝结现象,并分析凝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二、实施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和样品2. 调节温度和湿度3. 进行观测和记录数据4.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题目四】大气科学专业考研试卷第四部分:综合题(共2大题,每大题30分,共60分)一、综合分析题根据实际天气数据和模型结果,综合分析某地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
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大气科学基础(一)习题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大气由()几种组成。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水汽C.均匀大气、非均匀、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B2.干洁的主要成分有()等几种。
A.氧气、氮气、二氧化碳B.大气气溶胶、水汽C.原子、电子、带电离子【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3.在气象学中,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B.对大气的能量转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C.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气体状态【知识点】:1.1【难易度】:D【答案】:AB4.大气气溶胶的主要作用有()(可多选)A. 影响大气光学特性;B. 能够产生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C. 对维护大气辐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D .能够作为云凝结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CD5.以尺度分,大气气溶胶的主要类型有()(可多选)A. 爱根核B. 云凝结核C. 固液态颗粒D .巨核、大核【知识点】:1.1【难易度】:B【答案】:AD6.下列哪些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可多选)A. 2O 和3OB. 氮气和氮氧化合物C. 2CO 、4CH 、2HD .2CO 、s CFC 、2SO【知识点】:1.1【难易度】:C【答案】:D7.设两气层气温直减率分别为γ1和γ2且γ1<γ2<0,随高度增加则( )??A.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慢??B.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减小快??C.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慢??D.气层一比气层二温度增加快【知识点】:1.2【难易度】:A【答案】:D8.以温度随高度分布进行分层,可以分为:(可多选)()??A.对流层、平流层??B.热层、臭氧层??C.热层、中层??D.电离层、散逸层、磁层【知识点】:1.2【难易度】:D【答案】:A 、C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可多选)??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满足地转平衡条件??D.垂直混合强烈【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ABD10.一般来说,垂直混合强烈的气层,具有()A.0<γ,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C.摩擦力特别大??D.0>γ ,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知识点】:1.2【难易度】:C【答案】:D11.如果气层具有0>γ的特点,说明()A.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气层是逆温层??D.气层上层温度高于下层温度【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2.逆温层内气温直减率 γ的值()??A.>0??B.<0??C.=0【知识点】:1.2【难易度】:B【答案】:B13.空气状态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是:()A.空气必须为实际大气??B.空气必须看着为理想气体??C.任何条件均适用【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4.如果湿空气实际水汽压为e ,温度为T ,虚温为Tv ,水汽密度为v ρ,水汽状态方程应为:()A.v d v T R e ρ=B.v v v T R e ρ=C.T R e v v ρ=D .T R e d v ρ=【知识点】:1.3【难易度】:A【答案】:C15.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与干空气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大??B.干空气大??C.不能比较大小D .两者一样大【知识点】:1.3【难易度】:B【答案】:B1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干空气与水汽相比,密度哪一个大?()A.湿空气最大,水汽最小??B. 水汽最大,干空气最小??C. 干空气最大,水汽最小D .水汽最大,湿空气最小【知识点】:1.3【答案】:C17.以下哪些量是表示湿度的参量()(可多选)。
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B解析: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氮气约占78%,所占比例最大。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不包括()A. 吸收B. 反射C. 散射D. 折射答案:D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不包括折射。
3. 地面辐射是()A. 长波辐射B. 短波辐射C. 可见光D. 紫外线答案:A解析: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
4. 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C. 地形差异D. 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不均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5. 以下哪种天气系统会带来狂风暴雨()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答案:C解析: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容易带来狂风暴雨。
6.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上升B. 下沉C. 水平辐合D. 水平辐散答案:B解析: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
7.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A. 正午12 时B. 午后14 时左右C. 日出前后D. 子夜答案:B解析: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 时左右。
8. 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解析: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9.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土壤答案:D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土壤不是主要因素。
10. 赤道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 对流雨B. 锋面雨C. 地形雨D. 台风雨答案:A解析:赤道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旺盛,降水类型主要是对流雨。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太阳活动增强C. 火山活动频繁D. 森林面积增加答案:A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大气科学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选题1.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地球大气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动态过程B. 地球大气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C. 地球大气层的物理和动态过程D. 地球大气层的生物和动态过程答案:A2. 大气科学中,大气压力的单位通常用()表示。
A. 帕斯卡(Pa)B. 千帕(kPa)C. 百帕(h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CO2)B. 甲烷(CH4)C. 臭氧(O3)D. 氧气(O2)答案:D4.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海洋蒸发B. 河流蒸发C. 湖泊蒸发D. 所有上述来源答案:D5.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大气环流?()A. 季风B. 极地环流C. 赤道低压带D. 地壳运动答案:D二、多选题6. 大气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天气和气候?()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海洋流动D. 地形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大气科学中常用的观测工具?()A. 气象站B. 卫星C. 雷达D. 浮标答案:A、B、C8. 大气中的气溶胶可以由以下哪些来源产生?()A. 火山爆发B. 工业排放C. 森林火灾D. 海洋泡沫答案:A、B、C、D三、判断题9. 大气科学中的“对流层”是指大气的最底层,其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答案:错误。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其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这个描述不准确,因为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10.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红外辐射,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答案:正确。
四、填空题11. 大气科学中,大气的垂直分层包括对流层、______和平流层。
答案:平流层12.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______、氧气和氩气等气体组成。
答案:氮气13. 大气中的______是水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答案:降水14. 地球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有限,但对地面辐射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
大气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大气的主要成分中,哪种气体所占比例最高?()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B解析: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氮气约占78%,所占比例最高。
2. 以下哪种气象要素对大气环流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A. 气温B. 气压C. 风速D. 湿度答案:B解析:气压的差异是形成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因。
3.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B解析: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4. 云滴增长为雨滴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A. 凝结增长和碰撞合并B. 蒸发增长和升华增长C. 凝华增长和升华增长D. 融化增长和蒸发增长答案:A解析:云滴增长为雨滴主要通过凝结增长和碰撞合并。
5. 大气稳定度的判断依据是()。
A. 气温垂直递减率B. 干绝热递减率C. 湿绝热递减率D. 饱和绝热递减率答案:A解析: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干绝热递减率的对比来判断大气稳定度。
6. 以下哪种天气系统通常带来连续性降水?()A. 冷锋B. 暖锋C. 静止锋D. 锢囚锋答案:C解析:静止锋常带来连续性降水。
7. 副热带高压属于()。
A. 深厚的暖性高压B. 浅薄的暖性高压C. 深厚的冷性高压D. 浅薄的冷性高压答案:A解析:副热带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
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
A. 吸收、散射和反射B. 折射、散射和反射C. 吸收、折射和反射D. 吸收、折射和散射答案:A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散射和反射。
9. 地面和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A. 辐射B. 对流C. 传导D. 潜热交换答案:A解析:地面和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辐射。
10. 台风属于()。
A. 温带气旋B. 热带气旋C. 副热带气旋D. 极地气旋答案:B解析: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热带气旋。
11.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姓名评分一、名词解释(5*4=20)1、虚温——2、静力平衡——3、大气逆辐射——4、位温——5、梯度风——二、填空(12*2=24)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A 一周B 一个月C 一个季度D 一年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A 1/2B 1/3C 1/4D 1/5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A 6.6B 6.5C 5.6D 5.5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A O2B O3C H2OD CO2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 极地B 高纬度C 中纬度D 低纬度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A γB γdC γmD γAC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A 较大B 较小C 相同D 不确定8、热成风方向与之一致的是()A 等压线B 等高线C 等温线D 等变温线四、计算(2*8=16)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测得气压为998百帕,气温为3℃,邻近的乙气象站气压为990百帕,气温为1℃,求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2、在700百帕等压面图上,在北纬30度处,相距1000公里二点的的高度差为50米位势,试问:①该处等压面坡度等于多少?②该处的地转风速为多少?五、作图说明(3*8=24)1、有温压场如图配置(实线代表等压线,虚线代表等温线),作出低层和高层的地转风T0T1P 0 P12、根据图中温压场分布,作出:①A、B、…各点风随高度的变化;②沿BD铅直剖面上的气压分布。
大气科学考研试题及答案题目:大气科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项?A. 海洋环境B. 地球大气C. 地质结构D. 生物多样性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垂直分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B4.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天气系统?A. 锋面B. 气旋C. 火山爆发D. 反气旋答案:C5. 气象学中,风速的常用单位是?A. 米/秒B. 公里/小时C. 节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气候变暖的潜在影响?A. 海平面上升B. 冰川融化C. 农作物产量增加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答案:C7.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8. 以下哪项是大气科学中常用的统计工具?A. 回归分析B. 傅里叶变换C. 蒙特卡洛模拟D. 以上都是答案:D9.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A. 自然过程B. 人类活动C. 大气化学反应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形D. 月球引力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大气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大气科学主要研究地球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规律以及与地球其他圈层(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天气预报、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学等多个分支,旨在理解大气现象、预测天气变化、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描述水循环在大气科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水循环在大气科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章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现代大气:氮气、氧气2.何为地球系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28.966。
(1)按浓度分类: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1ppm到0.1%,如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1ppm以下,如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定常成分:寿命在100年以上,如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1年以下。
如H2O,……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
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1. 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习题P482.1 已知重油元素质量分数分析结果为:C:82.3%,H:10.3%,O:2.2%,N:0.4%,S:4.8%,试计算:①燃烧1kg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②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以体积分数计);③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①理论空气量可由式(2-2)得到:V a0 =8.881ωc,y+3.329ωs,y+26.457ωH,y-3.333ωo,y=(8.881×82.3%+3.329×4.8%+26.457×10.3%-3.333×2.2%)m3N/(kg燃料)=10.121 m3N/(kg燃料)理论烟气量可由式(2-7)得到:V f0=1.866ωc,y+11.111ωH,y+0.699ωs,y+0.79 V a0+0.799ωN,y=(1.866×0.823+11.111×0.103+0.699×0.048+0.79×10.121+0.799×0.004)m3N/(kg燃料)=10.713 m3N/(kg燃料)V d f0=10.713-11.111×0.103=9.569 m3N/(kg燃料)②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φSO2 =(0.699×0.048/9.569) ×100%=0.36%重油中碳与理论空气中的氧完全燃烧时,则烟气中的CO2浓度最大,因此:φCO2,max=(1.866×0.823/9.569) ×100%=16.1%③10%过剩空气下燃烧:α=1.1V a=1.1×10.121 m3N/(kg燃料)=11.133 m3N/(kg燃料)V f=(10.713+1.0161×0.1×10.121)=11.741 m3N/(kg燃料)2.2 普通煤的各成分质量分数分析为: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含N量不计。
难度分为:A-很难、B-较难、C-一般、D-容易大气科学基础(二)习题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面哪些是空气绝热运动的基本假定:(多选)()A.气块满足绝热、与外界无质量交换条件;B.环境气层满足g Hp e ρ-=∂∂; C.气块运动满足准静态条件;D.气块必须是未饱和空气块。
【知识点】:5.2【难易度】:C【答案】:ABC2.未饱和湿空气块在可逆的干绝热上升过程中,其位温(θ)、假相当位温(se θ)及比湿(q )的变化为:(A)θ增加,se θ、q 不变 (B)θ、se θ不变,q 减小 (C)θ、se θ不变,q 增加 (D)θ、se θ、q 不变【知识点】:5.2&5.3【难易度】:C【答案】:D3.未饱和湿空气块可逆干绝热上升过程中,其位温(θ)、比湿(q )、相对湿度(f)的变化为():A.θ增加,q、f不变B.θ,f不变,q减小C.θ,q, f均不变D.θ,q不变,f增加【知识点】:5.2【难易度】:B【答案】:D4.某气块初试状态为(1000hPa,30℃,25℃),绝热变化到终态为(931hPa,24℃),该气块经历了下述过程(利用T-lnP图):A.干绝热上升过程;B.不可逆假绝热上升过程;C.可逆湿绝热上升过程;D.干绝热下降过程和可逆湿绝热下降过程。
【知识点】:5.2【难易度】:B【答案】:A露的形成是:A.等压放热凝结过程;B.等压绝热凝结过程;C.水平混合过程;D.铅直混合过程【知识点】:5.4【难易度】:C【答案】:A6.在水汽及平表面的液态水组成的封闭系统内,两相达到平衡时,有()(多选)A、两相温度相等B、两相气压相等C、两相自由能相等D、两相化学势相等【知识点】:5.1【难易度】:A【答案】:ABD7.在可逆的湿绝热上升过程中,下列哪一物理量增大()A.假相当位温θseB.比湿qC.位温【知识点】:3.3【难易度】:C【答案】:C8.某未饱和的薄气层,气层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则对于该气层中某干绝热运动的气块而言,大气层结稳定度为:A.稳定B.不稳定C.中性平衡D.条件性不稳定气层【知识点】:5.5【难易度】:B【答案】:B9.一团湿空气干绝热下降,下列物理量如何变化?A.水汽压变大、绝对湿度不变、比湿不变B.水汽压减小、绝对湿度变大、比湿增大C.水汽压变大、绝对湿度变大、比湿不变D.水汽压、绝对湿度、比湿都减小【知识点】:5.2【难易度】:B【答案】:C10.一团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湿空气,干绝热上升,其饱和水汽压():A.变大B.变小C.不变【知识点】:5.2【难易度】:C【答案】:B11.一团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湿空气,湿绝热上升,其位温():A.变大B.变小C.不变【知识点】:5.3【难易度】:C【答案】:B12.一团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湿空气,假绝热上升,然后下降,其位温:A. 上升变大,下降不变B. 上升变小,下降不变C. 上升不变,也下降也不变D.上升变小,下降变大【知识点】:5.4【难易度】:B【答案】:A13.一团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湿空气,湿绝热上升,然后下降,其假相当位温():A. 上升变大,下降变小B. 上升变小,下降变大C. 上升不变,下降也不变D.上升变小,下降也变小D.不能确定【知识点】:5.3【难易度】:C【答案】:C14.不可逆假绝热上升过程与可逆湿绝热上升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不考虑水汽凝结的影响,而后者考虑;B.前者空气块未饱和,而后者饱和;C.前者水汽凝结一旦形成立即脱离气块,而后者则保留在气块中;D.两者在上升过程中都是完全绝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