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722.10 KB
- 文档页数:14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简析说明:2015年山东卷终结,2016年将加入全国课标Ⅰ卷阵营!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部分,在所有分省命题试卷中水平在上乘之列。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C【解析】“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语出于《尚书·酒诰》。
于,以;监,通鉴,镜。
《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
”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意思是为政者不能仅把水当镜子,而应该把民众当作镜子,以百姓的反应检查为政的得失。
对统治者而言,“民本”思想难能可贵,但与“民主”相距甚远。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B【解析】目的类试题。
“避亲”防止裙带关系,“避籍”防止家族势力,总之是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答案】B【解析】实质类试题。
材料反映的内容,既有19世纪,也有21世纪,中国—世界,相互影响。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2015·山东文综·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 )表2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考点】史学理论——史学观念(革命史观);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析】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界影响,史学研究的指导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也就是革命史观。
太平天国运动,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到维新变法,显然与当时的史学氛围不相符合,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与当时的史学氛围相符合,不会是最少的,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5·四川文综·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D.《辛丑条约》签订【考点】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第一鸦片战争战败后,中英签署了《南京条约》,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英国,故A项错误;中国西南门户被迫开放是中法战争的结果,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法国,故B项错误;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而图片显示的侵略国家不只日本,故C项错误;结合图片有美、英、日、法的国旗,明显显示的侵略国家包括英、法、美、日等国,可知这次“战事”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故D项正确。
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第1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B卷)(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 (2015·安徽省皖南八校届第三次联考·15)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①五口通商②协定关税③治外法权④公使驻京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2.(2015·天津市度武清区三模·6)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C.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3.(2015·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次质检·27)《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4. (2015·河北省衡水中学三调·27)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C .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D .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5. (2015·四川省绵阳市三诊·4)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裎福”四字。
近五年-山东卷高考历史-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选择题1.(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只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2011·山东)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只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2011·山东)“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正公平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4.(2011·山东)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5.(2012·山东)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6.(2012·山东)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7.(2012·山东)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8.(2012·山东)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2015年山东高考试题详细解析(包括文言文翻译,诗歌赏析)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出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
每块田池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入下一层里。
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半夜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
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珑群山逶迤 B.俯瞰金灿灿[来源:学科网]C.边缘层层叠叠 D.椭园博览会【答案】d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宏大沿亮堂堂 B.宏大攀银闪闪C.洪大沿银闪闪 D.洪大攀亮堂堂【答案】B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在梯田里蓄满水 B.弹拨乐的均匀节奏蓄满水的梯田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在梯田里蓄满水 D.节奏均匀的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比喻句,流水声犹如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看起来“平展展”好似镜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政:24-35,41,42,43,史,13-23,38,39,40,47,48地:1-12,36,37,44,46,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2题。
1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 B C D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 .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 .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015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201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将能力测试和学科特点相结合,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核心,在历史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思路、考查的途径与方法、能力目标的层次构建、答案制定与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考查目标明确,学科特色鲜明。
一、基于时空意识——试题设计和考查的基本路径时间和空间是在历史进程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定位的两大维度,它们都表述了一种“序”的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生具有时空意识,是正确认知和解读历史现象,建立历史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第16题勾勒出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脉络,对要求考生作答的问题则以“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空间概念加以定位,明确考生的思维方向。
第19题中“1949-1978年”是一种时序的表达,“国内史学界”则是提示考生将问题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社会空间中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第40题材料一中人们对英国优越地位的不同认识,体现了时序的变迁;第(2)题答案中“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侧重时间维度的观察,世界“政治革命的一部分”则是以时序为基础,侧重于从空间维度上对英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审视;考生要作答第(3)题,首先必须将问题放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这一时序概念中,然后从空间上去探求西方和亚非拉地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试题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进行情境和问题设置,有效建立起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考生需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解读。
二、基于历史思维——学科能力考查的视角和方法历史思维既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一种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质是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要求。
2015年试题将历史学科特点和高考能力考查目标紧密结合,从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历史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概括思维,它要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历史事件提出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解释说明,建立事实发展的因果意义。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I)一、选择题1.(3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3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4.(3分)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3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3分)《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7.(3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B A D C C D A B C38.(16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9.(14分)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
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
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
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2015年文综——历史(答案在试题后面)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一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 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