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10.37 MB
- 文档页数:26
《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夏天》原文的片段。
课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
围绕中心句,第2——4自然段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研读动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11个词语。
2.找出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能找出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能找出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古人写过许多夏天里的诗,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谁来背一背?诗人抓住了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夏天,那作家梁容若又是怎么写夏天的呢?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梁容若一起去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2、齐读课题。
二、扫清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认读。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交流,出示句子: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快速流览课文2、3、4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事物)。
4、总结写法:作者采用总分的方式,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写了“生物”“事物"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就是我们本单元习作要学习的方法:选取不同事物,来表达中心意思。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
(一)齐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些生物在夏天的成长有什么特点?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夏天的长是怎样的长?抽读句子,齐读句子。
16《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6《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征、侯”等6个生字,会写“征、侯”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征途、征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地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人是植物,也是一种生物,人类离不开植物,就像植物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分"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夏天农作物生长的挂图或图片或视频片段;学生搜集有关夏天农作物生长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放一段有关夏天趣事或景色的录音。
(录音:蝉儿叫了,荷花开了,我们迎来了夏天。
)2.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如:热、美、生机勃勃等。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夏天的文章一一(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I)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征途、征人、蝉鸣、秧苗、览菜、萝卜、黄瓜、期待、变化、征兆、茁壮、锤炼、允收)(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课文主要讲了夏天里万物都在成长,人也要在夏天里成长这个道理。
谁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人在夏天里成长?(如:植物、动物、铁轨、柏油路、人等。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4.交流讨论,板书。
(如:植物一一铁轨一一柏油路一一人)按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写的。
植物和人都还在夏天不断地成长中。
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来写呢?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大家思考一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5.齐读这一段。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教案名称:《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夏天里的成长》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夏季自然界的变化和植物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恢复对植物生长的基本认识。
2. 出示一幅夏季自然景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夏季的感知和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夏季有什么特点和变化。
二、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出示幼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幼苗的外观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夏季中,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幼苗生长出来?夏季对幼苗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盆土和一些植物种子。
2.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将植物种子撒在土壤中,然后轻轻浇水。
3.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每天植物的变化和生长情况,可以绘制成生长记录表。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夏季是植物生长的好时机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对夏季的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吗?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感知夏季自然界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堂活动设计了小组合作和互助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帮助的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种子的撒播和浇水的方法还不熟悉,需要再加强讲解和示范。
此外,课堂时间稍有不足,下次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安排,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
《1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单元大概念】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时候,从不同方面,用不同的事例写详细、具体些,有助于让段落文字结构更加分明,中心更加突出,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泊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描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告诉我们人和自然界里的万物一样,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和学习,快速成长,增长才干。
课文开头的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篇的作用,从有生命的事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万事万物尽在其中,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选材贴切,构思巧妙,结构清晰。
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作者围绕这个关键句写了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用了“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突出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长、跳跃地长。
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句是“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这段话写出了山、地、河、铁轨、泊油路这五个事物在夏天里的生长。
这里的“长”,不仅仅是指植物的生长,也指大地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还指物体由于气温的升高而产生膨胀的物理现象。
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段话写出了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有身体、知识、能力、智慧等。
【学习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棚、粱、叭"等11个生字,积累“活生生、高粱、苔藓”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领悟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特点。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领悟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棚、粱、叭"等11个生字,积累“活生生、高粱、苔藓”等12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预设1:字音方面:注意ABB式叠音的变调。
“尽”读准第三声。
预设2:字形方面: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特别注意引导“瀑"的右下部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是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2.细读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待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找出第2自然段里描写的具体事物,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难点)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6《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夏日里万物成长的变化的观察和描述,体悟生长的内涵。
2、学习并运用通过抓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用严谨的笔触描写动植物的变化,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抓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严谨的笔触描写动植物的变化,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教师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可夏天才是生长真正的狂欢季节!你们有没有发现夏天里有哪些事物在生长?他们是怎样生长的?2、学生交流。
3、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生质疑:作者在夏天里看到了哪些事物在生长?这些事物又是怎样生长的?作者在夏天里有什么收获?5、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词语:范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作者在夏天里看到了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又是怎样生长的?用笔画出来。
指名汇报,引导学生简单概括出小草、竹子、高粱、苞谷、蘑菇、丝瓜等事物。
这些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不起眼,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它们有趣的生长过程,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些事物的生长过程有哪些不同之处!课件出示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重点词语。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品。
)4、学生汇报交流填表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重点词语。
5、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跳跃"、“活碰乱跳”的意思;比较“碾"、“接”的用词巧妙。
(让学生理解怎样描述不同的动词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相机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来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
夏天里的成长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利用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正确读写“棚”“苔”等9个生字,读写11个词语。
(二)借助思维导图,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的。
(三)聚焦第二自然段,通过小组合作、拓展阅读,初步习得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预习单,教学课件,词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单元学习重点1.链接古诗词,导入新课。
导入:(板书:夏天)春华秋实,冬日夏云,每一个季节都带给人独特的滋味。
(出示夏日荷花图)夏天在诗人杨万里眼中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示水田白鹭图)在王维眼中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示白雨入船图)在苏轼眼中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出示明月惊鹊图)在辛弃疾眼中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在作家梁容若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板书课题,齐读)2.明确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1)引导。
《夏天里的成长》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通读过整个单元内容,这是一个特殊单元,它是以学习写作为导向的,请看本单元主题。
(出示单元篇章页)(2)理解单元人文要素。
①齐读单元主题: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②教师释义。
语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宗”是主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某些文章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着重其写作技巧。
(3)明确语文要素。
环绕这个主题,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味文章是怎样环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学习字词,紧扣中心梳理文脉1.检测课前预习,学习生字词语。
(1)指名读,齐读。
(出示词语)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谚语尽量软绵绵活生生农作物(2)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识记生字。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万物在夏天里快速地生长这一现象,而通过此现象引出时机可贵,使学生明白要把握住时机,在该长的时候,尽力地用力地长。
二、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生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了解到万物如何在夏天里快速生长。
3、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了解万物如何在夏天里快速生长难点: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学习运用围绕中心,选取不同事物进行描写。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应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能力。
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
六、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课件出示夏日美景图。
2、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天,了解梁容若先生在夏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3、出示课件:介绍作者信息。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圈起来,并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
(1)检查生词预习情况,指名读。
(2)齐读词语。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6《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优秀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夏天为背景,描绘了夏天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人们在夏天里的成长。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对夏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喜悦。
本文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体会成长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的文本,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美,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他们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夏天的美好,体会成长的喜悦,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写作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夏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夏天和成长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
4.写作指导:引导学生以夏天为背景,写一篇关于成长的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总结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哲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迅速生长的自然现象,表达了人要珍惜时间,尽量用力地成长的道理。
学情分析】经过六年的研究,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研究惯,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研究并自觉完成作业。
学生对本课的研究充满好奇心,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教学时,首先找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阅读,结合幻灯片的提示,了解夏天里哪些事物在成长。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抓住机遇、努力研究的好惯。
教学目标】1.掌握“棚”、“苔”等9个字和“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的写法。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夏天里的成长”。
3.理解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4.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夏天里的成长”。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相关植物的照片。
2.了解文中引用的谚语的意思,了解生物在夏天里的生长规律和状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过。
第二课时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学生欣赏秋天庄稼成熟、果园里硕果累累的图片。
2.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看得真仔细!我们看到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但这一切都是植物在夏天里用力地生长得来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夏天,一起去感受“夏天里的成长”。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
2.学生回答:课文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板书:夏天是……)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齐读。
三、深入研读,感受成长一)研读第二自然段过渡:那么,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阐述的呢?我们来研究课文的第2自然段。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老师给出的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学生回答)齐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公开课教案第【1】篇〗《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
本文的语言质朴,读来亲切有趣,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
文中列举了许多夏天里成长的事物,这些都是围绕着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的。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思考,体会作者的行文特点。
同时,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亲自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进而感悟人也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
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习本文运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理解文中的谚语,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从文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回忆旧知,进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反复阅读了课文,在阅读时,老师要求大家圈画出不太理解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读懂课文,读透课文。
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着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生答)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作者写了许多迅速生长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