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9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名师教案执教人:广昌一中赖广祥教学设计理念:建构学生知识积累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梳理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梳理探究”专题1《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在交际中应适当、正确使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化,并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教材分析:本专题是探究性的文本,为了替学生指明梳理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向,有必要做些示例及指导,因此在三个知识点的教学中,称谓语的规律、“婉言”说话的场合、方法作为主要的梳理的和探究的方向,让学生在初步的素材积累基础上,掌握分析要领。
教学重点:1、梳理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向示例及指导。
2、了解称谓语的规律、“婉言”说话的场合、方法。
教学方法:梳理探究,交流学习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流程:一、导入: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在与人对话,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笑话呢?(出示ppt漫画与例子)二、授新:(一)称谓语1、古代称谓语又分两部分讲:人称姓名和谦词敬辞。
展示部分ppt2、小组专题研究简介古代女性称谓。
(有结论:地位低下,少涉及外事)古代教师称谓。
(有结论:官职的变迁说明地位的尊崇)古代年龄称谓。
(无结论,但有许多生僻的称谓,展示部分ppt)3、现代称谓语ppt问题(1)同一个称谓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
(2)称谓语是时代的风向标。
(3)称谓语空缺现象。
(4)不同的文化背景称谓系统差距很大。
4、称谓语小结ppt(1)、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深:尊卑有分、亲疏有别。
(2)、礼貌原则:重人的社会性,谦虚。
(二)、禁忌语:ppt日常交谈中的避讳国讳或公讳。
私讳。
根源。
(三)委婉语1、代替禁忌语。
2、委婉说法。
3、运用(学生活动)三、总结。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教案: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名称: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目标:1. 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重要性;2. 学习交际中的常用语言表达方式;3. 提高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常用的交际用语和表达方式;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PPT教学课件;2. 学生教材;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图示和问题导入话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例如,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
Step 2:讲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通过PPT展示概念和重要性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不仅涉及到语言本身,还关乎对不同情境和对象的适应能力。
Step 3:学习交际中的常用语言表达方式(20分钟)通过课文和实例介绍交际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问候、致谢、道歉、邀请等。
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总结与补充其他常见的表达方式。
Step 4:练习与运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给定的情境,自由编排对话,并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问答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Step 5:讲解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10分钟)根据教案设计,教师讲解相关练习的题目并指导学生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Step 6: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总结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教学延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交际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板书设计: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概念和重要性- 常用的交际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或习题分析,掌握有关交际语言的一些知识;2.讲练结合,有所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学情分析】根据调查,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些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
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也知道和了解不少,这是教学中的有利因素,教师做的主要是相机进行点拨与指导。
但学生拥有的知识又比较零碎,不够系统,所以需要教师帮助梳理,补充相应知识,建立知识系统。
这是教学中的不利因素。
【教学重点】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话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儿。
正因为有了语言,世界才变得生气勃勃。
简单地讲,说话既是一件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又是一件比登天还难得的活儿。
说容易,是因为除哑巴外大家都会说;说难,是因为说话有许多的讲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交际中说话时要注意的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
结合PPT看两个小事例,初步体会“会”说话的重要性。
二、称谓语(一)什么是称谓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1)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2、教学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课时: 1课时一、导入:杨澜机智的语言。
放映幻灯片。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一次主持节目,她走向观众时,不慎踩空最后一级台阶,当众摔了一跤。
虽然不是很重,但场面极为尴尬,观众们也顿时目瞪口呆。
这时,澜站起后,轻捋秀发,微微一笑:“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为之倾倒。
”观众们顿时掌声四起。
杨澜凭一句机智的话,使自己避免了尴尬。
说话,确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儿。
可是说话,它既是一件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又是一件比登天还难得的活儿。
说容易,是因为除哑巴外都会说;说难,是因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有许多的讲究,说不好可能要给自己带来不便。
那么,如何说话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在和别人说话时要注意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
(幻灯片展示课题)二、放映幻灯片:1、学习并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2、学会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3、链接高考,总结做题的方法。
三、通过三个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一)、1、情境一:解释下面红颜色词语的意思,并理解下面这段对话。
(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
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
2通过探究交际的称谓语的运用提高交际能力。
3了解说话的方式。
4能够正确的做题。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举例说明教学方法:多媒体配合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讲交际语言的运用,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则笑话。
老王请了四个人吃饭,到了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一个人没来,主人就开始有点不高兴,于是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来。
”这时走了一个人,接着他又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第二个人也走了,老王见走了俩人说道:“我又没说他们俩。
”这下更好了,第三个人也走了。
同学们想一下老王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老王之所以闹笑话是他说错了话,有时人在不经意间就会说了伤人的话。
所以我们要正确运用交际语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称谓语。
请大家把书翻到89页。
二称谓语1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2提问:看课本,然后说出你已经知道的称谓语。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总结称谓语,称谓语可以分成两个大类:称谓词类别称呼亲属称谓血亲关系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姻亲关系姑父姨夫姐夫嫂嫂非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先生小姐夫人太太阁下关系称谓同志老师师傅同学职衔称谓大夫教授市长工程师谦称在下鄙人犬子贱内拙荆敬称令尊令爱亲昵称谓亲名字称谓戏谑称谓小妞儿老外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称谓语的分类,亲属称谓这大家都很常见,也能够正确的使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谦称和敬称。
4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小明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小明带着他的父亲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小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称谓语,了解禁忌语,学会使用委婉语。
2 、探究一些传统的语言文化,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学情分析《交际中的语言应用》属人教版必修3梳理探究,学段高一,学习兴趣较高,但基础较差,缺少语言素养和文化积淀。
3重点难点1 、正确理解常见的谦辞和敬辞,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
2、了解委婉语的使用场合3、如何利用同义词,或用一句话、一段话表达委婉的语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交际中的语言应用一、导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次重要的节目主持活动中,走向观众时,不慎踩空最后一级台阶,当众摔了一跤。
虽然不是很重,但场面极为尴尬,观众们也顿时目瞪口呆。
这时杨澜站起后,轻捋秀发,微微一笑: “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为之倾倒。
”观众们顿时掌声四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可见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
在生活中,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跑。
不信的话,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主人有些着急了,就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一位客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起身走了。
主人更着急了,又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另外一位客人脸色一变也离开了。
主人急坏了,连忙对着最后一位解释说:“我又没说他们俩!”得,最后一位也走了。
说话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吧。
二、称谓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等不同途径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或习题分析,掌握有关交际语言的一些知识;2、讲练结合,有所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学生活动1、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交际语言,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2、课堂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交际语言。
主要教学流程一、导入利用一封语言表达有毛病的请柬引入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王孝椿准备在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来一起吃饭,为此写了一份请柬,请将不得体的地方改正过来。
老叔: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 k !椿6月8日二、具体研讨(一)注意称谓语的使用。
1、以故事说明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
2、学生合作交流,派代表到黑板前写出已经知道的一些称谓语。
3、师生共同学习归纳,增加积累。
(1)家大舍小令外人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2)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足下等表示谦逊。
(二)禁忌语1、归纳展示禁忌语内容的区分。
2、学生交流发言日常生活中与这几类禁忌语相关的例子。
3、出示例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材分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梳理探究的内容,人际交往的方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大多离不开语言。
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不仅能提高交际能力,而且可以由此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学习本课时,在了解课本中提到的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的基础上,采取多媒体手段,注重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品读当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习目标:1、掌握语言得体相关知识。
2、根据对象、场合、目的、礼仪、语体文体的不同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3、培养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语言得体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难点:了解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语言交际。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且自己动手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分析概括的能力已经比较强,能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能够与同学们合作交流,洋溢着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人际交往的方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大多离不开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交往就是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每次交往的目的、场合、对象都不同,但怎样开始交谈,怎样结束,怎样表达感谢,怎样表示拒绝……这一切都是有讲究的。
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不仅能提高交际能力,而且可以由此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另外,高考也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
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说好话,在考试中做好题。
(多媒体显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二、课本内容回顾1、“令尊”——称谓语交际中“称谓”很重要。
我们一开口,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怎样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选择恰当的称呼,这就是语言交际中的“称谓语”问题。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语言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方法,掌握相关语言技巧。
–能运用相关语言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训练,提高语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文明用语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语言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和语言技巧的掌握。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的语言技巧应用到实际交际中,并且做到准确使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方法。
2.掌握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方式。
3.学习运用合适的语言技巧,进行有效的交际。
2. 教学方法1.情境法:引导学生进入不同情境,练习不同的语言技巧。
2.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分析研究,互相讨论,共同探究语言技巧。
四、教学过程与教师操作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情境,如何用更加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以此来引出交际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2. 学习新知识(35分钟)2.1 了解语言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方法让学生了解语言交际中的三种语言运用方法:直接陈述法、间接陈述法和组合陈述法,并通过教师举例进行解释。
2.2 掌握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特定情境,分析掌握不同场合下的适宜语言表达方式,如在商业场合、社交场合、娱乐场合和校园场合等。
2.3 学习常用的语言运用技巧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语言技巧,包括反复强调法、反问法、排比句法、比喻句法等,并结合情境进行练习。
3. 拓展应用(3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语言技巧,进行交际应用的练习。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综合训练。
4.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讲解,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2. 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的自信心和交际技巧。
3. 培养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际基本原则:礼貌、尊重、真诚、合作。
2. 日常交际场景:问候、介绍、邀请、道歉、告别。
3. 交际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交际用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交际技巧。
3. 文化导入法: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情景剧本和角色分配。
2. 准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案例。
3. 准备教学PPT,包括交际基本原则、场景和句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交际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交际基本原则,介绍日常交际场景和常用句型。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交际用语。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进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交际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日常交际场景,编写一个简短的情景剧本,并角色扮演进行表演。
3.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简要描述你的发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堂外的交际活动,如聚会或外出用餐,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练习交际技能。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交际经验和技巧。
3. 开展跨文化交际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
2通过探究交际的称谓语的运用提高交际能力。
3了解说话的方式。
4能够正确的做题。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举例说明
教学方法:多媒体配合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交际语言的运用,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则笑话。
老王请了四个人吃饭,到了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一个人没来,主人就开始有点不高兴,于是说:“该来的怎么还没来。
”这时走了一个人,接着他又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第二个人也走了,老王见走了俩人说道:“我又没说他们俩。
”这下更好了,第三个人也走了。
同学们想一下老王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总结:老王之所以闹笑话是他说错了话,有时人在不经意间就会说了伤人的话。
所以我们要正确运
用交际语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称谓语。
请大家把书翻到89页。
二称谓语
1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2提问:看课本,然后说出你已经知道的称谓语。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总结称谓语,称谓语可以分成两个大类:
称谓词类别称呼
亲属称谓血亲关系爸爸妈妈儿子女儿
姻亲关系姑父姨夫姐夫嫂嫂
非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先生小姐夫人太太阁下
关系称谓同志老师师傅同学
职衔称谓大夫教授市长工程师
谦称在下鄙人犬子贱内拙荆
敬称令尊令爱
亲昵称谓亲
名字称谓
戏谑称谓小妞儿老外
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称谓语的分类,亲属称谓这大家都很常见,也能够正确的使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谦称和敬称。
4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明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了一等奖,小明带着他的父亲去拜访他的老师。
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你好。
父亲:您好。
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小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些对话说的得体吗?
根据回答总结:首先令尊用错了,令尊是别人对自己父亲的敬称,家父是自己对父亲的称呼,家师是对自己家里的老师的称呼。
要想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谦称和敬称我们必须了解谦称和敬称。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中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
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
同学们可以来说一下自己知道的。
(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家父、家慈、家兄、敝岳、尊翁、尊夫人等等)
谦称:
自己的称呼:直接用自己的姓或名,文言文中我们常见的有臣、仆、某、小人、孤、寡人等;妇女往往用妾、奴婢等表示。
例子: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赤壁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与自己有关亲人的谦称: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称自己的家庭:寒舍、舍下
敬称:
文言中多用:汝、子、公、君等
称别人的父亲:令尊
称别人的母亲:令堂
称别人的兄妹:令兄、令妹
称别人的儿女:令郎、令媛、令爱
称别人的家庭:华居、尊府
我们来看例子:
①汉子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
②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
③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对悟空说:“既然他家师不在…”
④(1994•高考题):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
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
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
如生。
⑤高考实例 (05全国.1.20)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
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
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
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
(不超过40个字)
老叔: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 k
椿
6月8日
5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赐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陪赠送作品用:斧正
三练习:
1下例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旅行社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小王和小张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一直没见,今日一见,小王高兴地说:“久仰久仰!”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
B.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全赖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B我一个老农民,能和您结为儿女亲家,实在是高攀了。
C老同学,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去祝贺,我的祝福望你心领了。
D小儿昨日冲撞了您,就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吧。
4去朋友家做客,告辞回家时,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门,你可以说“不用送了”,也可以说“请!”。
5托人办事,朋友答应了。
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说“我就佳音了”。
补充:
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 不满周岁——襁褓;
 2~3岁——孩提;
 女孩7岁——髫年;
 男孩8岁——龆年;
 幼年泛称——总角;
 10岁以下——黄口;
 13~15岁——舞勺之年;
 15~20岁——舞象之年;
 12岁(女)——金钗之年;
 13岁(女)—豆蔻年华,
 15岁(女)——及笄之年;
 16岁(女)——碧玉年华;
 20岁(女)——桃李年华;
 24岁(女)——花信年华;
 至出嫁——梅之年;
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 20岁(男)——弱冠;
 30岁(男)——而立之年;
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 80~90岁——耄耋之年;
 90岁——鲐背之年;
 100岁——期颐。
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