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业务

(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业务

(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业务
(整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业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业务

本章主要介绍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特点、会计科目的设置、日常会计工作申常见问题、日常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分析的指标等。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特点是什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2.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按时间可划分为旬报、月报和年报(即决算);按编报单位可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和单位会计报表;按内容划分,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静态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表、收入支出表(动态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余状况)、附表及说明书等。附表一般作为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细内容或未列入报表中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或基础材料;说明书是对报表中某些事项的补充及情况说明。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如何分级?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

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主管会计单位(简称“主管单位”),即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所属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主管会计单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二级会计单位(简称“二级单位”),即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二级会计单位不直接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而是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有所属会计单位并向其所属会计单位转拨经费。

三级会计单位(也称“基层会计单位”)。即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会计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没有下级会计单位的,视同基层会计单位。也就是说,不论是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还是与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只要没有所属会计单位的就是或者视同是基层会计单位。

以上的会计单位,都应建立独立的单位预算,实行比较完整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报账单位”管理。

4.行政单位应设置哪些会计科目?

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应设置下列科目: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负债类: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净资产类:固定基金;结余。收入类: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支出类: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

5.事业单位应设置哪些会计科目?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设置下列科目: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材料;产成品;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类: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净资产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结余分配。收人类: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支出类: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

6.行政事业单位开立银行账户应遵守哪些规定?

凡独立编报预、决算的行政单位,都必须在国家核定设立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

存款户。行政单位的货币资金,除保留限额内的库存现金外,其余都必须存人开户银行,用于办理转账结算。行政单位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账户必须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开立和管理,避免多头开户。在办理银行存款开户时,应按银行规定填列“开户申请表”,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后,连同盖有有权签发支票人的名章及单位财务公章的印签卡片,交开户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7.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与分类是如何规定的?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8.行政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吗?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所以本期发生的费用如果未支付就不能确认费用,由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不需计提折旧的。

9.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l)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有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等。增加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支付有关款项时:借:经费支出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有出售、调出、毁损、报废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调出、毁损、报废等,都应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固定资产减少: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同时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其他收人发生清理费用:借:经费支出贷:银行存款

(3)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或自然力的影响会带来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同时,由于某些原因还会带来损坏。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行政单位会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支付修理费:借:经费支出贷:银行存款如果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维修,例如,对办公楼的全面装修,还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固定资产出租的核算。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如果闲置,可考虑将其出租,以便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同时还可获得一定收入。租出的固定资产不需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但需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取得租金时,不需分期确认收入,在实际收到期间直接确认为收到期间的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

(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核算。行政单位为保证财产安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根据账面数和实存数,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表”,并及时查明原因,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盘盈固定资产,根据其重置完全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盘亏固定资产,根据其原账面价值: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同时,取得责任人赔偿的:借:现金贷:经费支出

10.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如何核算?

(l)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有购入、建造、接受捐赠等。①购入。支付有关款项时,应按资金来源不同,分别:借:事业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专项资金支出贷:银行存款增加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②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2)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有出售、毁损、报废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调出、毁损、报废等,都应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固定资产减少: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同时变价收人: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发生清理费用: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银行存款(3)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或自然力的影响会带来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同时,由于某些原因还会带来损坏。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行政单位会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支付修理费: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银行存款如果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维修,例如,对办公楼的全面装修,还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4)固定资产出租的核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如果闲置,可考虑将其出租,以便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同时还可获得一定收入。租出的固定资产不需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但需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取得租金时,不需分期确认收入,在实际收到期间直接确认为收到期间的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人

(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核算。事业单位为保证财产安全,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于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根据账面数和实存数,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表”,并及时查明原因,报经单位领导批准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盘盈固定资产,根据其重置完全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盘亏固定资产,根据其原账面价值: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同时,取得责任人赔偿的:借:现金贷:专用基金一一修购基金

11.行政事业单位应缴预算款如何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应缴预算的收人,应及时足额上缴,不得挪用,不得隐瞒,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开支或转作预算外资金。各项应缴预算收入,应在每月月底按月结清,年终必须将全年的应缴预算收人全部结算清缴,不留余额。应缴预算款的核算,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账户进行。“应缴预算款”总账下应按其类别设置明细账。收到应缴预算款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应缴预算款上缴时:借:应缴预算款贷:银行存款“应缴预算款”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科目应无余额。

12.行政事业单位应缴财政专户款如何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各单位需支用财政专户资金时,应先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款项的用途和数量,经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其中少数有特殊需要的预算外资金,经财政部门核定收支计划后,可按确定的比例或收支结余的数额定期缴入同级财政专户。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及“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在“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户下,按预算外资金收人类别设置明细账。

(l)全额上缴。单位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人时:借:银行存款等贷: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2)按比例上缴。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贷:预算外资金收人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事业收人应缴财政专户款缴入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3)结余上缴。行政单位取得预算外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贷:预算外资金收人行政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预算外资金收入贷: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单位取得预算外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事业收人事业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事业收人贷:应缴财政专户款缴入财政专户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银行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

本科目应无余额。

13.行政单位暂付款和留存款如何核算?

(l)暂付款。暂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预付、应收款项。一般包括:预付的设备款、预付的材料款、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报销单位领用的备用金等。暂付款的核算通过“暂付款”账户进行。各项暂付款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发生暂付款时:借:暂付款贷:现金或银行存款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经费支出贷:暂付款“暂付款”借方余额,反

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

(2)暂存款。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包括临时性暂存款和应付款。临时性暂存款,例如,其他单位存入的押金、保证金、预收的劳务报酬,以及不明原因的盘点长款等。应付款,例如,赊欠其他单位的货款,以及欠付职工的工资等。各行政单位应加强对暂存款的管理,不得将应纳入单位收人管理的款项列人暂存款项;对各种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暂存款的核算通过设置“暂存款”科目及“暂存款”账户进行。各项暂存款应按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收到暂存款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暂存款冲转或结算退还时:借:暂存款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暂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14.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如何核算?行政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按性质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

公用经费支出。

(1)人员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直接用于公务员个人部分的支出,具体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基本工资。它是国家政府给予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形式,包括标准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以及国家规定的地区生活费补贴等组成)、半脱产人员生活费补贴、保留工资等。补助工资。它是基本工资的补充和延伸,是对在职职工生活、工作方面的补贴,包括冬季取暖费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小单位伙食补贴、粮油补贴等。其他工资。它是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之外,发给行政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职工福利费。它是用于增进职工物质福利,帮助职工家属解决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困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工会经费、福利费、探亲路费、独生子女保健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费、职工因工负伤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补助费、公费医疗经费、洗理费等。社会保障费。它包括按国家规定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费、职工住房公积金以及尚未划转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2)公用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工作任务用于设备设施的维持性费用支出,以及直接用于公务活动的支出,具体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

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公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用于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取暖费、会议费、租赁费、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用油和燃料费等。业务费。它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低值易耗品的费用,包括县以上党派团体业务费、宗教业务费、外事部门及其他行政单位的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费补贴和外宾差旅费、招待费、有关部门的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材料的印刷费等。修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它是指行政单位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购置费。包括一般设备购置、专业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图书购置及其他购置等的费用。其他费用。它是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费用。经常性支出的核算,通过设置“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二级科目进行,并在二级科目下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设置明细账。发生支出时:借: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有关科目贷: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年终结账后,“经费支出

——经常性支出”科目无余额。

15.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如何核算?

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内容:

(l)基本工资。它反映国家统一规定的基本工资,包括行政机关人员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

临时待遇。

(2)补助工资。它反映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包括各项岗位津贴、价格补贴、地区性补贴、冬季取暖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

(3)其他工资。它反映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外,发给在职人员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等。

(4)职工福利费。它反映拨缴的工会经费,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不属于公费医疗享受范围又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的医疗费、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院疗养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不含符合离休条件的在职人员工资),职工探亲旅费,由原单位支付的退职金,退职人员及其随行家属路费,职工死亡火葬费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等。

(5)社会保障费。它反映公费医疗经费,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津贴、补贴,离退休人员开支的公用经费,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支出。

(6)助学金。它反映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助,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

(7)公务费。它反映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公用取暖费,工作人员差旅费,调干旅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驻外机构人员出国回国旅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机动车船燃料费、保险费和养路费,牧区办公用马用车费、会议费,场地车船、租赁费。

(8)设备购置费。它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办公用一般设备、车船等购置费,车船购置附加费,教学、科研医疗单位的专业设备购置费,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图书购置费,以及一般事业单位的图书购置费,档案

设备购置费等。

(9)修缮费。它反映事业单位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公房租金。城建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经营的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房屋、建筑物、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维修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

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

(10)业务费。它反映事业单位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性费用开支和购置的低值易耗品。包括为进行防治防疫用的消耗性的医药卫生材料费。为进行科学实验购置的工具器具等低值易耗品、化学试剂、材料,以及专业资料印刷、科学考察研究费用。各级各类学校开支的教学实验室、生产实习费、资料讲义费,高等学校招生经费、毕业生调遣费、教材编审费、业务资料印刷费等。外事部门及其他事业单位临时出国人员制装费、差旅费、国外生活补助和外宾差旅费、招待费。财政、税务、统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的大宗账簿、表册、规章制度、资料、材料的印刷费等。地质勘探费也适用本目。

(11)业务招待费。它反映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而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以及各级党委、政府接待办用于接待的费用。

(12)其他费用。它反映外籍专家经费、驻外机构聘用外籍人员经费、出国实习人员生活费,来我国实习人员生活费,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各种医疗减免经费,发给个人的抚恤费、救济费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安置费,民政事业单位休养、收养人员的生活费、服装费,民政部门收容人员给养费,国家支援农业生产的各项生产事业费,以及

未包括的其他必要开支。

事业单位事业支出报销口径规定如下:

(l)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

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

(2)购人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购人其他各种材料可在领用时列报支出。

(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

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4)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报支出。

(5)购人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

(6)其他各项费用,均以实际报销数列报支出。为了核算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设置“事业支出”科目。因事业支出的项目较多,为便于分类核算与管理,事业单位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发生支出时:借:事业支出——XXXX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有关科目贷:事业支出——XXXX 年终

结账后,“事业支出”科目无余额

16.行政单位预算外收入如何核算?

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国家对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三种管理办法,一是实行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然后再由财政部门核拨给行政单位使用;二是实行比例上缴,一部分上缴财政专户,一部分留给单位作为预算外资金收入;三是实行结余上缴,即平时取得预算外资金后不用上缴,按照计划用于预算外资金支出后,定期将预算外收支结余上缴财政专户。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按资金性质及管理要求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核算,通过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和“预算资金收入”账户进行。并按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要求分别设置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二级科目,二级科目下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明细账。(互)实行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贷:预算外资金收入主管部门收到财政专户核拨的属于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通过“暂存款”科目核算。(2)实行按确定的比例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银行存款等贷:应缴财政专户款预算外资金收入(3)实行结余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银行存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定期结算应缴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借:预算外资金收入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年终结转时,将“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的贷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结转后“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无余额。17.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哪些内容?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主要包括:

(l)财政补助收入,即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即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

(3)拨入专款,即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指定用途的并需要单独报

账的专项资金。

(4)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用于自筹基建部分)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

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5)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

得的收入。

(6)附属单位缴款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7)其他收入,即事业单位取得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8)基本建设拨款收入,即国家投资于事业单位用于固定资产新建、改扩建工程的拨款。

18.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收入管理有哪些要求?

(l)收入统管。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行事业单位的“收支统管”,即事业单位所有的收支活动都必须归口到单位财务部门,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根据这个要求,事业单位的银行开户要规范。一般的事业单位只开设一个基本账户。事业单位所有资金都要通过银行账户,同时,各部门、单位在组织收入时,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要使用省以上(含省)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属于经营性收入,应使用税务发票,并按章

纳税。

(2)正确划分各项收入,依法缴纳各种税费。事业单位应做好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划分、事业收入中预算外资金的划分、预算外资金中应当上缴财政专户资金的划分等工作。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收入项目提出初步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但对其中按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收入要及时上缴,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收入要及时上缴财政专户,不能直接作为事业收入处理。对经营服务性

收入,要依法缴纳各项税费。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组织收入,提高经费自给率和自我发展能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人、财、物等资源和设备,拓宽服务

领域,扩大财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保证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事业单位要依法办事,各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按规定程序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于各种收入要取之得当,用之合理,严禁乱

收、滥用。

(5)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组织收入的活动,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事业单位组织各项收入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讲求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9.如何划清财政补助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的界限?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或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不包括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或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

20.如何划清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界限?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和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用于自筹基建部分)或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所谓专业业务活动,是指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所从事或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通俗地讲,也可以叫“主营业务”。例如,文化事业单位的演出活动、教育事业单位的教学活动、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活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医疗保健活动、农业事业单位技术推广活动、水利事业单位的排灌和抗旱活动等。辅助活动是指与专业业务活动相关、直接为专业业务活动服务的单位行政管理活动、后勤服务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取得的收入,如科研单位的科研收入、技术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收入、技术咨询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技术培训收入、技术承包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均作为事业收入处理。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比如科研单位的产品(商品)销售收入、经营服务收入、工程承包收入、租赁收入、其他经营收入等。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二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因此,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规模较大的,应当尽可能进行独立核算,执行财务制度,其上缴事业单位的纯收入,作为“附属单位缴款”处理。有些经营活动规模较小,不便或无法独立核算的,再纳入到经营收入中核算。从经营收入与事业收入的概念即可区分出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区分的标准主要是看取得收入的业务活动性质,如果是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就是事业收入;如果是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取得的收入就是经营收入。这个范围和内容的区别应当是十分明显的,绝大部分

是能够划分清楚的,但对少部分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的性质和内容相互有交叉,难以准确划分清楚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

21.如何划清经营收入与附属单位缴款收入的界限?

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或者某些经营性项目而获得的经济收入。所谓独立核算是指单位对其经济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独立地、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例如,学校的校办企业,要单独设置财会机构或配备财会人员,单独设置账目,单独计算盈亏,属于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非独立核算是指单位从上级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款项从事业务活动,不独立计算盈亏,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报给上级集中进行会计核算,称之为非独立核算。例如,学校的车队、食堂等后勤单位,财务上不独立核算,其对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及其支出,报给学校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属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附属单位缴款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附属单位补偿上级单位在事业支出中垫支的各种费用,应当相应冲减支出,不能作

为缴款收入处理)。

22.事业单位其他收入的内容及如何核算?

其他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除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及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外的各种收入。如对外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出租、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为了核算其他收入,事业单位应设置“其他收入”(收入类)科目,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收入数,借方登记收入退回数。平时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收到的其他收入的累计数。年终,将本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23.事业单位的销售税金如何核算?

销售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为了核算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事业单位应设置“销售税金”(支出类)科目。计算应交税金时:借:销售税金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交纳时: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其他应交

款——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

24.事业单位结余如何核算?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

额。

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1)事业结余的核算。①事业结余的核算内容。事

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十上级补助收入十附属单位缴款十事业收入十其他收入)一(拨出经费十事业支出十上缴上级支出十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十对附属单位补助)②主要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结余”科目,核算事业结余及结转情况。年度终了转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会计期末,应将除经营收支类、专款收支类和结转自筹基建以外的收支类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科目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2)经营结余的核算。①经营结余的核算内容。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经营经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②主要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结余”科目,核算经营结余的实现及结转情况。但如为亏损,则不结转。会计期末,应将经营收支、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转入“经营结转”科目。年度终了,将“经营结转”科目贷方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但如果“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余额,则不结转。

25.事业单位结余分配如何核算?

(l)结余分配的核算内容。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转,按规定可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对于当年未分配结余,应全数转入“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科目。

(2)主要账务处理。事业单位应设置“结余分配”科目,核算当年结余分配情况。年终结账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一般应设置“应交所得税”和“提取专用基金”等明细科目。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按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专用基金”

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6.事业单位专用基金包括哪些内容?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

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27.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基金如何核算?

职工福利基金是指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的来源包括:一是按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二是按人员定额从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中列支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都在专用基金中核算。但两者有差别:职工福利基金主要用于集体福利

的开支,如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对后勤服务部门的补助,对单位食堂的补助,以及单位职工公费医疗支出超支部分按规定由单位负担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按规定标准提取的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开支,用于单位职工基本福利支出,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在有些具体支出项目上,福利基金和福利费也可以合并使用。按结余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基金,其会计分录为:借:结余分配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按编制人数定额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其会计分录为:借:事业支出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时,其会计分录为:借: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8.事业单位的医疗基金如何核算?

医疗基金是指未纳入公费医疗开支范围内的事业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的开支。医疗基金应按从事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的人员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分别列入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社会保障费。其计算公式为:医疗基金提取额=职工人数*提取标准(预算定额)按规定标准提取医疗基金时,其会计分录为:借:事业支出——社会保障费经营支出——社会保障费贷:专用基金——医疗基金在实际使用时,其会计分录为:借:专用基金——医疗基金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9.事业单位的修购基金如何核算?

修购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提取,其会计分录为:借:事业支出——修缮费——设备购置费经营支出——修缮费——设备购置费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处置固定资产,收到变价收入时,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处置固定资产,支付清理费用时,其会计分录为: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银行存款用专用基金购建固定资产时,其会计分录为: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银行

存款

30.事业单位的住房基金如何核算?

住房基金是指按国家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规定,由国家财政和单位共同筹集,用于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的专项基金。住房基金包括:财政预算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建设资金;自管住房出租收入;留归单位使用的售房收入;按国家规定提取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建房资金;从单位售房收入提取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划转的住房折旧、维修和大修理资金;上级主管

部门拨付的住房资金等。

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预算和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和住房建设资金,收到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住房资金,收到自管住房出租收入,收到住房方面的其他资金以及取得的住房基金利息收入时,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等科目贷:专用基金——住房基金同时,按出售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应将已出售职工住房的原价、出售收入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事业单位提取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其他建房资金,借记有关支出及成本费用类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事业单位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补贴,向物业管理企业划转已售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费,支付自管住房维修、管理和改造费用,支付住房建设支出以及住房方面的其他支出,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专用基金——住房基金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1.事业单位出售住房如何核算?

事业单位出售职工住房,按取得的售房收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住房基金同时,按出售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应将已出售职工住房的原价、出售收入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32.行政单位结余如何核算?

结余即年终结余,是行政单位全年收支相抵后的余额。行政单位的结余核算,设置“结余”科目和“结余”账户进行。有专项资金的行政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进行明细核算。经常性结余是经常性收入与经常性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年终进行经常性结余核算时,将“拨入经费——经常性经费”(不含预拨下年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其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的贷方,借记“拨入经费——经常性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并同时将“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不含预拨下年经费)、“拨出经费——经常性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的借方,借方“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贷记“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拨出经费——经常性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年终“结余——经常性结余”科目若存在借方余额,表明超支;若存在贷方余额,则表明结余;本年结余数加年初结余数为滚存结余。根据制度规定,行政单位的结余不提取基金,全额结转下年使用。

33.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涉及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相关活动的各个方面,概括

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主要是分析单位的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要求,是否贯彻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预算编制的计算依据是否充分可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则要分析预算执行进度与事业计划进度是否一致,与以前各期相比,有无特殊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分析资产、负债的构成及资产使用情况。主要是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的保管和使用是否恰当,账实是否相符,各种材料有无超定额储备,有无资产流失等问题;分析单位房屋建筑物和设备等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负债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负债水平是否合理以及负债构成情况等。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

(3)分析收入、支出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一方面要了解掌握单位的各项收入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执行了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是否完成了核定的收入计划,各项应缴收入收费是否及时足额上缴,超收或短收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是否有能力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了解掌握各项支出是否按进度进行,是否按规定的用途、标准使用,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找出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以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分析了收入、支出有关情况的同时,还要分析单位经费自给水平,以及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的程度,分析经费自给率和变化情况及原因。

(4)分析定员定额情况。主要分析单位人员是否控制在国家核定的编制以内,有无超编人员,超编的原因是什么,内部人员安排是否合理;分析单位各项支出定额是否完

善,是否先进合理,定额执行情况如何等。

(5)分析财务管理情况。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各项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怎样。同时,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4.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哪些?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

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1)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重要分析评价指标之一。它既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财政部门确定补助数额的依据,同时也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事业单位收支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依据。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准确计算经费自给率。其计算公式是: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公式中各项收入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支出内容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为了使经费自给率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有时临时性、一次性等特殊支出因素,造成经费自给率波动较大的,要予以扣除,如一次性专项资金安排的设备购置支出等。在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支出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扣除的项目,应报经财政部门批准。这样可以保证支出扣除的合理性,使经费自给率计算更为准确。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是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 X 100%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 X 100%人员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人员开支的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公用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公用开支的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事业单位的类型很多,各项支出对不同类型经费支出较多,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用等支出的规模相对较小,体现在总支出中,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就比较高;另一些单位如自然科学研究单位及医疗单位等,其业务费支出要大得多,在支出中公用支出所占比重就较大。不能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人员状况,通过与以前年度的比较、分析本单位支出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是否合理。还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横向比较,了解本单位与先进单位的差距。从总体上看,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不宜过高。事业单位要通过各种努力,逐步调整支出结构,尽可能地提高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否则,事业单位有限的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将不利

于事业发展。

(3)资产负债率。反映一定时期负债占事业单位资产总额比例的一个指标。它能够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是新增加的一个财务分析评价指标,它是适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整体要求而设置的。其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X 100%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反映贷给事业单位款项的安全程度;从债务人角度说,资产负债率说明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业务活动的能力;从事业单位的性质上看,资产负债率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较为合适。

35.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情况分析、开支水平分析、人员增减情况分析

和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等。

(l)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实际收支与预算安排之间的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着重在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分析。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通过编制“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表”进行,分别列示预算支出各项目的上年实际数、本年预算数、本年实际数,以及本年实际数占上年实际数的比重和占本年预算数的比重,并分析各项目本年实

际数与预算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2)开支水平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各项支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符合费用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开支定额,有否超标准开支,有否铺账浪费,有否乱开支和乱摊销。可与本单位以前年度比,也可与其他单位比,找出差距及其形成原因,以便今

后加以改进。

(3)人员增减情况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的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国家核定的人员编制要求,具体地说各类人员配备在结构上是否合理,在总量上是否超出编制总数,若存在超编现象,应分析超编原因,及超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若存在缺编现象,应分析缺

编原因,及缺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

(4)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主要分析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是否有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否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在用的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如何,是否有闲置浪费的现象;在用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如何,有否乱用、滥用、丢失、毁损和非正常报废现象;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是否正当、合理,手续是否完备。

36.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有哪些?

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分析,也即会计报表分析的指标主要是: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人车比例等。

这些指标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工作成果的重要财务比率。

(1)支出增长率。支出增长率是反映行政单位支出增长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支出增长率=(本期经费支出总额/上年同期经费支出总额)一1 通过计算支出增长率,可以分析支出的增长是否与其行政职能的大小、人员编制的多少及业务规模和财政状况相适应。公式中的“本期经费支出总额”和“上年同期经费支出总额”,分别从当年和上

年收入支出总表中取得。

(2)人均开支水平。人均开支水平是反映行政单位经费支出与人员配备之间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人均开支水平=本期经费支出总额/本期在职人员数通过计算人均开支水平指标,可以反映行政单位费用支出定额的执行情况,反映行政单位费用开支

的规模和水平;可以用于对比分析并找出人均开支水平增减的原因。公式中的“本期经费支出总额”从收入支出总表中取得;“本期在职人员数”从基本数字表中取得。

(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行政单位专项支出与总支出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专项支出的比重=本期专项支出额/本期经费支出总额通过计算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以反映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及专项业务活动的规模,可以用于对比分析并找出专项支出增减的原因。公式中的“本期专项支出额”和“本期经费支出总额”从收入支出总表中取得。

(4)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是反映行政单位人员经费与总支出两者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本期人员经费支出额/本期经费支出总额通过计算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可以反映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结构和人员经费支出的规模,可用于对比分析,并找出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增减的原因。公式中的“本期人员经费支出额”和“本期经费支出总额”从经费支出明细表中

取得。

(5)人车比例。人车比例是反映行政单位人均占有车辆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人车比例=本期在职人员数/本期机动车车辆数通过计算人车比例,可以反映单位机动车的配备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行政单位车辆配备的变化情况,与其他单位比较所存在的差异,并进一步找出变化的原因和差异产生的原因。公式中的“本期在职人员数”和“本期机动车车辆数”从基本数字表中取得,可统一使用年末数或全年平均数。以上简要地介绍了行政单位的主要财务比率,另外,各行政单位及其他分析主体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分析一些财务比率指标,比如计算分析经费支出与收入比率、结余与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等。

会计基础重点笔记

会计基础重点笔记

会计基础重点笔记第一章 1、概述: 是什么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⑴定义:做什么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 怎么做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工具) ⑵特征: 1)以货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信息有专门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财务管理) a、分类:会计检查方法(审计) 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7成本计算 登记账薄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核算 c、基本职能 监督

3)核算:确认、记量、记录、报告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a、特点核算发生事中、事后 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 4)会计的本质: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a、定义: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b、工业企业会计对象 银行存款 资金的调整与退出 库存现金机器设备库存现金 工业企业:供产销 商品流通业:供销 二、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6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定义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b、按资金运动分: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注:商誉不是无形资产) 2、负债:

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a、定义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a、分类 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1年以内) 按流动性分 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借款 1年以上) 3、所有者权益 a、定义:资产扣出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b、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内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又称留存收益)备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反映企业在某特定日期或某一时间点财务状况的报表 4、收入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 a、定义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都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a、范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度资产的使用权 主营业务收入 b、分类 其他业务收入 备注:为客户或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作为收入处理. 5、费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练习题

2011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B.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C.某些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不同 D.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经营用材料盘亏,其中属于正常损耗的应()。 A.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B.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C.计入当期生产成本 D.冲减经营用材料盘盈价值 3、事业单位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事业用材料盘盈,其中属于正常溢余的应()。 A.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B.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C.冲减当期事业支出 D.冲减事业用材料盘亏价值 4、下列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外投资包括债权投资和其他投资 B.以货币资金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记账 C.以实物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评估确认的记账 D.以无形资产的方式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原账面价值记账 5、事业单位投资期内实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当计入当期()。

B.经营收入 C.其他收入 D.营业外收入 6、下列有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 B.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发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C.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D.固定资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月起计提折旧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有()。 A.修购基金 B.专用基金 C.固定基金 D.投资基金 8、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的净资产。 A.指定用途 B.自由使用 C.非限定用途 D.专项投资 9、某事业单位2010年取得经营收入500 000元,取得其他收入100 000元,发生经营支出120 000元,发生销售税金总额为130 000元,其中由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为90 000元。则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业单位当年的经营结余为()元。 A.250 000 B.290 000 C.300 00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北工业学校赵望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 会计核算问题危害对策 行政单位是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事业单位是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同为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均以款项的实际收到或者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均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很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调查,我们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面: 1、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重申

请和使用资金,轻会计资料的收集与账务处理,导致资金虽已使用,但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工作长期得不到处理。有的单位账务处理集中在年底进行,记账凭证日期集中在11月或12月,所附原始凭证经济业务发生及签报日期与记账日期不匹配,未做到日清月结,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 2、记账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不完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原始资料不齐全,不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全貌。 3、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凭证未按照经济业务发生进行序时登记,而是在年终采取分类登记的方法,表现为一本凭证一个支出类型,多笔同类经济业务,只做一张记账凭证,未做到经济业务按照序时、逐笔登记的原则。 4、账、表不一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上年度已在决算中列支的资金,有的记入上年度账、有的记入下年度账(集中表现在上下年度衔接的月份),造成账、表不一致。 5、会计凭证装订不规范。个别单位同类记账凭证连续装订,相对应的原始凭证也连续装订。 6、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划分不清。部分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只做费用支出,未登记固定资产。直接导致单位资产“家底不清”。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 一、行政单位资产核算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 资产计价和核算特点: 货币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入账。 应收和预付账款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一般情况下不计提坏账准备。 存货: 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作当期支出;存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发出时按照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在取得对外投资之后,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价值入账。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实物形态。一般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成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 事业单位外购额无形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入账;自行开发的,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在取得资产后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在收益期内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三)行政单位资产核算要点 1、行政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即暂付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2、行政单位购入的材料应以购买价入账。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能计入材料成本,而是要直接列入“经费支出”科目。 3、行政单位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如属于正常溢出或损耗,应减少或增加“经费支出”科目。如属于非正常的毁损,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4、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应通过“有价证券”科目核算,收到的利息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5、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 (五)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要点 *关于事业单位存货的核算 1.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不作为存货处理,而是在购进时直接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2.事业单位领用的材料,应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材料”科目。 3.事业单位提供劳务、开展有偿服务及销售产品的收入,应贷记“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4.事业单位盘盈、盘亏与毁损的存货,应冲减或增加当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关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 1.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与投资基金应当相互对应。 2.事业单位以银行存款、材料、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取得对外投资时,应同时编制两笔分录(但以固定资产投资有些特殊):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材料等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注意:如果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取得对外投资时,也应同时编制两笔分录,但与上述分录不同: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汇总 1、会计计量: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2、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就是会计主体,例如: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 3、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4、会计监督包括: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 5、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 6、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1.服务对象不同2.处理依据不同3.处理时态不同4.计量单位不同5.质量标准不同。 7、会计作账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8、会计作账的基本制度: (1)权责发生制: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9、两者的区别: (1)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 (2)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不相同 (3)权责发生制计算出的盈亏较为准确,收付实现制计算出的盈亏不够准确 (4)“权”计算盈亏的手续比较麻烦,“收”比较简单。 10、会计要素的计量: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11、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转销的应付款项。 12、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13、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经营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运输收入等实现的收入。 14、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15、利润表的特点是1、根据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2、属于动态报表 16、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账户式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一般根据科目发生额填制 资产按流动性有大到小顺序排列 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目金额,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科目及其有关明细科目在一定时日(报告期末)的期末余额编制的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方法 会计账务处理主要讲解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也就是取得各种原始单据之后如何做账。 一、单位取得收入核算: 1、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就是国库拨款),根据拨款单作账。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2、单位收到财政局综合股核拨的各种收费和其他收入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收入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单位取得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有价证券及存款利息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4、事业单位上级单位拨非财政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5、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职能股室)、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6、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附属单位缴款 二、单位取得的账面往来款项核算 1、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款、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置明细账 3、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各项的应缴款项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会计账务处理主要讲解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也就是我们取得各种原始单据之后如何做账。 一、单位取得收入核算 1、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就是国库拨款),根据拨款单作账。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2、单位收到财政局综合股核拨的各种收费和其他收入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收入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单位取得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有价证

券及存款利息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4、事业单位上级单位拨非财政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5、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职能股室)、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6、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附属单位缴款 二、单位取得的往来款项核算 1、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款、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置明细账 3、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 导语: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下面是收集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文),欢迎阅读。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第十五条行政单位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十六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讲解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 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增加了()科目。债务预算收入 3.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5.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起施行。2019年1月1日 判断题(共5题) 6. 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正确 7. 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正确 8.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正确 9. 政府财务会计的计量,主要是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正确 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其中不 包括()。 自然资源资产 2. 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3.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其中,单独设置了()科目。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4. 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末的会计处理中,应贷:财政拨款收入 12500 5. 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实现政府会计的()“双功能”。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判断题(共5题) 6. 同级财政的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重要)收入来源。拨款方式包括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正确 7. 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错误 8. 预算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确认基础,侧重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错误 9. 单位应当按照及时性原则,对本年度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错误 10. 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预算会计中的结余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盈余)科目有较大差异。为应用平行记账方法,设计了()科目。资金结存 2. 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操作,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财务会计取得时记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记入业务活动费用或单位管理费用等 3. 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笔记总结

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笔记总结(考试高频考点) 1、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转销的应付款项。 2、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3、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经营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运输收入等实现的收入。 4、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5、利润表的特点是1、根据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2、属于动态报表 6、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账户式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一般根据科目发生额填制 资产按流动性有大到小顺序排列 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目金额,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科目及其有关明细科目在一定时日(报告期末)的期末余额编制的 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写: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写的有:货币资金、存货 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应收、预收、应付、预付 总账+明细:长期借款 总账+备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其他应收款 7、应收账款=两收明细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预收账款=两收明细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两付明细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两付明细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8、凡是明细账一般使用活页式账簿,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添加空白账页。订本账——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9、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中,其账簿的设置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基本相同的。 10、不属于账户的的基本结构具体内容的是原始凭证编号,而是记账凭证的编号;账户的作用:将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记录,为算账、报账等提供基础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 会计账务处理主要讲解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也就是我们取得各种原始单据之后如何做账。 一、单位取得收入核算 1、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就是国库拨款),根据拨款单作账。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拨入经常性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拨入专项经费----人大事务----行政运行 ----政协事务----行政运行

----…… 2、单位收到财政局综合股核拨的各种收费和其他收入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收入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单位取得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有价证券及存款利息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4、事业单位上级单位拨非财政补助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5、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职能股室)、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并需要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明细账 6、事业单位收到附属单位按规定缴来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附属单位缴款 二、单位取得的往来款项核算 1、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款、应付等待结算款项 行政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事业单位: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按债权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 2、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按资金来源和项目设置明细账 3、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按债权单位设置明细账。 三、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应缴款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分录大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分录大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分录大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录 1、行政事业单位购入债券: 借:对外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事业单位对外转让未到期债券的: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对外投资(债券的实际成本) 贷或借:其他收入(差额)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转让债券的实际成本)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3、事业单位的债券到期兑付的: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债券本息) 贷:对外投资(债券本金) 其他收入(债券利息)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已兑付债券的本金)4、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 借:对外投资(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差额) 贷:材料(材料的帐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材料的帐面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5、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的: 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差额) 贷:材料(材料的帐面价值)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材料的帐面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6、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 借: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借:固定基金(转出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 贷:固定资产 7、事业单位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双方确定的价值)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差额) 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8、行政部门向其所属部门划拨固定资产的: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会计基础重点笔记总结

2013 会计基础重点笔记总结 1、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转销的应付款项。 2、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3、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经营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运输收入等实现的收入。 4、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5、利润表的特点是1、根据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2、属于动态报表 6、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账户式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一般根据科目发生额填制 资产按流动性有大到小顺序排列 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目金额,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科目及其有关明细科目在一定时日(报告期末)的期末余额编制的 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写: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写的有:货币资金、存货 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应收、预收、应付、预付 总账+明细:长期借款 总账+备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其他应收款 7、应收账款=两收明细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预收账款=两收明细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两付明细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两付明细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8、凡是明细账一般使用活页式账簿,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添加空白账页。订本账——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9、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中,其账簿的设置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基本相同的。 10、不属于账户的的基本结构具体内容的是原始凭证编号,而是记账凭证的编号;账户的作用:将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记录,为算账、报账等提供基础条件。 11、会计账簿 账簿的日期按记账凭证日期填写 两栏式账簿。只有借方和贷方。普通日记账、转账日记账。 三栏式账簿。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个主要栏目的账簿。一般适用于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 多栏式账簿。在借方栏或贷方栏下设置多个栏目用以反映经济业务不同内容的账簿。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利润分配类的明细账,如:管理费用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等。 应逐日逐笔登记的有:固定资产、债权债务 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的是: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收发明细账、收入、费用。 每年应更换一次的有:总账日记账、多数明细账 不必每年更换的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明细账 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属于序时账 12、不是财产清查的基本程序的有复查报告 13、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的是已完成销售手续,客户月未尚未提取的库存商品 14、“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按月归集,月末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确定当期经营成果。 15、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16、会计基本假设所作的合理设定内容是指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 17、累计折旧是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18、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 是按照经营与决策的需要而设置的账户,归集并汇总各类信息,反映资金运动的各种状态、形势极其构成。 19、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 20、红字更正法的具体内容不包括在账簿上划红线冲销多记金额,包括用红字在记账凭证上冲销多记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用红字登帐冲销多记金额 21、汇总收款凭证应按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设置 22、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其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23、首先"累计折旧"是属于资产类帐户, 他是'固定资产'的'备抵'户所以"累计折旧"的增加与减少的记帐方法就应该与一般资产类的记帐方式相反,也就是说"累计折旧"增加数应该在贷方,减少数应该在借方,计提累计折旧时记贷方 计提折旧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谁受益,谁负担) 贷:累计折旧 当报废,盘亏,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先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净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24、账证核对指核对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时间、字号、内容、金额。 25、账簿错误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账簿错,凭证没错):用红线划,蓝字写。文字可划部分,金额应全划。

2018年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目录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 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

2

第一部分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 3

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四)单位设置明细科目或进行明细核算,除遵循本制度规定外,还应当满足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其他需要。 八、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汇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汇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规汇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修正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 第五十二条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关于印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7〕23号 附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 三、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1998〕9号1998-01-19 四、关于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预字〔1997〕288号 1997-07-17 五、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1996〕8号1996-10-22 六、关于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通知财预字〔1997〕286号1997-05-28 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财统〔2002〕4 号 2002-03-05 八、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8〕32号1998-08-21 九、关于印发《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通知财会字〔1996〕17号1996-06-10

十、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财预〔2006〕406号2006-08-17 部门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对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基本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安排的支出,应当编入基本支出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特定的行政工作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支出,应当编入项目支出预算。部门支出预算编制要坚持综合预算的原则,统筹各类资金,兼顾单位支出需求和财力可能,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要逐步采用按具体因素逐项核定支出的方法,消除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基数”;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方针,优先确保基本支出,合理安排项目支出,切实保障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基本支出预算主要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类编制。 部门预算要从基层预算单位逐级编制,一般经过部门按照要求上报预算建议、财政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限额、部门在限额内细化编报预算、财政批复部门预算等四个阶段,遵循“二上二下”的基本规程 十一、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编报和核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文字〔1998〕10号 1998-02-04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二、事业单位预算的核批;三、预算执行; 四、预算调整;五、预算报表组成;六、预算报表报送时间。 十二、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9〕88号1999-06-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