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奋斗历程探析

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奋斗历程探析

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奋斗历程探析
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奋斗历程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2284633.html,

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奋斗历程探析

作者:沈熙政

来源:《知识文库》2020年第02期

近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为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实力。如果一个国家能实现工业化,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就会显现出来,就能在国际秩序中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否则只能被动依赖其他国家。因此,我们看出,新中国七十年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一直到现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一步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1.1借鉴与探索阶段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在工业化建设经验的情况下,党和政府走出了一条学习借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借鉴对象就是苏联工业化发展道路,以苏联工业化道路作为参照,中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的探索进程。

在借鉴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根据国情,在这一时期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的基础,是机器制造机器的先决条件。通过加快建立自己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中国基本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能够独立生产机械、钢铁、化工等技术复杂的重工业产品和设备,改变了近代中国工业产品及设备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工业生产的独立自主。

第二、就是重视积累,轻视消费。工业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工业循环体系的建立,这样工业生产才会持久不断。这里的循环体系内在的逻辑依然是生产资金的循环。那么我们通过压低整个国民消费水平,为中国工业发展换来了积累资金。

第三、实现了工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工业化是人力、资源科学组织调度安排的过程,这必须以管理的有效化作为基础。在这一时期我们不仅引进和翻译了苏联的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参照苏联产品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实行标准化生产,而且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这是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管理的创新。

这一时期的工业化,为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为以后改革开放提供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由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没有处理好,导致在发展重工业的过程中民用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处理好生产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改革开放调整工业生产方向的主要原因。

1.2调整与发展阶段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征文名称:纪念建国60周年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多次的探索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也会有惊喜和收获。一个国家能否快速的发展起来,需要决策者们英明的大脑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着一条道路,也犯过很多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没有加快国家的发展,反而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些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在不断的对失败的总结中,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这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地税部门的一大优良传统。正如方志敏烈士在《清贫》一文中写到:“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xx也说过,“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在艰难困苦的时候需要艰苦奋斗,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候也需要艰苦奋斗。”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早在xx年,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地税系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中就提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主张,强烈要求地税部门的同志秉着勤俭节约的作风,反对奢侈浪费。时代在进步,形势在更新,格局在变化,结合全省地税系统实际,地税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出发点,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和困难挫折前锻炼自己,扎扎实实工作,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福牟利。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洪流中,此起彼伏,历经兴亡盛衰,从抗日战争期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精神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地税事业也日益蓬勃发展,人民应当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如何坚持这一优良传统。由经验教训可得要加强对地税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平遥地税局组织税干开展军训拉练活动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徒步70多公里进老区慰问了宋家庄张守惠,王风英两户贫困农

户,通过访贫问苦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和干预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有像晋源区地税局党总支组织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井冈山红色之旅”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进一步进一步了解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地税部门工作者在接受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工作之后,就要把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于心,但也要付诸于行,否则一切只是纸上谈兵,带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抛之脑后,任由自己的私心,胡作非为,贪赃枉法,谋财聚资。各级地税机关工作人员严禁借着基层检查,调研工作或执行公务时提出超标准要求,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不能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到营业性歌厅,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利用公款进行免费娱乐活动;召开会议,应本着节俭,搞笑,务实的原则,会议期间不追发送纪念品或是礼品;特别是地税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到纳税户执行公务,一律不能接受纳税人的宴请。 艰苦奋斗是一把斩断沿途荆棘的匕首,地税拥有了它,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艰苦奋斗是一架神梯,地税拥有了它,可以勇攀高峰,一览众山小。 艰苦奋斗是一把开启宝藏的钥匙,地税拥有了它,财源滚滚,造福造民。 艰苦奋斗,地税因你而永葆青春,美丽光鲜。 第二篇: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1.正确理解艰苦奋斗的含义

我军优良传统形成与发展

我军优良传统形成与发展 我军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体现了我军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胡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一重要指示,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把军队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有机统一起来,精辟概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建军原则,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任务为任务。听党的话、跟党走,是我军官兵的坚定信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建军之本、胜利之本。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发展建设的首要课题。毛泽东同志是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为建设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作出了杰出贡献。三湾改编时,他提出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在班、排设立党小组,营、团设立党委,从组织上解决了党直接掌握士兵群众的重大问题。1929年12月,他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长征途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同张国焘与党争军权、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行径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深刻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允许枪指挥党。”他领导全党全军逐步完善党对

军队实施绝对领导的制度,坚决同各种企图削弱和破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保证了人民军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我们:军队要听党的话,不能打自己的旗帜。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胡锦涛主席在领导我军建设的实践中,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如何把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地传下去,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使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革命化建设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军作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本质所在,为我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军建设面临的国际战略格局、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从各方面对我国加以牵制和阻遏,制造和散布“中国威胁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并把我军作为重点目标,想方设法大肆散布和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国家化”,诱使官兵动摇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和优良传统。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部队建设的最高政治准则来把握,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来落实,始终毫不含糊和动摇。 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决定了服务人民是我军矢志不渝的宗旨。我党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实践着这一根本宗旨。南昌起义的政治纲领就明确提出“实行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工农利

2018年最新思想汇报:积极进取,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 入党思想汇报汇报人姓名:__________

思想汇报:积极进取,奋斗终身 敬爱的党组织: 价值,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在客体与主体的联系中,客体对主体的存在、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效应。价值观,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而主体也具有某种需要,在实践中建立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向多方面转化。 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入党已经成为了我的需要,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的全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崇高的无产阶级事业。以上就是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原因,我还想接着上面的思想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到社会上去实现,学习不仅限于在学校里、课堂上,还应该放开视野,结合当今祖国的发展、改革的进程,出去走走,启发思考,从而给自己更加全面正确的定位。作为一名国防生,毕业后我们要到部队去工作,部队是党的部队,成为一名党员无疑会加大我们对党的忠诚程度。另外我还想谈谈对学生党员作用的一点看法。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

着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学生在组织上入党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因为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却要一生一世。学生党员应该首先是共产党员,然后才是学生,应该和其他正式党员一样,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生党员首先应该是普通党员,应该用自己的言行表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而不能混同于一个普通学生。 今天的学生党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一代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觉得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就要能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作同学的表率。空袋子永远是立不起来的,如果想真正的站起来,那就需要在各方面努力的学习,积极进取,争取站立着,奋斗终身。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廉洁从政的人 一、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简单地说就是不畏艰难困苦,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努力干。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对于我们的党来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坚持和发扬这个作风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时代内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涵义着重体现为:(一)艰苦奋斗的核心在?奋斗?两字,主要是指精神状态 过去,人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往往放在?艰苦?两字上。胡锦涛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就说明,艰苦奋斗的内涵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念,它的内涵是不追求安逸、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不以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为目标、不片面以物质利益获取的多少为筹码的奉献精神,不等靠要的开拓创业精神,和勇于实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屡败屡战、顽强战斗的作风。在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物质条件比过去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倡艰苦奋斗,主要是要全党保持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要求共产党人干事业时,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止的满足感,树立新形势下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破除困惑、等待、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抓机遇和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胡锦涛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知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他警醒全党:?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三)要有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崇尚节俭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传统的生活作风,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这种作风和品格主要反映在:一是在生活标准上,处处本着节俭的原则,不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二是在生活目的上,党员和干部活着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和家庭的物质享受。?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这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把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落实到加强领导干部世界观的改造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2018公务员建党节思想汇报范文:坚定理想,不断进取【思想汇报精品范文】

2018公务员建党节思想汇报范文:坚定理想,不断进取 敬爱的党组织: 我们知道党的纲领就是我们党的旗帜和方向,而党的纲领却不是简单的一个层面的含义,而是有着坚定方向和永远不变的追求的纲领,还有着与时俱进,时刻与国情相结合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在理论方面,我们了解到,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在现阶段的任务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我们党的最低纲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中,我们要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要时刻相信我们可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也要结合实际,明确现阶段的人物和目标,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真 正做到不断进取,一步步的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 我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观点 融入到我们党的纲领的制定中,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党。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就确定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追求的人类有 史以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并且它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共产主义,是我们每一个共产主义者相信的真理和最终极的目标。无论任何时刻,我 们都必须要坚定这一理想,它是我们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最高纲领, 就像天空里那明亮的北极星一样,指引着我们共产党人不断进取,时刻为我们的前进指明 方向,让我们在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上,不会偏离方向,时刻保持积极性和革命热情。有 句古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发 展离不开我们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上,每一段路程都不 是那么容易走完的。我们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实际,分析当前的国 情和国家实际,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制定现阶段的奋斗计划。 自建党以来,党在每一个阶段,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前提下,总是结合当时的国情, 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党领导我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全中国人民,一直到新时期,我们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党在每一个 阶段,都是步步脚踏实地,坚决践行党的纲领,为最终实现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积下“跬步”,汇下“小流,这样我们就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取得更多的成就。坚定理想,不断进取。我们要始终不渝的坚持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也要积极进取,不断取 得每一个阶段的胜利。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辉煌的工业化历程Post By:2009-8-23 20:50:00 穷乡亲 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是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实现。新中国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工业化是怎样实现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艰巨豪迈的历程?这是当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事惰。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 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正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33页。) 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部署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中国工业化建设出师大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和任务提前一年胜利完成。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亿元,以156个大项目为中心,施工的限额以上的工矿建设项目694个。到1957年底,全部投产和部分投产的分别是428个和109个。固定资产新增492亿元,是1952年的1.9倍。其中有许多大项目大建设,如: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练铁炉开工生产;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联合企业新建施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建成并开始生产“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座拖拉机制造厂(洛阳)始建;第一座飞机制造厂建立并

(完整word版)新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一)创建阶段的概况(1949年~1954年)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1951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和审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转发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所作出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各地迅速建立了罪犯劳动改造机构,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参加国家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垦荒、开矿及从事手工业、农业、副业等项生产。通过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关押的罪犯坐吃闲饭、监管场所拥挤、监狱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 (二)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2)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3)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昨日在普通高中招生咨询会举行中,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众考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1954年~1966年) 在总结新中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于1954年9月7日颁布实施。以此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以及监狱的经费等。《劳动改造条例》把我国监狱工作创建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加以总结,使监狱工作及时、准确地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我国监狱工作无论在罪犯的改造上还是在监狱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在罪犯改造上,我们成功地把日本战犯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导学案设计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情况; 4.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与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自主学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个集中,两个相应) 4.起至时间:1953年-1957年 5.一五成果:(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① 1957年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②宝成、鹰厦等铁路 ③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④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召开第一届人大时间:1954年9月 2.召开地点:北京 3.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为54年宪法。 4.宪法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第一届人大内容: ①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副主席; ②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 传统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仍不能丢,不但要坚持,而且还要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引领正气、激发活力、促进和谐,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建国之初,毛泽东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也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了重要论述。胡锦涛在西柏坡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因此,宏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对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条件艰苦情况下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长期奋斗的永恒主题。虽然,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我国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方针,必须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历史上,执政者是节俭还是奢侈,往往直接影响政权的兴亡。在今天,执政党能不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是社会兴盛和安定的前提。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全社会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共青团的优良传统,供大家参考选择。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一、共青团90多年的奋斗历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的组织被破坏,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46462。 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13年6月,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018年6月,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二、共青团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良传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竭诚服务青年”“开风气之先”“朝气蓬勃”。 1、共青团与党——“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在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关于正确处理“党团关系”政治认知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政治属性和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共青团工作最本质的要求和“生命线”。 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各项工作都需要放到全党全国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安排,真正做到“党指向哪里,团就奔向哪里”。 2、共青团与青年——“竭诚服务青年” 竭诚服务青年是“团青关系”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落实,是团组织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全体团干部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3、共青团与社会——“开风气之先” 共青团历来是“开风气之先”的,这是“团社关系”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先进思想意识的价值取向,是先进青年群体先进性在组织中的生动反映。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docx

精品文档 主讲人:韩大元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具体功能。这一讲,则着重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宪法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的宪法作用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 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并规定新中国成立 后的大政方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具有根本法性 质的文件。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制定正式的宪法,1949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它是一部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它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它 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首部宪法诞生 1954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 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宪法》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在中国建立,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的存在,同时规定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 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其他 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这一切都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首次修改 1975年 1 月 17 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我国首部宪法, 通过了 1975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文化大革命”中的许 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 定了大量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缩小了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范围。1975 年宪法的条文数量及文字也被锐减,仅 30 条,共 4300 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摘自《法制宣传手册》) .

个人思想汇报

个人思想汇报 本季度,我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各类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从而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在纪律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党员干部的本色;在工作中能切实履职尽责,善于突破常规性套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季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高自身修养 我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自觉抓学习、强素质、讲党性,着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一是坚持学习政治理论。日常工作中,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章》,努力掌握精神实质。积极参加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上,能时刻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并落实到工作和行动中。二是认真贯彻党纪政纪。积极参与反腐宣传教育活动,自觉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材料,观看了多部反腐倡廉电视录像,进一步强化了廉政自律意识,提高了防腐抗变能力。三是强化学习专业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学中思、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着力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政治素养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坚持恪尽职守,着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牵头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市委一系列大型会议活动、中心工作部署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材料,既富有理论性和针对性,又体现地方和领导个人特色,深受各方好评。 三、加强廉洁自律,着力树立良好形象 始终坚持讲大局、讲原则,自觉服从集体意志和决策,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办公室集体团队的良好形象。始终坚持真诚待人、团结协作的为人风格,正确当好岗位角色,遇到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对分管的工作尽心尽职办理,积极发挥好自身作用。始终坚持遵章守纪讲廉洁,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搞以权谋私,不搞拉帮结派,不参加任何不健康和庸俗的娱乐活动,实实在在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本季度,我在思想和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如创造性开展工作还不够,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工作方式方法有时也不太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公仆。

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教学目标:引导官兵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警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贡献力量。 教学容: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涵;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 误区;当前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如何传 承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认清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涵,传承发扬艰苦奋 斗优良传统。 教学时间:1课时 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起学习艰苦奋斗精神,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解放区采访,看到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土炕,林泊渠耳朵上用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从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魔力”,断定这是古老中国的“兴国之光”。斯诺所称的“魔力”、“兴国之光”,就是我党我军的艰苦奋斗精神。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涵 解放战争时期,同志把解放军进入比作“进京赶考”,高瞻远瞩地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时

期,同志强调:“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新的历史时期,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告诫全党:“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指出:“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就越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艰苦奋斗。”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艰苦奋斗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涵是相同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知难而进,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革命风格;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我们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突破了民族文化中时代和自然经济的局限,把它与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信念结合起来,有了更加科学、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要素。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误区 时代变迁,世易时移。新时期、新形势下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要走出以下四个误区。 误区一:艰苦奋斗已经过时。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生活作风,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第四阶段: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一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在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科学,文化,都走向了春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也面临这种种挑战,一直困扰人们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时被解决。这时以江泽民为代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重担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以与时俱进为先锋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辉煌。2002年中共十六大,建立了以胡锦涛为中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创新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到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航天科学事业,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取得世界领先的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